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上篇山西行,今天我希望與大家分享廣勝下寺壁畫背後的歷史。
廣勝寺位於山西省洪洞縣縣城東北17公裡霍山南麓,由上寺、下寺及水神廟三組古建築組成,雄踞山頂的為上寺,以雕塑見長,滿身琉璃的飛虹塔更是奪人眼球;坐落山腳,面臨霍泉的為下寺,以華麗的壁畫獨擅勝場,下寺西側為水神廟。
廣勝寺始建於東漢末年,唐代擴建。由於曾遭戰亂和多次地震,現在除上寺飛虹塔及大雄寶殿是明代重建外,其餘均為元代建築。
可談的點實在太多,純粹出於興趣愛好的編者在這篇文章裡主要寫下寺兩殿流失的壁畫,水神廟和上寺將在以後的文章談。
江主席親筆題字的廣勝寺,攝於2019年2月
上下寺格局
廣勝寺上寺早於下寺,上寺是主寺。廣勝上下兩寺除了地理位置的區別,管理制度也有差別:從明代後到民國時期,廣勝上寺是十方叢林,下寺是子孫廟。
所謂子孫廟指的就是類似嫡傳世襲制,即師傅收了徒弟之後,這間寺廟就傳給徒弟。
而十方叢林則奉行選賢任能的原則,其主要執事如方丈、監院等由常住道眾選舉產生,師傅可以傳戒,但不得私自收徒弟。
這一管理制度在某種程度對後來廣勝上下兩寺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稍後將會談及下寺前後二殿上百平方米壁畫的流失海外。
廣勝下寺,攝於2019年2月
壁上觀--初識畫像內容
廣勝下寺主體建築後殿,即大雄寶殿,其四壁原畫滿壁畫,總面積有196平方米,佛光滿殿。可是現在則空空如也,只剩殘存於山牆上部的16平方米的畫面。
據考證,下寺前後兩殿東西二壁所繪內容一樣,為《熾盛光佛佛會圖》和《藥師佛佛會圖》各一。其中後殿壁畫為元代,前殿壁畫為稍晚的明代。
藥師佛佛繪圖,約公元1319年,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圖片來源:大都會博物館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藥師佛和熾盛光佛同時出現的情形並不多見,其產生的主要契機是地震。元大德七年間(1303年)廣勝寺遭遇特大地震,長達六年的餘震以及大旱使得晉南地區民不聊生,死傷無數,請求佛祖保佑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心靈寄託。
熾盛光佛佛會圖,約公元14世紀早期 ,現藏於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圖片來源: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官網)
眾所周知,藥師佛被視為佛教東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救世間疾苦、消除病痛。熾盛光佛則是釋迦牟尼的教令輪身,其坐鎮中央,四周環立九曜星官。信眾相信熾盛光佛通過做法事和獻祭來可消除來自星宿界的有害影響,是天變地異之際的修法本尊。
由此可見,藥師佛解救人界,熾盛光佛掌管天界,可以消災解難,避除天災人禍,保佑世人安穩,恰好是當時人們所需。
壁畫流失散落
上文提到上下兩寺管理制度不同。時至民國年間軍閥割據,社會混亂,不少古董商與寺僧鄉黨勾結一通,從晉南竊取了一大批寺廟宮觀中的壁畫和各類文物販賣出國。廣勝下寺也沒逃過這一劫。
當時的廣勝下寺後殿早已年久失修,幾近傾頹。但1929年(民國十八年),其卻突然得以重修,而這重修的代價則是壁畫1928年的賤賣。在《重修廣勝下寺佛廟記》碑中有如是記載:「山下佛廟建築,日久坍塌不堪,邑頻欲修葺,輒因巨資莫愁而止。去歲,有遠客至,言佛殿壁繪,博古者雅好之,價可值千餘金。眾議以為修廟無資,因與顧客再三商榷,售得銀洋一千六百元。」
這筆販賣由趙城縣的縣長、當地的鄉紳、以及德行不端的僧人貞達共同參與,他們當時並不以為恥,還糊塗的認為舍畫保殿是義舉,特地立碑記功。由此,廣勝下寺壁畫就顛沛流離,四散海外。
廣勝下寺的四鋪壁畫最終散落在美國三家博物館:
後殿西壁元代《藥師佛佛會圖》為美國著名中國藝術品收藏家賽克勒(ArthurM .Sackler)於1954年從著名古董商盧芹齋(C.T. Loo)在紐約的助手卡羅(Frank Caro)手中購得,1964年以其母名義捐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於以其命名的賽克勒大廳中。
藥師佛佛繪圖,約公元1319年
(圖片來源:大都會博物館官網)
後殿東壁的元代《熾盛光佛佛會圖》被堪薩斯城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購得,展於「中國廟堂」廳(Chinese Temple Gallery),同廳還展有北京智化寺智化殿的明代楠木藻井,和金代木雕水月觀音塑像。
中國廟堂 (圖片來源於網絡)
前殿東西兩壁壁畫內容與前面談到的後殿相同。這兩幅最終都被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收藏,展於「中國穹頂」廳(Chinese Rotunda)。
藥師佛佛會圖,約公元1476年
(圖片來源: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官網)
熾盛光佛佛會圖,約公元1476年
(圖片來源: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官網)
中國穹頂 (圖片來源: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官網)
賓大壁畫來源之謎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賓大博物館這兩幅壁畫是否來自廣勝下寺前殿,至今還有一定爭議。
先來簡單補一下歷史背景:根據賓大博物館記載,1926年賓大博物館從盧芹齋手裡買到了壁畫《熾盛光佛佛會圖》的主要部分;1927年又購得另一鋪壁畫《藥師佛佛會圖》;至1929年又購得了兩塊屬於《熾盛光佛佛會圖》的壁畫殘塊。
然而這些還不是這兩鋪壁畫的全部。賓大博物館藏的《藥師佛佛會圖》,作為輔助藥師佛完成十二大願的藥師十二大將,在佛尊右側有六位,左側則只殘留兩身。根據著名晉南壁畫研究學者孟嗣徽的記錄:
「在巴黎做客訪時注意到吉美博物館所藏的三塊壁畫殘片,風格與賓大博物館所藏壁畫十分相近。這三塊壁畫畫有四身手持兵器的武士。在1928年盧芹齋巴黎「盧吳公司」的「紅樓」落成時,被鑲嵌在「紅樓」入口處的月亮門兩側,後來被吉美博物館購藏。將此三塊與賓大博物館藏畫拼合後,可將藥師十二大將找齊。」
至此,基於上述史實可以提出的疑問大致有以下幾個:
1)形式:寺廟前後兩殿壁畫繪製重複的佛圖可能性很低
2)時間:根據賓大博物館記載,這兩鋪壁畫分別於1926和1927年從盧芹齋手中購入,但上文講過據石碑所刻,廣勝下寺是於1928年才出售了壁畫(根據林徽因、梁思成記載是1927年),那賓大又何以在一兩年前就購得?
3)面積:根據孟嗣徽的判斷,將吉美博物館的壁畫殘片與賓大博物館藏的《藥師佛佛會圖》拼起來之後,其面積將大於廣勝寺下寺前殿的山牆
在將此問題向賓大東亞文物的管理員諮詢後,其回覆郵件表示:
在前後兩殿都畫藥師佛和熾盛光佛實屬罕見,不過不排除當時民眾為了加強祈禱的力度,從而特意在前後殿重複繪畫。此外,起初盧芹齋出售壁畫時,聲稱這些壁畫出自月山寺,其後是有廣勝寺的住持指認壁畫就出自下寺。管理員還表示,賓大現有一研究生畢業論文就是專攻此壁畫歷史,希望之後會有更多的信息可以與大家分享。
管理回復我的郵件中的內容,其實還需要補充一些額外的史實:
首先,古董商販賣文物時為掩人耳目,出處有時會說的模糊或是胡謅,這點確為事實。
其次,廣勝寺住持指認的壁畫是大都會和納爾遜的,而非賓大的。1934年,納爾遜博物館館員史克門(Laurence Sickman)來到廣勝下寺考查,聽說此地壁畫已賣往美國,便懷疑納爾遜館藏壁畫出自此地(盧芹齋原說出自月山寺)。
1938年,時任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任遠東部主任的懷履光(William Charles White,加拿大聖公會駐河南開封的傳教士主教,後來成為漢學專家)的兩名山西學生赴晉南考查時,將納爾遜博物館和賓大博物館館藏壁畫的照片與住持核對,確認兩家博物館的壁畫來自此地。1965年,大都會博物館遠東藝術部研究員利珀(Aschwin Lippe)根據廣勝下寺建築尺寸確認大都會和納爾遜收藏的壁畫來自後殿。
在中國主流晉南壁畫研究界,賓大這兩鋪壁畫來自廣勝下寺前殿這一結論已經基本被否定。至於這兩鋪壁畫來自哪裡,其真相一直撲朔迷離,不過基於時代、畫風等,它們很可能來自晉南。
衷心安利其他晉南壁畫
雖然廣勝下寺的壁畫已流失海外,但其一旁的水神廟仍保留完好的元代祈雨壁畫,南壁東側繪有的元代戲劇壁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惟一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是研究元代北雜劇演出面貌的唯一形象資料,非常值得一看。值得提醒的是,由於平時該廟廟門都是鎖住的,如果請導遊講解,導遊會主動幫你開鎖;如果你不請導覽的話,還需要去門口售票處找工作人員開一下鎖方能進入。
水神廟門口,攝於2019年2月
元代戲劇壁畫,可見一女子拉開簾幕偷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廣勝寺,晉南還有不少珍貴的壁畫遺存。
芮城永樂宮壁畫就勝在精美、盛大而且完整。三清殿的元代珍寶《朝元圖》壁畫,描繪了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以8 個帝後主像為中心,周圍有金童、玉女、星宿、力士等共286 尊,場面開闊,氣勢恢宏,是我國古代壁畫中的精典佳作。永樂宮純陽殿東、北、西三壁以52幅畫組成一部《純陽帝君神遊顯化之圖》,該壁畫中畫師以我國傳統構圖技法,巧用山石雲霧的相隔、相連,從而使每個小故事自然相連,錯落有致。
三清殿西壁壁畫朝元圖,約公元1325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和廣勝下寺壁畫同樣命運多舛的還有山西稷山興化寺後殿的元代佛教壁畫《彌勒佛佛會圖》,其現在收藏於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該圖中最讓我挪不開眼的是儴佉王夫婦剃度部分。
佛母梵摩越剃度,約公元1298年
(圖片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官網)
梵摩越身後哭泣的侍女
(圖片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官網)
拉住剃度父親衣袖哭泣的兒子
(圖片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官網)
據我有限的知識量,儴佉王夫婦剃度壁畫除了在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可以看到,世上還能看到的第二個地方就是山西稷山縣青龍寺。
青龍寺梵摩越剃度圖,約公元1385年
(圖片來源:中華佛文化網)
山西壁畫之精美壯觀令人讚嘆,雖然這篇文章寫的是流失海外的廣勝下寺壁畫,但是仍有眾多悠悠立於山西這片大地,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一睹壁畫之美。
推薦書
如果大家對山西地區壁畫感興趣的話,以下是推薦書冊:
《元代晉南寺觀壁畫群研究》 作者:孟嗣徽 出版年: 2011-3 (該書為作者早期作品,尚認為賓大壁畫為廣勝下寺前殿。但其中內容非常值得一讀)
《山西寺觀壁畫》 作者:柴澤俊&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 出版年:1997-12 (該書已絕版,二手書價格都四位數,大家可以選擇淘寶購買電子版)
《元代壁畫:神仙赴會圖(第二版)》 作者:景安寧 出版年:2016-6 (該書有助於了解元代道教壁畫上的人物關係)
《壁上觀》 作者:上海博物館編 出版年: 2017-11-30 (該書30%講寺觀廟宇壁畫,其餘為墓室壁畫)
- Das Ende -
- Maniac Streets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