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微信號,有的小學生都用微信和朋友交流,孩子的微信也是父母關心的重點對象,通過看孩子的微信朋友圈內容來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小的時候發點童言無忌的東西也不算什麼,父母只要及時給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即可,但是孩子初中高中到大學期間如果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那就是思維有問題了。
長大後越沒有出息的孩子,越喜歡發這3種朋友圈。你家孩子有這種情況嗎?
1. 愛轉發雞湯文
有些孩子喜歡轉發一些附和學生辛苦的雞湯文,尤其是身邊同齡人寫的那種,小小年紀就好像"看破紅塵"一樣,故作深沉,這種雞湯文就和"中二病"一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孩子轉發這種文章,自己也依舊不振作起來好好學習。
2. 抱怨同學和老師
朋友圈裡抱怨一些生活瑣事很正常,但是有些孩子沾染了流行文化後,把身邊的人進行"汙名化",用一些成年人詞彙形容他們,比如"綠茶"之類,讓人看了之後非常辣眼睛。
3. 愛炫耀、炫富
父母最怕孩子養成錯誤的價值觀,變得虛榮拜金,形成攀比的壞風氣。有些孩子讓爸媽買昂貴的東西後,就喜歡花式曬,不僅在學校裡炫富,在朋友圈裡也要天天炫耀。
現在的孩子受到流行文化影響比較重,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即便父母素質比較高,孩子還可能從電視劇、綜藝節目裡學到很差的行為,而且同學之間也會相互模仿。
所以家長一定要嚴格管理,不要讓孩子養成這些壞毛病。
怎樣才能讓孩子以後有出息?
1. 督促孩子好好學習
學習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事情,正如成年人踏踏實實認真工作就沒工夫花天酒地一樣,孩子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壓根沒空去沾染不良思想,"現充"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父母應該督促孩子好好學習,並且在孩子休息時間內多陪孩子做做體育運動,節假日和周末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動物園玩,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2. 不要溺愛孩子
當孩子提出過分的要求時,父母不要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溺愛孩子對孩子的成長傷害極大,被溺愛的孩子缺乏共情能力,很容易變得任性自私。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從一開始就不要對孩子太過寵溺,否則孩子很可能會試探父母縱容的底線,不斷變得更加任性。
3. 進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非常重要,受到過感恩教育的孩子素質通常都比較高。從最基礎的感恩思想開始,孩子會知道自己的好生活來之不易,開始對父母和親人心懷感激。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在生活中受到朋友和老師的善待,也會很有禮貌地回饋對方,變得更招人喜歡。成年之後懂得感恩的人,對周圍的人都會非常友善,人際關係非常健康。
4. 鍛鍊交際能力
父母要重視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避免孩子在交朋友的時候被不好的思想帶壞。
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孩子會明辨是非,不容易盲從於同齡人的壞風氣,在交友的過程中進退有度,不會因為交際問題而把生活搞得一團糟。
現在很多孩子都比較"早熟",以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的年紀,現在的孩子卻啥都知道了。但是這種"早熟"太過膚淺,孩子不具備與之相配的思想意識,很容易養成盲目跟風的壞毛病,家長應該幫孩子把關,別讓孩子的思想被這些東西腐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