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塞萬提斯(西班牙)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274字,閱讀約5分鐘
元狩四年(前119年),隨著西漢狀元侯霍病"封狼府胥山,禪於古堰,登瀚海",歷時四十餘年的漢雄戰爭正式宣告結束,漢朝終於打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成為亞洲唯一的霸主,而戰敗的匈奴徹底走向了沒落,昔日的輝煌,無法與漢朝為敵。之後,被漢朝趕出漠北的匈奴,遠在西北。1958年,在西漢王朝和西域烏孫國的聯合進攻下,匈奴分裂為五部,各歸其主,互相攻伐。
這一年,匈奴先後誕生了五位單于(漢謝單于,徐履全屈單于之子,姬後札)、突騎單于(薄虛堂之子)、胡節單于(胡節王)、車禮單于(遊敖河王)和烏季單于。接著,經過幾年的混戰,最終發展成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呼韓邪兄弟呼圖五四)兩派之間的對攻。
五鳳四年(前54年),郅支單于率軍擊敗呼韓邪單于。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在郅支單于的壓力下,率兵南下,歸附西漢,史稱南匈奴,而郅支單于和他的軍隊史稱北匈奴(當然此時的北方雄奴並非東漢的北方湘奴)。
甘露元年(前53年)至建昭三年(前36年),在這段時間裡,北匈奴在郅支單于的領導下,重現了昔日匈奴的一絲雄風。然而,曾經那麼強大的匈奴都被西漢打的丟盔棄甲,何況今天的北匈奴?建昭三年(前36年),隨著北匈奴逐漸威脅到西漢王朝對於西域的控制,西域都騎副都尉陳唐郊派人上書西域城郭諸國和漢軍團天劉兵4萬餘人,分成六隊重創郅支單于,最終郅支單于重傷不治身亡,北匈奴遂亡。
胡漢謝山宇
幾年後,依附西漢的南匈奴首領呼韓邪,見北匈奴已滅,漠北已無威脅,便率領南匈奴再次回到漠北。
就這樣,到了東漢。
前期南匈奴被北匈奴打敗,不得不選擇繼續依附東漢,被安置在河套地區,而北方的雄奴則繼續選擇與漢朝對抗,佔領北方的漠河地區。
待到此時漠北的北匈奴,由於勢力的削弱,不像鼎盛時期的匈奴,而其首領普突單于又不是雄主,再加上此時其盤踞之地已是天災不斷,而隨後周邊的烏桓、鮮卑等部落又紛紛崛起,這就是北匈奴的日子很不好過。簡單的說,此時的北匈奴已經不再是西漢時期的北匈奴那般強大,此時的它雖然還算有實力,但也不過是快速的走向了暮年。
劉秀
因此,北匈奴為了生存,不得不在建武二十年(1944年)遣使到漁陽會見漢朝官員,請求與東漢議和,希望用議和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同時挑撥東漢與南匈奴的關係。然而,劉秀不可能不知道,他斷然拒絕了北匈奴與之往來的請求,只答應與北匈奴進行貿易。此後,北匈奴見東漢王朝如此果斷地拒絕他的請求和親吻,感覺顏面無光,於是在隨後的幾十年裡,一有機會,就不斷騷擾東漢王朝的漁陽到河西走廊北部的邊塞。
起初,東漢王朝忙於穩定自己的統治和恢復民生,對北匈奴的騷擾多是防禦性的。然而,隨著東漢王朝的天下更加安定,經濟更加繁榮,大漢對於北匈奴的爭奪也慢慢拉開。
永平十六年(73年),東漢正式向北匈奴宣戰,東漢聯合美南匈奴、魯水羌胡、烏桓、鮮卑共數萬人,分四路進攻北匈奴,北休奴呼延王步大敗,死傷千餘人,並佔伊吾魯城,置伊和都尉。次年,竇固兵伐天山,於蒲班海攻破北匈奴白山部,重置西域都護。永平十八年(75年),東漢大將竇固、耿恭率軍擊敗北匈奴呼延王和左魯裡王、湛車司。
都縣
隨後,在東漢王朝和南匈奴的聯合進攻下,北匈奴日漸衰落,北方的一些雄奴為了生存開始南下歸附漢朝。元和四年(87年),隨著鮮卑對北匈奴的殺戮,北匈奴開始混亂,實力下降。永元元年(89年),東漢大將竇憲、耿秉聯合南匈奴,與卡固山壯聯合北匈奴,俘殺一萬三千餘人,降服北匈奴二十萬餘人。永元三年(91年),耿夔率領漢軍進攻金巍山,擊敗北匈奴軍隊,北匈奴被迫西遷,遠離故土,西逃的有孫氏和康居。
隨著北匈奴的西進,北匈奴漠北雄據的歷史結束了,但是,一場變革,卻讓北方雄奴重新煥發了近半個世紀的生機。
永元六年(94年),南匈奴亭單屍被匈奴繼承單于,對於這個單于,北匈奴是極度仇恨的,因為他經常率軍與漢軍聯合進攻北匈奴,殺害北匈奴人,所以對於他的繼位,要歸降東漢,南匈奴原來的北匈奴人自然是不服了。於是,這一年,歸降北匈奴的十五個二十多萬人都叛變了,擁立前單于吐赫的兒子敦敖吉日為單于。此後,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
同年,東漢文北匈奴兵變,遂調兵遣將與部下烏桓、鮮卑共出動4萬大軍出擊敵軍,迎侯單于大敗。然而,由於漢軍的疏忽,導致凡侯以率殘部塞之,漢軍放虎歸山。公元107年,東漢放棄西域,陳侯趁機控制西域,脅迫西域諸國擾亂東漢邊疆數十年,直至公元118年。於是,凡侯被鮮卑打敗。
元初六年(119年),列侯歸降東漢後,呼延王起兵控制殘存的北匈奴。隨後,在他的帶領下,北匈奴攻佔了伊吾,勢力一時有了復興的跡象。不過,由於班固的存在,北匈奴對東漢的邊疆並沒有構成太大的威脅。然而,由於呼延王的存在,再加上東漢國力開始衰落,東漢不得不徹底退出西域,將西域拱手讓人。
此後,史書中關於北匈奴的記載戛然而止。根據今天的研究,留在漠北的北匈奴可能已經與拓跋鮮卑融合,而西遷的北匈奴則可能前往頓河和多瑙河流域,以南俄羅斯草原為基地發動了對羅馬帝國的戰爭,最終導致羅馬帝國的滅亡。
這裡是《玲秀那的紀實》,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