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思想沒有邊際,世界上唯一可比思想的,是廣袤無垠的神秘宇宙

2020-12-12 簡詩歌

01老去與少年

有時候很害怕自己會失去一切,所以在擁有的時候去努力地使用它們、消費它們,卻忽視了愛護它們。生活的美好就這樣一點點被消磨,曾經少年的激情一點點失去,年輕的皮膚日漸鬆弛,眉頭由舒張變得緊皺,臉龐因緊張而變得緊繃。

我們少年時很不理解,為什麼大人們都有一張冷漠的、僵硬的、臉譜化的臉,這張臉上縱橫的全是深如刀刻的皺紋。另一件不理解的事,為什麼大人和老人們的行動都是遲緩的,難道年齡越大,不是越健壯,而是越孱弱,弱得走路都沒力氣?

02冷漠的理由

長大之後,我們也成了曾經的我們所疑惑的模樣,我們此時才知道,大人們之所以冷漠,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被傷害,冷漠是他們自保的面具和鎧甲。大人們之所以沉默,是因為害怕被嘲諷、被看破,中國古代有句話「動輒得咎」,意思是不動不要緊、一動就是錯。所以只好壓抑人類表達自我的天性,退而求其次,乾脆來個不言不語。大人們之所以行動緩慢,是因為希望被尊重、希望有威嚴,有權有位的以緩慢來闡釋自己的權勢和威嚴,無權無位的以緩慢來構築自己的權勢和威嚴。

中國人推崇慢,愛打太極拳,推崇以柔克剛,武俠小說還提出了以慢打快,認為這都是至高的境界。其實在我看來,在精神和肉體都逐漸邁入頂峰的年齡段,自願選擇耄耋之年老人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真是對精神和肉體的最大浪費,是對人類存在的最大諷刺。因此我該唱就唱,該跳就跳,不說不笑不熱鬧,哪怕別人說我是神經病——呵呵,這一點很難避免。

03心靈的獨白

我們擁有一切,我們最終自我放棄一切,我們期待一切,我們最終親手毀滅一切,我們曾經有夢,我們最終一無所有。命運的力量,是之與整個種族,而不是個人,人類歷史的慣性,那些歷史上的興衰成敗,古人說「轉頭空」,真的。真是轉頭即是空,一切都如鏡中花、水中月。

更加可笑的是,寫出這些文字是心靈獨白,是自我剖析,是深入思考,卻往往被斥之為無病呻吟,認為不是正面的描寫,因此沒有存在的價值。然而誰能說自己私底下從未這樣想過,從未有過類似的念頭和可笑的行為。不承認這一切,就是無法真正直面自己的心,就是欺心,欺騙自己的靈魂。

04宇宙和思想

我們很簡單,只是一堆蛋白質和水的組合。我們很複雜,複雜的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如此深邃,深不見底,如此博大,廣袤無邊。如果世間有一樣東西,還能夠形容和比喻我們的思想,那麼我想只能是宇宙。

無邊無垠,上下左右前後都沒有邊際的宇宙,黑暗而神秘的宇宙,充滿無窮無盡的未知,又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希望和魅力的宇宙,也許僅是我們人類思想的一角。如果按照某些哲學家的說法,世界只是人類心靈的反映,那麼或許可以稍稍解釋,為何宇宙和思想的狀態如此一致。

相關焦點

  • 地球是人類的天堂,浩瀚宇宙是人類對未來,未知世界的幸福感!
    我覺得此時的我並不孤單,也許在浩瀚宇宙的另一端有一個同樣的我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平行宇宙吧!…………我仰望星空,腦海充滿了想像,地球就是最美的舞臺,我就站在舞臺中央,我以最大的聲音吼向宇宙,宇宙卻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注視著我。我的一舉一動,我的喜怒哀樂,都逃不過宇宙這雙犀利而又明亮的眼睛!
  • 給思想套上枷鎖,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從這些『無用』的科學活動中,我們獲得了許多發現,它們對人類思想和人類精神意義之重大,遠遠勝過這些學院建立之初力圖達成的實用成就。」說完這些後,弗萊克斯納又補充道:「而在普林斯頓,行政工作被儘可能地弱化。腦中無物的人、無法專注思考的人,在高等研究院是撐不下去的。
  • 思想的時代——牛頓、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兩人長期的天才努力最終在17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結出累累碩果,英國甚至西方近代思想和知識的基本框架自此奠定。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的代表作,其開創性貢獻主要集中在物理學、天文學和自然哲學領域。牛頓因此而成為科學革命的旗手。該書不僅因具體的科學發現而名揚四海,而且對人類思想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 俄國最神秘的女人,她認同進化但否認進化論,死後思想催生納粹
    前言:通神學家,預言家,自稱具有超人力量,現代神智學說的創始人,她的學說催生了納粹思想,影響了歐洲幾代人。她的預言很多都被印證,但唯獨沒有預見到自己會死於病毒感染。布拉瓦茨卡婭是俄國歷史上最神秘的女人,沒有之一。
  • 思想·意志·情感和人類意識|陳琪瑩
    思想總帶著判斷,所以思想中沒有客觀,永遠主觀。當你被思想、主觀捆縛,你與外在唯一的關係,就是思想,思想成為了你的內在與外在,你因此失去了與其他外在真實的關係,你沒有關係;也因此,你無法進入對事物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傾聽,需要放掉既成的思想。
  • 劉慈欣:用思想擁抱宇宙
    劉慈欣:用思想擁抱宇宙 李璇/文  地球到宇宙的邊緣有多遠?天文學家說,也許要幾百億光年,但是在劉慈欣心裡,那或許只需要一瞬間。「我一直認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美妙的故事,不是遊吟詩人唱出來的,也不是劇作家和作家寫出來的,而是通過科學講出來的。科學所講的故事,其宏偉壯麗、曲折幽深、驚悚詭異、恐怖神秘,甚至多愁善感,都遠遠超出文學故事。」
  • 歐洲中心論的思想觀點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歐洲發展的眼界
    導語:17世紀之前的歐洲曾經大規模的流行著一種思想,即歐洲中心論觀點。歐洲中心論,在字面意思上指的是以歐洲和歐洲為中心,在世界之中,文化和經濟佔據極高的地位。這樣的思想對於剛剛開始地理大發現的歐洲來說是一件讓他們深信不疑的觀念。
  • 遊戲王:「時械神」的硬核解析,這套卡組誕生於遠古的神秘思想
    生命之樹「卡巴拉」是猶太神秘思想的最終奧義,據說這是由天使傳授給「亞伯拉罕」而得知的「無法以文字表示」的秘密。直到十三世紀才慢慢為人所知,這也是之後的鍊金術師、宗教、薔薇十字軍等等的一部分思想根源。在「卡巴拉」思想中,以生長於天國的「生命之木」來象徵宇宙全體。其意義非常難解,簡單來說,就是生命之木意味著廣大的宇宙、身為小宇宙的人體,以及達到神之境界的精神遍歷。這個生命之木是由10個圓與22個徑所組成。而時械神們,就是這顆「卡巴拉生命之樹」上的10個圓的具現化形象。
  • 許煜:作為政治概念的宇宙技術_思想市場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宇宙政治語言來描述這種超出了單一霸權的新世界秩序。其次,地球上的人類物種正面臨著人類紀的危機。地球乃至宇宙,都已被轉化並納入一個龐大的技術系統中,這是西方自十七世紀以來認識論及方法論突變的結果,我們稱其為現代性。宇宙的喪失是形上學的終結,因為在我們看來,在完美的科學技術之外或者背後已經什麼都沒有了。
  • 馬克思的哲學革命構建了思想與世界的真實聯繫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些哲學家沒有一個想到要提出關於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聯繫問題,關於他們所作的批判和他們自身的物質環境之間的聯繫問題」,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指出整個青年黑格爾運動只是一場「哲學的騙局」。馬克思對於唯心主義哲學和青年黑格爾運動的揭露和批判是深刻的、發人深省的,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 唯一有生命存在,沒有宇宙危險壓迫,真有神秘力量操縱著地球?
    對於人類來說,宇宙這個無邊無際的空間似乎過於神秘和陌生。最讓我們自身熟悉的,應該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了。人類在地球上的演化與生存時間一代接著一代,我們所產生的一系列生活生產活動,是地球給人類提供的最好的生態資源與系統。對於人類來說,地球當然很熟悉。
  • 如果沒有虛構,人類就無法思想
    我以前總認為是寫作的時間不夠,但在今年年初,卻發現僅在物理意義上擁有時間是無效的。有了時間卻沒有心情的人會更焦灼。我是一個寫作者,當我參加各種活動沒有時間坐在案頭寫作時,會產生一種焦慮。而有時間還寫不了,就是雙重焦慮。那段時間是極其難熬的。但過了一個多月後,我終於發現寫作的確可以拯救我自己。
  • 如果人類是宇宙唯一智慧文明,我們是繼續探索宇宙還是保持現狀?
    從而讓外星文明通過光碟上留下的信息知道人類的存在,並且來到地球跟人類進行接觸交流。除此之外,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也多次向宇宙深處不斷發送無線電信號,期望能夠得到外星文明的回應。可是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不要說外星文明,就是最簡單的外星原始生命,我們也沒有絲毫的發現。
  • 人類文明是宇宙孤獨唯一嗎,這個概率有多大?
    迄今為止,科學界和民間愛好者們不遺餘力地尋找了百餘年,連地外文明的一根毛都沒有找到,於是很多人產生了懷疑:難道我們人類是銀河系唯一文明?甚至是宇宙唯一文明的創造者?這個概率有多大呢?要我說,這個概率為零,說起來並不那麼簡單。
  • 真言宗悟光法師的秘密禪思想(一)
    悟光法師否定了由強唯物論中引發的享樂主義,批判了由唯心論而衍生的神秘主義。由理智不二的世界觀出發,悟光法師認為人的身體與精神是同一物的兩個方面,沒有身體就沒有精神,沒有精神就沒有身體,世人以為精神和身體是二物的惡癖,難以拔除就是惑。他又用佛教的色心不二解釋了這個觀點,認為色是指礙性的事物即能填充空間的質,心是指慮知念覺的精神,故色心不二是指物質與精神同一體,與身心不二是一個道理。
  • 顧準 希臘思想、基督教與中國的史官文化(長文)
    這是這個民族的第一次民族流放;以後她還多次被流放過,直到她成為一個沒有祖國的,流徙於全世界各地的流亡民族為止。 世界上的小民族遭到這種國破家亡,流徙各地的命運的,可以說不勝數計。他們幾乎無例外地一經流放,民族就滅亡了。並不是死完了,死是死不完的,總剩下一些;只是有的剩得多,有的剩得少就是了。問題是剩下的被同化了,於是這個民族就不存在了。唯一的例外是猶太人。
  • 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人體的本質又是什麼?
    一.能構成人類的思想的一定是物質我們說宇宙是由物質所構成的世界,離開了物質,這個宇宙就不存在。同樣,離開物質人們也不會存在,也不可能有思想。這是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最直接的理論基礎。三.人類的思想處於激發態人類的思想可以交融,提升,形成新的概念,新的思想。我們所認知的科學思想,正是人類的大腦再次被前人的思想所激發,而不斷發展發展的,也就是說前人的思想人類通過認知而發展。
  • 《數字人解讀中國,解讀碼鏈思想》
    自伏羲、炎黃創立中華文化與文明,自始至終生活在這片廣大土地上,而且漢唐奠基了東方主導文明地位,元明擴張影響了半個地球和整個人類的近代起始。至今乃是幾個大國之一,貢獻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日爾曼人比,日爾曼人沒有文化原創,中世紀生活在宗教黑暗中,近現代才學習阿拉伯文化與中國文化而創造了近一個歷史階段的思想文化。而中華民族是文化原創者,又發展了每一個歷史階段。
  • 莊子《秋水》的思想價值,立體化揭示人類認知局限狀態
    從思想層面上來說,外篇、雜篇都是對內篇思想的發散和補充,以及拓展延伸。「秋水」就是對「逍遙遊」思想的模仿,或者說對其進行具象化、場景化的闡述。其實,「道」的規律,或者說自然規律就是一個「變化」的存在狀態,這就是《易經》中的「易」的含義,「易學」思想被人們廣泛接受和傳播的主要思想就是「變」,「易學」從「陰陽互動,五行變化」論出發,強調宇宙萬物的運行模式,就是動極生靜、靜極生動的「否極泰來」的狀況,此一刻非下一刻,每一刻都不同。
  • 西部世界:軀體永生與思想自由,人類與host的進化方向
    傳說獅身人面怪獸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攔住過往的路人問他們這個謎語,回答錯誤就要被它吃掉,直到俄狄浦斯猜中正確答案,斯芬克斯羞愧萬分,跳崖而死。這個謎語就是著名的斯芬克斯謎題,答案是人類。《西部世界》第二季第四集的標題就叫做「The Riddle of the Sphinx」,這部劇喜歡引經據典,起一些頗有歷史淵源的標題,其實簡化寓意,很容易理解其中探討的話題。《西部世界》第一季的時候,就有很多人產生疑問:為什麼提洛公司這麼先進的科技,只做仿真接待員供遊客玩樂,沒有應用到生物醫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