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經看過一篇報導,一位104歲的哥哥去醫院看望97歲病重的妹妹。兩人一見面,哥哥就貼著妹妹的耳朵關心地問:「還記得我不?」妹妹像個孩子似地哭著說「大哥」。臨走前,妹妹說了句:「也許這是最後一次相見了。」這句話包含了妹妹內心的無憾,但同時又包含著多少心酸。
有人說:「當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將會變成熟悉的陌生人。」真的是這樣嗎,三位經歷者他們的兄弟姐妹之前是怎樣的?一同感受下。
李女士,37歲,有一個弟弟
我從山東遠嫁到了貴州。結婚後就有了孩子,加上經濟條件差,中間有3年沒有回過家了。說起這些,真的是有愧於父母。直到第四個年頭,媽媽查出了癌症晚期,我扔下孩子,孤身一人回到了老家。在家裡陪伴母親走過了餘下的日子。
弟弟那時26歲,剛剛娶了妻子。辦理完母親的後事,我就又回到了貴州。之後就很少和弟弟聯繫了。他有什麼事也不和我說,我也不向他提任何事,感覺我們活成了陌生人。
蘇女士,40歲,有一個妹妹
我有一個妹妹,如今我們都已為人母,我們住得很近,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們經常相約回娘家。母親去世後,我們也經常聯繫。有時我們會在電話中溝通生活瑣事;我們會視頻相互聊天,甚至我們會相約一起出去玩。雖然母親不在了,可慶幸的是我還有個親人陪伴,生活也不會顯得那麼孤單了。
黃先生,49歲,有一個弟弟
我有一個弟弟,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們關係還算融洽,逢年過節,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父母不在後,我們聯繫得很少,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我們就成了陌生人。有一次弟弟給我打電話,讓我借給他30萬。我問他遇到了什麼事,他不和我說,我又追根刨底把他問煩了,直接說句不借算了,就掛掉了電話。等我再打過去,他就直接關機了。後來我也再問過他,可是我們的關係就變得生疏了,直到現在,我們一直都不聯繫了。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親情
曾經看過一個熱點問題:「你會把你賺多少錢告訴你的親人嗎,包括兄弟姐妹?」大家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觀點無非都是一致的:有錢保持低調,不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沒錢更不會告訴兄弟姐妹,很容易被瞧不起。想想小時候的我們可以同穿一條褲子,可以睡同一張床,姐姐可以為了妹妹打抱不平,哥哥可以護著弟弟,弄得鼻青臉腫。而如今我們之間的親情是那麼微妙,不打擾,不聯繫,簡直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我們曾經的美好?是生活?還是人情世故?看完104歲的哥哥去醫院看望97歲病重的妹妹,那最後的一次見面,頓時內心感覺無盡的悲傷。父母有一天會不在,但我們身上還留著同樣的血脈,有一天那熟悉的親情也會偷偷溜走,趁我們還能愛得起,請好好關愛身邊的兄弟姐妹,他們才是我們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親情。大家說呢?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