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防疫時間差:一隻口罩背後的「上海效率」

2020-12-17 人民網

小口罩大民生。1月29日,市委書記李強到口罩生產企業調研。

口罩口罩,已成家家戶戶的最盼最「俏」。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近日專程到口罩生產企業實地檢查調研,要求多措並舉加強防控物資供應保障,進一步穩定市場、穩定預期。市政府也出臺了《關於加強對零售藥店口罩投放供應監管工作的通知》。

很快,上海排隊買口罩的視頻刷了屏,且聽大江東工作室細說上海的「口罩故事」。

2月2日,居委會預約登記首日,「上海人買口罩」成了段子

2月2日一大早,為疫情忙碌的上海各個社區居委會又多了一樁事體:為居民們預約購買口罩。

在下轄兩個小區852戶人家的靜安區天目西路街道和泰花園居委會口罩預約點,居委會工作人員7:30就已到崗。8點剛過,就有居民來諮詢:戶口不在此地,有房產證,能來預約口罩嗎?「帶上身份證和房產證就可以」的回答,讓他放了心,隨即說,家裡還有口罩「囤貨」,暫不預約。

拿著戶口本和身份證來的居民吳阿姨成功預約,她告訴東姐,平時在家帶小孩,沒時間去藥房排隊買口罩,到居委會預約方便。80歲的高老先生也說,居委會預約制便捷,人少、不排隊。他每天出門一次,騎車買菜,花費口罩一個,現在家裡還有6個,預約購買5個,他和老伴兩人夠用好幾天了,「政府不斷改進措施,相信會越來越好!」

進入這個口罩預約點的居民,都要檢測體溫。每位停留不超過5分鐘,未出現擁擠排隊。每隔三個半小時,場所會消毒一次。居委會主任陳蘊琛說,預約發號發到下午4點,中午不休息。居民憑產證加身份證、戶口簿加身份證預約,租戶憑身份證或居住證加房產證複印件及房東授權書預約,每戶限5個口罩。已預約居民等電話通知,到附近藥房購買。

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圖們居委會使用微信小程序實現了線上預約 圖們居委會供圖

2月2日下午3點,總共2430戶人家的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圖們居委會,已有近一半人家完成口罩預約登記:線上預約610戶,線下430戶。居委會預約登記點人流不斷,卻並未出現人員聚集、排長隊,居委會幹部長舒了一口氣。

圖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芳對東姐說,為了不排隊,她們動足腦筋,可以電話預約、委託樓組長預約,還用上了微信裡報名接龍小程序。工作人員在小區81個樓棟張貼了帶有報名小程序的口罩預約通知。居民不出家門就能手機預約,填上姓名、電話、地址、身份證號碼,程序會自動生成編號。

李芳今晚加班,商量線上線下登記購買的比例順序,讓第一輪預約的居民儘快拿到預約券,在附近藥店買到口罩。在小區平面圖上,為每個預約成功的家庭做了標記,誰買誰未買,一目了然。每個居民區會有去藥店購買的建議時段,以便儘量錯開,減少排隊。

「工作量大一點,但只要能圓滿完成市政府交給基層的任務,居民反響也好,就值了。第一輪每家限購5隻,是為了保證更多居民能買到,先應個急。」喉嚨有點啞了的李芳說。

五角場街道南茶園居委會志願者製作的預約登記提示 五角場街道供圖

1月31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在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上海調整口罩供應方式,居民在居委會預約登記,然後憑預約購買憑證、按電話通知或公告到指定藥店購買。從通知到實施不過兩天,各街道社區八仙過海,開發出簡訊、微信、小程序等多種線上方式,線下也從拉開距離排隊、簡化登記流程到怎樣鑑別房產證、避免共用籤字筆而產生交叉感染等,周到又細緻。

這一天,「因為愛你,離你一米」排隊登記口罩場景,上海人逗笑了世界。

昨天本報客戶端刊發《排隊間隔一米,全程靜悄悄,上海人買口罩有多硬核》,閱讀量迅速推高破了百萬,各地網友紛紛點讚:

「真的驚著了!好自覺!」

「真硬核,沒毛病!」

「體現了大上海的素質,也體現了城市管理者的素質,為上海點讚!」

……

戶外陽光下的口罩預約登記點,間隔一米的排隊等候。新江灣城街道供圖

這些天裡,上海為了這隻口罩,動了多少腦筋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這個話題幾乎每次有媒體盯問:口罩難買,有什麼措施?

疫情初起就持續採寫抗疫新聞的東姐,太知道為了這隻小口罩,上海怎樣殫精竭慮。上海市政府官微「上海發布」,「口罩」總是主角。

1月20日,上海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當時,武漢疫情尚未引爆,敏感的上海人已聞風而動,多家藥店口罩一夜脫銷,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上海人是最早搶購口罩「主力」。佔了總購買人數的四分之一,全國稱冠,被網友戲稱「怕死第一名」。

其實,千方百計搶購口罩的,還有未雨綢繆的滬上各大醫院。「什麼都搶,口罩、防護服、護目鏡、試劑……我們要保證救治,保護醫務人員,爭取零感染,當時對疫情發展情況不明,囤足物資,才不會心慌。」不止一位醫院管理者這樣說。

上海市政府也多方統籌貨源,保障醫生等一線人員工作需要,積極投放市場。據上海市商務委介紹,1月22至26日,上海組織主要醫藥零售連鎖企業緊急調貨,向各個零售端額外投放口罩超過400萬隻。上實集團下屬上藥控股首批向全國投放口罩60萬隻;東方國際集團緊急為地鐵、航空、公交車、計程車、「菜籃子」等民生相關一線人員貢獻近60萬隻口罩,並從日本、韓國、荷蘭等地進口醫用防護口罩、普通防護口罩約180萬隻作為儲備。市場監管部門嚴令嚴查各零售企業,不得抬高價格銷售口罩。

1月30日,市長應勇戴著口罩檢查防護用品市場供應情況。

1月26日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強調,上海將持續做好口罩等重要商品的動態市場監測,「確保市場不斷銷、不斷檔」。

1月27日,上海宣布緊急協調落實2500萬隻庫存口罩投放市場。

1月28日起,上海各區近千定點藥房銷售統一配給的醫用一次性口罩,每家門店每天配額2000至3000隻,每人限購5-10隻,每隻0.46元。

大年初三,一家社區物業公司向居民發放得來不易的口罩。

一位共產黨員獻出家中的口罩,放在樓道裡供鄰居取用。

1月30日,楊浦區市場監管局、楊浦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聯合行動,查獲一批假冒偽劣口罩。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介紹,他們加強了有關防護用品和食品藥品的價格監管,依法從嚴從快查處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已查處哄抬口罩價格等違法行為12起。各區市場監管局還派人值守,開展投放口罩供應監管工作。

於是,宅家的這個春節,街上惟一可見排隊的,就是買口罩。最初幾天,排出上百米長隊也不稀奇。定點投放、限購後,開門即「賣光」仍是常態。市民們吐槽,「想出門買菜,卻沒口罩了」「早上7點多開始排隊,輪到我卻賣光了」……更擔心的是,人流密集交叉感染的風險。

於是,便有了「居村委會預約登記 指定藥店購買」的口罩購買新模式,政府按各區各街鎮社區戶數佔上海總戶數的比例配貨,居民按登記順序購買,更精準、更普惠、更高效。

調整口罩供應方式的點子,也是市民百姓群策群力的結果

據統計,上海16個區215個街鎮6077個居村委會,2月2日均如期啟動預約登記。截至當天傍晚5時,已有217.5萬戶居民完成預約登記,佔全市常住人口總戶數26.25%。按此速度,4天內就能覆蓋全部有需求的家庭。口罩供應的難題,終於初步破解。

(責編:馬昌、嶽弘彬)

相關焦點

  • 【非凡2020】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23日推出《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王逸群 景明 濟南臺記者陳振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2月21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醒大家,「兩節」臨近,外出依舊要戴好口罩。  2020年,是註定離不開口罩的一年。
  • 一隻口罩帶來的「10萬+」
    新華社上海2月5日電(記者賈遠琨)「寶山社區通『口罩預約』功能上線啦!」上海市寶山區社區治理平臺「社區通」的一條推送瀏覽量快速突破10萬。截至2月4日16時,已有492個小區、76個村的12693戶居村民通過平臺進行口罩預約。
  • 時間差:上帝賜予人類的槓桿
    人們買不到口罩,川普不得不號召人們使用圍巾替代!令中國人印象深刻的是,明知病毒傳播已極其嚴重,美國記者在義大利開車橫穿多國卻無人管控。大街上許多人無視政府禁令,仍不戴口罩四處遊蕩的人隨處可見。在中國人看來,歐美社會這種散淡式的漫不經心,恰恰反映的人們自由至上,自律意識的淡漠和社會治理的失效。
  • 抗疫呼吸機、時尚口罩……上海舉辦首個防疫物資展
    復展半個月的「四葉草」,迎來了滬上首個防疫物資專業展。為期兩天的上海國際應急防疫物資展,7月15-1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次展會的初衷,是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情況下,打造全球防疫物資供需平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優質、合格的防疫物資,幫助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防疫物資企業解決上下遊產需對接供需失衡的問題,並助推國內優質產能更好地「走出去」。展會上展出的一款卡通造型防護服。
  • 上海,全球首個將口罩寫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進入機場、火車站、公交、地鐵等公共場所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公共場所不戴口罩在上海是違法的。」 疫情防控中沒有局外人 一隻口罩的「入法」 背後是上海防疫法治保障的縮影 目前
  • 優衣庫65元一隻的口罩,為何沒有國內企業敢做?
    最近的幾個熱點都與口罩有關。北京疫情出現反彈,作為重要的防疫的產品,口罩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多家電商平臺顯示,周末兩天北京地區的口罩搜索和成交量均翻番。上周,某清涼衛生巾品牌的「國產清涼口罩」在淘寶直播間賣出上億元。 傲人銷量背後是消費者對企業「技術對口」的肯定。隨著疫情的常態化,口罩已經成為日常標配。
  • 口罩市場:9.9元一盒沒人買,180元一隻被瘋搶
    最近的幾個熱點都與口罩有關。作為重要的防疫的產品,口罩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多家電商平臺顯示,周末兩天北京地區的口罩搜索和成交量均翻番。上周,某清涼衛生巾品牌的「國產清涼口罩」在淘寶直播間賣出上億元。 傲人銷量背後是消費者對企業「技術對口」的肯定。
  • 讀懂「一隻口罩」背後的溫暖與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日裡少有人關注的口罩,一躍成為風靡全球的「流量」擔當。口罩不僅成為人們隔離病毒的必需品,而且成為觀察疫情防控動態的「風向標」。透過一隻小小的口罩,我們不僅讀出了人間溫暖,更讀懂了中國力量。   從一隻口罩的流動之中讀懂人間溫暖。
  • 一隻口罩的接力
    一隻口罩的接力 2020-02-1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原創漫畫《一隻口罩的戰「疫"記》
    我是一隻有靈魂的口罩我一隻口罩,不懼不屈,不矜不伐,不僅是戰疫前線的生命防線,也是防疫戰場的奉獻者,見證者。我作為一隻口罩,雖然看不清楚他們一張張堅定的面孔,但是,我可以感知他們一顆顆溫暖的心。那是祖國和人民的寄託,賦予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光榮使命。冬已去,春已來。願山河無恙,我們摘下口罩,微笑相見。
  • 生物藥企廈門傳福堂:一隻口罩背後的品質堅持
    免洗洗手液引出新商機進門踩三下浸泡在消毒液裡的毛巾,用乙醇消毒手部,再到更衣室脫下外套放好,測量體溫,進入已經消毒的工作區,準備工作……這是傳福堂藥業的工人們每天工作前必須完成的防疫準備。對這些工人來說,他們現在最大的工作,便是完成一次性醫用口罩的生產。
  • 一隻醉蟹的冷鏈之旅:從上海到北京,你不知道的美味背後的故事
    來看看這隻醉蟹的冷鏈之旅吧我是一隻來自上海的醉蟹。我肉質細嫩、甘甜鮮美,渾身散發著濃鬱酒香,是本幫菜中的大明星。今年,又有好多生鮮電商向我的廠商爸爸訂購了醉蟹,我和小夥伴們將被送往全國各地,而我的目的地就是——北京。廠商爸爸下單之後,司機大叔將我接到了瑞雲冷鏈的上海辦事處。
  • 常州首份口罩檢測報告出爐!看看你的口罩過濾效率有多少?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口罩已如同手機一樣,成為了大家出門的必備物品。口罩質量好不好,過濾效果是其中的關鍵一項。28日上午11點,常州一家口罩生產企業的負責人王女士拿到了常州檢驗檢測標準認證研究院出具的口罩檢測報告。
  • LV母集團生產防疫消毒液,再貴的奢侈品此時也不如一隻口罩有用
    原標題:LV母集團生產防疫消毒液,再貴的奢侈品此時也不如一隻口罩有用?隨著歐洲新冠疫情的日益嚴重,疫情下的物資消耗也日益嚴重,最近幾天新聞曾多次爆出德國「截胡」義大利、瑞士進口的口罩訊息,像是3月13日,《義大利國家日報》就報導一批由義大利一家企業購買的約83萬個口罩,因為德國此前發布的禁令,導致無法運回義大利。而目前,這批口罩下落不明。
  • 2020上海國際應急防疫物資展開展
    今天上午,上海國際應急防疫物資展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500家參展商帶來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設施等應急防疫物資,對接國內上下遊產需以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資源,其中不乏許多創新產品。而考慮到即將迎來的高溫盛夏如何有效防疫,參展商也帶來了好消息。來自上藥的參展商表示,目前正在針對夏天的特點,與廠方合作探討研究,生產一些比較輕薄的,符合夏天使用的防疫物資。
  • 防疫先鋒在身邊——口罩行動 防疫先鋒
    防疫先鋒在身邊——口罩行動 防疫先鋒 2020-11-20 11:21:18 來源:市城鄉規劃管理局 閱讀: 防疫先鋒在身邊——口罩行動 防疫先鋒
  • 上海世博展覽館2020年首次展覽 上海防疫物資用品展覽會即將開幕
    2020上海國際醫用防護用品展覽會暨防疫物資採購大會即將於2020年7月1日-3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隆重舉辦,本次展會由上海聚億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傾力打造,展出面積40000㎡、參展商700多家、1800多個展位,展品涉及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1年MBA上海考點防疫提示
    各位考生:為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2020年12月26日(周六)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安全、有序開展,現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MBA(上海海洋大學考點)防疫要求提示如下,請考生遵照執行。
  • 上海國際防疫物資展覽會將於7月30日舉行
    (原標題:上海國際防疫物資展覽會將於7月30日舉行)
  • 堅持「口罩行動」 讓科學防疫常態化
    為了持續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不斷增強各族居民群眾的健康防疫意識,團結路片區領館巷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社區「訪惠聚」工作隊在轄區開展了「口罩行動」免費更換口罩志願服務。領館巷南社區志願者向行人宣傳科學防疫知識領館巷南社區志願者為行人免費發放口罩「您好,您的口罩有些破損了,可以在這裡免費更換一個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