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泓碧水 留悠悠鄉愁

2020-12-16 梅州日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吳海清

芹洋半島溼地公園鬱鬱蔥蔥的綠景順著水岸線逶迤向前延伸,清澈乾淨的梅江河面上不時有白鷺掠過。傍晚時分,三五成群的市民踏著落日餘暉散步,享受城中森林帶來的舒適……這和諧的畫面,既是市民生活中的生態剪影,也是梅江區河長制工作成效的縮影。

近年來,梅江區著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總目標,紮實做好「河長制」工作 。目前,河長制工作進入從「見河長」轉向「見行動、見成效」的深入實施新階段。

河長當先鋒

治出水清岸綠

10月14日上午,李秋滿處理完公務後,便行至西陽鎮直坑村黨群服務中心旁的白宮河段,巡查河面及周邊情況。途中發現河面漂有水浮蓮和垃圾,她便順手把它們撿起裝進垃圾袋。「每天都有村幹部來清理水面垃圾,自己巡河看到了也會順手撿,現在的垃圾比起之前少很多了。」李秋滿說。

河長上崗,河流變樣。自2017年成為白宮河直坑村段的河長後,李秋滿每個星期至少巡河一次。「發現有問題就會拍照,通過『智慧河長』系統向上級反映並進行處理。」據她回憶,曾經的白宮河面漂滿了垃圾和各種雜草樹,基本沒人敢靠近。後來,河長制全面推行後,直坑村完成了白宮河(直坑村段)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包括清理河道、升級兩岸環境等措施,全面提升水質,並打造了賞心悅目的「水韻直坑」河道景觀示範段,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休閒遊玩。

直坑村水環境的改變是梅江區河長制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印證。截至目前,梅江區現有6名區級河長、14名鎮(街)級河長、61名村(居委)級、59名自然村河長,各級河長積極履職,定期開展巡河,及時發現並處理河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今年9月,梅江區還率先在全市建立「河長+檢察長+警長」的聯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河長辦的協調職能、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公安機關的打擊違法犯罪職能,把生態損害公益訴訟、快速有效打擊涉水違法犯罪和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結合,形成助推梅江區河長制工作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健康發展的整體合力,進一步強化梅江區河湖庫的管理與保護。

從源頭治起

汙水不犯河水

今年60歲的陳志平是土生土長的周溪村人。在他看來,穿村而過的周溪河是兒時最美好的回憶。「那時的河水都可以直接喝,村民也會去河邊洗菜。一到夏天,小孩子就下河撈魚、摸螺。」陳志平說,十幾年前,這樣畫面就消失了,周溪河水質越變越差,整個河道都被水浮蓮侵佔,大家生活汙水直接排到河道,垃圾也亂扔,久而久之,周溪河成了人們避而遠之的「垃圾河」。

如何讓人們記憶中的清流重現?源頭治理是關鍵。從去年開始,梅江區便投入450萬元對黃塘河、周溪河兩條輕度黑臭水體約5.7公裡河段的底泥汙染物進行清理。同時,梅州市還在黃塘河、周溪河分別建設了水質淨化廠,和配套的沿河截汙管道,使周邊區域生活汙水儘可能納入城市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實現統一處理達標排放,提高梅州城區汙水處理能力和節能減排水平。

另外,梅江區也已完成了長沙鎮、三角鎮、西陽鎮等4個鎮級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建成了28個村級汙水處理設施,重新劃定了畜禽養殖禁養區並基本完成了禁養區養殖場(戶)的清理清退工作。下來,梅江區將繼續加大力度抓水汙染防治工作,突出汙染源頭監管,進一步壓實各級河長工作責任,確保做好轄區內河湖庫的日常管護和保潔工作,打贏水汙染防治攻堅戰。

改善水環境

打造良好生態

過去的一年,梅江區各級部門紮實開展河湖劃界和「五清」「清四亂」專項行動,完成了全區16個入河排汙口整治任務;投入314萬元購置2艘水面清潔船負責河湖的日常清漂,全年共清理水面漂浮物2500多噸;結合鄉村振興和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投入200多萬元,對全區重點河段兩岸的雜草、雜樹、斷橋、殘壩進行清理。全區河湖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規劃建設碧道,既是水生態環境治理的升級版,也是河長制重要工作抓手。記者了解到,目前,梅江區正大力推動萬裡碧道的項目建設。該項目總規劃建設長度89公裡,其中,2020—2022年實施的項目有3項,分別是長沙鎮碧道項目、周溪河綜合整治項目和白宮河碧道建設項目。碧道建設長度合計31.6公裡。今年的主要工作是推進梅江長沙圩鎮段碧道工程和周溪河段碧道工程。

如今的梅江區,一條條河流重拾昔日的清澈,一幅幅「碧水青山」的美麗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下來,梅江區將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原則持續完善水治理系統,實施水環境治理,強力推進水利項目建設,把「詩畫梅江」建設成為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城市。

相關焦點

  • 詩詞‖悠悠碧水馨瑤起,筆墨含情雨露涼
    悠悠碧水馨瑤起,筆墨含情雨露涼。《藕花》七言絕句綠意盎然幽靜處,殷殷希望藕花明。寄情真愛生圓滿,軟玉結香蘊永恆。詞/《臨江仙》睡蓮細雨斜風縈碧水,瓊枝玉葉蛙鳴。輕搖素蕊舞浮萍。花開香繞岸,小女踏歌聲。晨起魚兒依倩影,天姿柔媚娉婷。漣漪輕漾撒空靈。清馨涵冷露,蝶夢賦真情。
  • 留住青山綠水 承載悠悠鄉愁
    一曲《鄉愁》觸動了多少遊子的內心,為留住青山綠水,石首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鄉村振興為契機,讓故土載得住悠悠鄉愁。以購代扶種出了最優家鄉糧
  • 石碓聲聲遠 鄉愁悠悠近
    石碓聲聲遠,鄉愁悠悠近。聶氏百年碓窩湯圓面,這個具有中華農耕時代生產生活文明典型特徵的畢節傳統美食,如今仍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保持著、煥發出古老而又年輕的神光,其傳統製作方法與技能,亦在我聶氏家族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代代傳承。因此,為了保護好、傳承好這一代表畢節本地百年生活文明與傳統的民間飲食文化產品和工藝,特請求文保部門對此進行支持與保護。
  • 看得見綠水青山 留得住悠悠鄉愁——樂清市樂成街道環境綜合整治...
    溫州網訊  對於樂清市樂成街道的居民而言,環境綜合整治給這裡既帶來了綠水青山,也留住了悠悠鄉愁。近年來,樂清市以全域美建設為抓手,立足民生先導,以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為前提的城市更新步伐進一步加快。
  • 悠悠鄉愁 絲絲奎面
    夜晚,林永元(左)和妻子在盤面做面從頭天夜裡開始將曬乾的麵條收回房盤面是空心奎面13道工序中重要的一道將餳面進行分籤奎面多長,鄉愁就有多長在襄陽穀城石花鎮駱蓄巷林家面鋪,59歲的林永元,就是那個拉扯鄉愁的人。作為「石花老林家空心奎面」省級非遺傳承人,林永元從16歲開始,就一頭鑽進家族作坊裡,學習製作奎面,傳承父親的衣缽。奎面絲絲,工藝繁雜。
  • 唱和詩:碧水青山醉夢秋,煙波江上景悠悠
    02·依韻南嶽山人《題暖冬》南亭漁樵藍天碧水一江秋,園空露珠滿白頭。何懼寒冬來得巧,化為煙雨去無憂。03·次韻南嶽山人《題暖冬》鄧文君乍入初冬又憶秋,象山灕水意悠悠。曖風燻得遊人醉,如飲瓊漿不上頭。風霜冷月夢悠悠! 05·步南嶽山人《題暖冬》穿山樓主節氣立冬時過秋,長街仕女薄裙悠。公園百卉延春意,灕水清波洗筏頭。
  • 聽古詩|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國初年被火焚毀,1985年重建,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禕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2.昔人:指傳說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駕鶴過黃鶴山〔又名蛇山〕,遂建樓。3.乘:駕。4.去:離開。5.空:只。
  • 臨沂副市長賦詩:走進長三角的田園與鄉愁
    原文:你也說鄉愁我也說鄉愁鄉愁就是小時候小時候走過的路小時候爬過的溝夜晚追著螢火走最難忘還是那濃濃月光下滿天數星鬥你也說鄉愁我也說鄉愁鄉愁就在家門口家門口的雞家門口的狗還有門前樹下漫步的蝸牛最令人懷念的還是母親那一針一線一聲問候你也說鄉愁我也說鄉愁鄉愁就在我村頭羊在山上叫
  • 看得見山水 留得住鄉愁
    石壁村這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村莊,漸漸成為人們嚮往鄉愁的寄託。遠眺被兩座秀麗的山川擁抱的石壁村,山泉、綠樹、繁花、遊客,整個村莊透露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和諧寧靜和勃勃生機,在這裡,既看得見山,又望得見水,怎能留不住你的鄉愁呢? 以前許多人都在問,平阿高速公路沒修之前,這路是「兩化」的必經之地和交通要衝,公路帶富了一方人。如今高速修通後,石壁村怎樣留住人。
  • 水韻悠悠話湯河
    水韻悠悠話湯河  撰文/任雪松「蕭蕭北風蘆葦蕩,悠悠清瀾湯河水。」民諺有云:「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自然景觀。冬日裡,漫步在湯河岸邊,儘管是天寒地凍,心中有暖意,懷揣一份放鬆,一份淡然,思緒也隨著這一灣碧水流向遠方……配圖餘劍洪,中青國旅秦皇島青青草原攝影採風團隊領隊兼攝影師,北戴河徒步健身運動協會理事,北戴河文藝生活編委會主任。
  • 「茶爐子」難忘的的鄉愁
    「茶爐子」難忘的的鄉愁【李世居報導】在同州湖,隨著"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起伏跌宕的音樂聲中,同州茶樓造型風趣的燒水師傅,跟著扭動身軀,好似滾燙的茶水翩翩起舞,茶韻悠揚,回味綿綿,遊客在此品著茗茶,欣賞噴泉的音樂,享受著"妹妹坐船頭"暢遊同州湖的感覺, 「茶爐子」那抹不掉的鄉愁,讓思緒又回到那個年代,喝茶人與茶有關這背後的故事您能品嘗得出嗎?。
  • 騰衝馬站彩色稻田:清清淡淡悠悠遠遠 卻更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美感
    鄉村,一直是很多中國作家魂牽夢繞的濃濃鄉愁,也一直是很多城市中朝九晚五上班族的心之所向。我沒有文人墨客的那股子書香氣,也不是大城市中碌碌奔波的人,卻也是一樣的熱愛這鄉村土地。蜻蜓低飛,風箏似的繞著那一灣碧水潺潺,溪水微蕩,也漾起了遊人絲絲縷縷的心緒。繼續往前走,道路開始熱鬧起來,原本是安安靜靜的鄉間小路飄蕩起了陣陣吆喝,也飄蕩起了縷縷人間煙火氣。一座架起的高臺驟然進入眼帘,想必這就是七彩稻田的觀景臺了吧。走上高臺去,一切美景盡收眼底。稻穀竟然真的是彩色的,整塊田野就像一幅巨大的油畫。
  • 青山、碧水、花海、美食……
    養你的眼青山入畫,碧水映天。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這就是花都!水天同樂芙蓉笑 (曾昭財/攝)碧水藍天花之都 (李雲華/攝)假日喜遊花都湖 (李光蓮/攝)嫋嫋煙雨,鄉愁依依。四月,暖意融融。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這就是花都!
  • 悠悠萬坪杉木河
    說起萬坪,人們很快會想到萬坪有四寶:豆腐、火腿、鐵器、竹器。在我看來在萬坪還有兩樣十分優質的產品值得讚許。來到水庫站在堤埧上,我環顧四周,一湖碧水落在青蔥蒼翠、霧氣瀰漫的松林的懷抱裡。秋風輕拂水面,撩起陣陣漣漪,好一派秀靈和美的景相。水庫的右側看到一列鬼斧神工鑿開的紫色的紅砂石涯,色彩豔麗奪目,象一排坦露胸肌的土家漢子雄俊地站立在一湖碧水之旁守護著心中的愛人。我們走在松林幽深的小路裡,看到珠晶瑩剔透霧露懸在松針上,在微風中閃爍,浸潤晨曦的光暈。
  • 颯颯英姿爽,悠悠筆墨香 | 中秋何人度,所思在遠方
    秋菊盞酒,金風吹桂香更留。月圓人聚,一年得幾休?碧海藥成,奈長河難奔,星槎船。不得於飛,廣寒獨心憂。獨倚欄柵思渺茫,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時光荏苒,皎月灑銀光,銀光傾洩,傾洩出人間的悲歡離合。夜幕風寒籠袖冷,薄霧瘦綠罷千秋,皎皎銀河月復圓,縷縷清輝洗濁塵,朵朵閒雲悠悠去,悽悽孤影應何歸?
  • 【澳洲漢詩】千帆碧水鷗鳴曲,萬樹紅花夕照煙.
    (攝影:查小倩)(2017.4.1)鄉愁文/八月飛雪 十五年來夢已非,徒留往事慰身衰。孤帆一海攜風逝,歸雁千山入靄馳。獨倚鄉愁鄉漸遠,慢尋舊影舊猶離,子規啼夜人無寐,月借殘雲掩淚垂。九馬畫山九回顧,一灣碧水一望收。老街舊跡多無數,唯獨鍾情古戲樓。蓮花池春晨文/秋笛曙色清明亭獨佇,松青柳綠路人稀。鴨浮浪暖樓眠水,花綻魂幽女探微。繞岸欄杆提翠枕,沐風翁嫗舞桃闈。詠春百鳥高枝戲,黃壽丹梢耀璧暉。
  • 居民捐出老物件 文化館裡留鄉愁
    早報訊 (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李瑩 文/圖)日前,鯉城區江南街道亭店社區「鄉村記憶文化館」正式通過泉州市第二批「鄉村記憶文化」項目驗收,鯉城又添一個留住鄉愁的新平臺。走進亭店社區「鄉村記憶文化館」,130餘平方米的展館裡,陳列著200多件生產、生活的老物件。
  • 秋風颯爽,來山東美麗休閒鄉村邂逅鄉愁(下)
    秋風颯爽,來山東美麗休閒鄉村邂逅鄉愁(下) 2020-10-30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任秀榮《家鄉的蘑菇圈》||「鄉愁裡的河北」散文大賽|張家口
    >「鄉愁裡的河北」主題散文大賽啟事鄉愁地理版 || 省文研會版(點擊上面藍字可見詳情)棗酒萬果紅杯「鄉愁裡的河北」散文大賽參賽作品展示|張家口篇家鄉的蘑菇圈 0你從唐朝月光下走來 11廣府城記 12文武之鄉,乃成乃安 13流淌在心底的河 14綿延千年的老街根脈 15西石門的花 16龍潭風雨 17飄落在西河溝的記憶 18牆裡開花牆外香 19野菊 20媽媽的豆麵湯 21悠悠邯鄲道 22餃子宴 23仰望故鄉 24響堂石窟 25範成大走過燕趙地 26扁擔顫顫的歲月 27老宅的那棵桃樹 28敕勒歌 29字燈 30牲口棚 31京娘湖情歌 32漸行漸遠的趕會 33毛張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