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另類文旅復甦:天龍山海外流失佛像的數位化回歸之路

2020-12-23 證券之星

掃描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造像,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虛擬展示。

有沒有辦法能夠更好閱讀到那些流失在海外的佛頭像,更好感觸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瑰寶?

12月7日,山西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巡展項目在南京舉辦了推薦會,展示了通過現代技術復原、以網際網路呈現出來的南北朝至隋唐時代的「虛擬佛像」。

這是國家級「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點項目,2020年11月入選國家文物局——海外藏中國文物石窟寺類數字復原展示示範項目,也是第一個走出國門的文物和科技融合的項目。其主要的方法是,透過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身處國外的佛頭像進行三維掃描,得到數據後,一方面使用本地的石材雕刻出來,另一方面再放到網際網路上,是為「數字復原。」

(通過掃描,獲得造物的三維數據。圖片由天龍山石窟博物提供。)

天龍山石窟位於太原的呂梁山脈,開鑿於東魏、北齊、隋唐時期,形成了洞窟25個、造像500餘尊,體現了南北朝到隋唐時期佛教石窟的卓越成就。

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灝在推薦會上表示,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日本山中商會的驅動下,天龍山石窟遭到大規模的盜鑿,其中最有價值的精品文物流失到世界各地。

(天龍山流失在海外的部分造像。圖片由天龍山石窟博物提供。)

「到天龍山,看到的都是殘損不全的造像和鑿毀的窟壁,無法想像石窟輝煌時期的原貌;在國外的博物館看到的天龍山造像則游離於石窟本體之外。」於灝表示,這些物理分割制約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傳播。

從2014年開始,通過與國外學術機構的深度合作,得以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等9個國家、近30個博物館收藏的100餘件天龍山流失的造像進行了三維掃描,實現了11座主要洞窯的數字復原。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是文物與科技相融合的典型範例,也是地方政府通過科技走出的一條文物保護與發掘新路。

「原來的想法是得到掃描數據後,用本地石材以現代化的技術雕刻出來,呈現實物模式,但因為疫情,我們就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進行了虛擬展示,收穫了千萬人次的點擊。」山西太原文物局黨委書記劉玉偉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文物保護一定要依靠科技。

(歷史上拍攝的天龍山石窟老照片。圖片由天龍山石窟博物提供。)

由於得到國家和省、市的支持,這些因歷史原因流失海外的造物是否有回歸的可能性?對此,劉玉偉對21世紀報導記者解釋,一般來說,只有在民間藏家手上的造物才可以通過市場化談判進行,但目前絕大部分是在海外的國家博物館收藏,因此回歸的可能性只存在於國家層面的溝通。

(作者:王海平 編輯:鍾映佳)

相關焦點

  • 太原天龍山石窟流失海外的第8窟佛首造像回歸!
    此尊回歸的佛首,高44.5釐米,寬33.7釐米,厚30.4釐米。肉髻低平,素麵髮式,髮際線無分叉,臉龐圓潤,眼睛上挑,雙目下視,嘴角內凹,露出笑容,右臉頰有明顯斑駁形成的風化面,保留部分頸部。20世紀20年代,在日本山中商會的驅動下,太原天龍山石窟遭到大規模的盜鑿,絕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到世界各地。據推測,此尊第八窟北壁佛頭大概就是在這一時期被盜鑿出境,流失海外。
  • 佛首歸來海內驚——從「國寶回家」看太原天龍山的藝術價值回歸之路
    2月11日晚,農曆春節除夕夜,作為2020年回歸祖國的第100件流失文物,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與全國人民共迎新春、歡慶團圓。圖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雲岡研究院院長杭侃在春晚現場向觀眾介紹佛首。
  • 含笑佛首背後的「美」與「痛」——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回歸記
    經研究,與1922年3月拍攝的《天龍山石窟》圖版35和1923年10月拍攝的《天龍山石窟》圖版41所示第8窟北壁佛龕內佛像的原狀圖片相比較,佛首臉型、五官、形神高度吻合,特別是右臉頰的斑駁痕跡,從右眼瞼下向右耳延伸擴展的形狀,與實物完全一致。佛首面部的一些細微特徵,如右腮小的斑點和頸部風化形成的邊緣,兩者亦一致。依目前石窟保留痕跡歷史圖片推測,佛首被盜鑿後,其背面、鼻翼均經過修整。
  • 流失海外珍貴壁畫的另類回歸
    菩薩(殘片)179.0cm×86.0cm / 泥地古代壁畫是傳統文化的載體,近年來,隨著國家實力的提升,民族自信心顯著增強,在傳統文化成為顯學的背景下,以王巖松老師領銜的江蘇理工學院傳統壁畫研究團隊集多年積累的壁畫臨摹與複製成果,與中央美術學院修復研究院等專業團體合作申報了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這是國內首次將流失海外的珍貴壁畫通過再現複製的方式進行集中展覽和傳播。
  • 一別近百年,太原天龍山佛首回來了!將在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收藏展示
    除夕春晚,接近24時,一尊砂巖質地的隋代佛像出現在春晚大屏上,低眉,恬靜,自得,歡喜。瞬間,這失而復得的幸福刷爆手機。  在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流失海外的太原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歸祖國,首次與公眾見面。
  • 天龍山石窟,在流淚
    2月11日晚,農曆春節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為2020年回歸祖國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這件歸國佛首的「C位」亮相,讓人看到天龍山石窟的眼淚。天龍山石窟位於山西太原西南方向40公裡處的天龍山腰,海拔高1700米。
  • 天龍山佛首歸來特輯|大年初一,流失佛首亮相北京特展!第8窟全景展示來了!
    李瑞/攝劉玉珠在致辭中向慨然捐贈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的張榮先生(旅日華僑)表示感謝,指出此次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會同有關部門,成功阻止天龍山石窟歷史上流失文物在海外公開拍賣,促成文物捐贈回歸,近百年來第一次從日本將天龍山石窟流失文物追索回國
  • 回歸佛首與湮滅在歷史塵埃中的天龍山石窟
    今年央視春節晚會中,一件來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山西天龍山石窟的佛首亮相,這件2020年9月準備在日本東瀛國際拍賣株式會社進行拍賣的佛首經鑑定,研究屬于天龍山石窟第
  • 太原天龍山的秘密:深溝內還藏著一個千佛洞
    流失海外歸來,石窟佛首亮相春晚後,太原天龍山火遍全國。文博山西相關文章▼春晚現場發布!天龍山石窟第8窟佛首造像回歸!本期推出的是,一篇探訪天龍山千佛洞石窟的文章。天龍山千佛洞石窟,就是天龍山石窟吧?是也不是。此話怎講?咱們先看看下面喜訊。牛年(2021年)央視春晚「國寶回家」特別節目播出: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主佛首回歸祖國。這一消息可謂「牛氣沖天」,一夜之間,天龍山石窟「火爆」全國,成為萬眾矚目的關注點。
  • 天龍山把全國人民的心都勾走了
    ▲「新華視點」官方微博下,「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回歸祖國」的話題,閱讀數破2.1億,近1萬名網友參與討論。▲網友們熱烈討論天龍山石窟回歸佛首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2020年回歸祖國的第100件流失文物——天龍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低眉垂瞼、微微含笑,亮相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
  • 晉源 | 天龍山深溝內藏著千佛洞
    天龍山千佛洞石窟,就是天龍山石窟吧?是也不是。此話怎講?咱們先看看下面喜訊。牛年(2021年)央視春晚「國寶回家」特別節目播出: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主佛首回歸祖國。20世紀20年代,日本文物商販勾結天龍寺廟僧人,對天龍山石窟進行大規模盜鑿,使絕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海外。這次回歸祖國的這尊佛首,就是天龍山第8窟北壁主佛被盜走的佛首原物,是天龍山石窟中唯一的隋代作品,其上承北齊端莊慈祥特徵與下啟唐代豐腴秀美之風格,是佛教文化逐漸本土化的重要實例,十分珍貴。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這僅僅是統計在冊的,真實流失海外文物數量無法統計,只能說「海量」!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日本學者梅原末治曾遊歐美,費三年時間遍訪流出海外的中國青銅器,編成《歐米蒐儲支那古銅精華》七卷巨製,收錄安陽、金村等地流出銅器 547 件,加上日本本土的統計,基本可得流失海外銅器全貌。而如今進行時態的文物流失根本無法統計。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藥師佛佛會圖》壁畫,出自山西廣勝寺下寺西壁。
  • 山西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首捐贈者揭秘幕後故事!
    2月11日,農曆春節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山西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在春晚亮相,與全國人民共團圓。這是近百年來第一件從日本回到祖國的天龍山石窟流失佛雕,也是2020年回國的第100件流失文物。
  • 1922年日本學者鏡頭下天龍山石窟被破壞前的珍貴老照片
    天龍山石窟創建於東魏(公元534—550年)高歡時代,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後,以晉陽為別都,在天龍山開鑿了大量石窟。隋代楊廣為晉王,繼續開鑿石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晉陽,石窟建造達到高峰。天龍山石窟中,有東魏、北齊、隋、唐各代開鑿的石窯二十七窟。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間山徑相通。現存石窟造像1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以唐代最多。
  • 2021年太原天龍山石窟門票價格,2021年太原天龍山石窟的開放時間,2021年太原天龍山石窟多少錢門票
    2月11日農曆春節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為2020年回歸祖國的第100件流失文物,讓太原天龍山石窟吸引的人們的眼球
  • 太原天龍山為何在科幻電影周上成熱點?——從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看...
    「科技文化融合的天龍山實踐」媒體見面會,聚集了新華社、中新社等十餘家重量級的媒體參會,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灝在媒體見面會上就太原市文物數位化保護與利用成果以及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實踐案例——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巡展項目等情況作了介紹。  天龍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觀璀璨,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
  • 天龍山石窟的千年傳奇丨為什麼說在地上文物方面山西拿到了王炸牌?
    內部的佛像依舊設置了四方環繞的須彌壇。窟內北壁是一個頭和手均缺失的佛像,左右兩側配有二弟子二菩薩的塑像,可惜頭部有已經丟失。據不完全統計,山中定次郎一共盜走了45個佛頭,將它們從天龍山打包運往北京再轉運到日本,並於1932年11月在東京上野召開了「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將佛像公開拍賣,自此,天龍山佛像流落到世界各地。
  • 五一不出省免費遊「龍門石窟」,8件海外回歸文物搶眼
    近年來,「海外文物回流」持續受到關注,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公眾目光。此次展覽展示的8件回歸文物也是一大亮點。20世紀初,洛陽龍門石窟被大規模破壞、盜鑿,大批石窟佛造像流落海外,直到80餘年後才開啟了「回歸」之路。
  • 3月20日 | 佛珠遺珍——石窟考察,探訪佛首故裡天龍山
    ▲天龍山石窟第8窟全景2月11日晚,農曆春節除夕夜,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為2020年回歸祖國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與全國人民共迎新春、歡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