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秀超級實力:開採可燃冰,攻克人造太陽,這次讓美國開了眼界

2020-12-14 民生談

過去,歐美看不起中國,如今全世界都已離不開中國。從德國、法國、英國等發達工業國,到俄羅斯、沙特、伊朗等產油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令人驚嘆。在天賜良機下,中國也沒有讓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失望,成功創造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成就。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而曾經的石油進口霸主美國,則靠著強悍的頁巖油、頁巖氣技術,成功實現了從石油進口國向出口國的轉變。如果說90年代美國用海灣戰爭給中國上了深刻一課,那麼進入21世紀後,美國再次在頁巖油技術上讓中國開了眼界。

說實話得感謝美國,憑藉「頁巖油革命」,美國輕易將傳統能源大國沙特、俄羅斯逼進了牆角,才讓中國科學家們意識到掌握核心技術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果然,中國科學家們發起狠來全球都顫抖。

中國「馴服」可燃冰

可燃冰被稱為未來能源,與太陽能、潮汐能和核能齊名,但它藏身於幽暗的大洋深處,開發技術難度極高。早在2013年,日本就曾在南海大規模試採可燃冰,結果突遇出砂等技術障礙宣告失敗。2017年,日本試圖捲土重來,結果再次折戟南海。

事實上,不止是日本,這些年美國、韓國、印度都進行過可燃冰的開採試驗,但無一例外都慘遭失敗。反而是後來者中國,在大批科學家的共同攻關下,可燃冰開採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如今中國不僅連續兩次大規模試採可燃冰成功,而且還即將成為全球首個大規模商業化開採可燃冰的國家。

國家名片「人造太陽」

除了開採可燃冰技術獨步世界,中國另一項令人驚嘆的頂尖科技,非「人造太陽」莫屬。2019年,被譽為中國「人造太陽」的環流器二號M裝置,就曾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場巨震。而如今,中國在人造太陽上更進一步,據公開消息,今年3月中國,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主機真空室。這意味著,中國距離擁有「人造太陽」已近在咫尺。

在外界眼中,中國「人造太陽」核心溫度可達到2億攝氏度,主要通過可控熱核聚變的方式,未來為人類提供清潔能源。儘管美國、日本、韓國和歐盟也想在「人造太陽」上有一番作為,可惜現實太骨感,他們始終未能取得與中國匹敵的成就。不可否認,如今「人造太陽」繼高鐵之後,正成為中國另一張「國家名片」。

美國嗅到「新能源危機」

除此之外,中國在潮汐能、風能、太陽能利用方面也晉級到國際先進行列,當然背後離不開中國科學家們默默地努力付出。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近些年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創下了多個全球綠色能源之最。值得玩味的是,中國在新能源領域中的一馬當先,當下讓美國傳統能源工業和石油美元嗅到了巨大「新能源危機」。

相關焦點

  • 可燃冰的發現開採史
    2002年,我國正式啟動了為期10年的中國海域可燃冰資源調查與研究專項。隨後,初步圈定出可燃冰資源遠景最有利的重點目標區,持續開展探測關鍵技術等研究。2007年,我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實施了首次可燃冰鑽探,成功獲得實物樣品,成為繼美國、日本、印度之後第4個通過國家計劃在海底鑽獲可燃冰實物樣品的國家。2011年,可燃冰調查進入全新階段。
  • 中國繼高鐵後,再攻克石油中的「稀土」,美國或將嗅到新能源危機
    比如,可燃冰開採技術,中國也已經領先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國外公司,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採。要知道,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清潔的新能源經濟增長動力,而可燃冰更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目前,藍鯨1號已經在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開採,累計產氣30.9萬立方,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
  • 中國首次開採90萬方,世界上最大可燃冰群現身南海
    而太陽能可以說是在每個地方都可以將其利用,但是也需要考慮,像冬天這樣沒有太陽的時候,所以以大家就開始對一些更新的能源進行探索,比如說可燃冰的開採。可燃冰作為能源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保障其實是比較可靠的,因為他提供的能量比較大,而且只要能夠成功的開採,那麼他就可以完美的供應給人類。
  • 可燃冰開採,萬民狂歡後的可怕後果!
    最近,無論是媒體還是朋友圈,都被一個舉國歡慶的消息霸屏了,那就是--中國在南海實現了187小時可燃冰的持續開採,我也被這個消息鼓舞著,並先後致電多位科技工作者,就可燃冰開採的技術和意義進行了解,卻聽到了不同聲音,或者說冷靜的分析
  • 人造太陽會招惹外星人?先看看中國科技實力再說
    而這次中國進行人造太陽放電試驗,又再次被一些媒體炒作,說中國人造太陽超高溫度,產生大量的紅外線輻射宇宙,容易招來外星人的關注。這種言論無非是對中國天眼言論翻版,沒有任何新意,還是原來那個酸醋味一點沒有改變。
  • 南海傳來捷報,成功開採86萬方可燃冰,該新能源技術只有中國掌握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研究切實可行的新能源計劃,而中國在這方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有一項海底資源開採目前只有中國能夠掌握,日本多次試圖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那這究竟是一項什麼技術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中國繼高鐵後,國家經濟名片又將出世,事情有新進展
    比如,可燃冰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可燃冰被視為未來石油的替代能源之一,比如,美國通過對頁巖氣壓裂技術的改進已經使得全球能源格局發生改變,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最大的經濟增長動力。目前,中國可燃冰試採再創兩項世界紀錄。
  • 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第二次商業試採成功,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世界各主要能源消費國對可燃冰的產業化開發給予高度重視。——開採難度不是易事但可燃冰的開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燃冰的開採難度是比較高的,這主要是因為可燃冰是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形成的,開採的時候它的形態會非常容易發生改變,有可能還沒有開採到可燃冰,它就已經先變成氣態了。
  • 中國可燃冰創下兩大世界紀錄,取得重要突破,開採技術全球僅有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探索化石能源的替代方案,一是源於化石能源的枯竭問題,二是化石能源利用對環境的汙染,而隨著能源結構的改變,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也逐漸上升,在海洋勘探中人們發現了更廣闊的能源資源儲備,除了天然氣外,可燃冰也是海底孕育的寶貴能源資源。
  • 隨著南海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
    歷經兩年多的時間,我國在這片神狐海域進行的第二次可燃冰開採試驗圓滿成功。隨著南海的一聲巨響,86萬方燃氣噴湧而出,中國可燃冰再創奇蹟。南海一直以豐富的資源聞名,近期,我國科學家在開採可燃冰資源時,取得了重大突破,百萬方燃氣噴薄而出,創下兩項世界紀錄。據《人民日報》報導,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了重大突破。
  • 美國或將嗅到能源危機,436家美油商破產,外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
    比如,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最大的增長動力,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採,目前,藍鯨1號已經在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開採,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這也意味著中國已提前佔據了該能源技術高地。
  • 美國嗅到最大能源危機,436家美油商破產,外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
    比如,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最大的增長動力,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採,目前,藍鯨1號已經在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開採,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這也意味著中國已提前佔據了該能源技術高地。
  • 繼中國高鐵後,我國另一張「名片」橫空出世,你知道是什麼嗎?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非常好,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也驚人,特別是在高速鐵路建設中, 現在中國高鐵的運行總裡程已經佔世界總量的二分之三,到2020年底中國高鐵的行駛裡程將突破3.7萬公裡,但現在我們並不滿足於此,事情有新進展,中國還正在開發「超級高鐵」,不得不說,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
  • 為什麼說誰先掌握可燃冰的開採誰就掌握人類100年內能源主動權?
    比如我們這期的主角,可燃冰。2017年,我國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們在珠海市東南320公裡的神湖海可燃冰試採工業區第一口井試採成功,當時大家可能認為這只是我國海洋勘測的一項新成就,可能沒有意識到,可燃冰的開採極有可能顛覆未來的世界格局!那麼什麼是可燃冰呢?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和水的化合物,什麼是甲烷呢?
  • 中國南海可燃冰成功試採,專家:最早2030年用上可燃冰
    我們在自然資源的利用現在確實是非常多的投入,由於現在整體實力的提升,所以關於更多的方面研究了更多的一些發展可能性。一直以來我們每一個各方面都會有著比較多的一些好奇,而為了能夠在整體發展上發揮出我們的最大優勢也還是做出了比較多的努力。
  • 美日或將嗅到最大能源危機,中國繼高鐵後,另外一張國家名片將出世
    消息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採核心技術的國家,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採,這就意味著將用上比石油更加清潔的新能源,目前,藍鯨1號已經在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開採,累計產氣30.9萬立方,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這也意味著中國已提前佔據了該能源技術高地。
  • 2020將是重大轉折年,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美國人看了也會眼紅
    ,這3項成就美國人看了也會眼紅,俄羅斯也望塵莫及,看來這次中國在太太空領域是真的要崛起了。 第二件事是關於能源方面的,中國在這些年來取得了重大的發展,同時能源的消耗也是十分驚人的,中國目前是一個能源進口的大國,中國每年的能源消耗十分巨大,比如說石油和煤炭,中國是一個產煤大國,在燃燒石油和煤炭的時候往往會造成比較嚴重的環境汙染,所以說中國也在清潔能源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說可燃冰的開採。
  • 揭開「可燃冰」的神秘面紗
    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可燃冰,未來能源之星還是滅世惡魔?
    儘管如此,人們依然在向這片尚未被攻克的資源庫發動猛攻。世界多國正在積極開展可燃冰開採技術研究,繼頁巖氣革命(後臺回復「頁巖氣」了解更多)後,一場可燃冰革命也正在吹響號角。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看待人們對可燃冰複雜而又糾結的心態?這需要從了解什麼是可燃冰,和它「劣跡斑斑」的歷史說起。
  • 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網友:今天真是個大日子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