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捷報傳來,司令員當場暈了過去,直言自己戰前犯了個錯誤

2021-01-08 騰訊網

淮海戰役我軍以60萬兵力殲滅80萬敵軍,國軍指揮官黃百韜當場自殺身亡,指揮作戰的華野副司令員粟司令得知此消息後,他當場暈了過去,直言自己戰前犯了個錯誤,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此戰意義非凡,勝負結果將會決定後期的結局。當華東野戰軍和黃百韜兵團開始交火,華野粟司令這才發覺這支部隊的戰力非常強。苦戰數日無果,華野損失嚴重。11月15日,粟司令不得不下令停止攻擊,立即重新調整攻擊戰法。

16日,我軍下達進攻命令,要立即從黃百韜手中奪取幾個村莊。這時黃百韜向顧祝同請求空中支援,一時間敵軍炮火覆蓋了我軍前沿陣地,遏制了我軍的攻勢。

這時黃百韜被國民政府捧為英雄,蔣介石還用飛機把勳章給黃百韜送到了前線陣地,國軍都沉浸在盲目的樂觀當中。顧祝同親自視察了黃百韜的陣地後,他送給黃百韜四個字:好自為之。

11月18日,華野指揮官第一次動用了他的坦克部隊。而碾莊陣地上的國軍們竟然一起跳出陣地,高興得手舞足蹈,以為邱清泉的援軍到了。當坦克臨近他們陣地的時候,突然開火,打得國軍措手不及,國軍士兵一排排倒下,前沿崩潰。

11月19日,黃百韜兵團的100軍和44軍被全殲,25軍和64軍被殲滅大半,黃百韜只剩下了8個團的兵力。隨後粟命令炮兵向黃百韜的陣地展開了長達30分鐘的炮火覆蓋,碾莊落下了數萬發炮彈。

黃百韜只好帶著少數隨從進行突圍,於途中負傷。絕望中,他掏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自殺斃命,終年48歲。

經過17天的戰鬥,華東野戰軍全殲了黃百韜兵團10餘萬人,黃百韜自殺身亡。當勝利的消息傳到華東野戰軍司令部時,粟司令突然身子一軟,倒在地上暈了過去。

後來粟司令說,自己之所以會暈倒,他說戰前他犯了個錯誤,對敵戰力估計不足,交戰之後我軍犧牲很大,再加上上級領導不斷來電話詢問戰況,他壓力巨大導致長時間失眠。忽然聽到全殲黃百韜十萬人,黃百韜自殺的消息後,一直繃緊著的神經突然鬆懈,所以就暈了過去。

黃百韜兵團的覆滅,對淮海戰役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淮海戰役的國軍總司令劉峙後來回憶說:「黃兵團的覆沒,淮海戰役的命運已經決定了。」

相關焦點

  • 淮海戰役中,中原野戰軍最厲害的三個縱隊,司令員都是名將
    淮海戰役打響後,由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協同作戰,殲滅敵軍55萬人,其中最為精彩的便是中原野戰軍殲滅了國民黨的王牌部隊黃維兵團,而當時中原野戰軍參戰的部隊有七個縱隊,戰役過後,中原野戰軍政委在給中央的總結報告中這樣說道:在此戰鬥中,中原野戰軍四縱,六縱,九縱傷亡雖大,但能一直攻到底
  • 共和國將帥成名戰,粟裕將軍與淮海戰役
    曾先後組織指揮過1944年的春節攻勢作戰、車橋戰役、南坎戰役等對日軍和日偽軍的作戰。解放戰爭期間,粟裕歷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先後指揮了高郵戰役、隴海線徐海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
  • 淮海戰役國軍三個精銳兵團司令官,兩位戰死沙場,另一位被生擒
    淮海戰役國軍三個精銳兵團司令官,兩位戰死沙場,另一位被生擒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場戰略性戰役。
  • 二戰列寧格勒戰役,蘇軍為何在同一戰場犯同樣錯誤,缺乏創新打法
    在北線列寧格勒戰場,有這麼一支隊伍,蘇軍第2突擊集團軍,就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兩次都差點全軍覆沒。這是什麼原因呢?01柳班戰役,蘇軍第2突擊集團軍遭遇第一次滑鐵盧既然說第2突擊集團軍兩次犯同樣的錯,就必須要知道第一次錯是如何犯的。這個錯誤就是發生於1942年初的柳班戰役。
  • 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麾下四位高級將領,各自結局如何
    我方:陳老總,劉帥,粟裕司令員。以上這幾位都是淮海戰役雙方主要指揮官。這場戰役是從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結束。前後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戰役,華野與中野全體將士們都會殲滅敵軍一支王牌兵團與者擊斃司令員。而這些部隊與將領都是屬於蔣介石的嫡系。
  • 沒有參加淮海戰役的華野三虎將,在建國後,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但是,由於個別情況原因,導致了有三位虎將並沒有參加淮海戰役。更主要的是沒有參加淮海戰役的華東野戰軍三位將領,都是屬於能徵善戰的虎將。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三位虎將沒有參加淮海戰役。
  • 白崇禧為什麼拒絕指揮淮海戰役?杜聿明:一到徐州就感覺要完蛋
    對我軍來說,只要淮海戰役打贏,就能挾勝利之威順利南下,就像當年燕王朱棣「靖難之役」直搗南京,渡過長江解放全中國。所謂「守江必守淮」,因此必須在淮海戰場打出優勢。 然而,就是這樣一場決定雙方命運的大決戰,戰前的國民政府卻犯下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錯誤,從兵力部署到指揮官人選,全都猶豫不決,正如蔣介石的性格,優柔寡斷,最終種下了敗因。
  • 淮海戰役如何動員出幾十萬小推車
    戰役初期,民眾支前熱情並不高,怪話也多淮海戰役戰前饒漱石一再強調要動員百姓支前,保證戰勤需要其實,從謀劃打淮海戰役之日起比如華東軍區政委饒漱石在戰前就一再強調:「要有足夠的民夫,足夠的擔架,足夠的挑子,使前面的傷員能夠及時的運下來,使糧食運輸到前面。過去的民夫我們臨時動員的時間很短,現在必須動員更長時間的民夫。過去我們估計一個縱隊500副擔架,應付這樣大的戰役是不夠用的,現在初步提出要800副。常備民夫大量增加,加上部隊運動非常迅速,失去聯絡,軍需不能及時,對部隊影響很大。
  •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敗,自問自答的三個問題直接說明了失敗原因
    隨著淮海戰役的打響,國民黨80萬大軍準備和解放華野、中野部隊展開了大決戰,企圖利用兵力和裝備的優勢重創解放軍部隊。結果剛剛碰面,國民黨就遭到了慘重打擊,黃百韜的第七兵團直接被解放軍團團包圍在曹八集。碾莊等地,當時兵敗後的黃百韜自己的內心存在著三個疑問,也間接的說出了自己的兵敗的原因。
  • 十位大將中,哪三個曾經擔任過兵團司令員?他們參加過哪些戰役?
    十個開國大將中,有三個曾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兵團司令員,今天我們來談一下,這三個曾擔任過兵團司令員的開國大將是誰?各打過什麼仗?繼續往下看吧。一位叫許光達的湖南長沙人,解放戰爭初期曾任晉綏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一九四七年八月,根據解放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許光達率軍渡過黃河,劃歸西北野戰軍戰鬥序列,任西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
  • 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沒有調整的大軍區司令員都是誰?
    在1973年,我軍為了加強自身建設,曾對當時11個大軍區的8個大軍區司令員進行了調整,調整的具體方式是「兩兩對調」,分別是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與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對調,武漢軍區司令員曾思玉與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對調,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與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對調,蘭州軍區司令員皮定均與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對調
  • 為何淮海戰役是「最偉大的戰役」?敵軍最多、耗時最長和意義最大
    說到具體的軍級部隊,在蔣軍所謂的「五大主力」中,第5軍、第18軍和重建的第74軍等三個參加了淮海戰役,李彌的主力第8軍和第9軍、黃百韜的主力第25軍和第100軍、黃維的主力第10軍和第14軍、李延年的主力第54軍等等,上述十個軍都是中央軍的老牌精銳。同時黃維兵團和邱清泉兵團還各配屬了一個快速縱隊,戰役最後階段連小蔣的戰車團都開上來了,在裝甲部隊上也擁有絕對優勢。
  • 淮海戰役國共軍力的真實對比 80萬國軍系謠傳
    然而國民黨方面卻認為自己是以40萬兵力惜敗於淮海戰役,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解放軍有多少兵力淮海戰役前夕,為確保戰爭順利進行,中央軍委特地成立了總前委這一機構,對參戰部隊實施統一指揮。當時,主要的參戰兵力由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軍區和中原軍區的部隊組成。
  • 華東野戰軍非常特殊的2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是我軍建制規模最龐大的一支野戰軍部隊,其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15個縱隊,其中14個縱隊是步兵縱隊,1個縱隊是特種兵縱隊。在華東野戰軍15個縱隊之中,有2個縱隊非常特殊,因為這2個縱隊沒有數字序列作戰番號,而是以地方名稱而命名的。這2個縱隊分別就是魯中南縱隊和渤海縱隊。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五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那麼,在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的五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呢?他們後來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什麼樣的軍銜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在解放戰爭期間,鄧華擔任過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司令員等職務,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重大戰事,戰功卓著。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後,鄧華出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在1955年,鄧華被授予了解放軍上將軍銜。
  • 阿蒙:上下同欲者勝——淮海戰役支前民工政治思想工作之預則立
    基層幹部被分配帶領民工支前,跑去找上級理論,「我犯了什麼錯誤,你讓我去支前?」不明白只有推翻蔣介石的封建統治才能真正建設家園。僥倖心理,幻想戰爭不一定能打到自己的地區及自己的頭上。渤海三分區高清縣玉皇堂村村幹指定了一個群眾去支前,思想打不通,村幹即將其糧食、牲口全部沒收。村幹還對區幹說: 「俺不是真沒收,等民工走了俺再給他,這樣威脅威脅就是了。」
  • 二野下轄9個軍,只有3位軍長擔任過縱隊司令員,他們分別是誰
    淮海戰役勝利後,中原野戰軍也被改編為第二野戰軍,當時中原野戰軍有七個縱隊,這7個縱隊被改編為7個軍,不過第二野戰軍有3個兵團,按照三三制的要求,當然應該有9個軍配置,而剩下的兩個軍則是中原軍區的部分兵力了。不過在這9個軍中,只有3位軍長曾擔任過縱隊司令員,他們分別是誰呢?
  • 戰壕裡的「生命線」:淮海戰役中的連隊政治工作
    ,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內發起淮海戰役,這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的一場戰役。此次戰役的勝利,大大加速了全國解放進程。在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略決戰中,我軍政治工作尤其是連隊政治工作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戰壕政工,激發鬥志。淮海戰役中,由於戰鬥頻繁,我軍官兵長時間蹲守塹壕,土工作業量極大,生活艱苦。在這種情況下,各連隊喊出「把戰壕變成戰士的家」「把工作做到戰壕裡去」的口號,開動腦筋,發揮黨支部、士兵委員會和互助組作用,創造了適應戰壕特殊環境的政治工作。
  • 印度一少年爬火車頂自拍觸電 母親當場哭暈過去
    印度一少年爬火車頂自拍觸電 母親當場哭暈過去時間:2020-12-23 10: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度一少年爬火車頂自拍觸電 母親當場哭暈過去 印度少年爬火車頂自拍觸電,大火蔓延整列車,母親當場哭暈過去 印度東部奧裡薩邦近日發生一起意外,有3名少年買了車票,
  • 真實的淮海戰役震驚史達林:60萬滅80萬的奇蹟
    絕望之中,蔣介石眼中的「常勝將軍」黃百韜,把腰間那支冰冷的小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腦門……至此,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結束,人民解放軍已經取得兵力優勢,牢牢掌握了戰役主動權。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國民黨徐州「剿共總司令部」總司令劉峙承認:「黃(伯韜)兵團覆沒,所謂徐蚌會戰的命運已經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