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中國賠錢?美國梅奧診所醫生:「這不是中國病毒,全世界控制疫情的...

2020-12-12 醫師報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基本控制住了本國疫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中國向世界有需要的國家伸出援手。然而抗疫不力導致傷亡慘重的美國卻帶頭抹黑、甩鍋中國,叫囂讓「中國賠償」疫情損失:

3月13日,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家律師事務所宣稱對中國政府發起集體訴訟。

3月31日,一澳大利亞議員稱「收回達爾文港和中國公司租用的農地」,作為「疫情賠償」。

4月4日,印度律師協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申訴」,向中國「索賠」20萬億美元。

4月5日,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在一份報告中提出向中國「索賠」。

4月16日,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湯姆·科頓以及共和黨籍眾議員丹·克倫肖發起草案,聲稱中國應該為美國爆發疫情而負責,還說美國公民可以把中國政府告上美國聯邦法院,想讓中國政府為美國人的死傷、以及美國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

4月22日,繼密蘇裡州之後,美國密西西比州總檢察長宣布也將對中國提起訴訟,要求中國為新冠肺炎為該州帶來的損失負責,這是美國第二個計劃起訴中國的州。

事實上,這種抹黑中國的行為並非剛開始。在2月份,疫情未在西方爆發、中國正處於抗疫攻堅之時,美國就已針對中國,做出種種讓人不齒行為,讓全球科學家看不下去。比如《華爾街日報》以《中國是亞洲真正病夫》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借中國正在遭受的疫情對中國進行種族主義色彩的攻擊。

該文章性質惡劣,受到外交部點名批評,在美華人在白宮請願網站發起籤名活動,要求《華爾街日報》撤稿並正式道歉,請願已經收集到超過10萬個籤名。此外,越來越多美國學界人士也在譴責這種煽動種族敵意的文章。

同時,更多醫療界醫學專家給中國醫生發來信件,表達了對中國同行的問候、鼓勵和支持並對我國政府和人民對抗疫的努力和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山東省皮膚病醫院院長張福仁教授就收到一封來自美國梅奧診所Michael J. White, M.D醫生的來信,張福仁教授收到郵件後即刻譯成中文(附原文),並特意發來《醫師報》,希望以此鼓勵當時援鄂前線的醫務工作者。

現把原文再次發布出來,郵件譯文如下:

發件人:麥可.J 華特醫生

地址:W1390 County Road AE Mindoro

郵編: 54644-9421

Email:michael.white@gemair.com

日期:2020年2月10日

收件人:張福仁醫生

地址: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醫院

濟南市經十路27397號,郵編250022

親愛的張大夫:

我寫此信表達對正在遭受COVID-2019病毒肆虐的全中國同行的同情和支持,同時提供美國醫生對此次疫情的觀點,這些觀點來自報紙、網際網路、醫學和科學期刊。

COVID-19病毒震驚了世界。在最近的兩個月裡,無論是醫生、政府官員還是市民都沒有料到或準備好這個病毒會在全世界爆發。在短短的時間內,疫情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40,000多,除了少數病例,多數在中國。今天,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個病毒,很多國家都在採取措施控制其流行。

限制中國公民把病毒帶入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各種條例充斥新聞版面,許多人在討論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可能以及對中國經濟、貿易甚至全球經濟的影響。

請允許我分享另一種觀點、我個人的觀點,旨在使世界看到勇敢的中國人民此時此刻所承擔的重任!

這不是一種中國病毒。這僅僅是「人畜共患病」--從動物傳播到人的另一個例證。伊波拉(Ebola)病毒是人畜共患,拉薩熱(Lassa fever)、馬爾堡(Marburg)、寨卡(Zika)都是人畜共患病毒,還有許許多多。這次從動物到人的傳播恰巧發生在一個可通過航空交通到達世界各地的城市,發生在世界各地會議頻繁、旅行繁忙的時間,發生在中國的春節期間。使眾多公共衛生醫生不能忘卻的歷史教訓是發生在1918-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那次流行看上去始於歐洲,但在3年的時間裡播散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那時沒有空中旅行,疾病的傳播緩慢,但仍然造成了數千萬人的死亡。

COVID-19已經在中國流行數周了,對「COVID-19將造成比流感大流行更嚴重後果」的擔心籠罩在人們心頭,這種擔心與許多報刊文章、政府和政客的聲明以及公共衛生顧問的陳述相呼應。關切疫情是必然的,但我們不應該生活在恐慌中。

請允許我再談談這裡關於控制疫情的新聞,它描述了許多政府決定停止中國人入境、關閉中國和其它國家的邊界。我們應該承認這樣做的好處。雖然中國以外的病例也在增加,但增速比中國低的多。遺憾的是,各種聲明中經常忽略的信息是中國對確診病例的治療、早期診斷、防止傳播以及科學研究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中國的建築工人在短期內建成了兩座應急醫院,政府緊急關閉了一座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數萬醫護人員和其他人員奔赴湖北「抗疫」。除了抗疫,生活還要繼續,數百萬人要吃飯,發電廠和自來水廠要運轉,報紙、廣播和電視等媒體至關重要,要使公眾知情。孩子還要生,兒童要上學(通過網際網路),城市衛生需要維持,物資需要供應。

二戰期間,英國女王曾號召英格蘭人「保持冷靜、繼續前行」

從遙遠的異國,我仿佛看到了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民正在以冷靜的心態、無謂的勇氣在維護社會正常運轉的同時調動一切可能的資源控制疾病的流行,中國社會砥礪前行。

我有幸作為客座講者兩次赴華參加醫學學術會議,我清晰的記得我訪問的城市和人民,我祝福這些城市的人民、我的朋友和同事!

對我而言,對這次疫情僅是紙上談兵的個人的關切。

而中國人民卻是戰鬥在疫情的第一線,是中國的民眾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是中國的醫護人員收集標本使COVID-19得以確認,從而使我們能夠更好的控制疫情並開始治療研究,是中國的經濟正在遭受該病毒疫情導致的損失!

有些人責怪中國官員沒有向社會「足夠快」(quickly enough)的提供足夠的信息。我認為全世界迄今所取得控制疫情的所有進展幾乎全部得益於中國的醫生和科學家,是他們收集樣本、提供樣本和資料,即使疫情活生生的發生在他們面前,他們也照做不誤。國際醫學界、特別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其在全中國的合作夥伴迅速取得的科學成就值得讚賞。

我謹代表國際社會向我的中國同行所做出的「抗疫」工作表示感謝!你們不會逃避疫情,你們不會關上向社會敞開的大門,因為疫情就在眼前。

因為你們的努力,全世界都感恩你們。我們許多人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儘管這些認識並沒有經常在新聞報導中提及。我們必須認識到,沒有一種感染是中國病、西班牙病,或美國病。病毒是我們的共同敵人,恐懼和非理性反應是我們的另一個敵人。讓我們一如既往地相互支持、攻堅克難、為奪取全世界抗疫的勝利而奮鬥!

再次感謝你並致以良好的祝願!

麥可 J 華特 醫生

在於麥可.J 華特 醫生

麥可.J 華特 醫生現為美國維斯康辛州梅奧診所皮膚科醫師,曾任美國萊特州立大學醫學院皮膚科主任。2006、2015年曾兩次應張福仁教授邀請來華學術交流,期間曾與廣東省皮膚病醫院楊斌教授認識。這封信是華特醫生同時發給張福仁教授和楊斌教授的,華特醫生希望通過兩位教授轉達他對中國同行和人民的問候和支持。華特醫生關心政治、對華友好。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多次來函、深表關切。

郵件原文如下

Michael J. White, MD

W1390 County Road AE

Mindoro WI 54644-9421

michael.white@gemair.com

10 February 2020

Furen Zhang, M.D., Ph.D.

Director, Shando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27397 Jingshi Lu 250022

Jinan, China

Dear Dr. Zhang ,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sympathies and support for all of you who are coping with the impact of COVID-2019, throughout China. I also want to provide the perspective of American physician, as I read the articles in the newspapers, from the internet, and study the medical and science journal articles, which are quickly becoming available.

COVID-19 is an unpleasant surprise for the world. No doctors, no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no citizens were expecting or prepared for the virus to burst upon the world, in the last two months. In the short time span since the first few patients became ill, the number of infections has grown to over 40,000 persons, all but a few in China. Now, the entire world is aware of the virus and efforts to contain the disease are under way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he news is full of regulations in place to prevent Chinese citizens from bringing the virus to our country and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Many people are discussing the potential for a global pandemic, and the effect of the viru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upon trade and even the global economy.

Please allow me to share another perspective, a personal one and a perspective intended to acknowledge the burden now carried by the brave people of China.

This isn’t a Chinese virus. It’s just another example of a 「zooinosis」 – or an infection that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animals to people. Ebola virus is a zooinosis, as is Lassa Fever, Marburg virus, and Zika virus. There are many others. This particular jump from animals to people happened in a city with much air traffic to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during a period when a great many people were holding meetings and traveling to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 lesson from history that concerns so many public health doctors is the 1918-1920 「Spanish flu」 influenza epidemic. That illness seemed to start in Europe, but was seen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over about a 3 year period. It happened slowly, because there was no air travel, but it killed tens of millions of persons around the world.

COVID-19 has spread within China, in a matter of weeks. There is great fear that COVID-19 will create a pandemic worse than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That fear is echoed in many news articles, in statements from many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leaders, and in public health advisory statements. Concern is appropriate, but we should not be ruled by fear.

The news here focuses on efforts to contain the epidemic. It paints a picture of many governments deciding to prevent the Chinese people from entering other countries, of trying to close the bord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e should acknowledge the apparent benefit of doing this. Cases outside of China are increasing, but much slower than in China. What those statements often miss are the extraordinary coordinated efforts within China to treat those already infected,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early infection, to limit further transmission of the virus, and study the viru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Chinese workers built two emergency hospitals, in a matter of weeks. A 「lock down」 of a major city of over 11 million citizens was put in place.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doctors and nurses, and other personnel, have mobilized to travel to Hubei province and assist those persons coping with a massive epidemic. Despite all of the efforts, life carries on. There are still millions of people who need to be fed. Power stations and water supplies need to be maintained. Newspapers, radio and television news are important, to keep the citizens informed. Babies are being born. Children still need to attend school, often by internet. Sanitation needs to be maintained. Supplies need to be transported.

There was a British message from the Queen to the people of England, during World War II: 「Keep Calm and Carry On.」

From a distance, it appears to me that the citizens of China are collectively working to maintain calm, to control fear, to do what needs to be done to maintain a functioning society, while simultaneously mobilizing every possible resource to control this disease. Chinese society is carrying on.

I have been privileged to visit China as a guest speaker for two medical meetings. I can picture in my mind the places and people I have visited. I feel a great concern for the people of these cities, and for all of m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For me, this epidemic is personal.

The Chinese people are on the front lines of the struggle with this disease. It is Chinese citizens who have been dying. It is Chinese doctors and nurses who have collected the samples that allowed identification of the virus, and have given us the tools to better control the epidemic and to start to study treatments. It is the Chinese economy which is suffering 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this virus.

Some persons have faulted Chinese officials for not providing enough information 「quickly enough」. I submit that all of the progress that has been made around the world is possible only because of the efforts of Chinese doctors and scientists, who collected and distributed the samples and the data, even as the epidemic was happening in front of their eyes. The world medical community, but especially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its community partners throughout China, should all be commended for how rapidly this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 want to thank my colleagues in China for the work they are doing on the behalf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You cannot escape the epidemic. You cannot close the doors to your society. The 「dragon is within the gates」 already.

I want to acknowledge how much is owed to you by the rest of the world, because of your efforts. Many of us realize this, even if it is not frequently stated in the news articles. We must realize that no infection is a Chinese disease, or a Spanish disease, or an African disease. The virus is the primary enemy. The second enemy is fear and irrational response. Let us continue to support one another as we all struggle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defeat the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entire world.

Again, I thank you.

Warm Regards,

Michael J. White, M.D.

相關焦點

  • 梅奧診所改名妙佑醫療!
    但無論取什麼名字,都不會影響梅奧診所在全世界醫療機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向來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醫院」,在今年美國《新聞周刊》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評選出「2020年世界最佳醫院」中,梅奧診所位列第一,同樣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2020-2021美國最佳醫院榜單中,梅奧診所也依然排名第一,且有6個專科排名第一。
  • 【動態】梅奧診所中文名更名
    但無論取什麼名字,都不會影響梅奧診所在全世界醫療機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向來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醫院」,在今年美國《新聞周刊》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評選出「2020年世界最佳醫院」中,梅奧診所位列第一,同樣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2020-2021美國最佳醫院榜單中,梅奧診所也依然排名第一,且有6個專科排名第一。
  • 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奧診所是怎麼煉成的
    梅奧診所名列前茅的科室多於美國任何其他醫療機構。梅奧診所每年為來自全球的140多個國家超過一百三十萬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美國前總統裡根、福特、布希夫婦,中東國家政富階層、中國潘石屹等政商界名人均專程前往治病,是全球公認的醫療終極目的地。梅奧診所始建於1864年。梅奧醫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創建了一個救治美國南北戰爭傷員為主的診所。
  • 梅奧診所官宣:中文名「妙佑醫療國際」
    診所主要承擔初級醫療服務,如果需要進一步檢查治療則就近轉介到Mayo Clinic的這三家醫療中心。梅奧診所,雖然稱之為診所,但是實際上是一所擁有悠久歷史的綜合醫療中心,以及代表了全世界最高的醫療水平的醫療機構之一,這裡集結了全世界非常多著名的腫瘤和癌症專家。
  • 梅奧診所的中國醫生:一家三代從醫,從小就是超級學霸
    原創 界弟 醫學界「對我而言,做醫生是一場戰役,而不是一場戰鬥。」留美十餘載,而立之年的鄭挺一路過關斬將,終於在今年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夙願——成為梅奧診所消化科的醫生。醫生同行們大多可以想見進入梅奧的難度。
  • 我去過的醫學聖殿——梅奧診所
    在2014年,因為課題關係,也進一步接觸了梅奧診所 「以患者為中心的」的理念。2017年,又以管理學習者身份進一步學習了梅奧的點點滴滴。無論多少次回顧,梅奧始終是醫生內心深處的「醫學麥加」。其實,梅奧醫生平均收入在20-60萬美金之間,無論是所謂的科主任還是剛剛招聘來的Attending,薪資不會相差非常大。因為有對於這種「大鍋飯」的薪水,梅奧不允許自己全職醫生在外機構進行多點執業,僅僅限於在梅奧Health System(社區醫療體系)進行多點執業,這其實在美國醫院中是非常少見的。
  • 無視規定,彭斯造訪梅奧診所不戴口罩引發質疑
    (圖源:《華盛頓郵報》)【海外網4月29日|戰疫全時區】當地時間周二(28日),美國副總統、白宮疫情小組組長邁克·彭斯造訪明尼蘇達州的梅奧診所,期間公然無視該診所要求訪客佩戴口罩的規定,成為在場人員中唯一不戴口罩的人,引發美國媒體質疑。
  • 期待中國梅奧
    梅奧診所(Mayo Clinic)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雖叫「診所」,其實是美國已有140多年歷史的綜合醫學中心,在全美民眾的知曉率高達85%,全世界醫療領域中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聖地,被稱之為「醫學麥加」。
  • 美國梅奧診所:AI指出腹瀉是新冠病毒的主要早期症狀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全球之際,科學家們除了從生物學和化學的角度尋找解決辦法,還嘗試利用科技的力量與之對抗。通過大數據資料,很多科技公司開發了追蹤感染者活動路徑的應用,從而幫助當地衛生機構更全面地掌握疫情的傳播範圍。
  • Mayo Clinic(梅奧診所)發布新中文名「妙佑醫療國際」
    據診鎖界觀察,梅奧診所在國內合作的海外醫療合作夥伴,如盛諾一家等,早已經在對外使用「妙佑醫療國際」這一翻譯來表示Mayo Clinic。據公開資料顯示,在一個典型的工作日,梅奧診所每天通常會進行多達300例的外科手術。
  • 梅奧診所推行的理想醫生行為 | 問診梅奧(17)
    其實,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要一個人遵守一種規範,一種組織要求的規範,首先需要這個人具有認同這個組織的意願。城市不是一個組織,連一個社區都算不上。滕尼斯在《共同體與社會》的書裡已經指出:現代的城市和過去的部落、村莊不同,城市不是社區,部落和村莊是社區。因為部落和村莊依靠宗教、血緣,或由於長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地緣關係,構建了社區。
  • 梅奧診所改名!「妙佑醫療國際」來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較於「梅奧」這一已經被國內不少醫療相關機構「傍名牌」的名稱,中文名為「妙佑醫療國際」的這一品牌更本土化,而寓意如此貼近國內的官方闡釋,也讓Mayo Clinic未來與中國醫療界的更多合作與協同充滿期待。
  • 醫學史上的7月19日:世界最牛診所,梅奧診所創始人出生
    【醫學史上的7月19日:美國外科醫生、慈善家及梅奧診所創始人之一查爾斯·梅奧出生,梅奧醫學中心是全美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醫療體系】 1865年7月19日,美國外科醫生、慈善家及梅奧(Mayo)診所創始人之一的查爾斯·梅奧出生。
  • 牛氣哄哄的梅奧診所改名了,這個新名字有點「佛」……
    導讀 無數醫生心中的醫學聖地——梅奧診所改名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較於「梅奧」這一已經被國內不少醫療相關機構「傍名牌」的名稱,中文名為「妙佑醫療國際」的這一品牌更本土化,而寓意如此貼近國內的官方闡釋,也讓Mayo Clinic未來與中國醫療界的更多合作與協同充滿期待。
  • 百年梅奧改名,近千員工感染新冠遭重創!
    今後,Mayo Clinic將會在中國市場,使用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或妙佑醫療國際,來指代這超過150年的品牌(為方便理解,下文仍然沿用「梅奧診所」)。雖然被稱為診所,但卻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醫學中心。
  • 非常時期,梅奧診所為患者制定「非常」治療方案
    她在新冠疫情期間被診斷出患有早期肺癌。多虧梅奧診所對病人及醫護人員採取了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她才得以在梅奧診所安全接受所需要的治療和護理,她的預後非常好。  梅奧診所與盛諾一家的合作早在2014年便已開始。多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患者通過盛諾一家轉診到梅奧診所接受全球最頂級的醫療服務。
  • 疫情陰影下的梅奧診所
    其防控措施包括,組織院內傳染病專家撰寫通俗易懂的健康指南,進行科普宣傳,內容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在醫院外設置臨時篩查帳篷,便於所有人自駕通過時,快速進行病毒篩查;指導患者如有發熱或感冒症狀,先電話聯繫家庭醫生和有關疫情防控部門;醫院裡各個臨床科室查房交班辦公室的白板上給出了最直接、最專業的指導建議和ICU流程;Mayo Clinic專家團隊自主研發和自製
  • 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參觀梅奧診所沒有戴口罩 醫院打破自己的政策
    為什麼一家在美國排名第一的醫院會打破自己的政策,讓訪客在沒有口罩、沒有長袍的情況下在病房裡走動,而不保持建議的六英尺距離,從而危及病人和醫務人員的健康,甚至危及他們的生命?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星期二參觀了梅奧診所,根據現在刪除的推文和一份對市場觀察的聲明,醫院官員告訴他應該戴口罩。
  • 身在中國的老外發聲:中國正在盡最大努力控制病毒傳播,這是我親眼...
    「中國正在盡最大努力控制病毒傳播,這些是我在中國親眼看到的……」面對疫情,國際上曾產生很多針對中國的聲音,這讓許多身在中國的外國人聽不下去了,通過快手平臺,他們現身說法,記錄和講述自己疫情期間的親身經歷,為中國抗疫叫好、加油。
  • 快手老外眼裡的中國抗疫:中國在盡最大努力控制病毒傳播
    「中國正在盡最大努力控制病毒傳播,這些是我在中國親眼看到的……」面對疫情,國際上曾產生很多針對中國的聲音,這讓許多身在中國的外國人聽不下去了,通過快手平臺,他們現身說法,記錄和講述自己疫情期間的親身經歷,為中國抗疫叫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