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別時,李白送給杜甫一首詩,此後再沒有見面

2020-12-16 安久文化

悅讀經典,給自己一方安靜的天地,大家好,我是安久。

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的相遇是浪漫的,那年杜甫33歲,李白44歲。這是唐代最偉大的兩名詩人的會合,也成了文學史上的佳話。只是當時的李白已經有了不少名篇,而杜甫不過才剛剛找到自己的風格,差距還是不小。在一同遊歷過後,分別就在眼前。杜甫要西去長安,李白要重回江東,於是在兗州城東的石門,兩人分手。李白寫了一首詩送給杜甫,不想這竟是兩人此生最後一面。這首詩寫了什麼?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首先,了解一下詩本身講了什麼。離痛飲大醉而別還有幾日的時間,我們一起遊遍了附近的山池樓臺。什麼時候我們還能在石門前的路上,開懷暢飲?漾漾秋波落在眼前的泗水中,熠熠海色也映亮了遠處的徂徠山。我們就要像飛蓬一樣各自飄遠了,就讓我們痛飲杯中的酒吧。

李白和杜甫都喜歡喝酒,也喜歡遊山玩水。在這一年秋高氣爽,正是好風景的時候,兩人卻要分別了。知心朋友之間,自然是難捨難分的。可是這兩人都是豪邁不羈的,所以以最樂觀豁達的姿態迎接分別,在詩中,我們能讀出李白的不舍。李白非常盼望以後還能再次相聚,讓人感到親切。

這是一份真摯的友情,李白的浪漫不羈在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此詩景美、情真,讓人受到鼓舞,更會感嘆二人的深厚情誼。可惜的是,從此石門路前的金樽沒有「重開」,因為這一次的分別是李白和杜甫此生最後一次見面。

那浪漫至極的李白在人生後來的旅途中,又遇見了許許多多的新朋友,杜甫這個名字再也沒有在他的詩中出現。可是分別後的杜甫對李白卻是十分想念,後來在長安書齋、在秦州客舍、在成都、在夔州,都有思念的詩作。如此看來,著實令人嘆息。

只是在後來的數年中,杜甫對李白不斷加深的不僅是思念,還有對其詩作的認知。從前,杜甫覺得李白的詩作像陰鏗,但是隨著時間越久,才越明白李白的厲害之處。在長安時,杜甫說「白也詩無敵」,後來又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可惜,無論杜甫再怎麼想念李白,一生,終未再見。

相關焦點

  • 詩壇知己:李白與杜甫·同遊
    李白和杜甫重遊魯郡,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兗州時,曾經相約尋訪隱士範居士。對於這件事情,二人都曾經作詩記錄,我們今天欣賞的是杜甫這一首的節選。所謂「李十二白」,是因為李白在叔伯兄弟中排行十二,李白稱杜甫為「杜二甫」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唐代文人之間互相稱呼的一種方式。
  • 李白最搞笑的一首詩,竟然是跟杜甫開玩笑!
    唐代大詩人李白詩風瀟灑飄逸,生性豁達,李白和蘇軾的豁達又有所不同,蘇軾喜歡開別人玩笑,不管是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蘇軾都喜歡說上幾句,蘇軾曾對好友張先說「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面對素未謀面的農婦,蘇軾可以調侃道:「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相識相惜
    李白的《靜夜思》現在都是我們思念故鄉的代表作。就是這樣的兩個人,一見面就惺惺相惜,有的網友告知現在很多的詩評家常常會對李杜孰優孰劣的進行爭論。雖然現在可能學術界還存在著李杜優劣論,但是大家更願意談論,兩人之間的友情,小編認為兩位詩人的詩都是千古名作各有各的好,但是大家應該更願意談論的是兩人的情誼,畢竟二人之間的友情也是很難得的。
  • 李白贈與杜甫的這一首詩,看似有譏諷之意,實則是關心之舉
    空有一身才華的李白一直想要為國效力、在官場大展身手,但卻沒有機會,只能在二十幾歲時出蜀東遊,並在接下來的十年之中,從未放棄做官的這個念頭,終於在天寶元年,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做一些草擬文書的工作
  • 李白贈杜甫一首詩,為什麼說他「齷齪」,你誤解了嗎
    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見面是在大唐的東都洛陽。那是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的夏天,李白43歲,杜甫32歲。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會面,後人對此一向很感興趣,視為文壇盛事。關於李杜兩人的友情,人們也津津樂道。那會兒李白已經譽滿天下。此前因玉真公主的引薦,李白被唐玄宗李隆基徵召入宮,禮遇甚高。
  • 李白贈給杜甫一首詩,初讀覺諷刺再讀太暖了,難怪杜甫一直懷念他
    李白走的灑脫極了,唐玄宗還贈給了李白一大筆旅遊經費。天寶三載的夏天,李白走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裡,他遇到了小迷弟杜甫。雖然說,李白很孤傲,可這只是針對那些庸俗的鑽營之輩,其實遇到對脾氣的,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野叟漁翁,李白都能興衝衝地拉著對方喝酒,談天說地,臨了還會寫下一首真心實意的詩相贈。
  • 李白太狂了,杜甫看不下去,寫了首詩贈予他,卻成流傳千年的經典
    不過早前李白對杜甫卻並不待見,在他第一次前去拜訪李白的時候,還曾吃了一個閉門羹。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有些朋友會覺得是李白自視甚高,畢竟李白的狂是人盡皆知,所以他瞧不起杜甫,實際上卻並不是,要知道杜甫在世時,他的名聲並不是很顯著,直到他去世之後才成為大家公認的文學大師,但是李白卻早早成名,在詩壇的成就無人能及。
  • 杜甫寫給李白的詩,把李白吹上了天,不愧為千古名篇
    兩個人年齡上相差十二歲,認識的時候,李白已經很有名氣,但是杜甫作為出生於世家大族的身份,讓李白更加願意和他成為朋友。杜甫對於李白也是推崇備至,從寫給李白的詩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今天就來欣賞其中的一首,全詩如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杜甫詩風最像李白的一首詩,誕生了一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在唐代詩壇上,一向流行後輩對前輩的敬仰和崇拜,李白崇拜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孟浩然卻一首詩都沒有回給李白。杜甫崇拜比自己大十幾歲的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對誰都深情的杜甫一連給李白寫下了十多首詩,每一篇都是經典力作,但李白回給杜甫的詩歌卻是寥寥無幾。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流浪時寫給李白,最後10字的悲涼冠絕古今
    杜甫給李白寫了十幾首詩,幾乎在生活的任何場景,杜甫都能夠觸目生情,想起好友李白,而李白一共給杜甫寫了3首,還有1首不怎麼工整,聽著有打油詩的味道。但是單單從這個角度,是根本不足以判斷杜甫和李白之間的關係的。杜甫天生一個熱心腸,又是儒家心性,關注現實社會,對於社會和集體的重視程度肯定是很高的,所以對於自己的偶像,李白的關心也會來得多一點。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李白如果看不上杜甫,當初就根本不會與杜甫見面。
  • 杜甫與李白分別寫了一首詩,借著對李白的惋惜,表達自己的憤懣
    其實杜甫的人生也不是一上來就那麼艱難險阻的,他也有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少年輕狂,年輕的時候杜甫的心氣也高傲過,甚至不比李白差,只是時運不濟,人終究向命運低頭了,從此杜甫走向了現實,成了紅塵俗世的一個普通人,他將生命融入了詩中, 從此成了平凡人中的「詩聖」。杜甫早年的詩充滿了豪情壯志,即使是寫給偶像李白的,也表達了自己的志向。
  • 杜甫崇拜李白,而李白卻不崇拜杜甫
    杜甫和李白第一次見面是在天寶三載,當年李白43歲,杜甫32歲,正好詩人高適也路過,於是三個人一起去旅遊。自從杜甫認識了李白之後,就被李白的詩歌水平給深深折服了,一共寫了十幾首關於李白的詩,而李白卻只給杜甫寫了四首詩。可以想見,杜甫崇拜李白,而李白卻不崇拜杜甫。
  • 杜甫最崇拜的人是誰,不是李白,這首詩裡有答案
    我們讀唐詩,多數的時候是在讀李白和杜甫,因為他們兩個人的詩寫得既多又好。把杜甫的詩當作歷史來讀,心裡就少了很多浮躁。心情抑鬱時,讀讀李白的詩,又會感到豁然開朗。讀詩讀得多了久了,就會發現,杜甫1440首詩中有不少是寫給李白的,大約有14首。李白990首詩中,回應杜甫的詩也有4首吧。
  • 李白和杜甫各寫一首怒懟詩,李白霸氣十足,杜甫卻讓人無言以對
    但就算如此,當遇上心煩的事,遇到自己看不慣的人,心裡不爽時,詩仙、詩聖也無法排解,只好寫上一首懟人詩,表達憤懣之情。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和杜甫的兩首懟人詩,李白的這首依然有著詩仙的霸氣,杜甫的卻讓人無言以對。1:先來李白的:《上李邕》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 杜甫想念李白的一首詩,第三句成為寫作名言,三年後李白辭世
    就好像,才子喜歡結交才子,杜甫跟李白是好朋友。744年,32歲的杜甫和43歲的李白在洛陽初遇,次年分手,此生再未見面。然而,短暫的相逢卻滋生了深厚的友誼。757年,李白因李璘事入獄,兩年後被赦。但是,身處偏遠之地的杜甫未能得到李白遇赦的消息,依然深深牽掛好友。
  • 史料記載:杜甫是李白的粉絲?李白和杜甫之間不得不說的奇聞軼事
    有專家考證:杜甫是李白的鐵桿粉絲,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杜甫和李白之間的奇聞軼事吧。杜甫和李白,一位「詩聖」,一位「詩仙」。古語有云:"仙近於天,聖近於地",他們都是詩中的王者。很多人可能會有「王不見王」的想法,認為向他們這樣的「詩中王者」,肯定各自處在不同的時期。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寫了一首滑稽的詩《嘲諷》杜甫。第一次閱讀讓人發笑,第二次閱讀讓人哭泣。在唐代詩壇,有兩座巍峨的山峰,即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李白比杜甫大11歲,比杜甫更早成名。然而,在他僅有的三次會面中,他在生活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天寶三年(744年)的夏天。當時,43歲的李白和32歲的杜甫在洛陽相遇。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相遇了。兩人一見鍾情,成為了敵人。同年秋,他們按照約定來到宋亮(今開封、商丘),遇到了詩人高適,三位志趣相投的詩人。
  • 同一地點,杜甫一首便拿下唐詩第一稱號,李白8首也難以匹敵!
    李白有一點要說明,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李白已經是詩壇重量級人物,人家給當時最有權力的唐玄宗當過御用文人,而杜甫只是一位「無名之輩」,但兩人相見卻如遇知己,從此兩人還約會過兩次,一同去過河南商丘和山東濟寧一帶遊玩
  • 「詩聖」杜甫一生只崇拜一個人,為他寫詩數首,句句驚世流傳千古
    一見傾心,為表對李白的敬仰之情,杜甫寫下了《贈李白》,杜甫此時的處境,可謂是一貧如洗,而對李白,不吝讚揚之情,並希望與其同遊梁宋之地。初秋,李白與杜甫第二次相見,他們一如最初見時詩裡所寫的那樣,同遊梁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