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壁畫歷代鑑賞圖

2021-02-19 太原道



山西壁畫

山西古代壁畫,從南到北綿延千裡,現存的數量居全國之冠,更彌足珍貴的是涵蓋了從漢代、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遼金元直到明清各個朝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風格,山西壁畫以其完整多樣、典型獨特、製作宏偉、自主創新且自成一體,高度反映了中國古代壁畫的發展進程。壁畫其實也是一扇窗,透過壁畫便可以穿鑿時空,撥開歷史的重重迷霧,復原那些早已化朽作古的物什,逐一窺探挖掘出兩千年以來社會、宗教、建築、美術、民俗、體育、陶瓷、服裝等等,內容豐富翔實,形同百科寶典。

漢代壁畫以墓室壁畫為主。這時期壁畫墓與畫像石墓的流行與統治階級提倡孝道盛行厚葬息息相關,「事死如事生」,很多貴族豪強的墳墓都具有相當規模。漢代壁畫中有不少反映政治、經濟、典章制度,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圖景。代表作有平陸壁畫。

▲山西平陸棗園漢代壁畫

▲山西平陸棗村墓壁畫

北齊墓葬壁畫近年來成為古代東方藝術世界最吸引人的藝術品種。太原王郭村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壁畫、太原城郊王家峰北齊名將徐顯秀墓葬壁畫,描繪墓主人生前生活的顯赫場面和死後飛升的空幻境界,形象生動,色澤豔麗,線條流暢,有很強的時代特徵和地域文化特徵。 

▲山西朔州水泉梁壁畫

▲山西太原王家峰徐顯秀墓壁畫

▲山西太原徐顯秀墓壁畫

▲山西忻州市九原崗墓壁畫

唐代以後,佛教和道教發展漸趨鼎盛,隨著寺觀的廣泛興建,壁畫繪製十分普遍,宗教藝術開始大規模地發展起來。山西由於擁有豐富的古代建築資源,因而保存了一些珍貴的寺觀壁畫遺蹟。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唐代壁畫,是為數不多的唐代寺觀壁畫遺作,雖然畫面殘損,但畫藝頗精,珍稀之至,堪稱中國古代寺觀壁畫的開篇佳作。平順大雲院彌陀殿壁畫,為中原地區五代時期寺觀壁畫的孤例,填補了中國古代寺觀壁畫發展史上的缺環。

▲山西太原市趙澄墓壁畫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壁畫

▲山西平順大雲院壁畫

▲山西平順大雲院壁畫

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是宋代壁畫的精品。開化寺壁畫以經文本生故事為主,通過這些故事來宣揚因果報應等佛都倫理,均寓有懲惡揚善的勸世意義。

▲山西開化寺西壁全圖

▲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

▲山西稷山小寧村興化寺壁畫

遼代的壁畫具有契丹民族的風格和特點,但寺觀壁畫僅有應縣佛宮寺內保存,反映了遼代寺廟壁畫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壁畫

▲山西靈丘縣覺山寺遼代壁畫

▲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

▲山西應縣木塔遼金壁畫 

▲山西應縣木塔遼金壁畫

金代壁畫的代表是繁峙縣巖山寺壁畫,這組壁畫為68歲的宮廷畫家王逵所繪,完成於金大定七年(1167年)。整幅畫面布局精巧,人物生動,設色妍雅,畫工精細。其風格不同於一般寺觀壁畫,而與宋、金捲軸畫有些近似。畫面上各種建築,透視準確,比例適當,布局嚴整,裝飾富麗。人物或莊重、或嫻雅、或奔放、或瀟灑,細緻入微,栩栩如生。

▲山西朔縣崇福寺壁畫

▲山西崇福寺壁畫

▲山西繁峙巖山寺壁畫

▲山西巖山寺壁畫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大的一個朝代,宋遼金長期動蕩和分割的局面至此一統。被稱作元朝「腹裡」的山西,寺觀壁畫面積1800多平方米,數量之巨,藝術之精,亦冠於全國,山西壁畫藝術價值也就尤為凸現。其中的芮城縣永樂宮、稷山縣青龍寺、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汾陽縣五嶽廟以及高平市萬壽宮內的壁畫都是中國元代寺觀壁畫中的精品。

▲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

▲山西稷山青龍寺壁畫

▲山西洪洞廣勝寺壁畫

▲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

▲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

明代以後,文獻典籍當中幾乎見不到記載壁畫的痕跡,就全國範圍來講,寺觀壁畫藝術已走向尾聲,畫面構圖和人物造型已開始程式化,其工藝水平較宋、金、元時期大為遜色。山西明代的壁畫有2300平方米,有的仍保留著金、元壁畫的風韻,繼續向清秀、俊逸方面發展,其中不乏優秀之作,如新絳稷益廟、汾陽聖母廟的壁畫,以數量眾多,題材多樣,藝術性強著稱。

▲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

▲山西新絳稷益廟壁畫

▲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畫

▲山西渾源永安寺壁畫

▲山西陽高雲林寺壁畫

清代時期的山西寺觀壁畫保存有近3000平方米,其藝術水平較之前代已顯著降低,但還是有一些頗具價值的作品,如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四壁繪畫,高達6.3米,長約141.1米,總面積889平方米,一座殿堂裡能有如此鴻篇巨製,在中國明清壁畫中也是僅見的一例。這些壁畫大多有確切的紀年和畫師的題名,內容幾乎涵蓋了佛、道、儒教和風俗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大大豐富了中國繪畫史的內容。

▲山西霍州市蝸皇聖母廟壁畫


▲ 山西大同華嚴寺壁畫

▲山西靈丘覺山寺大雄寶殿壁畫


▲山西渾源永安寺水陸壁畫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西堂文化傳播,特此致謝!

直接點擊以下文字連結,閱讀人文山西系列

隱藏在平遙雙林寺壁畫中的驚天大秘密

山西木構古建築巡禮

自古兵家必爭的八個山西軍事要地

山西最具代表性的十大人文名勝,是否也是你心目的地標?

韓石山:山西文化的歷史影響

韓振遠:矗立在人神之間品味山西古祠堂

拆開應縣木塔給你看,令人震憾的匠心營造

如翬斯飛——山西唐代建築上的鬥拱

太原道三晉文化微論壇開通,直接發帖,深度討論,永久留存,全網互動,點擊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


相關焦點

  • 古代壁畫你只知道敦煌嗎?——山西古代壁畫
    山西古代壁畫概述  山西是我國現保存古代壁畫最為集中且最為豐富的地區,共有24000多平方米,其中寺觀壁畫數量全國第一,其年代從東漢延至清代,風格既有傳承亦有變化。伴隨著寺觀的修  復及興建,壁畫仍然很流行。山西新絳縣東嶽稷益廟壁畫就是明代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稷益廟壁畫在題材內容上與佛、道壁畫不同。壁畫繪官、民朝聖及稷益傳說等為主,是以我國古代神話傳說為題,表現上古時代大禹、后稷、伯益為民造福的故事。壁畫創作於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 。其《朝聖圖》與《祭祀圖》都是以大殿、樓閣等建築為中心場面。
  • 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探微
    壁上乾坤 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探微 撰文/孫路遙 供圖/上海博物館 中國現存壁畫主要分為兩大類:地上的寺觀壁畫和地下的墓葬壁畫。
  • 【鑑賞】龜茲的古代壁畫
    在我國境內的絲綢之路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石窟群,保存著豐富的古代壁畫和雕塑。這是我國古代各民族畫工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和人類文化藝術的珍貴遺產,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人民友誼的見證。其中,新疆拜城縣的克孜爾千佛洞和庫車縣的庫木吐拉、森木塞姆、克孜爾尕哈這四處石窟群,地處漢唐西域都護府管轄的古龜茲國境內,所以統稱龜茲壁畫。龜茲壁畫現有編號的洞窟五百三十三個,至今還保存著數量很大、藝術水平很高的古代壁畫。
  • 用礦物色,一對山西籍夫妻藝術家在寺觀壁畫間描摹萬象煙雲
    造訪之前,其實我們就已耳聞他們倆與壁畫的情緣。他們都是山西人。山西此地由於擁有豐富的古代建築資源,因而保存了一些珍貴的寺觀壁畫遺蹟。世人皆知敦煌壁畫,卻不知山西壁畫的價值,事實上,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壁畫在中國,中國壁畫在山西」。申古博出身繪畫世家,自6歲開始,便臨摹古代山水及書法名帖。沉浸在山西獨特的文化氛圍之中,他的作品總是帶著空靈、沉靜、拙樸。他與妻子劉向紅一直堅持用傳統石色畫中國傳統壁畫,有著十多年的寺廟壁畫創作經歷,經過多年的藝術探索,他們運用豐富的天然礦物顏料與水墨有機結合,豐富了傳統山水畫的色彩。
  • 山西壁上觀:廣勝下寺壁畫流散記
    據考證,下寺前後兩殿東西二壁所繪內容一樣,為《熾盛光佛佛會圖》和《藥師佛佛會圖》各一。其中後殿壁畫為元代,前殿壁畫為稍晚的明代。先來簡單補一下歷史背景:根據賓大博物館記載,1926年賓大博物館從盧芹齋手裡買到了壁畫《熾盛光佛佛會圖》的主要部分;1927年又購得另一鋪壁畫《藥師佛佛會圖》;至1929年又購得了兩塊屬於《熾盛光佛佛會圖》的壁畫殘塊。然而這些還不是這兩鋪壁畫的全部。
  • 永樂宮壁畫《朝元圖》(附壁畫全景圖)
    永樂宮壁畫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型製作。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裡。三清殿是座主殿,該殿壁畫《朝元圖》,是永樂宮壁畫的精髓,完成於1325年,由河南府洛京勾山馬七等11位民間畫師所繪。
  • 山西古代壁畫-新絳稷益廟
    殿內東南西三面滿布壁畫,面積130平方米,壁畫保存完好,東西兩壁以臺階式布局,寬8.23米,最高處達6.18米。整個壁畫繪有人神四百餘,創作者為翼城籍畫師程儒及其兩子程絪、程耜,門徒張捆,絳州畫師陳圓及侄子陳文、門徒劉崇德。完成於明正德二年(1507)九月十五日。 壁畫祭祀主體為「三聖」。東壁「三聖」為黃帝、伏羲、神農,西壁「三聖」為大禹、后稷、伯益。
  • 山西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
    祈雨求豐年是中國水崇拜原始文化的內涵之一,在古代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國度裡延續、傳承。於是,遇有乾旱時節祈求甘霖,成為中國民間較為普遍的信仰。明應王殿西壁上的祈雨圖,正是這一信仰的形象化再現。《求雨圖》求雨圖,又叫祈雨圖。
  • 鑑賞中國傳世名畫系列之《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又名《列帝圖》、《十三帝圖》、《古列帝圖卷》、《古帝王圖》,傳為唐代閻立本畫作,絹本,設色,現存後人摹本。畫面為橫卷是一幅歷史人物肖像畫。摹本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 鑑賞|敦煌壁畫裡的殿堂、宅第、塔等古代建築的群體構圖
    敦煌壁畫中有大量的建築物形象,其中有宮殿、闕、佛寺、塔、城垣、住宅,還有監獄、墳墓、高臺、草庵、穹廬、帳帷以及橋梁、棧道等等,有許多還是以完整的組群形式出現的,可以明確地顯示出建築的群體構圖。「禮失而求諸野」,在實物例證如此缺乏的情況下,敦煌壁畫無疑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 從永樂宮、寶寧寺壁畫談古代婦女產蓐過程 及診病禁限
    [摘要]山西永樂宮元代壁畫、寶寧寺明代壁畫,分別來自道教及佛教題材,二者都有表現古代婦女分娩過程的畫面,畫面中都有產房以及備產、浴兒的器具等,人物有產婦、新生兒、穩婆等。壁畫中產婦及產房設置以影像方式再現了古代婦女生產過程;寶寧寺壁畫與其他佛教水陸畫題為「墮胎產亡」者,說明古代難產的風險性和高發性;浴兒場景反映了新生兒調護的重要性及民間洗兒風俗;寶寧寺壁畫中男醫坐堂的畫面,反映了古代婦人病診病禁限。通過永樂宮、寶寧寺壁畫展現的古代接生及洗兒畫面,結合古代文獻,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古代分娩接生狀況、醫療衛生水平以及夾雜著民俗意味的新生兒調護等情況。
  • 館長對話·陝歷博|強躍談壁畫修復與「陝西古代文明展」升級
    坐落於西安大雁塔西北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可謂一座華夏文化的寶庫,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其中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陝西建都,使得館藏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名滿天下,唐墓壁畫更是舉世無雙。
  • 【收藏鑑賞】涅而不緇——山西窯
    山西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可謂「三晉故土,地阜民豐」,山西窯古陶瓷更是華夏古陶瓷殿堂中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山西黑釉瓷的傳遞與擴散,經筆者多年的收藏及考證認為是由南至北的走向。在唐宋繁盛一時的黃河磧口、磁器口古鎮是南來、北往、東下的瓷器集散地。這樣就有了山西諸窯口瓷工們的集各窯所長,取其精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獨特條件,將全國瓷製業的大揉合。
  •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
    清 高翔《山水圖卷》高清鑑賞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高翔 山水圖捲紙本墨筆 26×151.3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款識:「雍正甲辰秋八月朔日寫於五嶽草堂。西堂山人高翔。」鈐「西堂山人」白文印。「甲辰」年為雍正二年(1724年)。
  • 曲陽北嶽廟德寧之殿壁畫,太美了!
    北嶽廟德寧之殿是我國古代建築、文化、藝術集於一體的寶庫,也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審美觀等的具體反映,大殿內的壁畫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一、北嶽廟德寧之殿壁畫之賞中國古代壁畫按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宮廷壁畫、墓葬壁畫、寺院壁畫、石窟壁畫四大類,題材涉及到山川風雨、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人物肖像、宗教經義等,且內涵豐富。
  • 高平開化寺北宋壁畫-壁畫界的清明上河圖!
    山西高平開化寺北宋壁畫我國現存唯一的北宋大型寺觀壁畫集厚重的文物價值精湛的藝術價值珍貴的史料價值於一身雖跨越千年,卻仍獨具神韻,震撼人心堪稱壁畫界的清明上河圖高平開化寺位於山西省高平市東北殿內保留有北宋元祐七年至紹聖三年(1092年—1096年)的精美壁畫,畫面平均高度2.65米,三面牆壁長達26米,分布在東西兩壁和北部的東西兩個次間,計88.20平方米。三面壁畫中,西壁壁畫最為精美。眾佛之外,還繪有漁翁、織女、官吏等各色人物及亭臺樓閣等各種建築。畫面中的服飾、冠帶、器皿、兵器、刑具等形象地反映了宋代的社會風貌。在圖與圖的分界上,或圖案走邊,或樹木分片,或流雲分景。
  • 流失海外的中國壁畫巡禮
    1915年1月26日,奧登堡考察隊啟程回國,帶走了在敦煌石窟拍攝的多張照片和測繪的443個洞窟的平剖面圖,復描了幾百張繪畫,記錄了詳細的資料,同時還剝走了一些壁畫,拿走了幾十尊彩塑,帶走了洞窟中清理髮掘出的各類文物以及在當地收購的文物,包括文書經卷、紙絹畫、絲織品等,滿載幾大車而歸。
  • 在上海博物館走進「墓室」——千年壁畫「活」起來
    上海博物館與山西博物院共同舉辦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正在滬上展出,吸引眾多慕名而來的觀眾。展覽遴選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兩個時期的12組89件墓葬壁畫作品,堪稱一幅幅鮮活的古代生活畫卷,向人們呈現了那個時代宗教、禮儀、風俗、建築、服飾、音樂、飲食等諸多歷史文化信息。展品大部分為首次公開展出,這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壁畫藝術原作特別展覽。
  • 永樂宮 | 把1000㎡古代壁畫打包帶走,一共需要幾步?
    圖/《中國國家地理》當他走進一座大殿時,卻發現了另外一片天地。大殿的屋內空著,四周牆壁上密密麻麻滿是神仙畫像,從來沒有接觸過壁畫的他被驚呆了——4米多高的壁畫上,一條神仙的飄帶貫穿上下。武將驍勇彪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人物繁雜,卻整齊列隊,集中朝拜中間的元始天尊。
  • 運城 | 把1000㎡古代壁畫打包帶走,一共需要幾步?
    圖/《中國國家地理》當他走進一座大殿時,卻發現了另外一片天地。大殿的屋內空著,四周牆壁上密密麻麻滿是神仙畫像,從來沒有接觸過壁畫的他被驚呆了——4米多高的壁畫上,一條神仙的飄帶貫穿上下。武將驍勇彪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人物繁雜,卻整齊列隊,集中朝拜中間的元始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