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動起來!乳腺癌術後患者康復鍛鍊

2020-12-14 彭淑蓮主任

第一階段:(術後1d至拔除胸壁引流管,約1周) 以掌、指、腕、肘關節運動為主,包括指關節屈伸運動、交替屈指運動、握彈力球運動、腕關節及肘關節屈伸運動等;該階段患者進餐時儘量自己持碗 杯、自己刷牙、洗臉,睡覺時患側上肢部位墊小枕以避免腕部下垂。

第二階段:(拔除胸壁引流管至術後1個月) 以肩關節運動為主,包括:

1 壓球運動,囑患者兩手在胸前壓球,運動時患側肩部稍抬高,腕部不要抬高過肩;

2 梳頭運動,可在健側手幫助 下用患側手持梳子越過頭頂梳對側頭髮,並儘量觸摸對側耳朵;

3 手指爬牆訓練,患者面對牆壁站立,其雙手從肩部水平開始沿牆面向上觸摸,每天標記能觸摸的最高高度。

第三階段:(術後1個月後) 以上肢旋轉、後伸運動為主,包括:

1 轉繩運動,將繩子一端綁於門把手上,用患側手握另一端並轉動繩子;

2 滑繩運動,將繩子置於頭頂晾衣杆上,患者雙手握繩兩端,用 健手拉繩,以拉伸患側肩關節;

3 舉槓運動,囑患者雙手抓槓, 兩手相距60cm將槓舉高過頭頂,再彎曲肘部將槓放於頭後方; 然後反方向將槓舉至頭頂,再回至原位;

4 壓臂運動,囑患者雙 手壓牆壁並支撐身體,然後練習肘關節屈伸動作。

以上訓練每天練習2~3次,每次持續25~30min,訓練過程中注意避免疲 勞,以運動時稍出汗、輕度呼吸加快、但不影響說話且次日起床 後無疲勞感為宜。

△ 有氧健身操包括頭部運動、頭部旋轉、單肩上提、雙肩上提、向前拉臂、上舉側屈、左右轉體、上舉前屈、左右擺髖、 前後擺髖、左右跳踏、踏步擺臂,共12節。

△24式簡化太極拳鍛鍊,每次連續打2遍太極拳,每次20-30分鐘。太極拳以其獨特的圓弧動作 ,具有柔 、韌 、穩 、緩 、練等特點 ,動作範圍涉及全身的肌肉及關節活動 ,其主要的旋轉功能特點,在改善肩關節活動度的同時還具有自我按摩作用 ,利於淋巴回流 ,減輕上肢淋巴水腫。

漸進式阻力訓練(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 PRT)即在阻力訓練的過程中,鍛鍊強度、重複次數、組數等是不斷調整變化的。

○PRT中需定期調整的內容包括鍛鍊的頻率、強度、鍛鍊量(組)、重複次數等。乳腺癌患者進行PRT的鍛鍊量、強度、頻率、持續時間及開始鍛鍊時機並沒有統一標準,鍛鍊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

○癌患者上肢的PRT主要涉及到的肌肉包括胸大肌、 背闊肌、三角肌、斜方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

○鍛鍊時可以藉助啞鈴、彈力帶或其他體育器械,其中啞鈴是最常用的鍛鍊工具。藉助啞鈴進行上肢鍛鍊時一般包括3~5個動作,如啞鈴仰臥推舉、直立划船、坐姿划船、坐姿推胸、啞鈴彎舉、啞鈴聳肩、過頭推舉等。

○全身性的阻力訓練即在上肢鍛鍊的基礎上增加3-4項下肢鍛鍊,如腿部伸展、腿部推舉、腿部彎舉等。

相關焦點

  • 上海絕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可活過5年,術後康復引入智能手環
    他呼籲,乳腺癌診治亟需推行「全程精準管理」,引入網際網路+的思維和技術來撬動改革。目前,一種「康復手環」應運而生,乳腺癌術後患者佩戴手環即可實現遠程監測,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專業的術後健康管理,延長生存期。「智能手環」針對乳腺癌術後患者,可實時收集患者運動和睡眠信息,並將數據反饋至醫院平臺。
  • 鄭文琦和他的乳腺癌術後康復龍舟隊
    乳腺癌術後康復龍舟隊 鄭文琦 供圖一段名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划龍舟抗病魔》視頻刷爆社交媒體,這支由乳腺癌術後康復患者組成的龍舟隊獲得了無數網友的點讚——「這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2019年11月,一支「特殊的」龍舟隊在雲南省體育局、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的指導和支持下,由昆明癌症康復協會和雲南泓樽奧樂龍舟隊合作建立。這也是一支完全公益地為喜愛龍舟運動的乳癌術後患者,提供專業龍舟技術指導和場地、器材支持的龍舟隊。據鄭文琦回憶,十多年前,他在國外的運動期刊上看到,龍舟可成為乳腺癌術後康復運動,國外已有成熟的隊伍在做相關方面訓練。
  • 乳腺癌術後為什麼肩膀疼痛?早期該如何康復鍛鍊?
    乳腺癌術後為什麼肩膀疼痛?早期該如何康復鍛鍊?來源:健康雲科普周浦醫院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原標題:《乳腺癌術後為什麼肩膀疼痛?早期該如何康復鍛鍊?》
  • 雲南首支乳腺癌術後患者龍舟隊端午集結
    這正是我省首支乳腺癌術後患者龍舟隊,他們通過龍舟這項運動來對抗病魔,拓展生命的寬度。  在雲南省體育局、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的指導和支持下,昆明癌症康復協會於2019年11月開始了龍舟隊的建立工作,由雲南泓樽奧樂龍舟隊牽頭,完全公益地為喜愛龍舟運動的乳癌術後患者提供專業龍舟技術指導和場地
  • 關注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
    當前,乳腺癌全程管理方案讓乳腺癌成為了一種慢性病,生存期延長、生活質量提高的前提下,根治術後的患者回歸正常生活,變得尤為重要。在獲悉「乳房重建」時,相當數量的乳腺癌患者表現出強烈的意願。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曹阿勇介紹,如今的乳腺癌手術治療範圍越來越小。一方面,保乳手術可以達到和乳房切除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期。只要患者符合保乳指證,患者本身也有保乳的意願,保乳是第一選擇。另一方面,乳腺癌切除手術同時進行乳房重建。
  • 膝關節置換手術,如何在術後獲得更好的屈伸角度,康復鍛鍊很重要!
    這是很多做完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患者,或者準備做置換手術患者共有的疑問,有一些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由於術後忽視了關節的康復鍛鍊,結果造成了一定的粘連,所以屈伸角度會有一定的受限,在康復的過程當中,會非常擔心屈伸角度到底能不能恢復到正常,今天咱們就來嘮一嘮這個問題。
  •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鍛鍊及注意事項!
    但是膝關節置換後的康復治療您了解嗎?術後康復治療主要是為了患者能更好的恢復膝關節行走功能,減輕腫脹疼痛等症狀,所以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及康復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一下康復科對於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康復鍛鍊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 踝關節骨折術後多長時間能鍛鍊?康復訓練應該這麼做
    無論是何種損傷,一定的康復鍛鍊有利於患處的恢復。如果為骨折損傷,手術處理後多久能進行鍛鍊?踝關節骨折術後多長時間能鍛鍊?對於踝關節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時間,一般建議從術後兩周開始進行,但實際術後第一天即可開始鍛鍊,只不過時間不同,鍛鍊的幅度以及強度也會有所不同。
  • 手指再造術後如何正確進行康復訓練?
    早期的功能鍛鍊是術後感覺與運動功能恢復的關鍵。濟南顯微外科醫院手指再造中心醫護人員教您如何進行康復鍛鍊:01、康復訓練到底是什麼?手術只能對損傷進行相對修復,是達到滿意治療效果的第一步,後面的康復治療同樣極其重要。只有配合完整的康復治療,才會使受傷部位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專業解答一般來說,手指再植、再造手術的患者在術後三周左右開始鍛鍊,骨骼手術的患者在術後四周開始鍛鍊。
  • 膝關節置換術後,院外康復和鍛鍊需要注意些什麼?
    但部分患者出院回家後,對於在家如何康復,以及生活、鍛鍊中的一些注意事項還有所疑惑。本文特對此問題進行一簡要解答。首先,患者回家後應繼續術後康復計劃,不同階段康復重點不同,應該按時複查,根據醫生指導,及時調整訓練內容和強度。
  • 骨折術後康復,錯過這3個時期就「晚」了!
    很多骨折患者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有效正確的功能鍛鍊和康復指導,臨近骨折部位的關節往往出現粘連僵硬,同側肢體肌肉廢用性萎縮,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導致生活不便及痛苦。因此,骨折術後康復訓練尤為重要,值得骨科、康復科醫師和患者的足夠重視。醫師的正確指導,患者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使骨折術後的後遺症降到最低,恢復到最佳狀態。
  • 骨折術後 何時是關節康復的最佳時期
    術後4~6周:骨折康復的「蜜月期」患者通常在術後4~6周回骨科門診複診。為什麼要4~6周,是因為經過這麼長的時間骨折部位基本都有一個初步的癒合。這個階段恰恰是骨折康復的「蜜月期」,患者應該密切配合康復治療,也就是跟康復「度蜜月」。很遺憾,這個最佳時間患者基本在家度過了。
  • 超力抗癌三千問:乳腺癌術後多久可以同房?
    乳腺癌患者做完乳腺癌手術後能不能過性生活呢?乳腺癌患者過性生活會不會不利於乳腺癌患者病體的康復呢?實際上,乳腺癌手術以後,乳腺癌患者是完全可以過性生活的。經過美國專家隨訪發現,性生活並不會促使乳腺癌復發,但是普遍反映乳腺癌手術後,乳腺癌患者的性要求減少了。  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切除後,常常對自己的形體美產生顧慮和擔心,甚至認為自己不再是「完全的」女性,擔心丈夫是否還愛自己。
  • 六天就要動起來
    「其實,康復鍛鍊的知識從術前就應該了解,手術後6天左右的圍手術期,康復治療就該介入了,儘快『動』起來,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恢復肢體的功能。骨科手術不是簡單地幫你接好骨,恢復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在8月10日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全國聯盟啟動儀式上,南醫三院康復科主任劉剛介紹說。
  • 腫瘤患者術後如何調理,中醫專家告訴您
    受訪專家:華海清,東部戰區總醫院全軍腫瘤中心腫瘤內三科主任擅 長:擅長消化系統腫瘤及乳腺癌、肺癌等惡性腫瘤的診治,尤其對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文字整理:張茜視頻編輯:楊秋蓉術後康復期,藥療、食療雙管齊下一些病人早期腫瘤手術切除後,不需要進行放化療,康養的重點是藥食療法。1.藥食療法。一方面是吃中藥,另一方面可以食用一些滋補品。
  • 骨折術後要靜養?請別忽略康復治療!
    骨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很大,而骨折的治癒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自己快點好起來」是每一位患者的心聲,那你知道骨折術後錯過康復的黃金期,會最終留下了不可逆的後遺症嗎?今天顧連專家就為大家分享骨折術後康復的常識,記得收藏。
  • 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訓練
    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儘快恢復其力學機能。 手術是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於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且機體臟器功能低下,手術的危險性很高,術後併發症多。併發症輕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別是對其術後康復應進行指導。
  • 三陰性乳腺癌術後應強化卡培他濱治療?
    近日,第三屆腫瘤精準診療高峰論壇暨第六屆乳腺癌個體化治療大會順利召開,在本次會議中,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晁騰飛教授及江蘇省人民醫院乳腺病科的謝暉教授對三陰性乳腺癌術後治療中是否應該強化卡培他濱的治療策略所持觀點不同。兩者各抒己見,為我們深度解讀了三陰性乳腺癌術後治療中卡培他濱的應用策略。
  • 橈骨遠端骨折了,術後幾天可以動?
    原創 靳夢蝶、李錦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橈骨遠端骨折了,術後幾天可以動?橈骨遠端骨折是前臂骨折的一種常見形式,也叫做Colles骨折,大多是因為摔倒時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手腕伸展著地所致,中老年婦女由於骨質疏鬆而成為了橈骨遠端骨折的好發人群。
  • 肩袖修復術後康復鍛鍊
    但是缺乏專門評價術後康復鍛鍊對功能改善影響的評分工具。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早期康復鍛鍊可改善功能活動。研究人員將患者隨機的分配到早期康復鍛鍊組和晚期康復鍛鍊組。前者在術後3周開始ROM,而後者制動至術後6周,然後後進行主動肩關節運動。 肩臂手殘疾評分為0表示功能健全,而100則為最嚴重的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