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真的變成陌生人嗎?看三位經歷者如何說

2020-12-23 辛晴如夢

網上曾經看過一篇報導,一位104歲的哥哥去醫院看望97歲病重的妹妹。兩人一見面,哥哥就貼著妹妹的耳朵關心地問:「還記得我不?」妹妹像個孩子似地哭著說「大哥」。臨走前,妹妹說了句:「也許這是最後一次相見了。」這句話包含了妹妹內心的無憾,但同時又包含著多少心酸。

有人說:「當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將會變成熟悉的陌生人。」真的是這樣嗎,三位經歷者他們的兄弟姐妹之前是怎樣的?一同感受下。

李女士,37歲,有一個弟弟

我從山東遠嫁到了貴州。結婚後就有了孩子,加上經濟條件差,中間有3年沒有回過家了。說起這些,真的是有愧於父母。直到第四個年頭,媽媽查出了癌症晚期,我扔下孩子,孤身一人回到了老家。在家裡陪伴母親走過了餘下的日子。

弟弟那時26歲,剛剛娶了妻子。辦理完母親的後事,我就又回到了貴州。之後就很少和弟弟聯繫了。他有什麼事也不和我說,我也不向他提任何事,感覺我們活成了陌生人。

蘇女士,40歲,有一個妹妹

我有一個妹妹,如今我們都已為人母,我們住得很近,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們經常相約回娘家。母親去世後,我們也經常聯繫。有時我們會在電話中溝通生活瑣事;我們會視頻相互聊天,甚至我們會相約一起出去玩。雖然母親不在了,可慶幸的是我還有個親人陪伴,生活也不會顯得那麼孤單了。

黃先生,49歲,有一個弟弟

我有一個弟弟,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們關係還算融洽,逢年過節,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父母不在後,我們聯繫得很少,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我們就成了陌生人。有一次弟弟給我打電話,讓我借給他30萬。我問他遇到了什麼事,他不和我說,我又追根刨底把他問煩了,直接說句不借算了,就掛掉了電話。等我再打過去,他就直接關機了。後來我也再問過他,可是我們的關係就變得生疏了,直到現在,我們一直都不聯繫了。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親情

曾經看過一個熱點問題:「你會把你賺多少錢告訴你的親人嗎,包括兄弟姐妹?」大家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觀點無非都是一致的:有錢保持低調,不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沒錢更不會告訴兄弟姐妹,很容易被瞧不起。想想小時候的我們可以同穿一條褲子,可以睡同一張床,姐姐可以為了妹妹打抱不平,哥哥可以護著弟弟,弄得鼻青臉腫。而如今我們之間的親情是那麼微妙,不打擾,不聯繫,簡直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我們曾經的美好?是生活?還是人情世故?看完104歲的哥哥去醫院看望97歲病重的妹妹,那最後的一次見面,頓時內心感覺無盡的悲傷。父母有一天會不在,但我們身上還留著同樣的血脈,有一天那熟悉的親情也會偷偷溜走,趁我們還能愛得起,請好好關愛身邊的兄弟姐妹,他們才是我們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親情。大家說呢?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過世了,有些兄弟姐妹為什麼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導語:老人經常對子女說:「兄弟姐妹之間要好好相處,父母陪不了兒女一輩子,你們之間是血濃於水的感情,要相互幫助,才能越過越好」。有些家庭的子女,關係相處的非常好,即使父母不在了,也會維繫這份親情,而有些家庭,父母在世時還挺好,一旦離世,兄弟姐妹便很少來往,甚至變成了陌生人,這到底什麼原因呢?
  • 「當父母走了以後,兄弟姐妹的情也就散了」你認同這句話嗎?
    //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人;父母去,兄弟姐妹是一門親」說的是在父母離世了以後,兄弟姐妹也開始疏遠了,逐漸由家人變成了親人,甚至是陌生人上面這種現象情況相信在全國各地都存在,那為什麼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也不親了?
  • 父母不在了,回老家該去哪?兄弟姐妹的家能去嗎?過來人說了實話
    可是人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特別是父母年齡已大,如果將來他們不在了,到時候我們還有家嗎?我們來聽聽這3位朋友怎麼說!雖然說兄弟姐妹都在身邊,可如今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和生活,哪裡有人能像父母這般耐著性子心疼她!所以說,媽媽在張姐心中的存在不僅僅是媽媽,更是精神支撐,讓她有一種被呵護被寵愛的孩子心性。可如果媽媽離開了,她就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孤家寡人,那種失落和迷茫沒有人能感同身受。
  • 俗語: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據說下半句才是經典,果真如此?
    有句農村俗語這樣說:「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據說下半句才是經典,果真如此嗎?「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意思是說,如果父母還健在的話,那麼,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自然就是一家人,看上去會感覺很和睦和諧的。過去的農村家庭都比較大,兄弟姐妹們比較多,再加上生活比較貧窮,所謂「窮爭餓吵」,因為溫飽,難免產生一些小的爭吵和不愉快。
  • 父母和兄弟姐妹,從血緣上看誰跟我們更親?答案跟想像中的有差異
    不過,大家有思考過嗎?一個大家庭裡,如果只從血緣關係來看,誰才是我們最親的人呢?遺傳學表明,兄弟姐妹可能是我們最親的人一個人的大多數細胞裡有23對染色體,每對染色體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因此我們與父母的遺傳係數為0.5。
  • 父母一旦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的親情還能存在嗎?
    父母一旦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的親情還能存在嗎?我認為,大多數的情況下,兄弟姐妹的親情還能存在。父母是親情的紐帶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們會有一個共同的家。逢年過節,他們會聚集在父母的周圍,談工作、談家庭、談社會,其樂融融,此時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兒女如此團結、親密,肯定會樂得合不攏嘴。這個大家庭的幸福時刻是每一個家庭成員所期盼和樂見的。父母都不在了以後,親情的維繫就不像以前那樣緊密了。雖然親情還在,不像以前那樣濃了,多數不像以前那樣有團聚的「中心」了。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在兄弟姐妹當中,長兄(或長姐)的作用很關鍵。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關係就不親了?3位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一、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不親了 勝男老家在河南農村,爸爸因病去世比較早,是媽媽種田拉扯著她和哥哥長大。看到老媽子一把年紀還這麼辛苦,勝男內心有說不出的委屈和心疼。 勝男說:「等到媽媽以後不在了,估計她也不會回這個家了,因為她的嫂子一點都不心疼媽媽,將來也沒必要再維繫這個所謂的親戚關係。」
  •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為什麼父母一走兄弟姐妹就疏遠了呢
    以前,她母親活著的時候,她沒事就往那跑,跟母親說幾句話,吃一點母親做的東西,然後再回家。哪怕她自己也已經是60多的老人,可是她說,在快90的母親面前,自己仍然是小女孩子,因為一看見自己。母親就會說:妞妞,來吃這個;妞妞,來,吃那個。可是現在,她說,母親沒有了,和兄弟姐妹之間好像一下子也散了。你看,以前經常幾個人會在母親處碰到,聚一下,現在一二個月過去了,誰也沒有見過面。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手足情深",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按道理,母親走了兄弟姐妹更應該彼此互相幫襯,可每次遠嫁的姐姐和老家的哥哥不是求她辦這個事,就是讓她在經濟上支援,只要沒答應,對方的口氣就很冷淡。長久下來小萍也不慣著他們,每次開口都拒絕,漸漸都互相也不往來了。聽老家人說,哥哥還總跟侄兒們說:你們的姑姑沒良心。
  •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基本不來往了,往往是以下幾個原因
    事實上,兄弟姐妹的感情,往往經不起考驗。總有一些人,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當成仇人對待。父母在的時候,大家礙於面子,有些問題,會互相溝通,但是父母不在了,這份親情就隨之消失了。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基本不來往了,往往是以下幾個原因。01父母對兒女,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財產分配不公平。俗話說:「得了便宜還賣乖。」
  • 父母死了,父母的兄弟姐妹有權繼承財產嗎?
    父母因意外的車禍身亡,剩餘的房產可能是留給子女的唯一財產。孩子本已經很可憐了,沒想到居然還有叔叔阿姨來分房產,幸運的是法律是孩子權利的最後保障者,孩子的權益能得到保障。叔叔阿姨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根據法律的明確規定,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父母和兄弟姐妹是我們無從選擇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去孝順他們,兄弟姐妹從小陪伴我們長大,自然也是我們需要去呵護的人。然而小時候的親密無間終究會因為長大而變得生疏,也會因為別人的加入導致感情產生裂痕。在家庭關係裡面,不少的兄弟姐妹各自有了家庭以後,相互之間的來往也越來越少了,與我們朝夕相處的那個人變成了我們的伴侶。
  •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就成了親戚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各自就成了親戚。父母在世時,人生還有根基,心靈還有歸宿。每個在外漂泊的孩子,累的時候還能有個休息的港灣。每逢過年心中總有一個牽掛、相聚、思念的地方,父母離世時,自己雖然也有自己的小家,但是一個我們生活從小至大的家不在了,人生大半生的思念和生活也不在了。心靈就彷佛成為世界的孤兒,忙忙碌碌無人噓寒問暖,只能自己咬咬牙往前走,人生就剩下一段回歸另一個世界的旅程。
  • 到底是夫妻之間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引人唏噓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之間親?心理學家的答案很一致 推薦語:親情和愛情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異常珍貴的,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情感,前者是以血緣關係作為紐帶的,後者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最美好的情感。當親情和愛情碰撞到一起的時候我們究竟該如何取捨呢?究竟對於我們而言是親情更重要還是愛情更勝一籌呢?
  • 為父母兄弟姐妹一味付出,換來的卻是反目成仇,親情應該AA制
    沒有天生誰該對誰好,一味地付出,得到的不是感恩,而是變成仇人。01.父母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王叔叔今年60多歲了,他是家裡的長子,他有2個弟弟和2個妹妹,從小到大吃苦受累最多的就是他。在外人眼裡,他們兄弟姐妹的關係非常好,但是他們兄弟姐妹之間,矛盾從未斷過。王叔叔給這個弟弟好處,另外一個弟弟就會吃醋,沒得到好處的人,就會在外人那裡說王叔叔的壞話。現在王叔叔年紀大了,不能像年輕時那樣給兩個弟幫助,兩個弟就開始抱怨了,時常在外人面前說王叔叔一家人的不好。
  • 親兄弟姐妹間的關係冷淡,也許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自從認識先生後,我才發現親兄弟姐妹間關係可以冷淡到這種程度。你說他們有怨有仇,或者是因為拆遷分家產什麼的鬧得不開心也行,但這樣的事情通通沒有,感覺就是天然的。彼此間就像陌生人,如果是春節不回老家,兄弟姐妹們可以幾年不見面,幾年不打一次電話。認識的十幾年間,每次朋友過生日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聯繫他,這當然也包括父母。
  • 兄弟姐妹為何會反目成仇,曾經的親密關係是否讓你困擾
    如果連你全部生活的10%都沒有,甚至更少,那麼也就意味著這種親密關係已經不再。也就是說,兄弟姐妹僅僅是每個人人生前半段和自己有親密關係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際遇的改變,兄弟姐妹也可能會變成陌生人。這裡還要穿插進來一個概念,人口流動。
  • 「父母去世後,為什麼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
    而當我們長大成家後才發現,父母當年說的話,是多麼悲傷和無奈。父母在家就在,即便是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業,父母依舊是維繫家的紐帶和橋梁,而父母不在了,家也就散了,即便兄弟姐妹間還聯繫,但關係依然變得像親戚一般。
  • 兄弟姐妹關係好不好,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你們覺不覺有時候親人之間的廝殺,比外人還激烈,特別是兄弟姐妹之間的仇恨,一輩子都有可能解不開。而有的家庭,尊老愛幼,兄弟姐妹團結和睦,每逢過年過節,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其實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好不好,很大程度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 八字論兄弟姐妹,丙寅男命,如何定他的兄弟姐妹,兄弟能富貴嗎
    己戌巳寅醜【周易微學堂講解】這個八字如何定他的兄弟姐妹,命中有比肩,年上這個丙火比肩是否就代表他的兄弟姐妹?日幹丙火的根源在月令已中,癸可以代表其父母當中的一個,另外一個丙戌,戌是火庫,丙火也是在火庫裡面出來的。年幹丙火就是月幹癸水的財,丙火是至陽,癸水是至陰,這不也是陰陽嗎?癸的已火也是戌庫裡面的東西,他可以進入戌庫,戌是已火的家,所以年月二柱代表命主的父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