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路線:
九華山大願文化園(地藏王菩薩聖像景區、飛天噴泉、弘願堂)——化城寺——九華街
10月15日至16日,杭州潮音禪院組織義工團隊,由潮音禪院常住果悟法師、祖緣法師帶隊共59人,朝拜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地藏菩薩不但發願要在穢土成佛,更發弘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樣願力莊嚴大無畏的菩薩,深受學佛人士的崇拜,禮念。
到達九華山後先去大願文化園,大願文化園的露天地藏菩薩銅像高達99米,世界最高。在法師帶領下念著「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聖號,繞行菩薩像三圈,集體拜懺,許下自己的心願。
看噴泉飛天表演,參觀弘願堂。
接著參拜化城寺,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主寺,歷史最悠久的地藏菩薩道場,是九華的「總叢林」。 始建於唐,公元756年當地鄉紳請新羅僧人金喬覺入居,金喬覺99歲圓寂後,僧眾視為地藏菩薩化身,化城寺遂闢為地藏王道場。
現寺內第四進為藏經樓,保持明代建築風貌。藏經樓是九華山珍貴文物薈萃之處,主要佛教文物陳列於藏經樓下廳堂。樓上藏有明萬曆刻板《藏經》、明代高僧海玉(字無瑕)手書《血經》81卷、印度貝葉經2札以及明神宗頒經聖諭、清康熙、乾隆帝的御書手跡。
第二天路線:
月(肉)身寶殿——地藏禪寺——拜經臺——百歲宮——通慧禪林——祗園寺
清晨五點集合拜山,由果悟法師、祖緣法師帶隊,服裝統一,隊伍整齊,一路念「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聖號,三步一拜至山頂的月身寶殿。師兄們拜山動作一絲不苟,精神飽滿,聲音洪亮。
月身寶殿原名金地藏塔,始建於唐,金地藏晚年以此為南臺讀經,其圓寂三年後,仍顏面如生,正是菩薩降世應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層石塔安葬其肉身。因基塔之地曾現「圓光」,故後人名其地為神光嶺。掩映於萬木蔥蘢中的肉身寶殿,古樸莊嚴、重輝異彩,歷來為佛教聖地九華山最精華最神聖的地方。
月身寶殿俗稱肉身塔,殿宇高十五米,山門西南,紅牆森嚴,入殿須登八十一級臺階。南門廳上方有兩塊橫額。上額書「月身寶殿」,下額書「東南第一山」。
有詩讚曰:「八十四級山頭石(現81級),風撼塔鈴半天語。五百餘年地藏墳,眾人都向夢中聞。」今日肉身殿,成了九華山朝拜的佛教信眾必到之地。
繞月身寶殿
地藏禪寺合影
拜經臺位於天台峰西側,因金地藏在此誦經而得名,又是寺,該寺始建於清朝,相傳金地藏曾在此處拜誦《華嚴經》,僧人建此寺紀念,名為「大願庵」,俗稱古拜經臺,1993年起重修。大殿雙層重簷翹角,氣勢雄偉,趙樸初先生為大殿題額。殿宇前面三尊大佛,左右文殊、普賢,後面海島觀音,兩旁十八羅漢。整個大雄寶殿金碧輝煌,肅穆莊嚴。
《天台山方外志》一卷講到:「在縣東北六十裡十一都在臺第八重最高處,舊傳高一萬八千丈,周回一百裡,少晴多晦,夏有積雪,可觀日之出入,中有洞,石色光明。登絕頂降魔塔,東望滄海,瀰漫無際,號望海尖,下瞰眾山,如龍虎踞,旗鼓布列之狀,草木薰然,殆非人世……」這段文字詳細描述了拜經臺登高望遠的風光……
接下來 百歲宮、通慧禪林、祗園寺⋯⋯廣結法緣、消除業障、增進道心,祈願福慧雙增,佛菩薩加持。
百歲宮
無瑕禪師肉身
通慧禪林 仁義師太肉身舍利
(世界唯一的「比丘尼肉身菩薩」)
祗園寺
在這裡,在地藏菩薩道場,
我們朝聖地藏王菩薩,
不只是形式的供養、念聖號、跪拜,
就表示了對菩薩的敬意,
我們應切實的發地藏之大願,
願於此濁惡世界成等正覺,度苦惱有情!
讓我們在大願下共同成長!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法不孤起,仗緣方生。
杭州潮音禪院「一元建寺」支付寶帳號:
hzcycy6261@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