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運動能力不行?你可能連呼吸和擺臂都不會

2020-08-11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跑步是所有運動的基礎,但很多人忽略了它的細節。

曾經在日本長跑接力比賽「箱根驛傳」中奪得過區間冠軍的金哲彥就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包括擺臂、落地方式和呼吸方法在內的這些細節,真正決定了你的跑步能力,但這些卻在研究實驗中被大約九成跑者忽略。

在成為一名奧運教練之後,金哲彥將這些細節分享給所有大眾跑者,或許這就是你提高成績的鑰匙。

良好的手臂擺動,影響步頻

在金哲彥的研究中,跑步的手臂擺動是最重要的細節之一。

「每位選手的手臂擺動方式各有不同,手臂擺動能夠調整跑步節奏、增加推進力、幫助轉換速度(提供改變速度的契機)。」

金哲彥在一份研究中寫道,「就某種意義上來說,手臂擺動扮演著調節器的角色。大幅度擺動和小幅度擺動,給人的觀感也完全不同。」

那麼,正確的手臂擺動應該如何?金哲彥通過多年訓練和執教,總結出了一套理論:

首先維持站立的姿勢,試著將手腕伸直,前後大幅擺動,接著再慢慢將手肘彎曲90度,將手肘用力往後擺。手指從小拇指向內抓握,注意食指放鬆,輕輕握拳。當手肘的角度加大,步幅會自然變寬;當手肘的角度縮小、緊靠身體,步頻會自然變多。

「想要做到正確的手臂擺動,必須增加肩關節的柔軟度。當手臂的可動範圍變大,身體更利於跑步,才能展現從容自在的跑姿。」

金哲彥強調,使勁將手臂往側邊擺動,是不適當的手臂擺動方式,這樣不但不能增加推進力,也不能帶出跑步的速度。

「習慣手臂往側邊擺動的跑者,可試著手持桌球來矯正。」金哲彥也給出了糾正不良手臂擺動的方式。

「跑者要留意腋下是否夾得太緊或者太松,建議手肘與身體間保持約一個拳頭的空間。」

3種著地方式,到底哪種最合適?

除了手臂擺動,跑步的著地方式,也影響著你的能力。

美國主流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曾經刊載過討論跑者著地方式的文章——約70%的跑者是腳跟著地(heel strike),約20%的跑者是腳掌著地(midfoot strike),約10%的跑者是腳尖著地(forefoot strike)。

那麼,哪種著地方式比較好呢?日本的跑步教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會指導長跑選手「腳跟著地」。

按照金哲彥的理解,跑步是騰空時加速、著地時減速的運動。「在重複加速與減速的過程中前進,如何增大加速並減少減速,是著地時的重點。」

金哲彥在自己的研究中寫道,「想要減少減速、儘可能不煞車地著地,必須迅速將跨出去的腳收回到自己重心的正下方。想要增加速度,則必須縮短著地點與重心間的距離,並加大重心與踢出點(離地點)間的距離。」

步幅過寬的跑者,加速與減速的落差較大;步幅過窄的跑者,雖然加速與減速的落差小,卻難以帶出速度。另外,如果跨出的距離過小,著地時會像是用腳尖踢地面,變成「頻繁著地」。

正因如此,根據這個理論,金哲彥強調:「迅速將著地點移至重心正下方,腰部位置也就會隨之提高。保持良好的著地,是良好跑姿的第一步。」

慢跑時,大量吸吐空氣

無形的呼吸更容易被跑者忽視。

長距離跑一般採取「4步1呼吸」,也就是每前進4步進行1次完整的換氣。這正是「吸、吸、吐、吐」的由來。

按照金哲彥教練的跑步理論,呼吸是由呼氣與吸氣所組成,呼氣比吸氣來得重要——人體要先排出肺部的空氣,才能吸入外部新鮮的空氣。

跑步的速度會改變呼吸的方式——速度不快的慢跑,過程中能夠聊天、唱歌,但當速度提升、身體感到吃力後,呼吸會變得急促,並加快換氣速度。

金哲彥總會告誡自己的學生,「如果想要在跑步時注意換氣方式,在速度緩慢時,建議吸吐大量空氣。」

但是,當加快跑步速度後,步頻增加,每步的平均時間變短,呼吸也跟著變淺。

因此金哲彥建議,「快速跑步時,建議採取有節奏的呼吸。如果在快跑中尚有餘裕,應該儘可能地加大呼吸量,偶爾做深呼吸,也能讓呼吸肌獲得舒展。」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施鋆

相關焦點

  • 運動時,你連呼吸都不會!
    沒錯,不少人在運動中都感覺越往後,自己就越難有餘力堅持。比如我要做3組,每組12個臥推,但是經常第一組就做了12個,第二組做了10個,第三組也就8個了……而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呼吸不充分,導致的血氧降低。當你的呼吸不充分時,你的體內乳酸會升高,做訓練的耐力也會明顯降低,自然也就做不了幾個了①。
  • 張口呼吸、大幅擺臂……跑步中易錯的五個姿勢,快來看看說的是不是你
    但我們也要注意,在跑步中姿勢如果出現了錯誤,都會在漫長的跑步運動中積累、放大,最終會影響到跑步的效果,這篇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跑步中的易錯姿勢,值友們快看看有沒有中招吧~1張口呼吸跑步的時候由於呼吸會比較急促,很多人會張口呼吸,其實這樣的呼吸是不科學的,張口呼吸直接把氣體吸入到體內,是很不衛生、很不乾淨的。
  • 放心戴口罩吧,它不會影響你的運動表現
    它不會影響你的運動表現作為預防新冠病毒的利器,口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戴口罩能夠減少人們在呼吸、說話、大笑、打噴嚏或咳嗽時呼吸道飛沫和噴出的氣溶膠,從而有助於限制COVID-19病毒的傳播。心肺疾病患者應更小心運動時戴口罩不會損害肺功能 | Getty Images霍普金斯的研究領域聚焦於運動生理學和壓力下的肺部研究,她補充到:「也沒有證據支持,運動時戴口罩時的生理反應會受到性別、年齡間的差異影響。」
  • 漲知識|提神小妙招,幫你克服辦公室瞌睡
    漲知識|提神小妙招,幫你克服辦公室瞌睡 本文製圖:李雪瑤「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一睡沒有準」。如此說來,一年四季都是適合「休眠」的季節。
  • 壺鈴擺臂、不止是臀部訓練
    壺鈴擺臂是臀部訓練不可或缺的動作之一,但壺鈴擺臂不單單能訓練到臀部肌肉,還可以增強腿部、核心及肩部肌群的力量和耐力,提升髖部爆發力,可以說是最好的全身訓練之一。2常見問題動作不連貫很多朋友都說這個動作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發現和標準動作完全不一樣,大多的表現都是動作不夠連貫造成的,
  • 漲知識|想和寵物狗一起跑步,我該怎麼做?
    漲知識|想和寵物狗一起跑步,我該怎麼做?許多生活中常見的寵物狗品種也都適合跑步,如邊牧、拉布拉多、哈士奇等犬種也都有很強的運動能力。相比之下,小型犬的體能則往往會較差一些,但只要跑步距離不過長,很多品種的寵物狗也能完成陪主人跑步的任務——只要沒有身體健康上的問題,貴婦犬等犬種也都有一定的跑步能力。
  • 10種跑步呼吸方式,適當的呼吸可以影響你的跑步能力
    跑步時適當的呼吸會影響你的整體舒適度和性能,儘管呼吸聽起來是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你可能會有一些呼吸習慣,這些習慣會影響你的跑步能力。一些跑步者聽說跑步應該只通過鼻子呼吸,或者只能通過嘴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在瑜伽和武術中被經常運用。但是,對於諸如跑步等劇烈的有氧運動,它並不總是最有效的方法。
  • 運動先鋒|心肺能力是我們的命
    比如,念咒語會讓人覺得安靜和放鬆,就是長時間呼氣的結果。讓心率降低的呼吸關鍵點就在於:呼氣要比吸氣更悠長。此刻,請你試著從呼吸節奏的角度考慮一下,將呼吸分為吸氣、屏氣、呼氣三個步驟。可以試試6-4-10的節奏,也就是6秒鐘的吸氣、4秒鐘的屏氣、10秒鐘的呼氣,這要花點時間練習才行。
  • 恢復跑步第1天 糾正你的擺臂姿勢
    而還有很多人,因為疫情的緣故也開始了跑步運動,強身健體成為了當下以及今後的熱門話題。很多跑友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剛開始跑步時對跑步的印象:跑步是一件非常簡單的運動!我都會走路,難道還不會跑步嗎?然而,跑著跑著就發現,跑步其實還是項挺難的,不拿跑好步,取得好成績來說,光是跑步的動作就夠人勞心費神了。無論前腳掌著地還是後腳掌著地、步頻步幅、送髖、蹬伸,每一個環節掰開了都能好好聊一聊,今天我們要聊的也是對於跑步非常重要的擺臂問題。
  • 胸腔呼吸難以改變?三招助您提升腹部呼吸的能力
    胸腔呼吸其實是一個難以改變的習慣,尤其是當跑者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呼吸上時,就很容易忘記腹部呼吸。而一個改變呼吸方式變簡單的方法就是,在不跑步的時候練習用腹部呼吸,然後再把新養成的習慣帶到跑步裡去。
  • 活這麼大,你可能都呼吸錯了,1分鐘為你揭開呼吸正確方式
    當你在閱讀這句話的時候,你完成了一個呼吸,平時你都不會去注意它,但你不可否認的是,你離不開它。 可能你還是會和平常一樣,不太注意自己的呼吸,那麼我建議你平時能夠定期檢查自己的呼吸,每當眼睛離開屏幕,適當地深呼吸將有助於你放鬆身心,還能夠有意識地幫助你覺察進行正確的呼吸。
  • 學會呼吸,才能讓你的運動事半功倍!
    呼吸看似簡單,但正確且適合的呼吸確實十分講究而且複雜的。特別是在運動領域,錯誤的呼吸模式不僅不能幫助你快速恢復,反而還會讓你在運動時受傷。 控制氣體攝入量的關鍵是胸腔和腹腔的擴張,控制胸腔和腹腔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呼吸肌群。所以,這也就能看出,呼吸為什麼能影響我們人體運動了。 怎樣呼吸才正確呢?
  • 你可能不知道呼吸對於健身有多重要?不同運動,讓呼吸更順暢
    你可能不知道呼吸對於健身有多重要?不同運動,不同的方法讓呼吸更順暢學會控制呼吸,讓你運動時的感受完全不同,讓你更健康。在不同的運動中和情況下,了解控制你吸氣和呼氣的方式和時間可以提升你的健康水平,讓運動的感覺更美妙。深吸一口氣深吸一口氣,給你的血液充氧,我們要盡力這樣去做。
  • 跑步時呼吸不暢?多半是不會呼吸!怎樣呼吸我來告訴你
    導語:跑步雖是一項簡單運動,但是卻也有很多說道。對於一些剛開始跑步的朋友來說,可能跑了200之後就難以承受了,感覺上氣不接下氣,胸部壓力超大,不僅絲毫體會不到跑步的樂趣,反而感覺非常痛苦。其實這種感覺大多數人都有過,這主要就是由於我們呼吸不暢導致的,那麼跑步時呼吸重要嗎?如何呼吸?看完你就知道了。
  • 漲知識,上肢力量訓練對於提高短跑成績不容忽視
    03 上肢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跑速 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步頻,步伐的運動頻率不但與下肢的獨立運動頻率有關,還和上肢的擺臂頻率有關,上肢的擺臂頻率增加將有效提高下肢的運動頻率,步頻得到了提高,跑步的速度就得到了提高。
  • 潮知識|為什麼你在跑步時總是喘不上氣?
    更確切地說,是支撐橫隔膜的韌帶發生了痙攣,因此出現此症狀的跑者的右側肋骨下方通常都會出現痛感,是由訓練中呼吸強度的增加而使得相關肌群的緊張和疲勞所引起。如何降低岔氣的發生率?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規律的訓練,使呼吸系統相關肌群得到鍛鍊,可以有效降低岔氣的發生率。
  • 初學者必備,跑了這麼多年的步,跑步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導語:跑步這項運動是世界熱門運動,無疑也是最簡單、最容易上手的瘦身運動。你只需要邁開雙腿揮動手臂就可以了。那麼跑步真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其實不然,跑步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跑步乾貨,希望對跑步小白有所幫助。
  • 初學者必備,跑了這麼多年的步,跑步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導語:跑步這項運動是世界熱門運動,無疑也是最簡單、最容易上手的瘦身運動。你只需要邁開雙腿揮動手臂就可以了。那麼跑步真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其實不然,跑步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跑步乾貨,希望對跑步小白有所幫助。
  • 漲知識|這些字,95%的上海人都會讀不會寫!
    漲知識|這些字,95%的上海人都會讀不會寫!其實很多口語化的字,你根本不會寫!不信你自己看你全部能寫對算我輸!潽上海話讀音:pu基本釋義:液體沸騰溢出用法:有黏性的液體沸騰時產生大量汽泡,體積超過容器的容積而無規則地四散、溢出。
  • 漲知識|腿部出現灼燒針刺感,你的運動神經可能損傷了
    跑友在高強度訓練後,出現酸痛乃至炎症並不少見,而在這些常見的不適當中,想要敏銳地分辨出神經損傷就需要一些相關知識。此外,如果出現麻木的感覺也需要特別注意,可能是神經長時間受到壓迫的後果。另外如果出現多個部位的肌肉抽筋的現象,也可能提示有神經異常。總體而言,導致神經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創傷、直接的壓迫或刺激、不合適的運動裝備、電解質失衡、荷爾蒙失衡、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