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戴宗綁上甲馬便日行800裡,為何這麼神?用一個字就能解釋

2021-01-08 靜者為王的江湖

水滸中一提有道術的人,許多人都想起了公孫勝,卻忽略了其實戴宗也會道術的,只不過比起公孫勝來,戴宗的道術非常單一,就是玩速度,快到什麼程度?

吳用向宋江介紹戴宗時,曾如此說道:「吳用有個至愛相識,現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本處人稱為戴院長。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裡,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義疏財……」

日行800裡,這幾乎相當於一匹千裡馬了!但好玩的是,戴宗想日行800裡,就需要把一種東西綁在腿上,然後施法這才可以。這種東西,叫:甲馬!有兩種解釋,一個是燒給亡人的紙馬!二個是:畫在紙上的馬,相當於符一類。這東西在民間並不神奇,但為何到了戴宗腿上,卻這麼神?

想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則先要破解「戴宗」這個名字,因為這裡面有文章。戴宗這個名字,只要變化一個字,便能看出些端詳來,即:岱宗!山東人必會笑起來,因為岱宗就是指位於山東的泰山,五嶽中號稱:東嶽!也皆知最後戴宗辭別宋江後,便是在泰安州嶽廟裡修行。那麼泰安州是哪裡?便在泰山地區。

所以戴宗自出場到落幕,都跟泰山有密切關係。泰山,在歷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為過去的帝王都要到泰山封禪。戴宗不是帝王,是一位會道術的梁山好漢,故而只能把目光鎖定在道家身上。那麼泰山跟道家有關係嗎?

當然有!在泰山上便有一位大神,叫東嶽大帝,別號:泰山神!這位尊神是如何來的,說法很多,由於不是重點,所以咱忽略,只說下泰山神座下,有四大護法!分別是:馬靈耀、趙公明(財神)、溫瓊、關羽!

二、摳門的戴宗

四大護法中,最著名的有兩人,一個是關羽,一個便是財神趙公明!關羽可以排除,因為在水滸傳中,有兩位關羽化身,分別是關勝和朱仝,且關羽是武帝講究武功,跟戴宗的神行術相差太遠。而馬靈耀號花光元帥,是三隻眼的火神象徵。溫瓊號溫將軍,但他的知名度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所以這兩人也跟戴宗毫無瓜葛,也排除了。

如今只剩下趙公明這位財神了!因為,吳用向宋江介紹戴宗時,曾特意強調過一句,稱戴宗是「十分仗義疏財」。那麼戴宗是不是仗義疏財呢?讓人大跌眼鏡!

在宋江被發配江州後,宋江開始打撒錢財,今兒給這個幾兩,明兒那個幾兩,就不是不給戴宗,哪料卻不斷聽聞戴宗的貪財模樣。比如一位差撥道:「我前日和你說的那個節級(戴宗)常例人情(賄賂銀子),如何多日不使人送去與他? 今已一旬之上了。他明日下來時,須不好看。」

也就是說,這位差撥提醒宋江,你咋還不賄賂戴宗銀子,這個人明兒就要來了,估計要給你穿小鞋了。果然戴宗來後,便大怒:「賊配軍(宋江)!安敢如此無禮, 顛倒說我小哉!那兜馱的,與我背起來!且打這廝一百訊棍!」瞅,戴宗這是仗義疏財嗎?從書中可清楚的看到,戴宗收銀子能收到手軟!

當然此刻戴宗還不知道面對的是宋江。但當天知道後呢?不說別人,只說李逵,他本來是戴宗的小弟,但在宋江、戴宗和李逵三人喝酒吃飯時,你看李逵那吃相,「把手去碗裡撈起魚來,和骨頭都嚼了」。且飯錢最終是誰結算的?是宋江!戴宗是地主,按理說這飯錢應是戴宗出,可戴宗卻自始至終連「客氣一下」都不客氣。

一面利用自己掌管牢房的方便橫收暴斂,一面讓惟一的小弟李逵,窮得吃個飯都丟人丟到家,更是面對老大宋江一毛不拔,吳用不是說戴宗「仗義疏財」嗎?這分明是一個摳門到家的形象。也許有人會怒:你扯了這半天,一會泰山,一會東嶽大帝和四護法,現在又扯了戴宗摳門,可這些跟他的神行術(甲馬)有啥關係?

三、神行術之所以神,原因只有一個字

關係大了,因為只有明白了這些,才能看懂戴宗施展神行術時的機關!書中曾有一段戴宗施展神行術的描寫,如下:

(戴宗)出到城外,身邊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口裡念起神行法咒語來。怎見得神行法效驗?仿佛渾如駕霧,依稀好似騰雲。如飛兩腳蕩紅塵,越嶺登山去緊。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千裡如同眼近。

重點是「金錢甲馬果通神,千裡如同眼近」這句,因為已經點明了,甲馬跟錢的關係,且緊跟著便又是如此描寫「當日戴宗離了江州,一日行到晚,投客店安歇,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重點是「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再一次告知,戴宗的神行術,跟錢有關係。因為在用完後,便要「取數陌金紙」燒送走!現在揭曉所有答案。

其一、戴宗為何搞那麼多錢,卻為人那麼摳門?其二、戴宗的甲馬為何那麼神?一個字就能解釋:錢!所以戴宗的神行術(甲馬)並不神奇,都是用錢買來,用錢維持下來的。

這堪稱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從戴宗的名字,到他神乎其神的神行術,原來只不過是《水滸傳》中玩的一個噱頭,而隱藏在後面的,才是最現實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神行太保」戴宗日行800裡,古籍中的「神行術」非常普遍!
    如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中有寫,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位的戴宗,能日行八百裡,號稱〝神行太保〞。據史書記載,擁有神行術的高人並不止一人。"神行太保"戴宗在小說裡戴宗原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押牢節級,人稱戴院長。宋江被發配江州時與其相識,後被宋江提拔到「總探聲息頭領」的位置,公孫勝也說過:「山寨中亦有一個招賢飛報頭領,喚做神行太保戴院長,日行八百裡路。」
  • 道教神行符:水滸英雄戴宗日行千裡的秘密
    古代人雖然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和敬畏,但卻無法擺脫現實中的引力。這此限制並沒有妨礙古人做出各種嘗試,以實現「飛天」的理想。西漢道家代表人物淮南王劉安,曾煉製出一種名為「天雄鶴胎」的丹藥,號稱服食之後可日行千裡。可惜,煉製的方法已經失傳。不過道教符籙裡,卻有神行符保存下來。這種特別的符籙就是《水滸傳》中神行太保戴宗所使用的甲馬。道教中很早就有神行符的使用的記載。
  • 戴宗腿綁四甲馬,便日行八百裡,但甲馬除了助戴宗跑步還有這功效
    戴宗腿綁四甲馬,便日行八百裡,但甲馬除了助戴宗跑步還有這功效戴宗在水滸中是一個擁有特異功能的人,在水滸的描述中,他能日行八百裡,人稱神行太保,是吳用的好兄弟,在江州做押牢,要是戴宗來到了現在,跑馬拉松絕對沒人是他的對手,我們來看一看戴宗這個馬拉松高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 水滸中,戴宗綽號「神行太保」,原來太保就是這麼個玩意兒!
    哈利波特有一把會飛的掃帚,而戴宗有一雙會飛的腿。提到戴宗,人們總會不由自主想到他那日行八百的神行大法。兩條腿上栓束四個甲馬,就能行走如飛,一日腳不點地能跑八百裡之遠。正因為這項亦神亦巫的特殊技能,戴宗被人稱為「神行太保」。
  • 戴宗為什麼能「日行八百」?
    戴宗是水滸第35回通過吳用的嘴出場的,「吳用有個至愛相識,見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封神演義》中的土行孫,更比不過《西遊記》的孫悟空,戴宗的神行術是依靠道具,他道具的是甲馬。由此可知,即便綁上甲馬,神行者的腳也要不停地邁動,沒有藉助外界的寶馬以及其他動力設施,只不過好像別人推著你走,不需要自身提供能量。這是李逵的感受,誰在推著他走,那是戴宗,只有他有這個力氣,因為此時的戴宗已經進入一種麻痺的亢奮狀態,比今天的興奮劑還有效果。
  • 戴宗被授予兗州都統制後,為何還要出家嶽廟?
    文/主任能日行八百裡的戴宗同學在水滸中並不是一個主要角色,但是恰恰是這哥們,看起來像豬一樣蠢,其實比猴還精明,跟著梁山大軍南徵北戰之後,他不但得以善終,而且還被授予都統制。按說,當了大官之後就更加應該好好為官,造福百姓才對,但是這哥們卻突然有出家了,到嶽廟當了和尚,這個細節很多人都沒注意,那就是為何戴宗在這種情況下還會出家呢?他遇到了什麼事情嗎?必須要跳出紅塵之外才能解決嗎?還是他完全看透了生活,決定出家修行呢?
  • 水滸中三大道法:戴宗神行法墊底,第一道法曾三敗梁山好漢
    首先來說說戴宗的神行法,根據原著記載,戴宗施展神行法,只需要將四片神行甲馬綁在腿上,就能夠日行八百裡,因此被人稱為神行太保。憑藉這項道法,戴宗入夥梁山之後,擔任山寨總探聲息頭領,跟隨宋江南徵北戰,在傳遞軍情和軍令上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神行法並非作者杜撰,據清朝《清稗類鈔》我們可以得知,神行甲馬最早起源於唐朝時期,是百姓在祭祀神祗時所使用的物品。
  • 戴宗腿上的甲馬並非傳說?清代古籍真有記載,原來是這麼個東西
    就拿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在梁山穩坐第20把交椅的「神行太保」戴宗來說,他的絕技便「日行千裡,夜行八百」。那麼戴宗究竟是如何僅憑著一雙腿,就能做到在短時間內完成長途奔襲的呢?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窺探一下其中的奧秘所在。
  • 神行太保戴宗,典型的井底之蛙(水滸眾生相)
    我要結果你也不難,只似打殺一個蒼蠅!」水滸裡的監獄管理幹部沒有不找犯人要錢的,這也屬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戴宗說的話最直白,想什麼說什麼,其他地方的監獄管理人員起碼還要繞點彎子,或者借題發揮,就這位戴宗不是,一點遮著蓋著的意思都沒有,想什麼就說什麼。他就不明白,有的事情,無論你官多大,也是能做不能說的。幹這個事還能這麼心直口快?
  • 神行太保戴宗-風一樣的男子
    戴宗,水滸人物,江州人,外號神行太保:日行八百裡為宋江送信。原來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節級。
  • 神行太保戴宗到底有多快,為什麼拿不了奧運冠軍?
    戴宗,水滸人物,江州人,外號神行太保:日行八百裡為宋江送信。原來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節級。學得道術,把兩個甲馬拴在兩戴宗只腿上,作起「神行法」,一日能行四百裡;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八百裡。有「飛毛腿」之稱。戴宗的「神行法」,看起來確實了得:腿上綁兩個甲馬,一日便可以跑四百裡;若是綁了四個,便可以飛奔八百裡。
  • 梁山好漢裡,除了神行太保戴宗,誰的速度最快?
    《淺說水滸》第326期(文/焦目)在梁山前三十六名天罡星中,有一人因為速度快而特別出名,此人便是神行太保戴宗。每次需要趕路時,戴宗都會在腳下拴四個甲馬,可以日行八百裡,堪比千裡馬。因為這個技能,他上梁山後,負責刺探情報,打探軍情等。
  • 水滸傳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最終是大笑而死,當時他在笑什麼?
    作為自然界中最高級的生物,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打從一生下來,母親除了賦予我們生命,也給了我們表達情感的能力。當我們看見美好的事物,會喜悅;看見不公平的事,會憤怒;看見失而復得的東西,會喜極而泣。人的情感就是這麼豐富,這麼複雜,同時也很容易過激。
  • 神行太保戴宗的神行法並非獨有,有一人的神行法還要強過於他
    在《水滸傳》中戴宗綽號神行太保,從綽號就可看出是關於跑路的,他有神行法,把四片神行甲馬綁在腿上,能日行八百裡。速度還是很快的,很適合打探、傳送情報。後來梁山大聚義排定坐次,戴宗位於天罡星之列,排第二十位,上應天速星,他的職位是山寨總探聲息頭領。
  • 《水滸傳》中,戴宗的「神行術」算是輕功嗎?為什麼?
    「神行太保」戴宗在天罡系裡被封為天速星,排在第20位,以快速行走見長。他的快速行走的本事,既不屬於武林中的輕功,同時也不是一個奔跑健將,而是一種法術。原著裡是這樣說的,而央視版的電視劇《水滸》也沒有迴避這一點。
  • 神行太保戴宗有何作用?
    他在腿上綁兩個甲馬,掐訣念咒,做起法來,一日能行五百裡;如果在腿上綁四個甲馬,就能日行八百裡,比一般的馬跑得還快。戴宗的本事就是神行法,飛報緊急軍情用得上。但是戴宗的任務又不完全是送情報那麼簡單,而是另有任務在身,好像連他自己都忽視了,事實上是存在的。梁山泊興旺發達,宋江坐第一把交椅都離不開戴宗,戴宗的作用可謂不小。
  • 神行太保戴宗的甲馬到底是什麼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裡,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可以看出戴宗的突出特點是神行,是一個有特異功能的人。戴宗的「神行術」其實是古代人的合理想像加上擴大的實際特長的混合體,戴宗絕對是一個馬拉松高手,不僅僅是後天的鍛鍊的結果,先天形成的因素更多一些,就如今天的劉翔一樣,戴宗在長跑方面突破了人類的極限,在宋朝通訊不發達的時期,新聞主要靠人們的口頭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必然加上一些合理的想像,由於人們認識的限制,把一些超常規的東西都歸結是有道術,用日行八百裡來形容快,這個速度跟不上《封神演義
  • 梁山上最快的人戴宗,綁上甲馬可日行8百裡,訣竅卻並不在於甲馬
    戴宗之所以能夠在梁山上發揮這樣強大的作用,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足夠「快」,所謂「健足欲追千裡馬,羅衫常惹塵埃,神行太保術奇哉。程途八百裡,朝去暮還來」,戴宗的速度甚至能夠與千裡馬接近,哪怕是長達八百裡的路程,早上出發晚上就可以到達,他也因此被稱為「神行太保」。
  • 戴宗腳上的甲馬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戴宗是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來是江州兩院押牢節級,為人很仗義,而且可以日行八百裡,所以江湖人稱戴宗是「神行太保」。
  • 神行太保戴宗 10
    八句詩歌說的好像是神行太保戴宗,暗示這個人物會上梁山四海揚名,一個朝廷命官兩院節級放著大好官途不要,憑什麼去做強盜?!宋江有第一死忠小李廣花榮,至於二人以前交集情況略去不說。吳用有至愛相識戴宗,兩個人以前交往情況一概不知,只能去猜。所以:施耐庵本回書開篇詩勸人向善,老生常談大道理。說什麼『世味薄方好,人情澹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