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辰。
(夢歸秋辰:第190期)
古語有云: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家眾所周知的是,天下的合是因為明君的產生,天下歸心於一。而分的由於暴君的產生,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置百姓生死於不顧,最終兵敗身死。
提到暴君,我們就不能不說到隋煬帝、商紂、夏桀,尤其是夏桀,歷代的臣子都把其作為反面教材。但這裡很多人有個誤區:其實桀是夏朝最後一個皇帝的諡號,他的真名字叫姒癸,同時又被後人稱為履癸。
那麼,我們來看下姒癸到底有多殘暴:
根據春秋史書《竹書紀年》裡記載:「築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同時姒癸大肆搜刮美女並整日與妹喜等宮女飲酒作樂,這還不算,他的酒池修建很大,甚至有人醉而溺死的事情時有發生。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段劇情曾經似曾相識呢,沒錯,他的後輩商紂王繼承和發揚了這一風格,最終這哥倆都成為歷史長河中的笑柄。但不同的是很多人覺得夏王朝還可以再搶救一下,不久話劇開始表演了。
一號人物:太史令
當其看到姒癸荒淫無度,便發揮了其深厚的歷史功績從古到今,從正到反,一波操作下來,姒癸完全無動於衷。這就好比你給你的女朋友講諸葛亮六出祁山,她一臉茫然地問道:諸葛亮是哪個秧歌隊的?
姒癸不耐煩的說道:「我吃喝玩樂,關你什麼事,你管得著嗎?」太史令心都涼透了,也看到姒癸是爛泥扶不上牆,於是心灰意冷之下去投奔商湯了。
二號人物:思想家關龍逢登場
這時候,儘管夏已經沒落了,但這時候有的大臣認為國君是英明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大家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夠。於是關龍逢等人閃亮登場了,不愧是大思想家,關龍逢從一個人的使命到一個國君的責任,拯救地球就靠你了。
一場可以讓秦皇漢武動容,可以讓唐宗宋祖落淚的演講卻在姒癸面前完全免疫。關龍逢傻了,從此也看到姒癸的本質。於是心灰意冷之下,又投了商湯。這波神操作讓商湯在夢裡都能笑贏,要不是條件不允許,我估計商湯絕對能給姒癸送錦旗。
三號人物:那個時日曷喪的狂妄之徒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無能,而是無知和自以為是的無知。這時候,有人把伊尹推薦給姒癸,這時候姒癸又顯現了自己無知般的自信。他告訴伊尹,百姓和他就像月亮和太陽的關係,月亮不滅亡,太陽又怎麼會滅亡呢?
這時候,成湯想試探夏民對於姒癸的態度,於是就將這句話原原本本的告訴我夏朝的人民。夏朝的百姓指著太陽說道:「時日曷喪,予及如偕亡!」意思就是,你這個大禍害(太陽)如果能滅亡,我們(月亮)願意和你同歸於盡。最終,夏朝被商紂所滅。姒癸被流亡在南巢,最終死在亭山。
有人說:「夏朝的滅亡是由於妹喜與商湯裡應外合,才導致了其滅亡的原因。」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可以縱觀史書,所有的外部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內部出了問題而導致的。如果你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怎麼會有天下群雄並起。如果你禮賢下士,那麼怎麼可能有才能之士如同逃難般外逃?如果你的軍隊足夠強大,那麼怎麼會被周圍小國任意欺凌?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種現象:百姓安居樂業而天下臣服,君主禮賢下士、重禮遵法而四海之士歸之如水之聚集,軍隊強盛有併吞八荒之力而八方賓服。所以張儀棄魏而奔秦,吳起棄魏奔楚,孫臏棄魏奔齊。魏國之士,離魏猶如逃難,棄君猶如避仇,此與姒癸一般,如何不被滅?
用文化點亮生活,用歷史回顧人生。我是夢歸秋辰,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鼓勵。如果大家喜歡,請給個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