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亞洲鳥類天堂的杭州灣溼地公園,春夏之交,迎來了多個萌寵的降生。
繼「中國十大瀕危動物」麋鹿產崽後,昨天,園區內又傳喜訊,扁嘴天鵝也成功孵化了三隻幼崽。
說起扁嘴天鵝,一般人可能真不知道。這是南美洲的一種天鵝物種,目前全國只有杭州灣溼地公園有15隻。
隊伍能不能繼續壯大,那就要看這三隻天鵝寶寶接下來生長的怎樣,天鵝媽媽們會不會繼續孵化小寶寶了。!
三隻天鵝寶寶太害羞
飼養員也不知道性別
春夏之交,正是天鵝的孵化期,昨天下午,剛走入水上森林的區域,飼養員就叮囑記者腳步輕些。
他指著遠處一個白點,「那就是扁嘴天鵝。」
之前,記者已經做了功課:扁嘴天鵝體羽白色,羽端黑色,喙和腳呈現紅色。果然,在一片雜草堆砌的窩裡,天鵝媽媽蜷曲著身子,三個小腦袋從身體下鑽了出來。飼養員說,這就是新出生的「天鵝崽崽」。
小傢伙和小鴨子差不多大小,全身毛茸茸的,通體黃色,頭頂有一撮黑毛。
飼養員說,小寶寶們跟媽媽形影不離,他也沒法靠近,所以連寶寶的性別都不知道。
現在,天鵝媽媽們還在忙著孵化其他寶寶,天鵝爸爸們在窩附近巡邏,保護即將出世的小生命。有的天鵝爸爸看天鵝媽媽坐久了,就會輪班,讓媽媽下水活動幾下。
已臨近黃昏,飼養員輕輕走到窩的附近,放了一些飼料、稻穀、草、蔬菜:「這段時間是天鵝的孵化期,儘量不幹擾它們,只是早晚補給一些營養。」
國內僅溼地公園飼養扁嘴天鵝
這裡的環境,特別適合它們
說起扁嘴天鵝,資料顯示,它分布於南美洲,冬天會向北遷徙至智利中部、阿根廷北部、烏拉圭及巴西東南端,也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於低危鳥類。
目前飼養扁嘴天鵝的,國內也只有寧波杭州灣溼地公園。
南美洲的天鵝物種,怎麼到了寧波呢?
飼養員說,扁嘴天鵝是溼地公園去年國慶引入的,一共15隻,每隻身價2萬元。
因為是國內首次引進,該怎麼養,他也一頭霧水,只能參考天鵝的飼養方式摸索。
今年能成功孵化出小扁嘴天鵝,飼養員特別驚喜。
他說,去年扁嘴天鵝剛剛引進時,大部分還是亞成體,少數幾隻生了蛋,但都沒動靜,成了「白蛋」,沒想到今年竟然成功了。
對這次孵化成功,飼養員說歸功於杭州灣溼地得天獨厚的環境:天鵝孵化需要安靜舒適的地方,溼地的蘆葦蕩,讓它們有安全感,而豐富的水生植物資源,也為繁殖孕育提供了食物保障。
「國外的黑天鵝引入國內,已經馴養成功,現在也很普及了。我們就想試試看,能不能在國內人工繁殖其他物種。作為亞洲的鳥類天堂,我們也希望能從展覽的角度,給大家科普更多的鳥類知識。」
不過,飼養員也提醒市民,近期仍是天鵝的孵化期,市民在參觀公園時,請儘量不要打擾它們,給天鵝們一個安心的環境。
剛來時天天受欺半年後成功逆襲
目前,寧波杭州灣溼地公園生活著100多隻天鵝,分為疣鼻天鵝、大天鵝、黑天鵝、黑嘴天鵝,扁嘴天鵝五個品種。
扁嘴天鵝的個頭,是天鵝種群中最小的,身長僅有90釐米到115釐米。
因為個頭小,飼養員說,它們也備受欺負,特別是繁殖前期,活得水生火熱啊。
天鵝繁殖有個規矩,提前半個月要開始搭窩,一般會選擇離水較近的岸邊。
在天鵝的概念裡,自家造的窩地理環境要好,要親水,還要有豐富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要隱蔽,周圍沒有其他窩,這樣才算安全。
為了搶奪有利的搭窩點,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一幕:湖面上悠遊自在的天鵝群,突然就開始互扇翅膀,用嘴頂對方,這不是在跳「天鵝湖」,而是業界一年一度的「搶窩大戰」。
飼養員說,因為個頭小,扁嘴天鵝總是受氣的一方。
還有,就算搶到了有利地方,在搭窩的過程中,也會遭到黑手的襲擊。他就注意到,有些扁嘴天鵝辛辛苦苦,用嘴叼草搭了大半個窩,回頭一看,窩已經被大天鵝順勢佔領了。
因為個頭小,弱勢的扁嘴天鵝們只能自認倒黴,「另闢新窩」。
好在,小個頭們也開始反擊了。飼養員說,可能是已經熟悉了溼地的環境,最近扁嘴天鵝們兇悍起來了,偶爾還能看到逆襲的一幕:搶食時,小個頭的扁嘴天鵝硬是將大塊頭的天鵝逼退了。
專家說扁嘴天鵝不算真正的天鵝
更像是介於天鵝和大雁間的物種
4月11日,記者諮詢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專家馬鳴。
作為國內研究天鵝的第一批專家,在近30年的時間內,馬鳴一直和天鵝打交道。他說,扁嘴天鵝其實是介於天鵝和大雁之間的物種,個頭小,脖子也沒有天鵝的那麼長,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天鵝。
「現在養殖業很發達,江浙一帶降水多,對於雁鴨類的養殖,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能成功孵化是好事。」馬鳴說,扁嘴天鵝寶寶能成功孵化是第一步,下一步是要繼續觀察,能養活最重要。
事實上,浙江一帶,真正的野生天鵝很少出現。
對於天鵝來說,生存的環境很簡單,有水,有水生植物,最好有小島,能安全棲息,不會被別人攻擊就行。因為羽毛豐厚,它們不怕冷,反而怕熱,溫度超過20℃就受不了。
「還有一點,引入外來物種要慎重,控制在固定的範圍內,維持一定的數量,儘量不要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