一套房只賣 20 萬元?二手交易平臺竟出售大量「兇宅」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近日,有市民在一些交易平臺上發現

有地產中介用「兇宅」二字

介紹、銷售一些明顯低價的房屋

並配以驚悚的圖文描述

這樣的廣告,是中介的噱頭

還是另有玄機呢?

兇宅低價出售,靈異事件頻發,業主含淚低價拋出!遙控器莫名失蹤,走廊電燈半夜忽暗忽明!

這麼驚悚的描述,光看文字就已經很有畫面感了。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臺查詢「兇宅」,找到多條與此相關的房產信息。記者隨機挑了一個佛山的房源,打電話過去諮詢。

佛山三水房產中介李小姐回應:「屋主在屋內上吊了,去年的事,現在 97 平方賣 60 多萬,價格還可以說的,可以的話儘快,現在有好幾個人很有興趣。」

記者表現出退縮的情緒時,對方就連忙改口說,其實他們那裡還有很多房源,如果怕「兇宅」不吉利,還有很多選擇:「你介意的話,我可以帶你去同一個樓盤其他房屋看看的 …… 」

有業內人士向我們透露,這些所謂「兇宅」,其實大都是為了吸引客戶而故意放出的噱頭。一旦「引流」成功,他們就會轉而推銷其真正要賣的房源。

此外,也有中介說自己是專門幫客戶出售這些「兇宅」的,因為價格便宜,所以總能吸引一些膽大的買家,成交的機會也更大。

這一套在上海中心區域的 50 平方米二手房,總價只售 22 萬,中介說每天接諮詢電話接到手軟。

房產中介陳先生說,只要有心買,22 萬還可以議價,客戶如果選擇支付全款,當天即可辦理過戶。

和上海這套房子一樣

因為是「兇宅」

有些房屋即使在一線城市

價格也跌到了「白菜價」

雖然有市民說心裡還是「怕怕」

但仍有部分人表示

要是真能買到這麼便宜的房子

自己也沒有什麼好顧慮的

「如果是真的,我立刻去搶」

不過,律師指出,房屋內發生過會影響房價的負面事件,賣房人和中介有義務告知買家。如果刻意隱瞞,讓買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了「兇宅」,即使房屋成交,合同也是可以被依法撤銷的。

來源:深圳晚報

相關焦點

  • 一棟「兇宅」放盤竟火爆?「有人特意約半夜看房...」中介透露真相...
    導讀:近日,一些房產中介竟把「兇宅」當作賣點,在二手交易平臺做起了廣告。有的掛出了「兇宅」出售廣告,有的還配以驚悚的圖文描述。 「兇宅」真的會有人買嗎?「兇宅」交易背後暗藏怎樣的玄機?
  • 借兇宅營銷!中介為賣房太「拼」
    不過,近日,中新經緯記者發現,有地產中介在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掛出了大量兇宅出售廣告,並配以驚悚的圖文描述。這背後究竟是怎麼回事?不過,近日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一些房產中介竟把兇宅當作賣點,在二手交易平臺做起了廣告。中新經緯記者在轉轉平臺搜索關鍵詞「兇宅」,隨即出現了數條與此相關的房產信息。一則房產出售信息描述,「超級兇宅低價出售,120萬買獨棟別墅,建築面積538平,歐式風格,後山前水,層林疊翠,朝聞百鳥鳴,夜賞百鬼行。」一則描述,「兇宅,在衛生間被殺害的!在衛生間被人捅了幾刀,不治身亡。
  • 賣「原味」絲襪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涉嫌情色交易
    「葷段子」「打嘴炮」二手平臺充斥汙言穢語最近,南京市民周先生把女友閒置的幾條全新內褲放到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出售,結果收到奇怪的留言「有穿過的賣嗎?」當周先生給出否定答案後,對方顯得很迷惑,「為啥呀……」一開始,周先生以為是自己沒有描述清楚,於是告訴對方,內褲是全新的,質量很好,自己女友現在穿的就是這一款。沒想到,對方的回答「正好把你女友穿過的賣給我」。「後來我才知道,二手平臺上這樣的『變態』很多,他們就想要女性用過的東西,滿足某種特殊欲望。」
  • 某平臺招募「兇宅試住主播」連夜直播
    以前人們聽到兇宅,都避之不及,誰知現在竟有人爭相入住兇宅。12月3日,網上一則「兇宅試住主播」招聘的消息引起了網友們的圍觀這條招聘信息顯示招聘的原因是:某拍賣平臺將上線一套精裝修「兇宅」,現緊急招募一名「兇宅試住主播」,12月11日通過直播24小時展示房屋房型及居住體驗。對於應聘者的要求是「膽大心細,相信科學」,「不怕在深夜聽鬼故事」,福利待遇按分鐘計,每分鐘一元。
  • 個人信息被出售,二手交易平臺亟待完善
    文丨木子 審丨易桉 隨著大家購物方式的轉換,許多新的線上交易平臺不斷興起,近年來,人們對於二手物品的回收利用也更加關注,物品的再回收利用效率提高,一些二手平臺交易軟體也逐漸興起。
  • 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能走多遠?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平臺上有賣家公然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盜版網課、網遊禮包碼等物品,還有賣家違反平臺規定和相關法規售賣防疫物資,部分工作人員甚至為發展平臺「付費會員」姑息慫恿售假行為。       部分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   記者發現,部分二手交易平臺上各類假貨花樣繁多。
  • 網絡二手交易平臺亂象橫生 專家建議:平臺監管責任不容脫卸
    然而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平臺上有賣家公然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盜版網課、網遊禮包碼等物品,還有賣家違反平臺規定和相關法規售賣防疫物資,部分工作人員甚至為發展平臺「付費會員」姑息慫恿售假行為。記者親歷:部分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記者發現,部分二手交易平臺上各類假貨花樣繁多。
  • 揭秘二手交易平臺「潛規則」,超九成消費者中過招!
    線下,體驗人員以消費者身份在二手交易平臺進行模擬操作及購物體驗,體驗調查涉及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共獲得有效樣本24份。
  • 「兇宅」難賣?成交周期短到你想不到 還有人專收「兇宅」
    對此有分析人士評論認為,阿里拍賣在大眾版塊的定位是以拍賣為主題的新銳營銷平臺。對用戶而言,1元起拍、1元加價等低門檻入口,為其提供了一個可以觀趣事、賞奇聞、搶限量、拍特權的大眾拍賣平臺。而「兇宅試住主播」成為阿里拍賣打響名頭的一步,大眾對未知的東西充滿畏懼,同時也堅信科學,這種爆點營銷短時間內就帶來可觀流量。
  • 新華社:部分二手交易平臺成假劣貨集市 亂象背後監管不力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假酒假包、過期食品、盜版網課……如何斬斷伸向二手交易平臺的「售假黑手」新華社南京7月2日電 題:假酒假包、過期食品、盜版網課……如何斬斷伸向二手交易平臺的「售假黑手」新華社記者李雨澤、楊洋因為既能「回血」又能省錢,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在疫情期間活躍度大增。
  • 隱秘的角落:大量疑似二級保護動物售賣信息頻現轉轉二手交易平臺
    隱秘的角落:大量疑似二級保護動物售賣信息頻現轉轉二手交易平臺 今年4月,北京通州警方就破獲一起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查獲39隻「藍和尚」鸚鵡、「小太陽」鸚鵡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而就在上個月宣判的一起案件中,商家在電商平臺販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事實浮出水面。在保護動植物交易鏈條中,電商交易平臺似已成為隱秘的角落?
  • 二手手機如何賣高價 閒魚之外5大二手交易平臺對比
    除了阿里旗下的閒魚之外,就沒有更快更安全的其他交易平臺了呢?有,而且交易平臺還很多,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平臺適合處理手中閒置的二手數碼產品。問:閒魚之外還有哪些二手交易平臺?答:愛回收、58轉轉、360同城幫、回收寶、樂回收問:為什麼選這5大二手交易平臺對比?
  • 兇宅招募「試住主播」:不怕深夜聽鬼故事!網友全炸了
    以前人們聽到兇宅都避之不及誰知現在竟有人爭相入住兇宅12月3日,網上一則「兇宅試住主播記者隨後打開某App,進入「拍賣」在拍賣平臺的房產選項裡搜索房產發現有一名網友分享了一處房產記者看到該房產價格為144萬元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 二手交易平臺的「坑」:信息不對稱 平臺監管不到位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的飛速發展,不少人在網上買賣日用百貨、數碼產品、家居用品等閒置物品。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活躍度更是加速提升。但一些平臺上有賣家趁機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等,影響惡劣。如何避免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成為「假劣貨集市」,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
  •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調查:個人信息6毛一條,付費可查開房記錄
    面對發布非法交易信息秒通過的情況,閒魚回應,大多採取系統審核輔以人工審核的方式,轉轉則表示商品先上架再審核,均由系統自動審核。 一方面,國家目前尚無專門監管二手交易平臺的法規;另一方面,二手交易平臺在拓寬企業運營邊界的同時,如何保證合法良性的運營。這成為雄心早已不限於交易閒置物品的平臺亟需解決的問題。
  •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屢禁不止?閒魚「動真格」了,「出手」整治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會選擇將衣服就那樣閒置在家裡;而有一部分人則會將衣服拿到二手平臺上去賣,希望能夠賺一點錢。據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到了2020年二手交易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萬億元規模。閒魚應該是不少人都會使用的二手交易平臺,據阿里曾經公布的財報顯示,閒魚年交易額已經突破了2000億元。
  • 房主殺害妻子跳樓,留兇宅拍賣價154萬,不降價年輕人依舊搶買
    但是套房產相對特殊,因為這套房在拍賣的公告裡面,標註了:"這套房曾經出現過命案的"。對於這套房子曾經發生過命案,具體的事情的這套房曾經的男主把自己的妻子殺死,之後跳樓,所以現在房屋的所有人已經不在人世。
  • 2000元的絕版小說、50萬元的打火機,男人能在二手平臺上花多少錢?
    很多經典書、經典版本只能在二手市場裡買到。有的絕版推理小說能賣到2000元,有的價格在10年內翻了20倍。 比如我最想買的《第七重解答》(保羅霍爾特著,新星出版社),十年前10塊都沒人買,現在標價200大家都瘋搶。它應該是國內(港澳臺地區除外),叫價最高的一本簡體書。二手平臺的出現,讓這些絕版書的流通性變強了。
  • 個人信息待價而沽,二手交易平臺難辭其咎
    近日,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一位賣家的服務清單顯示,可以查詢的信息內容包括個人戶籍、名下房產、出行記錄、3到5年內的個人開房和同住開房記錄等20多項,不同信息的查詢等待時間不同,費用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