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跨海大橋參建專家再聚論大橋養護

2021-01-13 巖土在線


11月1日上午,在杭州灣跨海大橋開工10周年之際,曾經參與橋梁設計、施工、監理和養護的資深專家及技術負責人共計95位專家,再聚杭州灣,給大橋開出珍貴的「保養秘方」。

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5年半以來,已經接受了6290萬輛車次的檢驗,日均通車3.2萬輛,未發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交通事故發生率、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等指標均低於浙江省高速公路平均水平。

由於圍塗造田引起的橋墩局部衝刷,深層地下水開採導致的不均勻沉降,高鹽環境帶來的混凝土耐久性及鋼結構防腐等問題依然存在,維護大橋「百年壽命」,任重而道遠。

「保護層和鋼筋結構裂紋檢測要量化,用數據說話。」「化學灌漿材料可以根據環境的乾燥或潮溼,採用環氧樹脂、甲基丙烯酸等。」「沉降監測要向自動化發展,減少封道保養造成的不便。」

在浪漫的「海天一洲」,上演著一場嚴謹的「智慧風暴」。會場中,銀髮泰鬥託腮深思,年輕精英提筆記錄,來自全國各地的南腔北調匯聚成厚厚的一疊研討報告。在內部監測研究、聘請專門機構調研、向國內外專家納諫之後,如今,杭州灣跨海大橋管理局又向參建大橋的老戰友們面對面取經。

此前,為了培養專業技術過硬的養護隊伍,大橋管理局組建了養護技術諮詢委員會,為科學保養提供權威、專業、前沿的技術支撐。目前,這支隊伍有21個團隊,教授級高工37人,高級工程師53人,共計274人直接參與大橋養護工作。

5年半的實踐證明,「以管理局為主導、業主為主體、各監管單位作保障」的管理體制,符合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實際,且填補了我國跨海長橋運營管理模式的空白,並被舟山跨海大橋、嘉紹跨江大橋所參照。

目前,大橋結構穩定,橋面整潔平整,各類設施設備完好。每年的綜合測評結果顯示,大橋的整體技術狀況良好,全線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等級均為「一類」。


相關焦點

  • 杭州灣新區的驕傲——杭州灣跨海大橋!
    它就是杭州灣新區的驕傲——杭州灣跨海大橋。十多年前,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的這片天塹還是茫茫灘涂,無人問津。2003年,杭州灣跨海大橋在此開工。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使寧波和上海的陸地距離縮短120公裡,對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多年來,杭州灣跨海大橋給杭州灣新區帶來了翻天覆地的開放發展。
  • 杭州灣跨海大橋橋墩衝刷「DAS動態監測」系統安裝完成
    >begin--> 11月25日,在杭州灣跨海大橋橋墩衝刷動態監測項目全體人員歷經8天,克服海上風浪、潮差大等諸多困難後,國內首套應用於橋墩局部衝刷的DAS動態監測系統於杭州灣跨海大橋順利完成設備安裝及調試工作,正式投入運行。
  • 張國寶:當年有人給總理寫信,說杭州灣跨海大橋選址有問題
    但是對於這座長近40公裡世界之最的跨海大橋,過去從工程技術和財力上想都不敢想。改革開放給浙江省帶來了勃勃生機,建造這座大橋已經成為可能。經過浙江省人民政府論證,正式上報到國家計委。國家計委又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全國各方面專家進行論證,認為建設杭州灣跨海大橋可行。經國家計委辦公會議審議後,正式上報國務院審批。
  • 杭州灣將建一座跨海鐵路大橋!通蘇嘉甬鐵路海上鑽探工程正式啟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風高浪急,獨有的氣候水文條件,讓杭州灣這片海域變得詭異莫測,曾經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因其建設之難,被載入史冊,譽為「世界第一跨」。小時記者從寧波市鐵路建設辦公室獲悉,昨天全省舉行「縣縣通高速」集中通車暨「十四五」綜合交通重大項目開工儀式,在通蘇嘉甬鐵路跨海大橋杭州灣南岸登陸點現場,記者看見陸上、海上鑽探已全部準備就緒,海上已有鑽探平臺4個、輔助船7艘到達指定工位,陸上鑽機也已全面進場作業。這標誌著通蘇嘉甬鐵路跨海大橋海上鑽探正式啟動。
  • 中國四大跨海大橋,三座位於南方,還有一座在山東!
    進入21世紀,中國對於跨海大橋的建設十分重視。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四大跨海大橋,看看你們是否都熟悉!第一條跨海大橋,可以說是被大家遺忘的大橋,它就是東海大橋。大家是不是很陌生,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過這個大橋!首先我們來講一下為什麼要建設東海大橋,它其實也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條跨海大橋!
  • 全球最長的十座跨海大橋,你知道幾座?
    5.東海大橋長度:32.5公裡 東海大橋北起上海市蘆潮港,向南經東海杭州灣東北部至浙江省洋山深水港海域,是滬蘆高速公路南端疏港支線組成部分,也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4.杭州灣跨海大橋長度:35.673公裡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
  • 138億建成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當初的世界第二位,現如今成為第五
    這座橋連接寧波和嘉興,它位於杭州灣,是沈海口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它的名字叫杭州灣大橋,該橋於2003年6月8日建成,2008年5月1日竣工通車,橋梁全長36公裡,橋梁全長35.7公裡,立交橋上設計時速10萬米,高速公路也設置為雙向六車道.
  • 三座跨海大橋,兩個城市經濟圈,其中一個將擠入世界頂級經濟圈
    膠州灣大橋其中,我國還有三座更高30公裡的跨海大橋, 這些跨海大橋的建設不僅改變了通過天險的道路,也改變了當地的生活水平,在經濟方面也發展得更快,兩座橋的建設成為了國際上最有競爭力的都市圈。杭州灣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從北到浙江嘉興海鹽,從南到寧波慈谿,全長36公裡,是除中國青島膠州灣大橋、珠港澳橋外的第三長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成立直接將上海到寧波的距離縮短了120公裡,在滬杭甬之間形成了兩個小時的「金三角」交通圈, 其中上海和溫臺地區的距離也大幅縮短
  • VSL威勝利丨橋梁聚焦 馬來西亞檳城第二跨海大橋
    檳城作為吉隆坡和新山之後的馬來西亞第三大城市,也是馬來西亞的重要港口,每天都有大量貨物進出檳城,檳城居民大部分生活在海峽兩岸的檳島和威省,一條海峽相隔使兩岸來往十分不便,為改變這一狀況,檳城於1985年建設了13.5公裡的檳城跨海大橋,這是當時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但隨著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增多
  • 跨海大橋收過橋費,一個收50被說貴,港珠澳大橋收150卻都說便宜
    而隨著我國橋梁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一座座跨海大橋也逐漸屹立起來。像杭州灣跨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以及近期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無不體現了我國橋梁技術的高超。但是要建一座橋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每座跨海大橋都是用錢堆起來的,並且後期維護修理都需要花錢,所以每座橋通車後,都會向過路司機收取一定的過橋費。
  • 浙江勵志的強縣,至今未通鐵路,曾自費修建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
    慈谿,為寧波下轄縣級市,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與餘姚、鎮海等地相鄰。慈谿不僅沒有鐵路,就連高速公路的歷史也不過十餘年。慈谿是寧波民營經濟的代表,社會發展非常活躍。慈谿沒有途經鐵路主要也是因為其地理區位,慈谿向杭州灣之北延伸,與上海、嘉興隔灣相望,所以早期杭州與寧波之間的交通線路不會考慮途經慈谿。
  • 杭州灣大橋北接線(二期)建成通車
    杭州灣大橋北接線(二期)工程於昨日舉行開通儀式,今日零時起,杭州灣大橋北接線(二期)與全國聯網收費同步開通運行。  杭州灣大橋北接線(二期)工程位於嘉興境內,從南至北穿越嘉善縣全境,是國家、長三角和蘇浙兩省高速公路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公路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
  • 臺灣和大陸最近相距133公裡,為何不修建跨海大橋?專家:原因很複雜
    所以有的遊客就問:臺灣和大陸最近相距133公裡,為何不修建跨海大橋呢?對啊,中國在兩個多月前開通了港珠澳大橋,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為什麼不在臺灣和大陸之間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呢?修建了跨海大橋的話,兩岸人們的交流就會更加的方便。但是專家說目前還沒有修建跨海大橋的原因很複雜,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個是雖然臺灣與大陸最近相距133公裡,但是修長的長度肯定不是133公裡。
  • 「海南第一橋」洋浦大橋4日通車
    在2013年大橋決戰時期,大橋院與參建各方認真研究,提出並實施「塔梁同步,提前掛索,再合攏邊跨混凝土主梁」等加快施工的新方案,從而確保大橋成功合龍。  「洋浦大橋從設計到建設的全過程,是項目組設計師們發揮集體智慧,參建各方戮力同心、攜手奮進的成果。」如今,看到建橋藍圖演繹為鮮活現實,萬田保充滿欣喜與自豪之情。
  • 橋梁大事:棋盤洲長江大橋主橋合龍、調順跨海大橋首片主梁架設
    今天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吊裝完最後兩片鋼箱梁,主橋正式合龍,為今年年底大橋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來源:東楚晚報)02調順跨海大橋首片主梁成功架設5月29日,調順跨海大橋首片主梁成功架設。這意味著大橋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視界 刷新世界之巔,又一座「逆天高」大橋誕生在中國!
    近日,「中國製造」再創奇蹟,令世界矚目: 相當於200層樓高的世界第一高橋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成功實現合龍。▲四渡河大橋同時,大橋東、西兩岸的主橋墩高度分別為269米和247米,720米的主跨也僅次於貴(陽)黔(西)高速公路鴨池河大橋,在同類型橋梁主跨的跨徑中排位世界第二。
  • 浙江一跨海大橋因大風產生短時渦振 限定車輛通行
    (原標題:浙江一跨海大橋因大風影響產生短時渦振 限定車輛通行)中新網舟山6月19日電(記者 林波)6月19日,據中共舟山市委、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舟山發布」最新消息,該市西堠門大橋於18日因大風影響產生短時渦振,採取暫時雙向封橋措施,18日24時起,舟山跨海大橋採取限定車型有序通行措施。
  • [分享]建設中的臺灣淡江大橋資料下載
    淡江大橋規劃圖據報導,為縮短八裡與淡江地區的空間距離,減少臺2線竹圍路段及關渡大橋30%交通量,臺灣新北市將興建淡江大橋,大橋規劃長度6公裡,總經費共154多億新臺幣,全線預計2020年底完工。橋體設計預計將邀請國際知名的跨海大橋建築團隊競標,從橋體造型、設計圖再到細節設計,預估2015年底完成,之後,將於2016年初開始動工。
  • 廣東最美的跨海大橋,修建難度不輸港珠澳大橋,卻有一點不足
    如果要說起廣東地區的跨海大橋,其實除港珠澳大橋以外,這一座大橋才是廣東最美的跨海大橋,甚至它的修建難度也不輸港珠澳大橋,知道的人似乎卻沒有很多。南澳大橋——廣東最美的跨海大橋它,便是南澳大橋。南澳大橋是廣東省地區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它的正式通車試運營是在2015年。相比下,彼時的港珠澳大橋還正處於修建當中。而關於修建南澳大橋的規劃,早在1995年的時候,南澳大橋的主體工程就開始動工興建,然而由於當時後續資金不足,便被迫停工。
  • 虎門大橋我最搖擺!
    先來個自我介紹,看上圖這座宏偉壯觀的大橋,就是我了--虎門大橋,我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上,於1997年建成通車。只有我最搖擺,再來說說我的搖擺,據專家組初步判斷,作為懸索橋的我,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我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