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張瑞敏則表示:底薪+提成已過時,希望員工到公司時心情舒暢

2020-12-23 騰訊網

化解與下級衝突的柔性技巧

在平時工作中,領導者與下級偶爾發生摩擦也是正常的,領導者與下級的衝突可能起源於下級的某種不滿和怨氣,心理的「水庫」積累怨氣太多,必然會發洩出來。因此,當下級有怨氣要發洩時,就要採取一定的方式讓下級發洩。有沙不衝會破壞水庫,有怒氣不洩會憋出心理毛病。即或下級在發洩的過程中有過激的言辭,也要讓下級發洩完,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時機與合理的方式與之溝通,幫助下級分清是非對錯。同時也要收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有哪些不足,與下級誠懇交談。通常來說,一個人在發洩完怨氣後,心境會平靜下來,容易與之溝通。

領導者與下級的矛盾或衝突一般來說不是突然產生的,往往有一個由潛到顯、由小到大的生成過程。因此,領導者要放奔簡單處理衝突的剛性方式,而必須及時、周密地掌握各方面情況,找出衝突的根源,根據具體情境、具體事件,採取靈活的方法及時處理衝突。具體做法如下:

1.化解衝突於萌芽狀態

在任何一個團隊的領導活動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衝突與不滿通常都會發生。有效的團隊領導者必須運用自己的權威和影響力及時併合理地處理這種衝突,消除團隊成員的不滿。

對此,領導者可採取以下步驟進行疏導和處理:

(1)及時溝通信息,在矛盾氣球爆破之前先放氣。矛盾不斷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團隊成員不滿意的地方太多,若壓這不能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像高壓鍋一樣,持續高溫又沒有出氣的地方,到一定程度非爆炸不可。

(2)當衝突發生後,要迅速控制事態。在情況不明、是非不清而又矛盾激化在即的時刻,先暫時「冷卻」「降溫」,避免事態擴大,然後通過細緻的工作和有效的策略適時予以解決。

(3)及時阻隔信息,避免流言的影響。尤其是作為團隊領導集體,更要避免因流言而瓦解領導團隊合力的不良結果。作為團隊主要領導人,應把握好各方面的思想情緒,做到該暢則暢,該阻則阻,從而達到化解矛盾、消除不利因素、求同存異之目的。

2.以君子態度化解矛盾

古人言,「宰相肚裡好撐船」,領導者凡事讓三分,可為自己今後的工作做好一個鋪墊。在經歷了以上三個步驟控制住事態以後,領導者就要分析對立和衝突產生的原因、作用、後果以及轉化,為進一步的思考處理做好準備。

3.冷靜思考,善後解決

在團隊內部,上下級或同級之間對於解決問題的意見不同,或自我意識太強,都有可能引發爭執。若團隊久經磨合,大家坦誠相見,則爭執有利於鼓勵不同意見。但在很多情境下,事實往往不能如願,爭執常常會發展為爭吵或衝突。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要努力找出對立的原因,然後冷靜地思考對立下去會產生什麼樣的不良後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找到問題的癥結,才能對症下藥,徹底解決問題。

4.制定精簡會議、活動、文件的規定領導者應擺脫文山會海,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決策貫徹情況,處理決策執行中發生的問題。這些規章制度,是領導者抓落實行為走上經常化、制度化軌道的重要保證。

最近,大眾媒體和網民,對於海爾管理方式的討論,密集頻繁。海爾的管理方式,為掌舵海爾30多年的張瑞敏所創。

張瑞敏,一直被稱為中國企業家的管理大師。過去多年中,張瑞敏因勇於探索前沿的管理模式,受到國內外管理學界的讚譽。海爾十幾個管理和商業案例被哈佛商學院採用。

張瑞敏管理哲學的中心在於「人單合一」。張瑞敏打破傳統製造業的科層,以「人單合一的雙贏模式」梳理企業與市場、企業與員工、企業與供應鏈的三重關係,推動海爾從傳統製造企業向平臺網絡組織全面轉型,推動海爾達到「三無」境界: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

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教授胡泳看來,海爾的組織創新,是以人的價值為主線,探究一個終極目標——人在組織當中的地位:人即自組織。

張瑞敏則表示,他希望所有海爾員工到公司去的時候,心情都非常舒暢。為了這個目標,打造一個平臺,讓員工可以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指令,希望海爾這個組織能讓在其中工作的人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傳統模式鼓勵優秀員工跳槽,平庸員工留下!

一個企業留下的都是平庸員工,這個企業只能等待倒閉

解決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三、建立更高級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伙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伙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伙人:作為合伙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伙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後,根據其貢獻,制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籤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採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周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前,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作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相關焦點

  • 海爾張瑞敏:沒有中層管理人員,每個人都是中心,員工的薪酬模式
    一個老闆的「薪愁」之痛 前幾天,一家頂級商業空間設計公司的老闆(張總)從深圳過來找我,希望能找到解決員工工作動力和效率問題。 他說,創辦公司後營業額是他做個體時的5倍以上,但是每年的利潤卻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一個人幹活和帶著30個人工作的利潤是一樣的,但是,他一個人幹活,他很自由沒有什麼壓力,現在30多個人,每個月近百萬的工資支出讓他也感覺一刻都不能放鬆,因為他的員工都是拿著固定工資,他不想奢求每個員工和他一樣苦心經營,至少希望現在的4個設計總監能和他一樣操心,他覺得就是最大幸福。
  • 專訪張瑞敏:我不希望海爾是一部機器
    近30年前,海爾生產的是價格並不昂貴的小型冰箱,很受大學生歡迎。如今,張瑞敏已經帶領海爾成長為白色家電的全球力量,成功合併了美國通用家電等海外企業。而且,張瑞敏已經促使海爾從產品供應商轉型為平臺公司,採用很有創新性的 「人單合一」 模式。該模式旨在激發個人在企業中的力量。如今,海爾集團有三家上市公司,9月又有一家公司——海爾生物醫療獲準註冊。
  • 底薪+提成已過時,員工執行力不到位,已是一種普遍狀態,附案例
    經理等了一會兒,發現還有遲到的員工。於是,他回到辦公室,命令秘書立即通知各部門主管緊急開會,會議內容只有一個:整頓紀律,清查今天遲到者。結果,各部門共查出6名遲到者,包括1名部門主管。 經理命令全體主管和員工暫停工作,全部到會議大廳集中。
  •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過時,老闆會對員工如何培養,管理必讀
    勤奮到什麼程度呢?曾經格力公司裡所有的業務員都不能追回來的一筆貨款,這筆高達42萬元。董明珠堅持了一個多月,天天追著那位老闆,一直到最後把貨款追回為止。人品意義深遠,沒有人會願意信任、重用一個人品欠佳的員工。 好人品已成為現代人職業晉升的敬業標杆與成功人生的堅實根基。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種品格: 第1 忠誠站在公司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忠心維護公司的利益,在誘惑面前經得住考驗。
  • 松下電器公司:底薪+提成已過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個有效手段
    松下電器公司是日本第一家有精神價值觀的企業,在解釋「松下精神」時,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個誠實的錯誤,公司是會寬想你的,把它作為一筆學費:而你背離了公司的價值觀,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直至解僱。
  • 「底薪+提成」已過時,一套激勵、留住優秀員工的薪酬績效模式!
    先來看一則真實案列: 小劉是某公司的業務冠軍, 其銷售業績幾乎佔了公司整體業務的半壁江山。老闆王總對小劉非常的器重,也重點培養小劉,小劉不負眾望,培訓新員工,組建新的銷售團隊,為公司帶來很多業務,公司的業績也是蒸蒸日上。
  • 張瑞敏:希望成為全球第一家物聯網化上市公司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在上市儀式上表示,三地上市後,希望海爾智家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家物聯網化的上市公司。要達到這一目標,海爾智家需要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一是實現從股東第一到人的價值第一的公司宗旨的轉變,只有人的價值第一才能保證股東價值第一;二是實現企業定位轉型,將海爾從家電品牌轉型為生態品牌,股東不再需要依靠企業重資產投入,而是依靠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成為生態,給各個行業賦能,股東可以得到最合理的、最高的投資回報;三是盈利模式轉型,從邊際收益遞減轉型為邊際收益遞增。
  •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老闆是公司的管理者,而不是救火員。即使老闆的個人能力再強,如果不能複製更多個像老闆一樣操心的員工,那公司也很難發展的長遠。 注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
  • 國務院參事室「國是論壇」上,張瑞敏說了些什麼?
    在向網際網路轉型中企業必須摒棄傳統管理方式:網際網路時代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傳統的管理模式現在不但過時,而且已經被顛覆。網際網路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世界管理大師德魯克曾說過,網際網路帶來的最大的影響就是零距離。零距離顛覆了一切。用戶現在需要的是個性化,流水線只提供了大規模製造,網際網路時代,企業要認識到必須從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轉變。
  • 【愛國情·奮鬥者 齊魯英傑譜】砸毀76臺不合格冰箱,張瑞敏造就...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表示,有一點信念是非常清楚的,如果不變革,肯定是死路一條。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張瑞敏再次拉開轉型大幕。這一次,他把大錘對準企業中層管理層,創立了全新的商業模式——「人單合一」。
  • 海爾張瑞敏:真正做好品牌 不給外國產品做代工
    【搜狐IT消息】12月16日消息,管理會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海爾集團管理創新研討會於今天下午在北京舉行,包括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在內的眾多高管將參與此次研討會。海爾執行長張瑞敏發表了《海爾商業模式創新創全球化品牌》的主題演講,張瑞敏表示,海爾不是給外國品牌做代工,而是真正要做品牌,藉助創新創造全球化品牌。  張瑞敏:非常高興能來到外經濟貿易大學,我也是從海爾的角度談一下有關創新的情況,我想以《海爾商業模式創新創全球化品牌》為題目談一下關於創新的問題。  海爾是什麼?海爾為什麼?
  • 底薪+提成已過時,換套薪酬激勵模式
    「90後」職場大軍已經進入社會,然而近日一項調查數據顯示,「90後」職場新人離職率已達30%以上。 1)業務經理: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帶團隊,業務經理享有團隊業績提成分配。 2)高級業務經理:1年團隊(3個業務員以上,不含本人)人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即可晉升為高級業務經理,享受更高的團隊提成分配。
  • 張瑞敏對話穆爾:這個時代的「商業生態系統」實踐者與預言者
    他撰寫這些研究文章時,矽谷一些人已經在這麼做了,只是不自知而已,比如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特別是施密特,有一次對穆爾說,他們每天都在做一些事情,但好像沒有他說的那麼好。讓穆爾沒想到,海爾創始人張瑞敏將他的《競爭的衰亡:商業生態系統時代的領導與戰略》讀過多遍,並在日後的管理實踐中,主動將海爾打造成為一個商業生態系統。
  • 老闆:我才知道「底薪+提成」有多害人,老闆最終辭退了副總
    於是,他們就從其他公司挖了一名副總過來。準備在公司大力推行績效考核。 原來這家企業的管理層,除了業務經理是底薪加提成的薪酬模式,其他崗位都是「月度固定工資+季度獎+年終雙薪」,有少數高管則是「月度固定工資+季度獎+年終分紅(即年薪制)」。
  • 張瑞敏劍指「物聯網化」新航程
    #張瑞敏#2020年12月23日上午,在海爾控股的海爾洲際酒店,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上市慶祝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H股的上市,意味著海爾智家成為第一家實現「A+H+D」全球資本市場布局的企業。作為大股東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也親自出席儀式並做致辭演講。
  • 公司能否隨意調整員工的提成比例?
    【精選案例】小白於2010年入職某公司從事市場開拓與業務銷售工作,本著多勞多得,激發潛力的原則,勞動合同約定每月除基本工資外,根據員工的相關業績按比例提取收入。小白憑著自己的膽大、心細、臉皮厚,年年佔據公司業績冠軍榜,被評為「三好員工」。
  • 海爾你學不會:從「不足見」到「不可及」
    當時,張瑞敏就在公司內部說,海爾不能爭一日之短長,要盯住自己的目標,因為「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福斯貝裡可以當場用成績回擊競爭對手,海爾能做的只是默默堅持,這一堅持就是15年。因為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單合一」模式在全球得到了複製引領。張瑞敏當初的話一一應驗:不爭能夠獲勝,不回答是最好的回答。
  • 六次轉身 解碼家電巨頭海爾35年成長秘笈
    海爾起家源於明星企業家張瑞敏砸冰箱。1985年12月某日,時任青島海爾電冰箱總廠廠長的張瑞敏收到一封消費者的來信,反映海爾冰箱存在質量問題。張瑞敏帶人檢查倉庫後,從400餘臺冰箱中發現了76臺冰箱存在質量瑕疵,張瑞敏隨即召集全體員工,當眾掄起大錘砸毀了「問題」冰箱。「1985年除了引進設備,我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就是砸了76臺有瑕疵的電冰箱。
  • 海爾兄弟背後的傳奇故事(千萬8090後的回憶)
    世界上最厲害的動漫周邊產品公司是《海爾兄弟》,海爾兄弟的周邊產品是電氣,冰箱,彩電,洗衣機。說到海爾兄弟,說起海爾兄弟耳邊就會飄來那「打雷要下雨,雷哦」兩個小兄弟的體質那可是無人能及,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都只穿褲衩更厲害的卻是《海爾兄弟》的父親張瑞敏
  • 海爾從輸出產品變為輸出模式:顛覆傳統管理架構
    披荊斬棘十二載,海爾一如既往踐行 「人單合一」理念,證實了這一理念從時代性、普適性再到社會性的引領特徵,受到了學術界和管理界的高度關注,被認為是符合時代環境和發展趨勢、引領未來方向的管理理論和商業模式之一。  海爾已是全球知名品牌,為什麼還要自我顛覆?張瑞敏認為,很多矽谷企業在草根創業時創新性很強,但成為大公司後,仍然逃脫不出科層制管理方式,最後距離用戶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