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胡天雄先生的驗方驗藥五則

2021-02-12 肖相如頻道

文章推薦星級:

醫生醫學生:★★★★★

中醫愛好者:★★★★★

非醫夥伴們:★★☆☆☆(遵醫囑,更重要)

音嘶驗方

年輕時,見外太祖謝楚珍翁遺留之舊抄本上載一「音嘶驗方」。

歌云:

喉嘶已久治何難,甘草五錢桔梗三。

荊貝牛蒡錢各二,薄荷少量理宜探。

按語:音嘶是臨床常見症狀,通常在以喉部為主要病變的時候發生,又可作為仝身性病變的伴隨症狀出現。

此方為加味甘桔湯,憑藥效以推病情,當以外感初起的音嘶為宜,「已久」二字,只是相對而言,舍此以外,若腫瘤、結核、梅毒等所引起之聲音嘶啞當非所宜。

王某,男,年六十歲。十天前乘火車自武漢回家,因車上冒風,到家即感咳嗽音嘶,症狀與日加劇,來診時音聲難出。

即擬:生甘草15克,桔梗10克,荊芥10克,浙貝10克,牛蒡子7克,薄荷3克,3帖。

藥進一次,聲音即岀,三帖服完,諸證盡平,更方調理善後。

齲齒疼痛驗方

齲齒疼痛甚急,刻不可耐,多由陽明有邪熱助之使然,清其熱則疼痛自止。餘通常所用者有二方:

一按《證治準繩》法,用桃核承氣湯,凡脈證俱實者用之。

一按《醫宗金鑑》法,用清胃湯(升麻、煅石膏、生地、丹皮、黃連、黃芩)加羌活。

一般情況下用之,皆以兩劑為準,屢試屢驗之方也。

手毒多陽證

手部生毒,陽證多,陰證少。無論已潰未潰,其脈多洪滑,治法只宜涼血解毒。瘍科套法,切忌浪用,點白降丹則痛如刀割。

尚記數年前,吾鄉農民林某,手掌生瘡,即方書所謂茱萸瘡者,原無大礙,延外科治以溫補託裡,遂益腫痛潰爛,因而殞命。

清·陳士鐸《辨證錄》有釋擎湯,治手心毒痛。餘用治手部諸毒,確有殊效,惟用量偶有出入耳。

原方:銀花60克,玄參60克,生地30克,當歸30克,地丁15克,貝母6克。

又有消疽散,雲「治一切惡疽,頭黑皮紫,疼痛異常者」,方意與此略同。

藥用:忍冬藤30克,夏枯草30克,生地9克,地榆9克,連翹9克,花粉9克,白芷9克,甘草6克。

錄以備忘。

酸棗仁生用安神

《本草綱目》載酸棗仁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生用療膽熱好眠。後人信以為真。

曾見汽車司機朱某患失眠,其父以棗仁炒研與服,服後非常興奮,失眠更甚;我常有失眠,服生棗仁往往有效。知本草所載,每多臆說,不可盡信。

後閱《山東醫刊》1957年創刊號載,有人實驗證明,棗仁久炒油枯後,失去鎮靜效能雲。

雞血藤保護白細胞

雞血藤為豆科植物,然品種多,常見者有: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巖豆藤,亮葉巖豆藤等,常因地區不同,使用亦異。

臨床上作為活血舒筋藥,凡腰膝酸痛、麻木癱瘓、月經閉止等均用之,或譽為血分之聖藥。

《現代實用中藥》謂「為強壯性補血藥,適用於貧血性之神經麻痺症」,《江西中草藥學》載「用治放射線引起的白血病」,然皆不知其使用究為何品種也。

友人鄧睿傑告,彼在精神病院工作時,使用氯坦平治療某些精神病,常因粒細胞減少而無法繼續進行,後用雞血藤配合治療,至療程終結亦無此副作用出現,足證雞血藤有防止骨髓抑制、保護白細胞作用。

註: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胡天雄——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胡天雄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面圖來源於攝圖網。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天雄
    《綱目》:烏、附、天雄,皆是補下焦命門陽虛之藥,補下所以益上也,若是上焦陽虛,即屬心、脾之分,當用參、芪,不當用天雄也,朱震亨以為下部之佐者,得之而未發出此義。《雷斅炮炙論》序云:咳逆數數,酒服熟雄,謂以天雄炮研,酒服一錢也。2.《本草述》:天雄,亦能補陽,但力大減於附子耳。且難與烏頭同論,以其不兼散風也。3.
  • JT叔叔偷偷教-156-桂枝龍骨牡蠣湯&天雄散
    也就是在張仲景的醫學裡面會覺得人吸收的食物的營養,他本來這個營養就要收納在五臟裡面去收藏的,而這個東西這個人是發生什麼事,讓他營養不能夠收藏好,這個比較要我們注意。所以桂枝龍牡湯就好像是把你收藏能量的這條管道,把他呵護的好好的,讓能量去到該去的地方,然後調節這個神經的那種不順暢的、不平衡的東西,我覺得張仲景的這個開藥法可以說是比較有意義的。
  • 解讀10個經典中醫驗方,值得收藏
    於萍老師卷外音:此驗方為日本禪宗高僧富澤知芳大師提出。日本對營養學研究由來已久,此方經千年流傳仍經久不衰,已得到歐美營養組織的高度重視。它有顯著的效果和神奇的作用,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是高效的營養健康產品,能夠迅速吸收和排毒,補氣並恢復體力。
  • 一日一味《天雄》
    天雄入藥部位形長的塊根。天雄性味味辛,性熱。天雄歸經入腎經。天雄功效祛風散寒,益火助陽。天雄主治風寒溼痺,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心腹冷痛,痃癖症瘕。天雄相關配伍1、治風溼痺,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者,天雄(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桂(去粗皮)兩半,乾薑(炮)三兩,防風(去叉)三兩。
  • 《洪氏集驗方》研究
    《洪氏集驗方》五卷,現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洪氏集驗方目錄》「一粒金丹」四字下有「北京圖書館藏」篆體方章。此頁頂端欄外有橢圓形「宋本」二字印章,其下有「竹塢」二字印章,此章鈐於「洪氏集驗方目錄」之「集驗」二字右側。
  • 湖州醫學史 | 姚僧垣與《集驗方》
    有人建議他服用決命大散藥,但其家人有所疑慮而遲遲未決,於是就派人去請教姚公。姚公認為此病和決命大散藥主治不太相符,說:「若欲自服,不煩賜問。」(《周書》)說完便離開了。後來,賀蘭隆的兒子誠心地去拜訪姚公,希望姚公可以盡心救治襄樂公。姚公知道襄樂公的病是可以治好的,於是便為他開了處方,令其及時服用。襄樂公服一劑後,便氣息順暢。再服一劑,其他的不適也都好了。由此可見,姚公臨證施治,診斷準確,療效神速。
  • 溫故知新——名醫驗方
    得益於諸多自媒體宣傳,我也從中醫書友會等平臺獲取了知識,時不時重新看一看或者整理下自己收藏過的文章,切身體會到《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不亦樂乎」。醫教以白礬研未,井水調敷,仍於前藥加青黛。龍膽草進之。其夜痛苦不已,叫號之聲,徹於四鄰,脅中痛如鉤摘之狀。次早觀之,其紅已及半身矣,水泡瘡又增至百數。予心甚不懌,乃載歸以詢先師黃古潭先生,先生觀脈案藥方,哂曰∶切脈認病則審矣,製藥訂方則未也。夫用藥如用兵,知已知彼,百戰百勝,今病勢有燒眉之急,迭卵之危,豈可執尋常瀉肝之劑正治耶?是謂驅羊搏虎矣!且苦寒之藥,愈資其燥,以故病轉增劇。
  • 民間中醫不傳之秘:「三兩三」驗方、秘方
    「三兩三」原為掌握在鈴醫手中並廣泛流傳於民間的中藥秘方、驗方,由三味三兩藥物,一味三錢或三分的藥物,共4味組成;也有「三兩三錢三」,為三味三兩藥物,一味三錢藥物,再加一味三分或三釐的藥物,共5味組成,相傳其中三分或三釐的藥物,為湯方中的保密藥,多由醫師親自加入湯內,雖然加的只是三分藥,但療效要高出許多。
  • 專訪安徽省非遺文化傳承人【胡氏骨傷科胡永久】
    胡永久——胡友來長子,自幼隨父學習中醫骨傷診療技術,先後畢業於黃山高專和安徽中醫學院中醫系,擅長中醫正骨,在黃山市乃至全省獨具特色,對骨科各級各類手術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獲省、市、縣科技成果獎8項,著有《骨傷治驗》,與人合篡《少林傷科》、《傷科集成》、《新安骨傷科名家治法》。
  • 民間驗方妙方43劑,專門解決小毛病,果斷收藏!
    43個民間驗方妙方集錦,來自各個地方的醫師們,方子驗證有效,解決了家家戶戶的煩惱,快收藏,快群發,幫人1次,積福無數! 1、治頭皮癢、頭屑多 苦參、白鮮皮、石榴皮各30克,水煎取汁備用。
  • 【古籍】仙傳外科集驗方
    編有《仙傳外科集驗方》(又名《仙傳外科秘方》),論述癰疽陰陽虛實甚詳,並保存有不少民間驗方。此書後傳至吳寧極、吳有章父子及李生生、趙宜真,由蕭鳳岡捐資刊行(1378年)。趙宜真,元明間道家。號原陽子。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少習儒,見方書之善者,輒喜傳錄。常自製成藥,施以濟人。嘗謂:「雜病有方,傷寒有法。兩者兼盡其道,乃為良醫。」
  • 驗方大全之胃腸病
    驗方治療:譚福堂經驗方—升降脾胃代赭石20克,厚樸10克,半夏10克,公丁香5克,黨參12克,柴胡10克,淮山15克,雲苓10克,當歸10克,佛手9克,香附6克驗方治療:周鳳梧經驗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全瓜蔞15克,薤白9克,姜半夏9克,鬱金9克,炒白芍9克,佛手9克,丹參12克
  • 百試百驗特效偏方秘方
    【治驗】 急性闌尾炎先服處方一,用藥一至二劑體溫下降,疼痛減輕,再用處方二、三,用藥二、三劑後,症狀即全部消失。近三個月來縣醫院治療18例,每人用藥三到六付,十日全能出院。【注意】 闌尾化膿用處方三,加玉米1兩減去穿山甲,重用二花、冬瓜子。
  • 治療遺精,老中醫獻出多年臨床驗方
    諸藥和合,以療精室不固,夢遺滑精。 加減:若腎陽不足,下元虛冷,腰膝畏寒者,可加菟絲子30g,益智仁、炒山藥各18g,生地黃易以熟地黃,或加炮附子、肉桂各6~9g;脾虛食少者,加人參、焦白朮、糯米、山藥各9~24g,陳皮、砂仁各9g;陰血不足,多夢健忘者,酌加酸棗仁、龍眼肉、龜甲各適量。餘隨症加減。
  • 迎風流淚外洗內服驗方
    迎風流淚外洗內服驗方作者/周正禕迎風流淚,俗稱「慢性風火眼」「風淚眼」。眼晴畏光,風吹流淚,久則乾澀、視物模糊,甚則輕微充血,眼不清爽,多由於肝經風火或心肺虛熱所致。治驗1:吳某,女童,3歲。1971年3月21日診。患童母親代訴:女兒經常啼哭,即使不哭也容易流淚,西醫說是淚囊有問題,需要動小手術,我未允,聽人介紹來診。觀小者性急愛動,形體偏瘦,面淡暗微紅,舌質紅而乏澤,幾乎無苔,指淡紫面暗。辨證:肝氣偏旺,肺腎津液不足。治法:清肝火,滋肺腎。即用本方1/10量,內服外洗。內服可加入適量蜂蜜,一為口感較甜,小兒容易接受;二也增加清潤之功。
  • 一病一方驗方大全之胃腸病
    驗方治療:譚福堂經驗方—升降脾胃代赭石20克,厚樸10克,半夏10克,公丁香5克,黨參12克,柴胡10克,淮山15克,雲苓10克,當歸10克,佛手9克,香附6克驗方治療:周鳳梧經驗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全瓜蔞15克,薤白9克,姜半夏9克,鬱金9克,炒白芍9克,佛手9克,丹參12克
  • 《一病一方》驗方大全之胃腸病
    驗方治療:譚福堂經驗方—升降脾胃代赭石20克,厚樸10克,半夏10克,公丁香5克,黨參12克,柴胡10克,淮山15克,雲苓10克,當歸10克,佛手9克,香附6克驗方治療:周鳳梧經驗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全瓜蔞15克,薤白9克,姜半夏9克,鬱金9克,炒白芍9克,佛手9克,丹參12克
  • 傅山驗方、秘方、家傳方,特珍貴!
    他對前人經驗和民間驗方,非常重視研究,在明清之際,是以持節而馳盛譽的民族英雄。一生剛直不阿,不畏權貴,仗義執言,扶危濟困。其方決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他的驗方、秘方、家傳方卻是非常珍貴的。特立其後為同道學習之用。
  • 名醫治療心肌梗死驗方
    此方在栝蔞薤白半夏湯的基礎上,又增以理氣解鬱、活血化瘀之藥,效力更著。由於痰性黏滯,阻於心胸,易窒陽氣,滯血運,常可導致痰瘀互結,因此,在化痰散結的同時,最宜配用活血化瘀之藥。故方用栝蔞、薤白、半夏、橘紅通陽散結,寬胸化痰;桃仁、紅花、丹參、鬱金、當歸活血化瘀通脈;香附芳香走竄,理氣解鬱。諸藥相伍,共奏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