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吳陽之——雙峰塔

2021-02-17 吳川吳陽民間文化傳承



  吳陽鎮文塔村的東北邊,有一塔,登上塔頂,可以望見幾十公裡外的尖山和特思山,故稱「雙峰塔」。

  此塔為明代萬曆27年(1599),縣邑周應鰲所建,塔身七層高的,高約23米,內折形樓梯,可達塔頂。外觀,塔為八角形,似樓閣,塔身的一棵棵小蓉樹千姿百態,寄居在小蓉樹上的整天小鳥吱吱喳喳,更給雙峰塔增添了幾分神韻。牆腳基礎高出地面一米多,為石頭積砌,石頭上有各種各樣的浮雕,最有趣的是那形態逼真的童子撒尿,其神態憨厚,神情專注。看了讓人不禁莞爾。

  小時候,每次去大姨媽家,我都愛和夥伴們去那裡玩,或是在塔裡塔外捉迷藏;或是站在塔低大聲呼喊,讓聲音向高高的塔頂盤旋而去;或者是小心翼翼地爬上那窄小的樓梯,蹲在那隻容得一個人身體的陽臺口裡,登高望遠。那高高在上的感覺真讓人不覺自大起來。

  在這樣的小鄉村,有如此歷史悠久、雄偉壯觀的建築,的確讓人驚嘆。少年時,我曾問過大姨媽,幹嗎要建這塔。大姨媽告訴我,她說:這裡是犀牛地,在塔的前面有一口水塘,水塘如月,因形,這片地就叫「犀牛望月」。在距離水塘不遠有條河,那河上的船隻來來往往,本來平安無事,可有一段時間,往來的船隻常常在這裡出事,於是,一風水先生就說這是犀牛在作怪,所以殃及了河上來往的船隻。風水先生說,只有建一塔,把這犀牛罩住犀牛,那河面才得以平靜……開始建造時,工程開展得很不順利,倒塌了幾次,風水先生說是犀牛被罩的時候覺得難受,在翻身,所以塔給翻塌了,後來,當朝的國師(可能就是下文中的周公吧)就請人重新選擇黃道吉日……塔終於建成了。犀牛亦因此被踏壓壞了眼睛,所以常常流血水。少年時候聽大姨媽說這故事,我覺得好玩,所以常常到塔前去逛,看看那裡的水塘是不是淌著血水,現在想來真好笑。

  至於建塔的「正經」原因,是根據晚清舉人吳宣崇撰寫的《重修江陽書院碑記》記載得知:「江陽書院者,前明萬曆二十七年,泰和周公應鰲,謫宰吳川時建也,吳川山水洩於限門,周公用形家言,塔於此。復即其下建書院。所以振興人文者,厥意甚盛……」由此可見,雙峰塔與江陽書院均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當時縣治周應鰲(江西吉州泰和人,丙戌進士)接受市民意見,聽用堪輿師之言,認為吳川江水自西入縣,從限門排洩出大海,此屬地氣不蓄,人民生活很難富裕。於是,周應鰲主持在限門江海交匯處附近建塔一座,用來鎮守吳川山水,以促興經濟。之後,又在塔前建立了江陽書院,以興教、育才。為發展邑地經濟,促進社會進步,周公在此做了很多有益鄉親的事,周公的確功不可沒。後來,附近的一帶百姓常懷念周公,在村中建了一座周公廟,以紀念這位好官。

  離開雙峰塔,踏進周公廟,一向不迷信的我恭恭敬敬地焚上三柱清香,看著輕煙在周公塑像前嫋嫋升起,我繼續在思想……

  遍布我童年足跡的雙峰塔啊,您不僅僅是建築師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還象徵著周公憂國憂民、勵精圖治的精神。雙峰塔,叫我如何不敬您,叫我如何不愛您?

本文轉自新浪博客:飛蛾

(2006-05-27 )

相關焦點

  • 遂昌雙峰塔的歷史與現在
    據南宋遂昌人張貴謨《雙峰塔記》記載:南宋紹熙三年(1192),為振興地方文風,捍衛遂昌風水,有人提出在縣城的水口山上建七級浮圖塔
  • 文物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廣東省湛江狀元故裡,吳陽古鎮
    狀元故裡,吳陽古鎮,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轄鎮,乃歷代縣城所在地,文物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狀元故裡,2005年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榮獲"中華詩詞之鄉" 稱號。系廣東省中心鎮之一。"吳陽自古多騷客,醉賞流連不欲還",吳陽乃仙境勝地,有"名勝古蹟冠吳川"之稱。
  • 這是你從未見過~【雙峰塔 KLCC】最美的樣子!
    雙峰塔(英語:Petronas Twin Towers;馬來語:Menara Berkembar Petronas),又稱雙子塔、雙子星塔、雙峰塔樓高452米,共地上88層,由美國建築設計師西薩·佩裡(CesarPelli)所設計。大樓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鏽鋼與玻璃等材質。雙峰塔與鄰近的吉隆坡塔同為吉隆坡的知名地標。
  • 往事越千年,古塔展雄姿 ——寫在雙峰塔落成時
    遂昌縣城北溪南溪交匯於襟溪之「三溪口」,靠葉坦往東橋一段有座小山梁,名叫瑞山。瑞山東上有土鼓(石玄),敲之能發出聲響。明人鄭還有「環邑十二景」詩存世,其九《土鼓含音》云:試敲石鼓響聲奇,疑是宮商落翠微;好看最宜春日暖,兒童競擊笑忘歸。後有眾多文人寫有同題詩作,在清·光緒版《遂昌縣誌》有擇載。
  • 星光大道冠軍在雙峰:唐媛《月光蝶》|《雙峰好時光》之《歌美雙峰》第24期
    但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因為星光大道的歌曲的曲風有很濃鬱的中華特色。有陝北民歌、山西小調、閩南歌曲、延邊朝鮮族民歌等。從歌詞上看,有情歌、愛國歌、描述風景的歌。還有各種地方戲、各種民族樂器。所有的歌手和藝人都是非常有特色和實力的佼佼者。而我們的這期節目就是要給大家推薦一位《星光大道》的冠軍,也是我們雙峰人—唐媛。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她的歌曲《月光蝶》。
  • 雙峰駱駝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雙峰駱駝
    雙峰駱駝,拉丁學名為Camelus bactrianu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獸亞綱、偶蹄目、胼足亞目的一種動物。駱駝屬哺乳綱駱駝科。在中國,駱駝很早就被馴養成為家畜。漢代時就有「乃非駝難入之漠」的名句,以形容通往西域途中的沙漠及戈壁。
  • 馮子振與雙峰散曲|佘國武
    周會長給我釋疑之後,著重談了馮子振:「馮子振,是湖南元代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人。他的代表作有四十二首散曲《鸚鵡曲》、一百首七絕《梅花詩》、大賦《居庸賦》《十八公賦》等。目前研究馮子振的著作主要有王毅的《馮子振研究》、陳安國的《馮子振集注》等。至於馮子振到底是哪裡人,有爭議,宋濂說是攸縣人,王毅說是湘鄉(雙峰)人。
  • 《文明之鄉 雙峰文明古村》 第一章: 慚愧祖師公
    另著有《文明之鄉 雙峰文化古村》一書。慚 愧 祖 師 公 慚愧祖師,俗姓潘名拳,福建三明沙縣人,生於唐朝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廿五日。慚愧祖師出生時,因左手曲握,遂命名為「拳」。彌月之日,一遊僧來訪,潘父抱兒出示,遊僧書一「了」字於其拳上,隨即五指伸張遂更名「了拳」。了拳母親邱氏十分好善,鄰裡都很敬重。天有不測風雲,十二歲的了拳便失去雙親,只好依附親族生活。可他自幼不吃葷食,天生慧眼道骨,無師自通,深悟道家妙法,樂善好施,行遊各地名山寶剎。二十歲時,擇定廣東梅州名山,陰那山靈光寺為修真道場,人尊稱為陰那山祖師。他有三十六員徒弟,六丁六甲神將。
  • 上雙峰慚愧祖師慶典
    作者簡介:邱職學,退休教師,雙峰水頭人,是歷時三年編寫、950頁、48萬字的《中華丘氏大宗譜福建南靖分譜》的唯一撰稿人
  • 雙峰地名對聯故事
    1951年8月,析出湘鄉縣「中裡」全境(即第三、六、七區)置雙峰縣,因縣城永豐南面有雙峰屏立而得名。雙峰縣歷來是文人名家輩出之地,留下了許多有趣的對聯故事,筆者特整理地名對聯故事數則,以饗讀者。一從雙峰縣城乘船沿湄水下行約20公裡,就到了有名的風景區測水灣。從明朝起,這裡就有了「洛陽灣」的雅稱。
  • 雙峰即將衝出亞洲、正式向世界發出邀請!
    向上滑動閱覽您好,我是雙峰!感謝您打開這份來自雙峰的邀請函,這是一封特殊的邀請函,憑這封信,可以找到一萬個來雙峰的理由!仁者愛山,山有三峽之雄偉險峻;智者愛水,水具桂林之秀美清澈。徜徉於這山水之間,看那農人荷鋤,牧童騎牛,美女浣紗,漁歌唱晚,你一定會榮辱皆忘。
  • 《雙峰》背後:大衛·林奇超長訪談
    但是現今世界變化之快以至於你為5年前的觀眾準備的內容在2017年已經沒有價值了,因為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了。因此更重要的是讓您開心,其他就希望一切順利吧。Q: 《雙峰》就好像是您為我們特意準備的禮物一樣…A: 這樣更好,那太好了。這也是給我自己的一份禮物,就像在聖誕節的早晨,你拆著給自己的禮物。
  • 荒誕離奇:《雙峰》主題曲是如何煉成的
    沒錯,《雙峰》的主題曲並沒有經過多輪頭腦風暴,也沒有繁複的修改和重排。它誕生於林奇的一次音樂意識漂流。這似乎是林奇影視藝術的觀感的縮影。人們觀看它,仿佛在意識之海裡飄蕩。現實世界的物理法則在這裡能否奏效並不確定——不是一定不行,而是不確定行不行。
  • 關於《雙峰:回歸》的28個碎片
    《雙峰》中這樣的交代情節,不也正是來自於這種氣象預報的精神嗎?它充滿愛地講述著,分享著,剩下的則交由我們想像。而那些我們不應該知道的,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弗蘭克,你永遠不會想知道那是什麼」 「我們不要提朱迪」)。
  • 特稿|詞人筆下的雙峰鄉鎮印象
    貴安公司董事長江亞暉先生雅好詩詞,今年在老家雙峰花門建新房,邀我撰「滿庭芳」以掛廳堂,因有師弟之誼,欣然賦之。
  • 雙峰人文:雙峰的五句山歌
    「五句山歌」最有藝術魅力的是第五句。「第五句」往往是歌詞意境升華、藝術情趣之所在。故有「五句山歌五句單,四句容易五句難」的說法:太陽漸漸往上翻,小姐十七郎十八,郎似太陽沒當頂,姐似月亮沒團圓,好像芍藥配牡丹。
  • 一個在美麗的雙峰快速崛起的門戶網,你知道嗎?
    > 湖南雙峰歷史悠久,名人輩出,享有「國藩故裡,湘軍搖籃,女傑之鄉」之譽。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雙峰的永豐辣醬、曾國藩的故裡;也不是雙峰鎖石油菜花基地春上遊玩的好去處,雙峰地區農機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全省第一.而是雙峰的線上城市、一個網站——雙峰在線。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雙峰在線:      雙峰在線,是雙峰伊諾文化傳媒運營,城市聯盟,提供技術支持的雙峰綜合門戶網站。
  • 雙峰才女筆下的永豐勝景
    近日頭條:  外鄉人在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