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孫子兵法》論濱州發展之「勢」

2020-12-23 海報新聞

題記:「勢」在中國古典書論中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在諸多古文典籍中均被提及,誠如《管子》著「形勢」、《孫子兵法》著「兵勢」、《呂氏春秋》著「慎勢」、《文心雕龍》著「定勢」等。文以載道,名燭千年。「勢」作為古代文化理論的一個重要範疇,它的提出體現了古人的真知灼見和遠見卓識,即使在當今時代,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孫子兵法》作為自古至今最具影響力的一部軍事理論典籍,全書共有15次提及「勢」,並分別從謀勢、蓄勢、任勢、造勢、乘勢等方面進行了闡釋,將「勢」作為判斷局勢、制定策略、決定成敗的重要方法論和實踐論。一、「因利制權」之謀勢《孫子兵法》重在謀勢,在開篇的《計篇》中便提到:「勢者,因利而制權也。」一言以蔽之,「勢」就是依據利害得失而制定的策略、採取的行動。孫子主張「非利不動」和「知己知彼」,敵我雙方交戰前,通過對「五事」(道、天、地、將、法)「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等戰略要素的廟算,對比分析雙方實力的優劣,然後通過「兵者詭道」的謀略計策(「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進而營造一種有利態勢,使戰爭局勢無論如何變化,都朝著勝利的方向前進。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具體到地方實踐中,謀勢更多的是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戰略謀劃,即對宏觀形勢進行分析比較,然後明確發展思路和方向。天下之勢,常系民心。濱州人民苦於落後久矣、盼望富強久矣,392萬人民的心聲即為濱州當前最迫切的發展之「勢」,為此我們提出了「富強濱州」建設的目標——「富」即人民群眾富,人均社會保障水平、平均勞動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強」即綜合實力強,綜合經濟實力衝刺全省第二方陣,人均經濟指標衝刺全省第一方陣。「富」與「強」既是對濱州歷史的縱向比較,更是瞄準國內先進地區的橫向對標。今年以來,我市以「六問」謀篇、「八策」布局,堅持「事業工程化、工程責任化、責任數位化」的工作方法,落實「757」工作方案,助推達成「二季度趨穩、三季度起勢、四季度衝刺」的目標,實現了「富強濱州」建設的全面起勢,不僅給濱州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更讓全市人民有了一個可期的美好願景。二、「待敵可勝」之蓄勢《孫子兵法軍行篇》提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孫子認為,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先創造條件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捕捉戰機戰勝敵人。使自己不被戰勝,其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敵人能否被戰勝,在於敵人是否給我們以可乘之機。換言之,使自己不被戰勝關鍵在於自己的優勢,使敵人被戰勝的重點在於把握時機。善戰者只有明勢、懂勢,才能蓄勢、御勢。對當前的濱州來講,「不可勝」的原因在於產業優勢,高端鋁、精細化工、家紡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突破9000億元,鋁產業規模、紡織生產規模全球第一,糧食加工轉化量山東省第一,化工一次煉油能力2160萬噸,牛肉產品佔北京、天津清真市場的30%、50%以上,擁有完備的產業鏈條。然而「勝可知,而不可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濱州的發展也註定要經歷一番「寒徹骨」才能換得「撲鼻香」,特別是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必須立足自身優勢,把握新舊動能轉換的戰機,積蓄優質資源,培育核心能力,以期厚積薄發。目前,我們正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價值鏈為核心,重構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全力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世界級高端化工基地、世界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基地、國家級食品產業基地、國家級優質畜牧和水產品基地,同時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現代服務「五大新興產業」實現全面崛起。有一種等待叫蓄勢待發,我們相信隨著十大產業的不斷壯大提升,必定成為助力濱州發展的新動能。三、「擇人而用」之任勢《孫子兵法勢篇》中講道:「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善於指揮打仗的將帥,他的主導思想應放在依靠、運用、把握和創造有利於自己取勝的形勢上,而不是去苛求手下的將吏,因此他就能從全局態勢的發展變化出發,選擇適於擔當重任的人才,從而使自己取得決定全局勝利的主動權。這是《孫子兵法》對領導藝術所做的一個高度精闢的概括和論述。深入領略孫子「擇人任勢」的思想,對當今的領導者和企業家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無論是《孫子兵法》中所講的「戰勢」,還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商勢」,抑或地方經濟發展的「形勢」,其中都有一個「求之於勢」的概念,即在充分利用把握勢態的發展變化中,以勢釀勢、借勢用勢,實現克敵制勝的戰略目的。然而「求勢」則必須先要做到「明勢」和「謀勢」,既要對形勢的發展變化有超前認識的目光和謀斷能力,又要對自己是否具有「求勢」的條件和實力有清醒的認識。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作為一個統帥或領導,主要看身邊是否擁有可以委任並能擔當重任的核心能力人才。對於當前的濱州而言,要想將「富強濱州」建設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關鍵靠幹部、靠人才、靠廣大黨員,所以必須牢固樹立「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幹部」「看幹部必須看項目、看項目就是看幹部」的鮮明導向,聚焦招才引智,大力實施「雙進」(萬名大學生進濱州,百名碩博士進事業單位)工程;聚焦選人用人,注重「三專」(專業思維、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幹部培養任用;聚焦實績考評,探索重要事項賦分制度,強化「雙招雙引」考核,注重考核結果運用,切實為濱州高質量發展激內力、增動力、添活力、聚合力。四、「千仞滾石」之造勢《孫子兵法勢篇》中提到:「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孫子認為,指揮部隊作戰就像轉動木石,木石處於平坦地勢上就靜止不動,處於陡峭的斜坡上就滾動,善於作戰的人所造就的「勢」,就像讓圓石從極高的山上滾下一樣,來勢兇猛且衝擊力大,這就是所謂的「勢」。「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為什麼智者在處理難事時「於其易」?只因他能找到關鍵點,巧用「四兩撥千斤」,會借勢、造勢、用勢,所以處理起來就很容易。發展亦如此,只要找準事物的發展規律,扭住關鍵點用力去做,就會得其「勢」。「髮引千鈞,勢至等也。」就濱州而言,我們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實現從拼資源、拼規模向拼平臺、拼環境轉變,用平臺吸納聚集各類創新要素,用良好的環境吸引投資者和人才,依託平臺和環境的支點作用造就「千仞滾石」的勢能,藉以驅動經濟社會發展。一方面,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推進「一城兩院」(渤海科創城、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建設;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加快市級產融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線上」「線下」功能;搭建教育資源平臺,加快啟動渤海科技大學建設,推進濱州醫學院新校區建設和推動優勢學科回遷,協調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在濱州設立分校。另一方面,以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為核心,全面落實「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是標準,並聯審批、幫辦代辦是底線」要求,推行「容缺辦理、拿地即開工、不見面審批」等模式,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五、「激水漂石」之乘勢《孫子兵法勢篇》中提到:「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湍急的流水之所以能漂動大石,是因為使它產生巨大衝擊力的勢能;兇猛的鳥以極快的速度捕捉獵物,靠的是抓住剎那的時機。水流雖柔,依山隨澗,乘勢而下,則終成江海。經國致世,亦不妨審時度勢,乘勢論事。良好的形勢如同一陣東風,如果順應時代趨勢抓住機會,乘勢而行,必定會事半功倍。對濱州的發展而言,「激水之疾」則好比目前所形成的交通優勢:京滬高鐵二線、濟濱高鐵即將強力開工,環渤海高鐵同步建設,秦濱高速、沾臨高速等9條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國際貨運班列和海鐵聯運班列開通運營,A1類4C級大高通用機場正列入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建設,濱州港正在建設5萬噸級航道、規劃建設20萬噸級泊位,「出門即出發」的立體交通局勢初步形成。「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能否在歷史關鍵節點判斷準、利用好這些優勢,將對濱州的前途命運產生全局性、長遠性、決定性影響。孟子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當機遇來臨的時候,只有先知先覺的人才能捕捉到機會,而後進者將舉步維艱。為此,我們要想實現「富強濱州」建設的目標,則必須藉助瀕臨北京、濟南的地理優勢及高鐵、高速、港口、機場的交通優勢,同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的機遇,順時聚勢,揚優造勢,乘勢而上。孫子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富強濱州」建設的實踐在深入,我們的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也要順勢而為、應時而變。對當前的各級領導幹部而言,必須要始終將「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濱州,怎麼建設濱州」作為考慮一切發展問題的邏輯起點,從更深的層面認識優勢、找準劣勢,更新的角度謀劃路徑、尋找出路,更大的領域突破制約、發揮作用,知其力用其勢,確保「富強濱州」的目標早日實現。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圖文完整版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第四計:以逸待勞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譯:控制敵方力量發展的命脈來扼殺他,而不採取進攻的形勢,這就是「損剛益柔」原理的演用。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第十一計:李代桃僵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譯:當局勢發展有所損失的時候,要捨得局部的損失,以換取全局的優勢。
  • 孫子兵法全球行:柔道深得《孫子兵法》之要義
    資料館展示了講道館的發展過程,以及在日本柔道發展史上最有名的19位選手的照片和生平,還特別展出了日本「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的遺蹟。  講道館創立於1882年,為嘉納所創立,他在領悟出「以柔克剛」的奧妙後,逐漸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柔道技術和理論。工作人員贈送給記者嘉納治五郎的掛曆,他告訴記者,這裡經常舉行高級別的比賽和研討會。
  • 業餘足球與孫子兵法(六)隊長的自我修養,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今天咱們繼續業餘足球與孫子兵法這個系列。如果讓讀過孫子兵法的人,來說說印象最深的幾句話。那麼,有一句話,一定在其中,並且在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分享中,尤其是培訓領導、幹部、教練,都會提到這句話。就是,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 《孫子兵法》:商戰致勝寶典
    如果說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的話,那末,孫子的核心思想則可概括為「智」。倡導「仁」者,卻多有仁者不「仁」的現象;談兵書者,卻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念。時下多有「商場如戰場」之說,可是《孫子兵法》用於「商戰」,追求的當是「雙贏」之結果。      「牆裡開花牆外香」的《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古代軍事著作,西方軍事家譽之為「百世談兵之祖」。
  • 《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自此以後,孫武與伍子胥一起輔佐吳王,發展軍事,安邦治國。公元前506年冬,吳國任命孫武、伍子胥為將軍,出兵討伐楚國。孫武採用「迂迴奔襲、出奇制勝」的戰術,從淮河平原越過大別山,溯淮河西上,長驅深入楚地達千裡之遠,直達漢水,在柏舉(今湖北漢川北)大敗楚軍。
  • 孫子兵法全球行:日本積水化學「成淵之勢」
    中新網東京5月29日電 題:日本積水化學邁向成功的秘訣  記者 韓勝寶 謝國橋  記者走進日本積水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的接待大廳,前臺上方公司形象標誌旁醒目地鑲嵌著孫子「積水」的語錄。作為世界500強企業的日本積水化學十分推崇孫子,「積水」二字即取自《孫子兵法》軍形篇「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 《孫子兵法》合集
    《孫子兵法》03 謀攻篇《孫子兵法》04 形篇《孫子兵法》05 勢篇《孫子兵法》06 虛實篇《孫子兵法》07 軍爭篇>《孫子兵法》08 九變篇《孫子兵法》09 行軍篇《孫子兵法》10 地形篇《孫子兵法》11 九地篇《孫子兵法》12 火攻篇
  • 兵法學刊:孫子兵法的制勝之道
    《孫子兵法》中提出的制勝之道指的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兵法最光輝的軍事思想,同時他提倡的謀略也是建立在了解敵我雙方力量的基礎上的,因此我們認為它始終貫穿於《孫子兵法》
  • 《孫子兵法》作者,兵聖!孫武.
    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回事。《孫子兵法》是春秋末孫武所著,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等十三篇;《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經典謀略之一。被稱為「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的兵學奇書《三十六計》源自20世紀40年代發現的一個孤本,該孤本是抗日戰爭期間四川民間用土紙排印印出的,其編撰者到底是誰,至今無人知曉。所謂「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 孫子兵法,五兵勢篇
    孫子兵法,五兵勢篇作者:學海岸上的縴夫hyh將孫子曰:凡治部眾,如治部寡,分數是也;鬥眾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塊,投之卵者,虛實是也。凡作戰者,以中正合,稍安勿躁,以奇制勝。善出奇者,瀟灑自若,無窮天地,不竭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
  • 《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
    《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後面還有個九地篇 內容有類似 為啥分兩篇 區別側重點是什麼?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 關於孫子兵法的知識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孫武撰。《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 讀《孫子兵法》心得
    在西方,《孫子兵法》不僅僅是軍事教材,更是其他的競爭領域裡包括商業運作、企業管理裡面借鑑的圖書。     我想《孫子兵法》有三個特點:     第一,《孫子兵法》是競爭之道。只要有競爭的地方,有博弈的地方,《孫子兵法》必定都能發揮作用,提供借鑑。
  • 孫子兵法全球行:大陸臺商《孫子兵法》授課第一人
    蕭新永對記者說,他在上高中時就讀《孫子兵法》,在大學裡企管教授在講授營銷管理與戰略時重點論述孫子有關競爭思想,深深吸引了他。這些經典論述蘊涵著現代競爭策略分析所需要的條件因素,可與SWOT分析等科學管理工具互補互用,為企業在探討競爭優勢時,提供一個嶄新的思維方向。於是,他就開始深入研究兵法30多年,尤其是系統應用孫子戰略思想。
  • 《孫子兵法》十句名言,堪稱世界三大兵書之首
    唐朝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如今,美國凡教授戰略學、軍事學課程的大學,特別是軍事院校,均將《孫子兵法》作為必讀教材和必修課。美國國防大學甚至還將《孫子兵法》列為將官主修戰略學的第一課,位於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之前。
  • 《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的區別?它們是怎麼流傳的
    《孫臏兵法》的著錄和流傳比較簡單。孫臏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後,名播天下,其兵法也流傳於世。《韓非子●五蠹》所說「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的「孫」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先秦至秦漢,孫武與孫臏都被稱為「孫子」。這有文獻為證:《韓非子●難言》中的「孫子臏腳於魏"的「孫子」即是孫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孫子」既指孫武,也指孫臏;《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的「孫子」就是孫臏;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中的「孫子」也是孫臏;《漢書●藝文志》為了區分孫武與孫臏,則分別稱「吳孫子」和「齊孫子」,兩人都是「孫子」。
  • 孫子兵法詳解,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在戰役就能以少勝多
    《孫子兵法》這本書中的計謀,一直被我們歷史上很多戰役所使用,這本書主要講訴的就是,不管你在開戰前還是開戰中,都要很好的分析當下的局勢。且要有一個好的將領統領好自己手下的士兵,還要能計算出自己對這場戰役的勝利和把握。
  • 讀懂孫子兵法,萬事可為
    一說起《孫子兵法》,人們總會想到「三十六計」,很多出版社還把「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合併出版,這其實是對《孫子兵法》最大的誤讀。
  • 讀《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其一——基本面
    而《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只看了160多頁,這本書我準備分多篇寫讀書筆記,這是第一篇。《孫子兵法》這本書被譽為天下兵書之首,連美國西點軍校也把他列為必讀書籍。然而這短短六千多字古文,我小時候就嘗試過幾次,就是完全讀不明白。華杉這本書可謂講透了《孫子兵法》。歷史上《孫子兵法》也沒多少人看得懂,所以有11位大家作注,其中最有名的武人是曹操,最有名的文人是杜牧,而最有名的管理者是杜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