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一華文小學因桌球而受寵 誕生多名桌球國手

2021-01-08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3月28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桌球很小,但在馬來西亞,有一個新村,卻因小小的桌球,取得大大的成就,村內一所華文小學更因桌球而受寵,成為大馬國家體育理事會和吉打州體育理事會重點支持,長年關注的華小。

  1990年代至2000年左右,大馬國家桌球手,多數來自這所華小──巴東倫武新村的馬華學校。

  黃淑琴2010年共運會奪銅

  在巴東倫武新村「誕生」的桌球國手,有黃淑琴、方錦山、方錦長、曾蓮芳、林依雯、溫寶琴、劉婉霞等等。這些,都是馬來西亞乒壇響噹噹的名字。

  當中最出色的當屬黃淑琴,她在2010年印度新德裡大英國協運動會,為國家隊取下關鍵2分,擊敗英國隊,協助大馬桌球隊奪下女團體賽銅牌;這也是大馬桌球隊歷史性的第一枚銅牌。黃淑琴就來自巴東倫武新村的馬華學校。

  也因為有這樣多桌球好手來自這一新村,國家體育理事會和吉州體育理事會為馬華學校帶來好消息:2006年興建一所桌球訓練中心,為教練打造更理想的空間以訓練更多球員,好讓桌球運動可以茁壯成長,可以繼續代表國家出賽,爭取更高榮譽。

  教練高榮光 屢出高徒

  這個故事有個關鍵人物,高榮光。他就是巴東倫武新村,也是馬華學校的「寶」。

  在馬華學校任職的高榮光(58歲),本身就是桌球教練,自1980年開始訓練校隊,原只因興趣教球,交出成績卻相當驚人,手下球員一飛沖天,一個個從區賽、州賽一路打到全國賽場,更先後成為國家桌球選手。

  他本來就異常熱愛桌球運動,從小就在桌球桌上練身手,長大後到處參賽,經常拿獎。

  機緣成熟後,他才有機會接受培訓,成為合格桌球教練,從此在教練崗位上屢創佳績,年復一年打造桌球國手,成為馬來西亞國內非常傑出桌球教練之一。

  坐望這一生的成就,他就一句感言;「此生已無遺憾了!」

黃淑琴輝煌表現的剪報,被高榮光在布告欄,讓學生們效仿她的精神。(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58歲依然精力充沛

  與高榮光交談,說起桌球運動或聊起有關桌球的點滴時,他就眼神發亮,即使現已58歲,依然精力充沛,仍在持續自己最喜愛的工作。

  高榮光說,可以長久呆在桌球圈子,是因為所付出辛勞都看到回報,每見學生獲得傑出成績,他心裡都會感到開心和自豪。

  「當學生拿到獎項,無論冠軍、亞軍或季軍,都不會忘記向我道謝,這樣的知恩圖報精神,也讓我感動,這也成為我最大的推動力。」

  高榮光也開心看到馬華學校出產這樣多的桌球國手,他們的傑出表現,獲得國家體育理事會開始注意到吉中巴東倫武這個小新村,同時也提高了這裡的聲譽。

  經年累月苦練

  高榮光說,桌球運動除了天賦和天分,也要付出心血去苦練,遇到好球員也要長時間陪伴他們訓練,才有可能練出好成績來。

  「成為國手,首要條件是對桌球運動有興趣,且要熱愛,唯有熱愛這項運動,才會特別努力的練習,練習過程中不論遇上什麼問題,都會設法化解。」

  他說,從1990年代一直邁入2000年,巴東倫武的小孩都是一個星期7天,每天到馬華學校課室打桌球,無論早上或下午,都有小孩在這裡打桌球。

  高榮光指出,這些年會出現這樣多桌球好手,是日日練、天天練的成績;「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不是一朝一夕可成就的事,不是隨心打球就可以幸運拿到冠軍寶座的。」

  「我想說,以前小孩們都沒有所謂的智慧型手機,當時也沒有很多娛樂可以玩,所以新村的小孩子都是會花很多時間在他們喜歡的球類上。現在的小孩子都被許多電子產品所吸引,還有現在的小孩子也要去很多補習課或其他課程,導致他們無法抽出時間來打桌球、練桌球了。」

  借用課室打桌球

  回想90年代,馬華學校根本沒有桌球室,校方只是允許學生借用2間課室打桌球,當時也只有4張桌球桌,學生卻已玩得忘我。

  高榮光說,學校假期間,學生甚至可以從早上到晚上,一直留在課室打桌球。一些比較傑出的學生,會在各項比賽中摘下冠軍杯,過後代表瓜拉姆拉縣去區賽,再代表吉州體會理事會去全國賽,都會交出傑出的成績。

  「當其他學生們看到球友們都拿冠軍回來,就會激發大家更積極投入桌球運動,大家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代表國家出賽。」

  高榮光非常感謝學生們的用心和努力,讓桌球運動發揚光大,甚至把巴東侖武這個新村的名氣,帶到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

  各方全力支持

  馬華學校校長黃振豐說;「這是不容置疑的成績,這裡確是桌球運動的搖籃,這裡培育了許多桌球好手。」

  他說,該校董家協和校方一定會百分百支持這項運動,給予他們協助和鼓勵,再把這運動推向更高峰。「一些家長會自薦孩子到學校參與桌球隊,都希望訓練出下一個桌球國手。」

相關焦點

  • 中日桌球國手名古屋再聚首 共憶「桌球外交」佳話
    中新社名古屋4月3日電 題:中日桌球國手名古屋再聚首 共憶「桌球外交」佳話  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1971年第三十一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中國受邀參賽,隨後出現了著名的「桌球外交」。47年後,作為那段歷史親歷者的前中日桌球國手在名古屋再聚首,同臺競技,共憶佳話。
  • 合肥市這個學校來了桌球國手
    合肥市這個學校來了桌球國手
  • 盤點桌球題材的影視作品,多到超乎你想像|桌球大百科
    回到小山村後,壯壯和小夥伴們在困難的環境中仍然堅持著自己的這一愛好,並得到了學校周校長和小金老師的支持,成立了一支桌球隊。在大木倉小學王書林老師的桌球啟蒙下;經過什剎海體校第一代桌球國手王錫添教練的嚴格要求,飽嘗了建基工程兵隊的風風雨雨,獨自踏上新疆的列車,經過八一軍旅生活的洗禮,憑著毅力,憑著實力,王濤終於在六運會上出露鋒芒。代表國家隊,揚威國際賽場,成為廣大球迷心中的偶像,為國爭光,成為人大代表。
  • 盤點桌球題材的影視作品,多到超乎你想像
    回到小山村後,壯壯和小夥伴們在困難的環境中仍然堅持著自己的這一愛好,並得到了學校周校長和小金老師的支持,成立了一支桌球隊。 情迷桌球波(2006) 德國 電影
  • 桌球國手退役後闖世界:給耶魯學霸上課,先罰站三小時
    桌球國手退役後闖世界:給耶魯學霸上課,先罰站三小時 童飛鳴。本文圖片 錢江晚報她曾經是桌球國手,退役後闖蕩世界。
  • 福州人物——林兆發:年少桌球夢,花甲繼續圓
    林兆發剛上小學就喜歡上了桌球,二年級被吸收進校桌球隊訓練。1991年,朱丹潔被選入省體工隊桌球隊。  林兆發非常關心女兒的訓練情況,還經常自費隨省桌球隊到各地觀看比賽。有一次,球隊因經費緊張沒法乘飛機外出比賽,他得知後慷慨資助了全部機票錢。
  • 衢州這所小學「悅動桌球」伴孩子幸福成長
    校長楊文良介紹,「悅動桌球」是後溪鎮中心小學的特色課程,一直以來,學校踐行「桌球文化強校、國球精神育人」的辦學傳統,努力讓校園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幸福樂園。  桌球是學校的金名片  「掌握好角度,集中精力,不要分心。」學校桌球室裡,孩子們揮汗如雨。十幾個孩子正在教練的指導下運球、扣球、擋球,一招一式頗有專業風範。
  • 日本天才少女,揚言擊敗所有中國桌球國手,現在怎麼樣了呢?
    賽後,接受採訪時,小女孩頭腦發熱,竟然口出狂言,說中國選手也是普通人,要打敗所有中國國手,獲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冠軍。三年過去了,小女孩已經長成了20歲的大姑娘,現在怎麼樣了呢?桌球世家,橫空處世平野美宇,2000年4月14日生於日本山梨縣桌球世家,父母都是日本筑波大學的桌球隊隊長
  • 350名海內外桌球業餘好手齊聚上海,以球會友
    一場民間桌球挑戰賽,不僅讓業餘桌球好手們以球會友,還邀請到了市乒協主席陳一平和中乒院院長施之皓現場觀摩和頒獎,大家紛紛蹺起大拇指稱讚,好過癮!昨日,2020年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國際靜安」桌球精英挑戰賽在靜安桌球房舉行,44個民間桌球俱樂部共350名來自海內外的桌球業餘好手們參加比賽。經過一天的捉對廝殺,準強俱樂部奪得冠軍,亞軍和季軍分別被業餘傳統強隊朝露和申房俱樂部獲得。
  • 探尋桌球血脈,《國球之「搖籃」,上海桌球名將訪談錄》出版
    在國球的榮譽史冊中,上海是最重要的陣地之一——上海誕生了多位影響桌球技術發展的世界冠軍,建設了桌球人才培養的成熟機制,為中國桌球長期屹立於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澎湃新聞運動家欄目將在今後持續為大家帶來本書章節更新,今天為首篇——由原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撰寫的序言。
  • 又一巔峰PK!鄧亞萍、謝德勝將與「AI桌球機器人」開啟「人機桌球大戰
    據了解,首期挑戰的主題為「人機桌球大戰」。屆時,多項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中國青年武術家謝德勝將首度對戰黑科技「AI桌球機器人」,挑戰「1分鐘內雙節棍擊中最多的桌球」金氏世界紀錄稱號。為了見證這一高光時刻,鬥魚還特別邀請桌球世界冠軍鄧亞萍、熱衷中國武術文化的外國小夥嘿人李逵,鬥魚人氣主播餘霜、包大人、堯順宇參與到這次活動中,全方位見證此次「人機桌球大戰」的全過程。
  • 張繼科vs侯英超:一盤桌球盛宴中的「四喜丸子」
    如果第三節比賽打滿10分鐘,雙方沒有打平,則得分多的一方獲勝。怎麼樣?賽制新穎不?有沒有「玩得就是心跳」的感覺?這賽制可能在其它球類比賽上也有用,但對桌球來說還是開天闢地第一回,別開生面。這對於桌球賽事兒來說是一喜。這一比賽賽制,讓分分成為命根,比賽節奏更緊張刺激,讓選手不敢稍有懈怠,必須使出十八般武藝,勇往直前。
  • 小魔王孫穎莎的少年桌球夢與路。
    由於幼兒園裡有桌球可玩,孫穎莎也和小園友們一起玩了起來,從此開啟了一個世界冠軍的桌球之路。幼兒園老師發現了孫穎莎的球感很好,就告訴了她的父母。由於孩子喜歡,孫穎莎的父母就把她送到了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這是一所有名的桌球培訓學校。剛剛進入和平西路小學,孫穎莎就顯露出了桌球上的天賦。她掂球即多又穩,停下來又特別的安靜。
  • 黑龍江省桌球隊系列團體對抗賽開賽
    東北網8月21日訊(記者 安澤)21日,黑龍江省桌球隊系列團體對抗賽在黑龍江省桌球館舉行。經過四場單打比賽,最終,由侯睿揚、謝雨萱(女)、趙若含(女)組成的紅隊以3比1的總比分,戰勝梁興卓、孫思楠(女)、李孝天組成的藍隊。
  • 從中國桌球到日本動畫《桌球》
    2014年初春,《桌球》尚未開播,便因松本大洋原作、湯淺政明監督的陣容被打上了當年「最強番」的標籤。湯淺政明這位著名導演給人的印象多為「嫻熟地打破常規」,此次的《桌球》也不例外。當下動畫多以精緻的帥哥美女為噱頭,可他卻偏偏選擇了現實到可怕程度的路線,在向原作者松本大洋精湛的畫功致敬的同時,更是一種反抗現今常規的精神。為了充分體現動畫的真實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他在每一個細節上下足了功夫。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為片中的中國選手孔文革及其教練請來了兩位中文聲優、並在畫面上打出日文字幕,打破了動畫中「全世界都說日文」這句亙古的吐槽。
  • 浣紗桌球特色之路
    一走進浣紗小學的桌球訓練館,著實讓人眼睛一亮,一個個小選手打得有模有樣,技術熟練,桌球不僅是一項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
  • 「戰疫情 賽桌球 保健康」全民健身日青島這邊風景獨好
    半島記者 苗衛國8月8日上午,在青島天罡國際桌球俱樂部,一場桌球大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小至7歲的娃娃,大至7旬的老者,64位島城桌球愛好者揮汗如雨,共同相應由中國桌球協會發起的「戰疫情 賽桌球 保健康」助力全國第12
  • 打桌球
    打小,我就喜歡打桌球,而「桌球」也成了我除瘋跑之外,第一項正規的體育運動。要說,當時我喜歡「桌球」和「國球」有關,那是往臉上貼金,充其量也就是覺得好玩,而受當時生活條件所限,玩不了大球,倒是實情。上小學以後,我們打球就在石頭案子上打了,中間的球網就是一串紅磚頭,以至於球一碰到磚頭上,就四處橫飛,弄得我們,看著球飛比對打還樂呵。再大,我打球就和同學打了,學校裡那張桌球案子從我們入校起就沒有消停過,課前、課間、課後都有人,還得排隊。記得當時有一位同學,會滑板兒,那一招一式,都給我們看傻眼了。
  • 手機當球拍 國乒奉獻花式「宅桌球」
    花式打桌球,最酷的要數國乒大咖了。早在去年11月成都男子世界盃期間,馬龍、樊振東就用鍋鏟、網球拍和紙杯和球迷互動了一回。如今,國乒大咖齊上陣,又來了一場手機桌球賽。實事上,國手的「宅桌球」早已是拿手戲,在去年成都男乒世界盃的球迷見面會上,馬龍、樊振東、波爾就用鍋鏟、網球拍和紙杯與成都球迷進行了一場互動,技巧讓人大開眼界。而在前幾年,同樣在成都,丁寧、許昕分別用公交卡和肥皂盒與球迷互動。在這個特殊時期,國乒隊員們在訓練之餘,全體總動員,特意研究教球迷如何宅家打桌球的方法。
  • 在哈佛耶魯教桌球的浙江國球手:牛娃們不管我過去有多牛,更在意...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靜 她曾經是桌球國手,退役後闖蕩世界。自稱身上標籤多多,三年帶出奧運選手,成了全美最貴桌球教練;在哈佛、耶魯、麻省理工、普林斯頓多家名校當客聘教練,很牛氣地讓這些學霸罰站,但學生們偏偏都喜歡來上這位「中國女人」的課……她,就是童飛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