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2020-12-18 騰訊網

老闆是公司的管理者,而不是救火員。即使老闆的個人能力再強,如果不能複製更多個像老闆一樣操心的員工,那公司也很難發展的長遠。

19年10月份,我有一個朋友入職了一家融完A輪的公司,制度比較健全,文化也比較先進,同事都是海歸,但年後回來就倒閉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很淡定,為什麼:在他們公司,公款報銷吃喝是公開的秘密,領導也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次次的開會提醒。所以,很多公司不是產品業務不行,而是掉進了管理的大坑。

有目標才能有的放矢

對於沒有航向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航向就是做事情的目標,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才能夠將事情做好。對於領導者來說,正確地做事情固然重要,但首先必須做正確的事情。明確目標,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全體員工。

許多領導者做工作沒有明確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下子試試這個辦法,一下子用用那個辦法。做得不如意,就馬上換一個方向,運氣好時就能收到一些成效,運氣不好就會有損工作業績。其往往一聽說誰怎麼做好,就立刻學著人家做,這些領導者似乎永遠沒有固定的方向,因此工作業績也不盡如人意。其實,在旁人看來,這些領導者的問題很簡單,這就是其根本不知道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誠如一位成功學大師所說:「人的頭腦具有一種像飛彈一樣的自動導航功能,一旦人有了明確清楚的目標後,頭腦就會自動發揮它無限的能量,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並且能夠不斷地瞄準目標和修正你的行為,自然地引導我們向目標的方向前進。」對於領導者來說,在頭腦進行這種運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只是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而是要十分明確達成這個目標的「原因」,畢竟原因主導一切,也只有這個原因才是讓人持續朝目標前進的原動力。

瓦倫·本靈斯研究了90位美國最傑出的領導者,發現這些人有四種共有的能力:令人折服的遠見和目標意識;能清晰表達這一目標,使下屬明確理解;對這一目標的追求表現出一致性和全身心的投入;了解自己的實力並以此作為資本。

傳統模式鼓勵優秀員工跳槽,平庸員工留下!

一個企業留下的都是平庸員工,這個企業只能等待倒閉

解決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三、建立更高級的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伙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伙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伙人:作為合伙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伙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後,根據其貢獻,制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籤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採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周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前,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作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相關焦點

  • 「底薪+提成」已過時,一套激勵、留住優秀員工的薪酬績效模式!
    解決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
  • 松下電器公司:底薪+提成已過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個有效手段
    很多企業在考慮設計業務員薪酬的時候,一般都是走著(總收入=底薪+提成)線路,這方式還是特別單一、激勵性不夠豐富,對於業務而言,激勵性自然動力也是不夠級全面的。
  •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過時,老闆會對員工如何培養,管理必讀
    底薪+提成的弊端: 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佔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回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 管理必讀:「底薪+提成」已過時,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激勵模式
    目標管理的核心是成果管理、自我管理和責任管理。3,建立完整的目標體系。目標有四個核心特徵:實際性、可行性、匹配性、階段性。二:自我管理 —決定企業高度。1,改變觀念和思維方式比學會管理更重要。企業存在的問題80%不是方法問題,而是觀念問題。
  • 底薪+提成已過時,換套薪酬激勵模式
    「90後」職場大軍已經進入社會,然而近日一項調查數據顯示,「90後」職場新人離職率已達30%以上。 業務人員的激勵機制 解決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級業務員KSF薪酬體系:
  • 老闆:我才知道「底薪+提成」有多害人,老闆最終辭退了副總
    還有更重要的是,有7個管理骨幹離開了公司,其中有5個在公司工作了8年以上。而且,已經有不少管理層人員透露,如果公司不取消這樣的考核模式,準備拿了年終獎另謀高就。 在年關時刻,老闆最終辭退了副總,停止了績效考核,重新回到過去的薪酬模式。
  • 海爾張瑞敏則表示:底薪+提成已過時,希望員工到公司時心情舒暢
    一個企業留下的都是平庸員工,這個企業只能等待倒閉 解決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
  • 華為任正非:設計管理和銷售人員的激勵薪酬機制,讓員工主動幹
    有一個權威調查,隨機調查了3000多家中國不同行業和不同規模的企業(包括在華的世界500強企業),結果顯示這些企業都在做績效管理和考核,但他們對績效工作的滿意度結果如下: 華為集團銷售人員的薪酬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 1、 激勵要直接2、 激勵要及時3、 激勵要疊加4、 激勵要簡單 一、 底薪 底薪部分是為了保障員工的基本需求,對於銷售人員而言,該部分薪酬佔比越低越好,最高不建議超過50%。
  • 底薪+提成已過時,員工執行力不到位,已是一種普遍狀態,附案例
    半年下來,公司的勤奮已蕩然無存,營業額和利潤直線下落,使得這位總裁很是擔憂,怎麼辦呢? 總裁想來想去,最終在某一天的公司大會上,宣布曾經與他關係十分親密的一位好友因紀律散漫、業績低劣而被解僱。
  • 中小企業該如何設計薪酬體系留住員工?留住人才?
    薪酬是企業和員工繞不開的話題。員工對於薪酬的認知決定他的行為和表現。作為團隊的領袖,我們應當怎樣對待員工的薪酬這件事呢?舉個例子,一家新開的小公司,正在招聘員工,這天來了幾個人過來公司面試(小張,小李,小黃),看過他們的簡歷之後,老闆就開始提問了:老闆問:你們對自己的薪酬有什麼要求呢?小張:老闆給我發3000底薪,加5%的業績提成,我就心滿意足了。
  • 營銷總監的薪酬待遇,都有哪些不同模式呢?
    銷售管理,要靠營銷總監來統領營銷總監的薪酬待遇,不同企業所給的往往是不同的。不同的老闆,思路不一樣,誠意不一樣,對費用控制的想法不一樣,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一樣,所以在制定營銷總監待遇時,往往會有不同的做法。
  • 一套讓員工主動幹的薪酬模式,管理一個團隊,更要有黃金定律
    管理一個團隊,更要有黃金定律。 第一:自我管理 工作不養閒人,團隊不養懶人。 每天思考今天的工作價值幾分, 如果滿分是5分, 那麼你當日得分是否可以達到4分? 這就是自我管理!
  • 企業員工薪酬體系改革實施案例
    (二)提升管理水平,升級人力資源體系的需求自2013年以來,圍繞建立基於「職位和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總體目標,人力資源部/幹部管理部已先後組織開展職位管理體系建設與優化、任職資格管理體系建設與優化、績效管理體系優化、招聘體系優化、員工發展體系優化等工作。
  • 薪酬管理制度
    >第1章總則第1條 目的1.1為適應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吸引並留住各類人才,構建合理的薪酬激勵體系,特制定本制度。第3條 基本原則3.1公平性原則通過建立合理的崗位評價機制,確保組織內部成員的薪酬水平與其所在崗位對公司的貢獻價值相一致,同一崗位上的工作享受同等薪酬。
  • 廣告營銷師,如何定製薪酬策略?
    薪酬管理是企業用人平衡的關鍵,在職場中,企業的競爭力往往就是優秀人才的競爭力,而薪酬作為留人用人的關鍵指標,也是企業很重要的一環。二網際網路行業外界傳言都是高薪行業,其實也只是首屈一指的大公司,而一般的中小型企業都採用「低底薪+高提成(各種考核,提成也難達到,甚至所剩無幾)」,而網際網路廣告營銷師這種職位按道理應該是高薪才是,可很多公司不重視 按銷售崗位來定薪,完全不合理,導致所謂的IT營銷人才拿著白菜價。
  • 人力資源四大體系:工作描述、績效考核、薪酬福利、職業發展體系
    人力資源四大體系:工作描述、績效考核、薪酬福利、職業發展體系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四個方面工作描述體系、績效考核體系、薪酬激勵體系、職業發展體系。一、工作描述體系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工作描述體系包含四個層次:組織結構圖/機構崗位設置、總監管理範圍/總監職責、部門職責/部門組織結構、職務說明書。
  • 春招季薪酬模式引熱議,樂有家為什麼底薪那麼高?
    房地產經紀行業作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更需要吸引大量人才的進入,而其中企業的薪酬福利,就成為了應聘者關注對比的核心指標之一。調查市面上眾多中介企業可發現,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薪酬模式,針對底薪、補貼、提成、獎金有不同的規定。對比可以發現,相較於其他公司的低底薪、低提成,甚至零底薪,樂有家實行多年的高底薪、高補貼、高業績核算比例模式,更受應聘者的關注與青睞。
  • 「員工太懶散,工作沒激情」,企業都在給優秀員工用的薪酬模式
    很明顯,導致「員工太懶散,工作沒激情」最大的幾個問題無非就是: 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與薪酬體系。 再則,薪酬體系是用人單位整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之重要組成部分。薪酬體系是指薪酬的構成和分配方式,即一個人的工作報酬由哪幾部分構成!可以讓員工很清楚的明白想要拿到怎樣程度的工資,就一定要完成與之對等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很難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創新崗位薪酬體系 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良方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控制,規範收支運行,提高經濟運行效益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即醫院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統一管理)和全成本核算控制(即按照政策要求,重新分類核定核算單元和核算模式,在醫院層面將所有學科、科室、病區劃分為效益中心和成本中心兩大類,制定不同核算方式和核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