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遊戲
我和我的家人在暑假玩了很多遊戲:捉迷藏,三個字,丟手絹……但是我最喜歡玩的還是「猴子撈月亮」。
遊戲馬上要開始啦!一群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圈做「井」,扮「月亮」的我則在「井」裡跳來跳去,隨時做著躲避被撈的準備。演「小猴子」的妹妹和弟弟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著,一看就知道他們在商量怎麼撈住我這個「月亮」。
「遊戲正式開始!」媽媽一聲令下,扮「井」的小朋友一起唱響了歌謠「小月亮,晃悠悠……」歌聲剛落,兩隻「小猴子」飛奔而來,試圖快速地撈住我這個「月亮」。我盯著他們也飛快地繞著「井」跑起來。就這樣,「月亮」跑,「猴子」追,僵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雙方不分勝負。追跑畢竟是體力活,我終究耐不住無止境地追跑,因體力不支而氣喘籲籲了,有幾次險些被小猴子撈到了呢!最後我一時大意,竟然離開了「井」,「碎」了。
輸了需要接受懲罰,必須說出帶有「月」字的詞或詩句,幸好我語文基礎還不錯,我腦子靈光一閃,一下子就說出了好多呢!
遊戲還在進行中,家裡大廳不時傳來我們的笑聲,加油聲,歡呼聲……真是愉快的一天呀!
漂流瓶裡的小魚
我看過很多品種的小魚,有小丑魚、小金魚、沙丁魚等等,不過我還是覺得那隻裝在漂流瓶裡的小魚最特別,雖然我不知道它叫什麼。
爸爸辦公桌上多了一個漂流瓶,裡面還有一條小魚。那條裝在漂流瓶裡的小魚吸引了我,我整個人趴在桌子上觀察它的一舉一動。
那條小魚只有嬰兒的手指那麼長,是藍色的。它的眼睛小小的,尾巴像一把小扇子,身上帶有閃閃發光的鱗片,可愛極了。它在瓶底下待了好久,沒有遊上來過。不知過了多久,小魚擺動著靈活的身體終於遊到了上面。結果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過了,小魚又沒動靜了。我正擔心:難道它卡在那裡了?我伸手進去試探了它一下,它一個閃電的速度,「嗖」一下遊到水底去了。「原來你在騙我!」我喊道,它好像知道自己犯了錯,忽然間在那裡東躥西躥,像在對我說:「對不起,我不應該騙你。」
我發現它好聰明,它吃東西的樣子也很有趣。水裡有一些小魚料和雜質,它把那些東西一股腦全吃進去了。我以為那些髒東西它也會吃,出乎我意料,那些髒東西都被它吐了出來,原來它只吃魚料啊。
這是一隻裝在漂流瓶裡的小魚,它「才貌雙全」,而且很有趣,我非常喜歡它。
翻花繩
周末,媽媽為了防止我和弟弟沉迷電子產品,就教我們玩「翻花繩」的遊戲。
翻花繩有對翻和自翻兩項。對翻的玩法是這樣的: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織,變化多端,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
媽媽給我們示範,牢、鉤、壓、挑、松……一系列動作在她指尖上飛快地閃動,毛繩在她的手指間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不一會兒,一個五角星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還有胡蘿蔔、鐵軌、降落傘、太陽、艾菲爾鐵塔……這可讓我們大飽眼福。媽媽可真是一個靈活多變的魔術師呀!
媽媽示範完後,決定讓我和弟弟對翻花繩。我摩拳擦掌,想要跟弟弟一決高下。我們你來我往地翻起繩來,我先將繩子組合成「叉叉」開關,弟弟不甘示弱,瞬間將繩子翻成了「麵條」狀。我們一會兒翻出一個蝴蝶,一會兒翻出一個蜘蛛網,一會兒又翻出一個網格……花樣可真是層出不窮呀!十幾個來回下來,我們還沒有分出勝負。好勝心強的我不免心裡著急:不行!這樣下去,啥時候才能贏呀?得想個辦法!於是,我嘻嘻一笑:「我要給你設個陷阱,不要中計哦!」說著,我將繩子翻成了立體的、令人難以拆解的圖案。弟弟眉頭微微一皺,看樣子應該不會了,他猶豫著,用手捏住線,輕輕一翻,我大笑道:「中計了!」果然,線在弟弟手中散開了。他失望地嘆了口氣,不服輸地嚷著:「這次不算,再來一次!」翻花繩的遊戲在屋子裡繼續著。
靈巧的小手翻來翻去,像美麗的蝴蝶上下飛舞,翻花繩遊戲不僅鍛鍊了我們手指的靈活性,又保護了我們的眼睛免受電子產品的危害,還加深了我們姐弟之間的感情,真是一舉多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