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中國南海可燃冰成功試採,專家:最早2030年用上可燃冰

2020-12-14 Science鋒芒

我們在自然資源的利用現在確實是非常多的投入,由於現在整體實力的提升,所以關於更多的方面研究了更多的一些發展可能性。

一直以來我們每一個各方面都會有著比較多的一些好奇,而為了能夠在整體發展上發揮出我們的最大優勢也還是做出了比較多的努力。

現在對一些能源利用也有了比較多的考慮,這就會有很多的一些新形式出,現在這樣的發展之下這樣的一些新型開展投入更多的一些生命。

石油的開發已經進行了非常多的年份,為了能夠上之後的一些可持續發展,現在關於他們的一些進展也開始有了限制。

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有很多新的資源利用出現,想要讓他們代替石油,可燃冰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出現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上石油發展的空缺,雖然說不能達到大面積的利用,但是有了這一資源是會有更好的一些發展。

這一資源大多數都埋藏在海底之下,我國關於可燃冰的一個具體發現地就在我們的南海,這裡的資源含量是非常大的,如果真的能夠將它開採出來的話給我國的整體發展來說非常的有優勢,這也是大家一直以來都比較關心的。

而如今也傳來了好消息我們在南海的嘗試開採也取得了成功,關於這樣的一些技術投入我們也做了多方面的一些研究,而現在南海可燃冰試探性的開採就已經取得的成功,這些也意味著會更好的使用。

在一些技術方面我們現在有更好的一些創造能力,而關於可燃冰的開採也算得上是技術上的全球第一。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些發展可能性,所以大家也有了更多的投入,關於我們也有了一些可能利用,有很多專家指出最早在2030年關於大面積的利用可燃冰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這樣一些發展讓大家看見了我們在技術方面的更多可能性,同時也讓大家有了更多的信心,在關於新能源的利用上我們現在有了好的一些發展模式,所以之後也是很值得大家期待的。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強強聯手!華為打造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投資蘇州半導體企業

厲害!中國企業僅用兩年量產19納米晶片,打破美韓技術壟斷

好消息!華為這一關鍵時刻,俄羅斯出手表示全力支持華為5G

相關焦點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中國在可燃冰裡的艱難奮鬥難道可燃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嗎?對於海洋可燃冰的研究,中國從1995年就開始了,並已經於200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成功獲取了可燃冰實物樣品,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通過國家級開發項目發現可燃冰的國家。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目前很多的能源都逐漸消耗殆盡,尋找新能源成為了重中之中,經過多年的研究勘探,最終我們在中國南海北部深達1225米的神狐海域上,發現了大面積的可燃冰,雖然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但是由於它深藏在海底,因此開採難度也異常的大,從2004年開始,這片海域就是我們重點勘探海域之一,經過多年的反覆勘察,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
  • 深海可燃冰試採成功背後的鋼鐵力量
    「我們試採成功啦!」  2月17日,在南海神狐海域,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2號」鑽井平臺上升起一束耀眼的紅色火焰,在場所有人都激動地歡呼起來。這意味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又迎來一個好消息!可燃冰試採終於成功,創下2項世界紀錄
    眾所周知,中東是世界上石油最豐富的地區,因此,這裡每年戰亂不斷,鄰國之間為了石油資源,而大打出手成為敵人。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數量眾多的石油和天然氣。雖然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非常豐富,但總有開採完畢、消耗殆盡的一天,由於它不可再生,所以人們只能尋求新的可替代能源。近日我國南海傳來一個好消息,可燃冰試採終於成功,又一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 隨著南海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
    歷經兩年多的時間,我國在這片神狐海域進行的第二次可燃冰開採試驗圓滿成功。隨著南海的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南海一直以豐富的資源聞名,近期,我國科學家在開採可燃冰資源時,取得了重大突破,百萬方燃氣噴薄而出,創下兩項世界紀錄。據《人民日報》報導,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了重大突破。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2017年,我國科研工作者將蘊藏在海底的可燃冰點燃為熊熊火焰。今天,捷報再傳——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神狐火炬」再一次點亮新能源時代曙光!振奮之餘,會發現正是無數前輩對可燃冰的不斷探索,共同奏響了一曲「冰」與火之歌。提到可燃冰,要從一名科學家——漢弗萊.戴維開始說起。
  • 對汽車來說,可燃冰這副「春藥」還不宜過早服用
    這幾天,「可燃冰」一詞成了各大新聞媒體的熱門詞。這一情況主要源於5月18日一則央視新聞報告: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在2030年以前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將會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 可燃冰開採,萬民狂歡後的可怕後果!
    最近,無論是媒體還是朋友圈,都被一個舉國歡慶的消息霸屏了,那就是--中國在南海實現了187小時可燃冰的持續開採,我也被這個消息鼓舞著,並先後致電多位科技工作者,就可燃冰開採的技術和意義進行了解,卻聽到了不同聲音,或者說冷靜的分析
  • 揭開「可燃冰」的神秘面紗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中國人民保險護航國家重大工程 獨家承保可燃冰第二輪試採項目
    紅網時刻4月3日訊(通訊員 楊天午)近日,由中國人民保險獨家承保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項目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試採任務,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人保財險憑藉在石油險領域豐富的承保理賠經驗,以及優質高效的服務團隊和專業細緻的保險方案,中標成為此項目石油類運營期一攬子保險的獨家承保人,承保範圍包括物質損失保險、噴井控制費用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團體意外險和僱主責任險,為我國「可燃冰」開採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提供完善的保險保障。
  • 我國可燃冰試採再創世界紀錄:產氣總量和日均產氣量均破世界紀錄
    自然資源部3月26日宣布,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和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天然氣水合物通常稱為可燃冰。此次試採是我國可燃冰第二次試採,開2月17日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期間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均創創造了世界紀錄。據了解,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大致可分為理論研究與模擬試驗、探索性試採、試驗性試採、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5個階段。
  • 可燃冰,未來能源之星還是滅世惡魔?
    ;中國的可燃冰試採由中國團隊獨立完成。製圖@陳隨&鞏向傑/星球科學評論中國的可燃冰研究啟動較晚,於2007年和2009年在南海神狐海域和青海祁連山木裡凍土帶分別鑽遇可燃冰。2011年和2016年,研究人員首先在祁連山凍土區進行了兩次陸上可燃冰試採[39-40],分別產氣近5天和23天。2017年,中國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了首次海上試採,穩定生產60天,產氣30.9萬立方米。
  • 中國可燃冰技術突破新高,可供世界用3000年,引領下代能源革命
    上世紀70年代,美國人首次在阿拉斯加冰膠結的永凍層中採集到可燃冰的樣品。可燃冰也叫做天然氣水合物,屬於清潔能源,使用過後不會產生有害氣體,更不存在固體殘渣,是一種理想的新型能源。但是,可燃冰一般儲藏在海洋深處或永久凍土中,開採難度較大,其中需要用到很多高新技術,它所處的環境溫度較低,如果暴力開採,好不容易找到的新型能源替代品就會上演「人間蒸發」,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因此,近年來各國都在這方面下大力度進行研究,終於,南海傳來捷報!中國可燃冰技術突破新高,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產氣總量達到86萬立方米。
  • 中國秀超級實力:開採可燃冰,攻克人造太陽,這次讓美國開了眼界
    過去,歐美看不起中國,如今全世界都已離不開中國。從德國、法國、英國等發達工業國,到俄羅斯、沙特、伊朗等產油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令人驚嘆。在天賜良機下,中國也沒有讓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失望,成功創造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成就。
  • 中國可燃冰創下兩大世界紀錄,取得重要突破,開採技術全球僅有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探索化石能源的替代方案,一是源於化石能源的枯竭問題,二是化石能源利用對環境的汙染,而隨著能源結構的改變,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也逐漸上升,在海洋勘探中人們發現了更廣闊的能源資源儲備,除了天然氣外,可燃冰也是海底孕育的寶貴能源資源。
  • 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世界上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而太陽能可以說是在每個地方都可以將其利用,但是也需要考慮,像冬天這樣沒有太陽的時候,所以以大家就開始對一些更新的能源進行探索,比如說可燃冰的開採。可燃冰作為能源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保障其實是比較可靠的,因為他提供的能量比較大,而且只要能夠成功的開採,那麼他就可以完美的供應給人類。
  • 為什麼說誰先掌握可燃冰的開採誰就掌握人類100年內能源主動權?
    比如我們這期的主角,可燃冰。2017年,我國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們在珠海市東南320公裡的神湖海可燃冰試採工業區第一口井試採成功,當時大家可能認為這只是我國海洋勘測的一項新成就,可能沒有意識到,可燃冰的開採極有可能顛覆未來的世界格局!那麼什麼是可燃冰呢?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和水的化合物,什麼是甲烷呢?
  • 我國可燃冰技術現重大突破,可供世界用3000年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石油被稱之為工業的黑色血液不是沒有原因的,核能的發展為人類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強大助推力,但對於大自然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猶在,石油一旦開採完畢陷入枯竭以後,人類未來的能源該用什麼?這個問題對於人類的長遠發展來說顯然不容迴避。而就在近日,我國南海捷報傳來!我國可燃冰技術現重大突破,可供世界用3000年。石油的重要性有多大?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湖人主場或改方艙,可燃冰試採成功,俞敏洪宣布將...
    可燃冰試採成功,創造兩項世界紀錄自然資源部日前宣布,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
  •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
    【新華社廣州5月18日電】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所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中國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將對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