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在這12年的求學生涯中,可以分為三個學段:小學、初中和高中。中小學階段中有著「三道坎」,分別是小學三年級、初二和高一這三個階段。
有些人可能會提出疑惑:這「三個坎」,到底哪個坎最關鍵?答案當然是每道坎都是關鍵,每道坎都不容小覷,家長在孩子處於這「三道坎」的時候,必須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否則孩子會在相應學段的學習中會舉步維艱。
01第一道坎:小學三年級。
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逐漸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在這個過渡期中,有的學生在讀三年級的時候完成從「學渣」到「學霸」的「華麗轉身」,而有的學生到了三年級之後就相當於自身的學習潛力被榨乾了似的,從此學習成績一蹶不振,甚至學業成績出現「自由落體」的狀況。
小學三年級的語文增添了命題作文,原本的看圖寫話退出歷史舞臺,語文這個科目的難度拾級而上;而數學科目在難度上也有所突破。經過三年級這個階段的「磨合」之後,學習優異的同學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逐漸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家長比較關注孩子三年級階段學習習慣的,老師也對相應的學生比較看重,那麼這種學生一般成績不會差。但還有一些原本一二年級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對其學習習慣放任自流,這種學生到了三年級之後自然在成績上存在比較大的短板了。
02第二道坎:初中二年級。
初二階段,也是區分學霸和學渣的一個「分水嶺」:有的初中生到了初二之後,由原本比較低調的學困生進步為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而還有一些初中生在上初二之後對學習沒有什麼興趣,對網路遊戲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這種學生在上初中二年級之後自然成績好不到哪裡去。
而在初二這個階段,家長進入更年期,初二的學生也進入了叛逆期,叛逆期的初二學生VS更年級的初二學生家長,二者「狹路相逢」,到最後會演變成一個怎麼樣的情況,這考驗著相關家長的家庭教育成效。
03第三道坎:高中一年級。
學生到了高中階段,最為關鍵的一道坎就是高一階段。我們知道,和高中的學科知識相比,小學和初中階段只能算是「小兒科」,而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各個科目的內容在深度、難度和廣度等方面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在高中一年級這一「磨合期」如果無法熬過去,那麼高中三年必定會很難適應,要考上理想的大學,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朋友們,你們覺得中小學階段的「三道坎」,到底哪一道坎最為重要呢?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