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封為神仙的這個人,文化大革命時候居然顯靈過

2020-12-14 一般明月

沒有做神仙之前,他的名字一聽就是濃烈的鄉土氣息—張勝貴,就像劉德華原來叫劉福榮很相似。

張勝貴,湖北蘄水人。同治11年也就是1871年夏天,張勝貴一副流浪道士的打扮,衣著襤褸,腰懸葫蘆,背一簍草藥,來到了杭州拱宸橋邊,借宿在橋東一間茅草房裡。

拱宸橋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張道士很快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俗話的正確性。張道士懸壺濟世,醫術高超,不久就在拱宸橋邊打開了一片天地,名聲漸行漸遠漸無窮。

有一天,張道士正在一邊熬製湯藥,一邊忙碌地看病。突然來了一班衙役,誰都猜的出來,故事裡的衙役絕大部分是黑社會,否則故事就可以over了。

有成仙特質

這班跑龍套的衙役,用棍棒驅趕病人,要張道士立馬出診,上門給縣令把脈。張道士不知道是自帶神功,還是氣血逆流,突然嘎一聲倒地身亡了。黑社會衙役一看,跑了一回龍套,跑出人命來了,哥幾個趕緊撤。

張道士成為神仙的潛質露出了一點端倪來了,四鄰八鄉的百姓圍著醫生哭了一天後,張道士自己坐起來了,邊打哈欠邊說:「閻王說我陽壽未盡,不許我在陰間多待,叫我回來了。」消息傳到黑社會大哥縣令耳朵裡,縣令心裡一計算,這道士連閻王爺都接待過了,哥哥從此躲著你走吧。

1878年三月二十一日傍晚,看到沒,連傍晚都寫出來了,這個日子肯定是必考題,必定是個紀念日。話說,當時有個婦女在拱宸橋上哭了一會,然後跳入水中尋短見。

見義勇為獎

張道士立馬三步並作兩步,一個高臺跳水,鑽入冰冷的京杭大運河裡。跟許多故事的結局一樣,婦女得救了,而張道士被浩蕩的河水帶走了。

神跡又忽隱忽現了,有人看見張道士被一隻路過的老鷹帶走了,有人乾脆看見張道士自己化作一隻老鷹飛走了。

這個張道士不但醫德高尚,而且又見義勇為,再加上又在空中飛行,運河兩岸百姓紛紛表示,張道士一定而且肯定是個神仙。於是,當地士紳聯名上書朝廷,希望修廟紀念神仙。當時光緒皇帝才八歲,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聽得懂神仙方術,不過他敕封張道士為「張大真人」,慈禧太后禮數也不能少,也賜張道士「顯佑仙官」。

賜仙

既然皇帝、慈禧太后都點名表揚了,張道士的居住條件得改善一下了,神仙住茅草屋成何體統,改成歇山頂飛簷大套間,張仙人塑成坐下都兩三米高的像,名字再也不能叫道士了,統一改成張仙人。

有人知道張仙人的生日是農曆七月二十三,神仙過生日總不能吃一碗壽麵了事,塑像必須坐八人大轎,出門巡視一番,還得唱三天大戲。出巡隊伍綿延不見首尾,方圓數十裡男女老幼全都跟在張仙人塑像後頭,興高採烈地遊行。最出挑的是一支妓女方陣,身穿紅綢衣衫,腳穿繡花鞋,頭戴時令鮮花,手銬腳鐐,作蘇三狀,求張仙人跟閻羅王打個招呼,來生不做這苦命人。

塑像幾米高

張仙人其實一直沒有離開拱宸橋。文化大革命時,張仙人的廟與塑像與墳墓都拆毀了,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賜的匾額也不知所蹤了,但是廟的北牆還在。

有一天,有人看見張仙人從牆裡面走了出來,只見張仙人的身影隱在牆上,不一會悄悄地退隱而去。也許那天是江南梅雨季節,牆壁返潮。但老百姓不管科學,一時間,張仙人現身的說法一傳百百傳萬,杭州人嘉興人湖州人潮水一般洶湧而來。大家一圈一圈地席地而坐,等著張仙人再次出來跟大家見面。

京杭大運河第一仙

張仙人遲遲不出場,人群遲遲不肯散,後來出動了消防車,用水龍頭把失落的人群衝散。

今天,張仙人居住在了拱宸橋西邊,跟他的故居隔河相望,不過故居早已不在了。

相關焦點

  •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關係到底怎樣?
    在慈禧授權下,這場變法很快就成為歷史,一些倡導改革者也付出血的代價。所以我們不得不說一下,這位清朝最得勢的女人到底與光緒皇帝的關係咋樣?從1868年到1898年這三十年中,慈禧太后始終如一的是大清帝國最高掌權者。之後就兩個皇帝,一個小皇帝同治,一個小皇帝光緒,叫做同光中興。同光中興給中國帶來工業化的進步,城市化的發展,這都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 光緒被立為皇帝,慈禧太后為什麼不除掉醇親王?溥儀說出了真相
    古史新談/文清末政治中,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一脈可謂是榮寵一時,連續出了光緒和宣統兩位皇帝。父憑子貴,祖因孫榮,奕譞的地位在朝廷中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何況奕譞和慈禧太后的關係非同一般。奕譞的妻子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兒子載灃娶的又是慈禧太后的寵臣榮祿的女兒。
  • 光緒皇帝真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嗎?有什麼證據?
    他四歲就被抱進宮中,見不到家人,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長大。他從入宮起便被慈禧太后掌控,飲食起居都沒有自由,是一個悲情的傀儡皇帝。他也曾抗爭,在甲午戰爭失敗後,為了挽救清王朝的統治,他決定進行變法改革,但是遭到了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的強烈反對,最終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幽禁於瀛,此後他再也沒有能夠重獲自由,1908年11月14日,年僅三十八歲的光緒皇帝在瀛臺去世,次日,七十四歲高齡的慈禧太后亦死去。
  • 倘若光緒皇帝殺掉了慈禧,那麼清朝是否會扭轉乾坤?
    一、光緒的絕地反撲 據史書記載,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鬧崩的時候,即是光緒皇帝毫無還手之力的。道理很簡單,在慈禧太后上交權力的時候,朝廷裡面四品上的官員基本上都在慈禧太后手中掌握,光緒皇帝能夠接觸到的最大權限也只有四品官。因此,朝堂的高官都是慈禧的人。
  • 慈禧殺光緒皇帝之謎!
    光緒皇帝自打登基之日起在位總共有34年之久,雖然在位時間不算短,但在位期間卻沒有什麼實權,朝中大權基本上被慈禧太后所掌握,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然而就是這個一生都活在慈禧陰影下的皇帝,其實心裡也是渴望自由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他親政後,也試圖想要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並且想通過變法來改變現狀,改變國家。
  • 光緒寵愛的珍妃死前說的三句話,讓慈禧太后心有餘悸!
    就連那皇宮裡平日華容富貴的帝王家也多了不少悲劇故事,珍妃就沒熬過這個慘澹的年月。珍妃尊號恪順皇貴妃,滿洲正紅旗人,她是光緒皇帝的僅有的兩個妃嬪之一。也是最為受寵的妃嬪。珍妃的父親本為禮部左侍郎長敘,不過她很小就隨伯父長善去了廣州生活。而那時廣州作為通商口岸,早已經開始接觸西方文化了,成了中國新思想發源的地方。
  • ...溥儀是光緒皇帝的親侄子,那慈禧太后與溥儀的生母又是什麼關係呢?
    愛新覺羅·載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緒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於1871年,父親是醇親王奕譞,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1889年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 隆裕太后封袁世凱心腹為軍機大臣,滿清遺老咬牙切齒:和袁有私情
    清朝當時已經是風雨飄搖,慈禧太后為了省錢,就降低了宮中各嬪妃的俸祿,皇后一年一千兩銀子,珍妃這樣的普通嬪妃,一年只有三百兩銀子。以正常的開銷來說,三百兩銀子完全夠用,可是珍妃平時大手大腳慣了,一下子讓她省錢,她覺得非常不適應。於是她居然開始賣官,讓想當官的人孝敬她銀子,然後她再讓皇帝給予那個人官職。
  • 慈禧太后本姓王,老家山西小王莊——慈禧太后身份揭秘
    奇怪的是,慈禧之身世,百餘年來,猜測不斷,傳說種種,未有定論,真是人紅是非多,即使慈禧太后是個臭名昭著人物,但網上開始流傳著各種出生版本,那可謂眾說紛紜。除北京說之外,還有五種說法:(1)甘肅蘭州,(2)浙江乍浦,(3)內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蕪湖,(5)山西長治。鹹豐皇帝詔選秀女,葉赫那拉氏——後來的慈禧太后被選入宮中,封為蘭貴人。
  • 當年慈禧太后是愚蠢還是壞,為何與全世界強國為敵?
    慈禧太后,這個人就是一個權利迷,她能夠利用手上的權力將大清朝嗯,為大人物玩弄於鼓掌之間,可見他不是個蠢人。同時向11個國家宣戰,並不代表她有多剛,而是她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而已,這充分顯示了慈禧太后的壞。
  • 光緒準備帶兵困住慈禧,慈禧先下手為強,為何還要留光緒一命?
    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是醇親王奕譞,他本是親王之子,卻被帶到了皇宮成了一朝天子,受萬人敬仰。有多少人爭破了腦袋才可以坐上這一位置,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令人羨慕的皇位。卻成了光緒皇帝無形的牢獄。
  • 光緒死後,為什麼慈禧不立載灃為帝,而立載灃的兒子為帝?
    光緒皇帝載湉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父親是醇親王奕譞(道光第七子),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同治皇帝駕崩後,由慈禧太后提議立了年僅四歲的載湉為帝。載湉是個悲慘的皇帝,從小離開父母被慈禧指定為皇帝,沒有享受過父母的關愛。
  • 早就是死敵,慈禧死前讓光緒侄子做皇帝,是不懂斬草除根嗎?
    就連西方人都認為日本的勝利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但是清朝就是這麼敗了!並且是兵敗如山倒,連能挽回一點顏面的小勝仗都沒有!光緒皇帝開始奮發圖強,之前執政的慈禧太后也在壓力中開始逐漸隱退,戊戌變法就這麼開展了。
  • 為清朝滅亡背鍋,被慈禧當作棋子的人,她就是隆裕太后
    說起清朝的滅亡,我們都會想起來那個整日裡帶著大臣們作妖不斷,還生活作風不嚴謹的慈禧太后。但清朝真的宣布滅亡的時候,其實是通過隆裕太后的一道懿旨,一道遜位詔書讓大清王朝徹底覆滅。誰又能想到光緒皇帝那個平庸無能的皇后,才是終結者,結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
  • 光緒皇帝究竟是怎麼死的?
    民間一直有三種聲音,一說是慈禧太后,一說是袁世凱,還有的說是慈禧太后的太監李蓮英,眾說紛紜,至今仍無定論。下面,我來根據我所了解到的來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光緒皇帝去世之後不到24小時,慈禧太后也去世了。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清帝國兩個最高國家領導人相繼去世,實為奇怪,此事引發了一百多年的討論。
  • 慈禧臨死之際,殺死光緒還指派個小屁孩做皇帝,啥意思啊?
    但如果能說真話,總歸還是有一些人願意說的。司馬就是其中一個,所以你可以在文末留言罵我,無論你罵與不罵,司馬總是要說真話的。想當年,慈禧從諸多候選人中選中光緒做皇帝之際,她顯然是喜歡這個小孩子的。而稍後,她對這個男孩子的培養,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用心,事實上光緒帝真的得感激她,可以說她和他之間,確實有一種類似母子之間的情感。
  • 有人說同治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同治皇帝作為慈禧唯一的兒子,可以說也是她的依靠,雖然說後來同治死後,慈禧依然掌控朝廷大權,這也是與她選擇了年幼的光緒,並在其幼年時親自撫養有關。二、選後衝突同治皇帝在選立皇后的問題上與慈禧發生衝突,慈禧中意的是刑部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而慈安太后則希望選翰林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同治皇帝自己也喜歡阿魯特氏,認為富察氏輕浮。最終,同治按照慈安的意見選擇了阿魯特氏為皇后,而慈禧喜歡的富察氏則被封為慧妃。
  • 光緒提出設立懋勤殿 慈禧聽後為何大發雷霆?
    在這種民族危機之下,許多進步人士紛紛上書要求變法,最終由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開啟了中國近代維新變法的進程。在這場改革中,光緒推動變法的過程,其實是戴著鐐銬跳舞。因為他一方面想儘快革除現有的種種弊病,另一方面又不可觸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舊貴族的利益。
  • 光緒喊「太后」,慈禧不滿,李蓮英教光緒個詞,慈禧眉開眼笑
    光緒帝是清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受到慈禧的控制,但他並不是慈禧的兒子,光緒原名為載湉,是慈禧的親妹妹和醇親王的孩子,按理來說是與皇位無緣的,不過在他4歲時,同治帝過世了,為了能夠掌權,慈禧扶持了載湉登基。
  • 光緒到底被誰毒死的?專家:其實最可疑的不是慈禧,而是這個女子
    中國的近代是一部備受屈辱的歷史,清政府的積貧積弱,列強的虎視眈眈,都給這個千年古國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擊,而在清朝宮廷內部,也發生了激烈的派系鬥爭,比如說慈禧為首的守舊派和光緒皇帝為首的維新派,就因為政見不一而導致了矛盾的產生,1898年,光緒實施戊戌變法,但是還不到一百天,就因為被袁世凱出賣而被慈禧發動政變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