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匈奴統一北方,西漢王朝出現5位英主,天佑我華夏不滅

2020-12-22 浪淘古今事

匈奴是北方草原上的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春秋戰國某年多次騷擾中原百姓。公元209年冒頓建立了最強大的匈奴帝國,手裡掌握了30萬的匈奴大軍。可以說當時我國的北方基本上都是被匈奴所控制的。

匈奴王朝最強大時期,是從冒頓統一北方部落以後,經歷了冒頓,老上和軍臣三位匈奴王,同時漢朝也與之對應的是劉邦,孝惠帝,漢文帝,漢景帝,一直到後來匈奴宣布投降漢宣帝,匈奴的問題才得到了完全的根治,從此以後,雖然匈奴依然存在,但無法想鼎盛時期的冒頓一樣對中原的王朝構成重大的威脅。

西漢王朝初期,漢王朝剛剛建立,百廢待興,根本不能和冒頓統治的匈奴抵抗,在劉邦統治漢朝時期,匈奴大舉入侵漢朝的領地,而且還威脅到長安城,於是劉邦率領30萬大軍低於匈奴,卻被圍困在了白登,隨後劉邦花重金賄賂了匈奴,才能脫身,隨後漢朝為求和平發展,一直對匈奴採取的是和親政策。

值得慶幸的是在劉邦之後,漢朝出現了很多明君霸主,他們不斷的開闊國家的疆土,重振山河,最終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匈奴王朝,在歷史下留下了燦爛的篇章,同時讓人們覺得驚奇的是,無論是漢文帝,還是漢景帝,以及後來的漢宣帝,他們稱帝的路程都非常坎坷,過程令人稱奇。

劉邦去世以後,漢惠帝登基成為了皇帝,原本他是一名勤奮愛民的好皇帝,因知道了呂后發動的人彘慘劇而精神崩潰,早早的就英年早逝了,而大漢的皇權就落入了呂后的手中,她不斷地殘害劉邦的兒子,只有劉恆和劉長兩位皇子得以倖存。而劉恆能不被呂后誅殺,完全是因為他的母親薄姬是一個身份地位和行事低調的人。在呂后被誅殺以後,大臣們各懷鬼胎,希望擁護一個傀儡皇帝,因此才考慮到了劉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劉恆是扮豬吃老虎,就這樣一代明君帝王橫空出世。

漢景帝的兒子漢文帝都能夠登上皇位也是比較傳奇的,劉啟的生母原本只是宮中的一個宮女,呂后將宮女送給這些大臣以後,劉啟的母親原本想去離家較近的趙地,卻陰差陽錯地被分配到了代地,而且還得到了當時代王劉恆的寵愛,生下了後來的漢景帝劉啟。

總結:大漢王朝歷史上雖然明君眾多,但他們繼承皇位的路途卻非常艱辛,但卻能在成為皇帝以後,將漢朝治理的非常好,甚至開疆裂土,驅逐匈奴,讓四方臣服,不得不說大漢是一個傳奇的王朝,傳奇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漢武帝在位54年,卻花了44年去打匈奴,為何劉徹揪著匈奴不放?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這句千古名言是西漢名將霍去病在漢武帝對其賞賜時所說。大意是說如果匈奴不滅,大漢王朝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不打敗匈奴,大漢王朝就會不安全,國家不安,人民也會深受其苦。驃騎大將軍霍去病認為匈奴還沒有消滅,就不應該只顧自己的小家。這句名言也成為中國歷史上保家衛國將士們的座右銘。
  • 同樣是劉氏王朝,西漢與東漢對匈奴、西域的戰略有什麼不同?
    昭宣時代,西漢繼續對匈奴用兵,匈奴內部出現分裂,「五單于並立」,內憂外患之際,呼韓邪單于率部歸降,匈奴分為「北匈奴」與「南匈奴」兩部分。西漢王朝並未給北匈奴機會,在西域設置都護府,派軍隊屯田駐守,保持強大的軍事存在,直到王朝滅亡。
  • 匈奴未滅,無以為家,西漢英雄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武將,數次與匈奴激戰,保衛了漢朝邊疆不受騷擾。霍去病一生只活了24歲,但他不朽的功績一直激勵著後人,讓無數人景仰。霍去病主要生活在漢武帝時期,這是西漢歷史中最鼎盛的時代,不過在繁華之下也隱藏著危機,其中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邊境一帶總有匈奴人覬覦長安。
  • 大漢王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繁榮強大的王朝,看看他的君主們
    在之前,筆者曾經淺評了秦朝從秦獻公至秦王子嬰的十位君王,今天筆者將延續上期,繼續為各位看官們評點中國第二個封建王朝漢朝的二十四位皇帝。 由於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而西漢和東漢的建國力量實際上不一致,因此漢朝筆者將分為兩期來講。
  • 西域漢朝與匈奴之爭徹底敗北!西漢是如何一敗塗地的?
    漢朝400年,漢與匈奴之間的戰爭時斷時續。在初期,漢朝不得不通過和親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漢武帝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雙方之間的軍事作戰長期拉鋸。匈奴最終失敗,但是漢朝也出現了很多流民起義,社會矛盾空前嚴重,數十年的積累因這場戰爭一掃而空。之後的漢朝和匈奴依然通過和親維護兩國之間的邊境和平,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場戰爭已經結束。
  • 古代匈奴剽悍如斯,如今為何銷聲匿跡,匈奴成了今天的哪個民族?
    嚴格意義上講,今天的匈奴,具體屬於哪個民族,我認為是華夏族目前的民族劃分,根本無法將其涵蓋其中,一般人想不到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新中國的成立,也正式宣告華夏大地上56個民族是一家,追根溯源,隨著時間的推移,純正血統的匈奴人,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
  • 周朝有800年,秦國有600年,為何後面的大一統王朝都只有300年?
    又例如秦王室贏氏,從第一位受大禹重用的大費,到秦朝滅亡時的胡亥,贏氏家族也顯貴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為何大一統的王朝不如分封制的王朝存在得久呢?集中與分散黃帝先後戰勝了炎帝和蚩尤,同一了黃河流域的各個部落,開創了華夏文明。什麼叫統一呢?黃帝下發的命令,當時各方的部落首領沒有敢不聽從的,各方首領、酋長都尊黃帝為天下共主,這樣難道還算不上是統一嗎?如果算是統一,黃帝又不能直接控制所有附庸於他的部落,每個部落都只聽他們首領的話,這又算哪門子的統一?
  • 他是西漢第一位皇帝,曾除掉異姓王,卻維護了西漢的統一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韓信在劉邦爭霸的時候,顯得非常重要,然而一旦稱帝,他則成為了劉邦統一西漢王朝的最大障礙。在楚漢相爭之際,韓信為劉邦攻城奪地,西漢王朝建立後,韓信也被封王,這時期的西漢王朝,名義上統一,實際上由多個諸侯國組成,而劉邦只不過是勢力最強大的一個。
  • 作為華夏民族的後裔,匈奴一族究竟是如何遷徙和變化的
    伴隨著夏朝的滅亡,夏後履癸(桀)的一部分直系後裔逃往北方避難,在與當地的其他部族融合後,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匈奴。所以說,匈奴最早是由夏王族的後裔所建立,歸屬於華夏一脈絲毫沒有異議。到了東周時期,匈奴內部發生了分裂,一部分向北繼續進行遊牧;而另一部分則向南擴張,在與秦國、晉國等中原諸侯國交戰後被吞併。
  • 中國古代南方有哪些民族,為何他們不像北方匈奴蒙古一樣侵擾中原
    雖然後來的朝代偶爾也有蠻族叛亂,但對漢朝來說已經形不成大規模的威脅。華夏南方的這些南蠻民族,為何不像北方的匈奴、蒙古一樣對中原地區進行大規模侵擾呢?根本原因就是生活習慣不同。蒙古族對於這樣的作戰特點來說, 中原民族根本無法應戰,因為中原沒有大量的戰馬,產馬區都在遊牧民族控制區,除非中原民族有強大的實力,比如西漢時期,漢武帝以舉國之力收集戰馬,物資,糧食與匈奴決戰
  • 趙武靈王一代英主,為何被活活餓死?因為犯了兩個大忌
    為了生存、發展,趙國東南西都惹不起,眼下只能向北發展,而北方的是胡人,或者匈奴、狄人等善於騎射作戰的民族,為了剪除心腹大患,於是決心改革華夏人的服飾,訓練作戰部隊。再說服公卿貴族之後,胡服騎射迅速開始,因為君王主導,推行力度很大,取得成績很好,在軍隊成功之後,趙國軍隊作戰能力日益強盛,後來攻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迫使他們逃遁,在他們的故地開闢雲中、雁門、把原來的代郡和趙國連城一片,也乘機消弭南北差異,然後修築了趙長城來防禦匈奴。
  • 大漢王朝是中國最強大的王朝嗎?
    編者認為,在這上下五千年中,大漢王朝是中國最好的朝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西漢時期,中國的經濟、文化都發展到了巔峰,遠超當時的西方社會。秦皇漢武在政治軍事上的成就,皆是前人所不能的各種開創,守護初生的華夏文明抵禦遊牧夷狄的侵襲,並得以輝煌壯大。所謂古典華夏帝國,自嬴政起到劉徹止,基本模子都已打好了。後世任他再如何了不起的帝王,也不過是在這個秦始皇開始畫、漢武帝完工的圈子裡折騰打轉。漢帝國之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可謂獨一無二。
  • 中國北方遊牧族演變史
    秦長城劃定了農牧的界線2、秦漢時期奠定了農牧的穩定界線當秦漢一統華夏,奠定中原王朝的核心區之時,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也形成了統一的政權——匈奴帝國。從遼國開始,遊牧民族開始學習中原王朝的治國模式,遊牧民族開始真正有了覬覦天下之志。或者換一個角度來看,遼金VS宋與北魏VS南朝很相似,只是北方的範圍擴大了,擴大到了遊牧民族的傳統區域。
  • 匈奴單于冒頓的理想國
    冒頓治下的匈奴國力極盛,號稱有控弦之士30萬。匈奴鐵騎以壓倒性的優勢讓南方的漢王朝不得不以和親和每年贈送財物的方式換取和平。  冒頓以篡奪的方式獲得單于位。他用鳴鏑訓練衛士,鳴鏑射到哪射向誰,衛士的箭鏃也必須以此為目標。在殘忍地射殺了自己的寶馬、妻子後,冒頓的鳴鏑指向了父親——頭曼單于。
  • 東漢歷史評價為什麼不如西漢?就因為西漢出了一個漢武帝麼?
    匈奴是在西漢被打垮,在東漢走向滅亡的,那麼就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為什麼談起反擊匈奴,大家都在稱讚西漢,而對於滅了匈奴的東漢談論的很少呢?首先,西漢是代表了中國最能反抗外侵的標誌,先期被人打,而且打的很慘,漢武帝之後,奮力反擊,終將匈奴打殘,極大的鼓舞了中國的志氣。而東漢作為西漢的延伸,在人們的眼裡,一直延續著漢民族的榮光,消滅匈奴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 從高帝劉邦到武帝劉徹,淺談西漢與匈奴的「表面友好」關係
    在劉邦和項羽逐鹿中原的同時,北方的匈奴也沒有閒著,冒頓單于在短短時間內輕而易舉的消滅了東胡,趕走大月,兼併樓煩,出兵燕、代,秦朝大將蒙恬所奪取的匈奴之地也被冒頓悉數收回。西漢建立之後,匈奴就成為了西漢邊界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漢高帝六年,韓王信轉投匈奴,為匈奴大軍引路攻下太原,直達晉陽城下。
  • 漢朝滅匈奴花了兩百年時間,為何唐朝建國初期就能滅突厥?
    匈奴和突厥都曾經是中國農耕王朝面對的遊牧強國,但是最終都被我們擊敗了。但是,擊敗兩者的過程卻大有不同。漢朝和匈奴的鬥爭,從漢朝初期就開始,一直到東漢前期才擊垮了北匈奴汗國。唐朝建立之後,在30年內就將東突厥和西突厥兩大汗國消滅。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差距呢?一,漢唐建立初期的國力對比漢唐兩國建國之初的局勢大體上是相同的。
  • 東漢對北匈奴進行了一系列的打擊,漢末北匈奴一度復興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274字,閱讀約5分鐘元狩四年(前119年),隨著西漢狀元侯霍病"封狼府胥山,禪於古堰,登瀚海",歷時四十餘年的漢雄戰爭正式宣告結束,漢朝終於打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
  • 三國時期中國一盤散沙,匈奴為何不趁機南下?他們咋就如此消停?
    匈奴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據《史記》記載,匈奴人來自夏朝遺民,與華夏民族同宗同源,匈奴的歷史貫穿了大半個華夏歷史,從夏朝開始,止於五代十國,匈奴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匈奴的發展如同拋物線一般,是從弱小到強盛,再到衰弱,最後到滅亡的過程。
  • 自古以來就有「強漢盛唐」的說法,那西漢和東漢對比,誰更強大?
    ,只不過我們是站在宏觀的角度去看這個事情,所以歷史總體而言是向前發展的,但是局部時期出現倒退的現象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關於西漢和東漢哪個漢政權更加強大,其實應該具體分析不同的領域。關於軍事領域,無論西漢還是東漢都是強大的存在,因為我們去看漢朝的滅亡從來都不是軍事上出現弱勢,或者說被周邊少數民族壓制,西漢的亡國其實是內部出現了分裂,最終外戚王莽篡奪了漢朝的江山,而東漢王朝的亡國,裡面有著農民起義的影響,最終讓地方實權派系成為了軍閥,最終無論是曹操、孫權還是劉備都算是地方軍閥,而且就是在東漢末年中原各地割據勢力爭奪地盤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