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刷屏 | 中國女排逆風翻盤,背後的黑科技到底是什麼?

2020-10-15 思邁特BI研究院

國慶期間,一部電影刷爆了朋友圈——《奪冠》。鞏俐的演技、女排姑娘們的真人出鏡,再加上女排精神的燃情,一下子把這部電影推上了熱搜。

觀影過程中,除了被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和堅韌毅力感動以外,我也發現了數據分析的影子。


一、自驅型團隊——數據分析意識的覺醒

中日對決賽前,一位專家來到女排訓練基地,告訴教練:國外已經運用計算機來參與訓練,他們分析了我國球員的全部戰術資料,我們的運動員在賽場上,已經沒有秘密。

當時的中國,尚沒有這樣的條件,教練沉思片刻,馬上做出一個決定:將攔網升高15釐米,把女排當男排來練。

那時候條件落後,只有充分調動人的積極能動性,將人的天賦潛能發揮到極致,才有可能追平或者超越對手。

儘管如此,中國女排每天訓練結束還是通過錄像回放,研究對手的套路,從而制定輕吊的策略。這時候大家都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了。

二、科技型組織——逆風奪冠"黑科技"

《奪冠》第2個高光時刻,2016中巴大戰中,中國女排奇蹟般地瞬間逆襲。要知道一開始,巴西隊可是奪冠的熱門隊伍,開局兇猛,勢如破竹。

當時,郎導接了數據分析員的電話,根據排球分析軟體的數據,郎導果斷決定臨時換人,並且專攻對方薄弱站位,從戰術上幹擾對方視線。



做數據的,就一定要有好奇心。這個讓中國女排逆風奪冠的"黑科技"到底是什麼?

小編查了一下,是一款數據分析軟體。據說2010年底世錦賽後,國家排球隊引進義大利排球數據分析軟體"Data Volleyball",還成立了專門的技術分析師小組,邊看比賽邊做標記,實時與教練團隊同步分析結果,在每局比賽結束也會在現場立即列印出完整的技術分析交給主教練作為下一段比賽的戰術參考。

有了這個數據分析軟體,對手各種套路都不怕,扣球線路了如指掌。教練可以根據數據來改變戰術與打法。所以,觀眾經常看到的是,前面幾局經常輸球,逐步實現逆轉,最後完全摸透對方每個隊員的扣球規律,就徹底逆轉。



三、學習型企業——企業中的"新女排精神"

老女排靠的是"意志+技術",新女排則是"意志+技術+數據"的三重驅動。如今,新女排精神早已突破體育行業,影響著社會方方面面,商業文明中更不乏新女排精神。


當下,「新基建」勢頭正盛,隨著"新基建"成為熱議話題,數位化也隨之成為企業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新基建的核心就是數據,數據是數字經濟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生產要素和發展動力。


再看看身邊,各行各業都在發生變化,數位技術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特別是近兩年,數位化轉型話題的熱度居高不下,不同行業的企業管理者和CIO對"數位化轉型"也有了更多的關注,都在積極擁抱數位化。

客戶案例:





點擊「了解詳情」,馬上體驗高效的數字中臺解決方案,未來我們將攜手更多生態夥伴企業,全面提升企業數據資產的價值,助力企業不斷實現數位化轉型!

相關焦點

  • 《奪冠》背後:中國女排40年
    國慶賀歲大片《奪冠》賺取了許多人的熱淚。如何講述好這個早已被全方位劇透的國民性故事、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成為陳可辛的一個難題。藉此部電影上映之際,我們將一探《奪冠》背後中國女排40年的沉浮往事。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女排以3:0擊敗美國奪冠的賽事被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導,在冷戰氣息瀰漫的中美對抗之下,女排精神和民族精神、愛國精神緊密掛鈎,成為中國1980年代的獨特記憶。
  • 《奪冠》上映刷屏,口碑炸裂,但中國女排背後的心酸,讓人淚目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復映定檔當天,導演陳可辛發了一條朋友圈:「1月19號,首映前,經歷了人生最煎熬的1個月,沒想到首映後經歷了更煎熬的7個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國女排四個字。逆天翻盤! 「女排贏了」傳遍神州大地。
  • 《奪冠》背後的中國女排,到底有多牛
    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因為疫情而未能如期上映的《中國女排》,終於在更名《奪冠》後和大家見面。上映不到三天,豆瓣上已有近 6 萬網友進行了評分。浮沉 38 年,奪冠 10 次評論裡說的「當年的雅典」和「如今的裡約」,指的正是 2004 年雅典奧運會和 2016 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的兩次奪冠。這是中國女排的 2 次高光時刻,中國女排史上,這樣的高光太多了。
  • 《奪冠》郎平刷屏:女排別忘了這個男人
    郎平與陳忠和,都對中國女排有著極深的感情。8年,經歷了整整兩個奧運周期,陳忠和說,往日種種均銘刻在心,從陪打到助教,再到主教練,把自己職業生涯最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中國女排,他用實際行動演繹了對中國女排「最長情的告白」。
  • 《奪冠》刷屏:中國女排背後的12個扎心真相
    導讀我抽空去看了《奪冠》。這部電影是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等一系列老戲骨同臺飆戲,中國女排國家隊隊長朱婷等人真實出演,還原了中國女排過去35年的沉浮榮辱。人們看到的,往往是奪冠那一刻的璀璨和榮光。人們沒有看到的,是剎那繁華背後,年復一年的孤獨跋涉。有些人為什麼那麼優秀?因為他們吃了太多苦頭。
  • 《奪冠》中的郎平,為中國女排注入了什麼?
    時隔近半年,因為疫情衝擊而被迫調檔的《奪冠》,終於在國慶前期上映。這部影片,總體來說,可圈可點,誕生的背景來自於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國女排逆風而上,勇奪奧運會冠軍的故事。當時的巴西隊氣勢如虹,已經連續蟬聯兩屆奧運女排冠軍,這次又在主場,更是勢在必得。在這場比賽前,恐怕沒有人懷疑,巴西隊會贏得勝利,無非是幾盤結束戰鬥的問題。比賽開始的進程也如容賽前料想的那般,巴西隊迅速領先。可是,在進入賽事中期後,中國女排突然展現出了極強的韌勁和後風翻盤的實力,在開局不利,盤分落後的情況下,中國女排的姑娘們硬生生將比分咬了回來,直至反超。
  • 從《中國女排》到《奪冠》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與陳忠和有關嗎?
    其中被重磅宣傳的《中國女排》是在大年初一很多人都想去關注的電影。1月17日,《中國女排》更名為《奪冠》,這是不是讓你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何要改名?皮褲套棉褲必是有緣故!過去我們拍過不少類似體育題材的電影,例如著名「女籃五號」、「沙鷗」等等。儘管這些故事也是有原型人物的,但是並沒有用「中國」字樣。
  • 電影《奪冠》曝「新時代」預告 中國女排全員霸氣登場
    被贊「中國體育題材電影開山之作」的《奪冠》,首度打造沉浸式見證女排奪冠的獨特體驗,瞬間點燃全民女排記憶。「心潮澎湃,看到女排姑娘們仿佛回到那個開著電視,挪不開視線的夏天。」影片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李現特別出演,將於9月25日全國上映。
  • 帶孩子看完《奪冠》後,這樣告訴她:什麼是真正的中國女排精神
    《奪冠》上映前,導演陳可辛說:中國女排是精神,是信仰!那,到底什麼是女排精神呢?正因為如此,她們才能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絕地反擊、逆風翻盤,上演了一場驚天大逆轉,「只要比賽不結束,我就還有希望,永不放棄!」 2019年世界盃,女排奪冠後,演員徐崢這麼說:中國女排有一種超級的能量,這種能量不僅僅是體育,也不僅僅是勝利,她是一種生命力!
  • 《奪冠》:美國女排靠科技,中國女排靠拼命
    《奪冠》上映了,電影你們看了嗎?雖然我還沒看,但是我看了很多篇關於《奪冠》的文章,中國女排深深打動我。在電影裡,吳剛飾演的袁指導是主教練,他對姑娘們說:他們第一次出去比賽,看著外面的高樓大廈,都哭了。因為他們發現,別的國家已經有冰箱、彩電,很先進,而我們什麼都沒有。李現飾演的科技人員告訴他們:現在美國都用上了計算機,他們說用科技可以分析每個運動員的打法,研究最好的戰略,以後的女排比賽,靠的不是人,是科技。
  • 《奪冠》密鑰延期,中國女排X德意強排頻閃亮點
    10月24日,《奪冠》票房力破8億。作為一支意義遠超體育競技的世界勁旅,中國女排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的一種精神寄託,一個國家精神的符號與象徵。「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從1981年擊敗日本隊,到2008年中美大戰,再到16年里約逆風翻盤,影片中的中國女排,正是憑藉著這樣的偏執與勇毅,才成就了大國精神。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新預告:裡約冠軍球員傾力演出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奪冠》將於本周五9月25日正式上映。今日,官方公布了《奪冠》電影新預告和海報!全新預告:中國女排集結,再現中巴大戰逆風翻盤,青年郎平和朱婷大力扣殺「隔空交替」,傳承榮耀。
  • 中國女排率先發球,《奪冠》終於上映!
    40年,從第一個世界冠軍到第十個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始終堅持「一種精神,兩次傳承,三代傳奇」,幾經沉浮卻不屈不撓,愈戰愈勇。今日上映的電影《奪冠》就以此為主題,講述中國女排幾代人的故事。
  • 《奪冠》刷屏朋友圈:中國企業,其實最該學女排
    誰也想不到,42年後,還原中國女排40年輝煌拼搏的電影《奪冠》的導演,正是陳可辛。《奪冠》上映前,陳可辛曾感慨過:「1978年,那是我第一次現場看中國女排。那時坐在場邊的我,16歲。現在我快60歲了,拍了中國女排的故事。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
  • 內部揭秘|爆款背後「逆風翻盤」的騰訊《創造101》團隊
    「逆風翻盤,向陽而生」已經成為當下最in的口號。這個夏天,和世界盃搶奪熱門話題的,當屬2018上半年的「爆款」綜藝節目《創造101》。
  • 《奪冠》刷屏,背後的曲折不為人知!陳可辛: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國女排
    中國女排40年來奮鬥歷程的電影《奪冠》,上映3天,票房達兩億。拍了30年電影,以前歷盡的所有酸甜苦辣,在這都不算什麼。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國女排4個字,中國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謝謝所有的女排姑娘們,你們的故事給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這個光榮任務。
  • 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麼呢?看完《奪冠》,終於理解了什麼是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麼呢?看完《奪冠》,終於理解了什麼是「女排精神」!很顯然,電影《奪冠》是做到了這一點。影片非常逼真地還原了每一場比賽,觀眾實在有點分不清這是在看電影,還是在觀看真實的女排比賽。這也正是電影《奪冠》最棒的地方。這三次比賽,對於中國女排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三次比賽不僅是中國女排成長史的重要轉折點,而且,這三次比賽本身也是中國女排賽史中轉折最多的比賽。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
    有一支隊伍,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熱血,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已經超脫女排本身,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動力。 在電影《奪冠》熱映之際,由電影《奪冠》體育顧問孔寧所著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一書,由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
  • 《奪冠》:什麼是女排精神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從未打算向觀眾掩飾自己想表達的故事,它是一部不怕劇透,也不會被劇透的影片。,是中國女排成長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以她的視角展開描繪中國女排不失為一種巧妙的選擇。
  • 中國女排逆風而上回顧,從面臨淘汰,到擊敗塞爾維亞和荷蘭隊奪冠
    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的場景猶在昨日,對於裡約奧運的逆風而上,中國女排讓我們體會到了她們的女排精神,也成就了中國女排輝煌,尤其是在在半決賽和決賽的表現讓廣大球迷看得激動萬分,那麼對於女排來說,為什麼她們能在半決賽和決賽中贏下此前戰勝過自己的塞爾維亞和荷蘭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