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

2021-02-19 古壁畫

廣勝寺水神廟的明應王殿四壁滿布元代壁畫,總面積約216.88平方米。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由王彥達、趙國祥等人繪製壁畫。壁畫內容豐富多彩,除神話故事外,還涉及園林村舍、市井街巷及各式人物,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史料價值、藝術價值均高。

隨著蹉跎歲月,畫面雖說也有剝落,但670多個春秋仍然保持著創作初期的豔麗色澤,這應當歸功於當地老百姓的愛護,另一個就是水神殿自身殿身四壁無窗,皆為牆壁,從而為繪製壁畫提供了便利條件。

祈雨求豐年是中國水崇拜原始文化的內涵之一,在古代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國度裡延續、傳承。於是,遇有乾旱時節祈求甘霖,成為中國民間較為普遍的信仰。明應王殿西壁上的祈雨圖,正是這一信仰的形象化再現。祈雨圖篇幅宏大,布局舒朗,內容豐富,人物與景物的組合均安排有致。全畫人物大小尺寸不一,色彩濃淡相宜,是一幅具有民間特色的壁畫佳作。

《求雨圖》

求雨圖,又叫祈雨圖。此乃水神殿的主體畫幅,與東壁中心的降雨圖相對,居於西部中心部位。整個畫幅佔壁面積大,人物眾多。畫面上,霍泉水神明應王端坐正中。

明應王像

他頭戴皇冠,身著龍袍,腰系玉帶,足蹬王靴,一副帝王打扮。他背靠龍椅,面帶尊嚴,雙目炯炯,威震群臣。

上方有西方三聖護駕,兩側旌旗招展,周圍有文武官吏、玉女及鬼卒侍候。文官戴冠著袍,謙恭從容。武將戴冠或巾,持兵器,氣勢威猛;玉女捧盤持扇,侍立於王之身後;鬼卒青臉紅髮,面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

壁畫上層表現阿彌陀佛、大勢至和觀音,頭部略低,鳳眼微閉,直鼻丹唇,臉容豐滿,神情慈愛,駕著祥雲翩翩而至,正準備迎接超度眾生。

打球圖位於西壁北端,偏上方處,雖畫面不太大,但對研究中國古代球類運動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資料。

下棋圖位於西壁北端下方,他們使用的棋盤和棋子兒,既有現代中國象棋的影子,對研究中國古代棋類的發展和演變,提供了探討的判實資料。

西壁南上部繪《敕建興唐寺圖》

南壁東側繪有一幅「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的元代戲劇壁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惟一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它是研究我國戲劇發展史和舞臺藝術的少見資料,被人們譽為廣勝又一絕。

東壁繪古廣勝上寺圖、龍王降雨圖、花園梳妝圖、漁翁賣魚圖

這些700多年前的壁畫布局嚴謹,造型生動,色彩渾厚,極富藝術表現力。壁畫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也相當豐富,堪稱我國風俗神話題材的壁畫傑作。

古壁畫摹製品:伎樂飛天(西夏 榆林窟10窟 窟頂西坡)

天然礦物質顏料繪製     砂質底材

畫面尺寸:104公分*183公分

相關焦點

  • (原創連載)山西寺觀壁畫系列之二:廣勝寺水神廟元代壁畫
    現今廣勝寺知名景觀除了上寺多彩琉璃寶塔之外,就要數寺內享譽世界的壁畫。由於現在廣勝寺下寺有元代和明代各兩鋪壁畫流失海外,所以現在廣勝寺壁畫一般意義上指水神廟明應王殿元代壁畫和上寺毗盧殿、彌陀殿、西垛殿明代壁畫。下寺水神廟門口有霍泉,而霍泉是古時洪洞縣和趙城縣百姓生活飲水的保障,至今甘甜的泉水奔流不息,所以水神廟是一座百姓謝水神的民間風俗神廟,以感謝水神的恩澤。
  • 【佛像】廣勝寺水神廟,獨一無二的元代風俗壁畫
    廣勝寺位於洪洞縣城東北17千米處的霍山南麓,始建於東漢建和元年(147),初名俱盧舍寺,唐大曆四年(769)五月二十七日,汾陽王郭子儀奏請在舊寺故址重建寺院,並改名廣勝寺。所謂「廣勝」,即「廣大於天,名勝於世」之意。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毀壞後重建。明清兩代又予補葺,始成現狀。 全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
  • 廣勝寺壁畫緣何流落美國? | 日本人覬覦《趙城金藏》
    高速公路東側,在遠遠的半山腰,十幾米高的石砌的白色大字寫著「華人故裡,老家洪洞」,耳畔仿佛又響起京劇大師的唱段「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但此行的目的地卻並不是尋根繼祖的大槐樹和蘇三監獄,我要尋訪的是一座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寺院——廣勝寺,也是梁思成林徽因山西尋訪的最南處。
  • 水神廟壁畫,全國唯一保存的大型元代市井風俗圖卷
    水神廟坐落於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是祭祀霍泉神的風俗性祭祀廟宇,包括山門(元代戲臺)、儀門、明應王殿等建築。水神廟明應王殿內四壁繪有近二百平米的水神廟元代壁畫,尤以南壁東一幅戲劇壁畫著稱於世,被人們譽為廣勝寺文物的第三絕,它是目前中國唯一保存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
  • 山西壁上觀:廣勝下寺壁畫流散記
    廣勝寺位於山西省洪洞縣縣城東北17公裡霍山南麓,由上寺、下寺及水神廟三組古建築組成,雄踞山頂的為上寺,以雕塑見長,滿身琉璃的飛虹塔更是奪人眼球;坐落山腳,面臨霍泉的為下寺,以華麗的壁畫獨擅勝場,下寺西側為水神廟。廣勝寺始建於東漢末年,唐代擴建。由於曾遭戰亂和多次地震,現在除上寺飛虹塔及大雄寶殿是明代重建外,其餘均為元代建築。
  • 比靈隱寺小眾,山西還有一座唐代的寺院,藏有中國第一琉璃塔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某一本雜誌上看到了關於洪洞縣的廣勝寺琉璃塔,便對它充滿了期待和幻想。直到今年9月份的時候才有了一次山西之行,其中一站就是洪洞縣的廣勝寺。
  • 山西古代壁畫歷代鑑賞圖
    ▲山西平順大雲院壁畫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是宋代壁畫的精品。開化寺壁畫以經文本生故事為主,通過這些故事來宣揚因果報應等佛都倫理,均寓有懲惡揚善的勸世意義。▲山西巖山寺壁畫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大的一個朝代,宋遼金長期動蕩和分割的局面至此一統。被稱作元朝「腹裡」的山西,寺觀壁畫面積1800多平方米,數量之巨,藝術之精,亦冠於全國,山西壁畫藝術價值也就尤為凸現。
  • NO.14|山西臨汾市洪洞縣景點、美食
    六百多年來,「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民謠使洪洞大槐樹成為尋根問祖的主要目的地;廣勝寺有三絕一奇: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國現存四座古塔之一的飛虹塔,宋代我國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經《開寶藏》的復刻本《趙城金藏》,水神廟元代壁畫,唐代對扭千年古柏 [13-14] ;「蘇三起解」的發生地蘇三監獄是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監獄;侯村女媧陵寢是鍊石補天的偉大祖先女媧最後長眠的地方;羊獬歷山聯姻民俗歷經五千年傳承;
  • 廣勝寺--下寺與水神廟
    水神廟是祭祀霍泉神的風俗性祭祀廟宇,包括山門(元代戲臺)、儀門、明應王殿等建築。在明應王殿內,除塑有明應王像和侍女、大臣等泥塑外,殿內四壁還繪滿了各種內容的元代壁畫。這是「我國古代惟一不以佛道為內容的壁畫孤例」。在南壁東側繪有一幅「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的元代戲劇壁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惟一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它是研究我國戲劇發展史和舞臺藝術的少見資料,被人們譽為廣勝又一絕。
  • 123快樂戶外正月十五--十六邀您大槐樹+平遙古城+張壁古堡+廣勝寺​純玩兩日遊!
    五千年的風景看山西大槐樹位於山西洪洞縣,被稱為天下民間第一祭,樹「根」文化、家「文化」為洪洞贏得了「天下故鄉,華夏老家」之譽,甘也成為臨汾「中國根·黃河魂」文化旅遊品牌的支柱之一。打造世界華人「家」文化旅遊體驗目的地。感受民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裡是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的尋根情懷。
  • 盤點 | 沉寂了上千年的山西寶藏,如今正散發著迷人的歷史韻味(內含福利)
    山西,對於一個喜歡歷史的人來說永遠有著無窮的吸引力山西文化,更是存在著莫大的誘惑壁畫,對山西來說,更像是無法解開的心事
  • 流失海外的中國壁畫巡禮
    這些探險隊或多或少都從這裡劫掠了壁畫、彩塑等珍貴文物。其中,德國探險隊在克孜爾石窟揭取的壁畫最多,揭取面積近500平方米。1905年德國探險隊從被埋在沙土中的柏孜克裡克石窟中偶然發現了巨大的誓願圖。他們將壁畫小心謹慎地切割下來,滿滿裝了40隻木箱。
  • 地上文物看山西:去了才知道什麼叫元以後的文物,我們都顧不上收拾..
    東壁是《迎駕圖》,西壁為《巡幸圖》,北壁題《燕樂圖》,三壁畫面互相連接,而又各自獨立,壁畫工筆重彩,瀝粉貼金,場面壯闊,人物眾多,亭臺樓閣布局得當,曲橋廊廡錯落有致,反映皇家宮廷生活影子,充滿強烈的世俗氣息。 為明代道教壁畫之珍品。村裡人只讓我們的隨行學者山西博物院的冀老師進,不讓其他人進,遺憾離開,去了太符觀。
  • 廣勝寺的視頻,拍的太美了!!
    廣勝寺賦       茫茫九州,寺廟萬千;卓卓廣勝,獨盛其名。
  • 「華人老家」山西洪洞:迎來高鐵旅遊首發專列
    「華人老家」山西洪洞:迎來高鐵旅遊首發專列 2018年09月10日 09:3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9月8日電 (楊傑英  為助力2018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洪洞縣在認真做好大槐樹和廣勝寺兩個分會場承辦任務的同時,策劃推出了「向洪洞出發-回家」主題月系列活動。高鐵旅遊專列首發儀式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活動。該項活動由洪洞縣和山西文旅集團雲遊山西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鐵路局新創國旅聯合舉辦。同時,這也是該縣出臺《洪洞縣旅遊獎勵辦法(試行)》後迎來的首列旅遊專列。
  • 「聚焦」洪洞縣第36個教師節光榮榜,看看有你的老師嗎?
    李亞楠辛村中心校 李媛媛 小學數學組(共3節)東街小學 蘆建香古槐小學 劉玉風 廣勝寺中心校
  • 沂水縣範圍內都有哪些村莊,是山西洪洞縣移民的後人?
    前龐家莊村,龐氏族譜記載:「大明洪武年間,自山西洪洞縣喜鵲窩遷此。」顧家崖村,顧氏譜碑記載:「明洪武年間,先祖顧得兵自山西洪洞縣喜鵲窩遷此。」侯家石良村,相傳明初武姓與侯姓表兄弟同自山西洪洞縣遷來,因侯為兄,故名侯家石良。石良店子村,武氏族譜載:明初自山西洪洞縣遷山東沂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