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農曆正月十五,恭賀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聖誕!

2020-12-17 道家文化漫談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也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聖誕之日,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合稱為三官大帝。同時農曆正月十五對於道教來說意義非凡,它還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的聖誕之日。

道教有三祖,即始祖、道祖、教祖,道教把黃帝奉為始祖,最早的神話傳說是黃帝問道於廣成子,這也是道教思想正式形成的標誌;道教的道祖是老子,道教認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太上老君位列三清,是道教最重要的尊神之一;教祖即為張道陵天師,張天師創立了天師道也被認為是道教的正式創立。很多人認為農曆五月十八才是張道陵天師的聖誕,甚至各地的許多道教宮觀也在五月十八舉行各種法會來慶賀天師的聖誕,根據《龍虎山志》等古籍記載,祖天師張道陵的聖誕之日是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

張道陵為東漢沛國豐邑人,乃是漢代留侯張良的八世孫,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於天目山。《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描述了祖天師出生的不凡經歷,祖天師的母親夢到有一位從北鬥魁星來的神人下凡到家中,贈予她蕾薇香,香氣四溢,整個房間和衣服上都留有香味,數月不散。後來其母感到懷有身孕,東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十五日生張天師於吳地天目山。不凡之人必定天生異象,在天師出生的時候,黃雲覆室,紫氣盈庭,室中光氣如日月。

張道陵天師幼年就顯得天資聰穎,熟讀各類經書典籍,懷著輔佐漢室的理想,在漢明帝永平二年,時年25歲的張道陵,經郡守舉薦,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令一職。本以為可以在官場一展拳腳,奈何江州當地官員貪贓枉法,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張道陵黯然辭官,決定潛心修道。朝廷幾次徵詔,張道陵均是避而不見,遁世修行。

張道陵天師開始在名山大川之間雲遊,尋找可以修道的洞天福地,最開始在河南的北邙山辟穀修行,後來張道陵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龍虎山因此得名。張道陵天師輾轉到蜀地時,發現當地民風淳樸,除了鶴鳴山適合修道以外,當地的民眾也可以得道教化,於是張天師決定在鶴鳴山潛心修行。

某天夜半三更之時,張天師正在半夢半醒間,忽然看到道祖太上老君下界到凡間,對天師說,蜀地有六大魔王在荼毒生靈,殘害百姓,你前去降服他們,這樣你的功德將會圓滿,即可升入仙界。說罷又授以張天師「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和陽平治都功印,三五雌雄斬邪劍:「狀若生銅,五節連環之柄,上有隱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重八十一兩,常用誅制鬼神,降剪兇醜。」祖天師手持三五雌雄斬邪劍,有黑虎傍身,在蜀地斬妖除邪,並降服了六大鬼王。

在張道陵壽元123歲之際,將太上老君所傳授的經籙、寶劍及天師印交付其子張衡之後,與弟子王長、趙升白日飛升。張道陵祖師位了方便教化民眾,在蜀地設立二十四治,是布化行道的機構,立教之初規定凡是入道者交五鬥米為信,因此最初的教團被稱為「五鬥米道」。後人將張道陵尊奉為第一代天師,因此教派也被稱為「天師道」,「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它的意思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在道教正統的神仙體系裡有著名的四大天師,他們分別是張道陵、葛玄、許遜和薩守堅。天師為世襲制,從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到現代,已經傳承了數千年,有六十多代。天師之位傳到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時,張恩溥攜子張允賢及祖傳劍印遠赴寶島。

祖天師寶誥本來南土,上溯蜀都。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後侍老君兩度於玉局。千軸得修真之要,一時成吐納之功。法籙全成,受盟威品而結璘訣。正邪兩辨,奪福庭治而化鹹泉。德就大丹,道齊七政。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天扶教,輔玄體道。大法天師,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衝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相關焦點

  • 正月十五,恭賀上元天官聖誕、祖天師張道陵聖誕,恭誦寶誥,可獲福無量!
    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巡遊三界,考校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的神仙升臨、品匯考限與萬類化生之事。若眾生在正月十五這天禮念醮祭三官大帝,則可以賜福、赦罪、解厄,功德無量。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在天官聖誕日親自去道觀祭拜天官的善信,也可以轉載本文並持誦三官寶誥,向全天下普告天官聖誕,同樣獲福無量。
  • 道教:農曆二月十五日,恭賀道祖太上老君聖誕!
    農曆二月十五,是道教道祖太上老君的聖誕之日。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創立的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主要依託,奉《道德經》為聖經,尊太上老君為道祖,並且結合了原始的鬼神崇拜發展而來。太上老君的神話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出現老君的神仙形象。
  • 正月十五,恭賀天官聖誕、祖天師聖誕,持誦並轉載寶誥,可獲福無量
    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巡遊三界,考校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的神仙升臨、品匯考限與萬類化生之事。若眾生在正月十五這天禮念醮祭三官大帝,則可以賜福、赦罪、解厄,功德無量。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在天官聖誕日親自去道觀祭拜天官的善信,也可以轉載本文並持誦三官寶誥,向全天下普告天官聖誕,同樣獲福無量。
  • 正月十五 |恭賀祖天師聖誕、天官聖誕,持誦寶誥,可獲福無量
    正月十五恭賀祖天師張道陵聖誕,大法天師,雌雄二劍,誅斬妖精。正月十五祖天師張道陵聖誕,都功玉印,官服群履。
  • 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紫微大帝聖誕,說一說道教的天官信仰
    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也叫元夕,古人稱夜為「宵」,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所以古人把正月十五這一天稱作元宵節。人們在這一天會全家人一起吃元宵,象徵團圓幸福,古時候到了晚上還會有熱鬧非凡的燈會。
  • 正月十五,恭祝祖天師張道陵聖誕,恭誦寶誥,可獲福無量!
    祖天師張道陵,字輔漢,東漢時期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的創始人,上承黃老下啟道教諸派,是為"老祖天師"即天師張氏之始祖;又稱"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等號。農曆正月十五日,為道教教祖張道陵天師的聖誕,是老祖天師的顯化之日,道教有三祖,始祖黃帝、道祖老君、教祖道陵張天師。
  • 農曆九月二十三,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聖誕
    今天是道歷4716年,農曆九月二十三,為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的聖誕之日。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天師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的意思。
  • ☯ 道教祖天師——張道陵的傳說!
    道教稱祖天師、泰玄上相、大聖降魔護道天尊!張道陵(34年-156年),字輔漢,東漢人,系劉邦軍師張良(子房)的八世孫。張道陵是道教的創始者創始人。道教信眾稱他為張道陵,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尊老子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爾注》闡揚道教教義,稱「道」是「一」,「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 五月十八,恭賀張天師聖誕!齋戒焚香,見者消業,轉發得增福報!
    恭賀天師降誕之辰很多人認為,五月十八是祖張天師的誕辰。但是根據《龍虎山志》、《留侯世家宗譜》等記載,祖天師張道陵聖誕在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第四十八代天師張彥頨(湛然天師)聖誕才是農曆五月十八。可見,湛然天師對龍虎山天師府乃至當時的正一道發展幾有再造之功。當然,無論是哪位天師誕辰,在今天道教發展中,發揚天師宗風,垂範立教,流衍之道脈殆至於今,仍堪啟迪後人。
  • 道教的四大天師!
    張天師為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又稱「降魔護道無量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師」。張道陵本名張陵(34-157年),字輔漢,號天師,道教尊稱為張道陵。雖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師之號,但後世仍稱天師,一直沿至今日。張道陵為道教的創始人,加之其是道法高深、陣魔伏妖、神通廣大,白天飛升的仙人,故在道教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又為歷代神仙故事所烘染,其在平易近間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奉祀一直至今。
  • 道教創始人 ---張道陵(原名張陵)
    隋唐時期,道教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了諸多小派,修煉方式由修煉外丹向修煉內丹轉化。金元時期又產生了一個較大教派-全真教。此後,各派之間逐漸融合,發展至明清時,正一道成為符籙派的代表,全真道成為丹鼎派的代表。民國後,由於連年戰火,道教受到衝擊,宮觀多被毀,其勢漸微。道教界人士為維護本教成立過一些道教徒的群眾組織;1912年,北京白雲觀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國性組織"中央道教會"。
  • 農曆三月初三,恭賀道教尊神真武大帝聖誕!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對於道教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西王母在西崑侖瑤池聖地舉行蟠桃盛會,宴請三界諸位神祇。同時也是道教始祖軒轅黃帝和北極四聖真武大帝的誕辰。各地的宮觀會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法會,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萬民樂業。
  • 《 【道教神仙】九月廿三,恭祝天師薩祖聖誕》
    道教尊為祖師先天教主掌風雲雷雨尚書一元無上薩翁真君、天樞上相西河救苦一元無上薩真君、先天教主風雷雨部薩真君、祖師汾陽散吏救苦真人、玄風永振天尊等,居法幕下天機府,與張道陵祖師、葛玄祖師、許遜祖師合稱「四大天師」、「四相真君」等。        薩祖聖誕是農曆九月廿三。據《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載,「西河薩祖,本位立先天。唐朝方得道,道法闡興隆。降伏諸妖魔,鬼怪滅其形。
  • 道教祖師張道陵和龍虎山
    (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創始人,漢朝東漢時期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四大天師之一。據記載太上老君降臨蜀漢,「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張道陵整合當時的:黃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團體,創立道教稱正一盟威之道。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
  • 道教:張道陵,普施符籙禳救災禍,被後世尊為五鬥米道教始祖
    後入鶴鳴山修道,創立早期道教,凡人道者要交米五鬥,故稱「五鬥米道」。道徒尊稱張道陵為「天師」,五鬥米道也被稱為「天師道」,成為道教正宗。天師的名位,由其後人世代承襲,歷代嗣位天師的,也就名正言順地成為全國道教領袖。金元以降,北方出現了道教另一大派全真道,天師道改成「正一道」,盛行於南方。
  • 諸真傳 | 道教始祖張道陵(一)
    ► 鶴鳴山詩題中的「鶴鳴山」,又稱「鴣鳴山」,在今四川省大邑縣北二十五裡的鶴鳴鄉境內,詩中的「仙翁」是陸遊對嗣漢天師府祖天師張道陵的尊稱。與當時的太平道同屬道教的早期教派。後來因「黃巾之亂」,太平道被朝廷瓦解了,正一盟威道就成了中國道教的唯一源頭,張道陵也因此成為道教的開山鼻祖並為世代所景仰,鶴鳴山也因其為道教發源地而名載史籍,成為高道棲居、名士遊聚的勝地。
  • 關於道教中神仙的七個等級,原來神仙分為七等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神仙等級的劃分,不是正統道教典籍的劃分,而是上清派的觀點,有人就納悶了,上清派不是道教的分支門派嗎?為什麼上清派的觀點沒有被道教採集在其中呢?上清派的故事關於上清派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上清派的祖師叫做魏華存,只不過成立的時間較晚,到了三國時期,有一個叫做張魯的成立了天師道,這個天師道完全是繼承了道教的意志,在三國時期影響巨大,魏華存本是天師道的人,後來張魯被曹操降服後,魏華存就想著自立門派了,亂世是一個出梟雄的年代,這並不奇怪,魏華存成立門派也是以道教為基礎,但是為了能夠取代天師道就創造了一位新的神仙
  • 正月十五,恭賀上元天官大帝聖誕!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
  • 火神廟丨農曆二月十五恭賀太上道祖聖誕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老君的聖誕日,為國際道教節;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正所謂:一氣含三混沌初,太清立教自虛無。誰將周禮東傳孔,誰入函關化胡夷。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太上道祖。
  • 終南山書院 | 讀懂中國道教的宮觀和神仙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作為中國古代「三教」之一,道教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教信仰、民間習俗、醫藥科技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但現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對道教並不了解——鑑於此,今天為大家推出:中國道教的宮觀建築和神仙譜系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