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這麼一種實驗數據,就是拿一組正常的孩子和一組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去做對比,兩組孩子分別記錄在家裡和在家外的反應。
實驗結果大部分人都能夠想到,正常組的孩子不管是在家裡和家外都能夠正常的表達自己,而自閉症組的孩子只能夠在自己孤獨的世界裡,不與任何人交流。
其實把這個實驗放在我們的生活中來看就很好理解了,人本來就是擁有各種情緒的,但是正常組的孩子能夠正常的發洩情緒表達自己都是因為和別人交流與外界擁有一個情感的連結,而自閉症組的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是他們根本不會和父母甚至外界建立一種情感。
在我們看來不會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就是失去控制的的孩子,並且很多孩子不會出現自閉症的行為,反而出現了一種更加反常的行為去引起家長的注意。
所以當很多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這是正常的現在,是因為家裡有家長在與孩子進行了情感的連結,可是當孩子的情緒崩潰,遊走在自閉症邊緣的時候,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維護這段親子關係。
情感連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很少人能夠利用好孩子的情感連結,對待孩子的教育往往採取了一種忽略式的極端方法。
一、為什麼家長總感覺孩子在無理取鬧?
一個二胎家庭,媽媽給家裡的兩個孩子買了玩具,但是玩具只有一個,這個時候哥哥把玩具搶走了,弟弟坐在一邊哭鬧。
很多時候家長為了趕緊結束這場鬧劇就會選擇訓斥哥哥,讓哥哥把這個玩具還給弟弟。
但是沒過多久,哥哥哭了起來,這個時候家長就會認為哥哥在無理取鬧。
所以這就是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道理來說我們不應該強制要求玩具給誰玩,而且我們不能因為哥哥丟失玩具哭就式無理取鬧,實際上他只是為了宣洩自己不滿的情緒,引起家長的注意。
二、親子情感連結缺失,孩子容易情緒崩潰
人與人維持情感的連結除了最基本的語言交流,還有一種深度的訪談,作為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就要時刻和孩子維持一種適合彼此的情緒和狀態。
很多留守兒童面對家長最經常的就是發洩了內心的情緒,常常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對父母產生爆發式的情感。
其實這都是由於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沒有做到合適的程度,沒有讓孩子與家長互相換位思考,最後就導致孩子的情緒變成了一件易碎品。
三、建立親子情感連接,家長可以這麼做
1、與孩子建立屬於親子之間的「特別時光」
你的工作也許很忙碌,你在日常幾乎抽不出一點時間,但是我們要記住和孩子要建立特別的時光,規定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和孩子單獨在一起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一方面在這個時間段的相處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能夠讓孩子對時間有更加深刻的記憶。
2、運用技巧鼓勵,引導孩子思考問題
鼓勵孩子也是一門學問,有的時候鼓勵的太多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做出最恰當的鼓勵。
最適合孩子的鼓勵不一定式頻率高的鼓勵,而是質量高的誇獎,我們可以利用適合孩子的方法去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這樣孩子再次陷入情緒的時候就能夠很快的脫離開。
同時孩子也能夠因為思考問題變得更加善解人意,與家長之間也會樹立一種特別的情感連結。
3、讓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包容孩子
和孩子之間缺少情緒的連結,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因為他們不像大人,不能夠正確的面對這種行為,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對於情緒的宣洩都是激烈的不能自主的。
我們作為家長可以不斷的引導孩子,包容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能夠學會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作為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發洩自己的情緒都是一件正常並且要值得我們所有人理解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情緒就是我們需要慢慢軟化並且慢慢引導的一個猛獸,我們必須建立一種特殊的情感連結來增進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以此來更好的控制這種爆發的情緒。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