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是公司的管理者,而不是救火員。即使老闆的個人能力再強,如果不能複製更多個像老闆一樣操心的員工,那公司也很難發展的長遠。
19年10月份,我有一個朋友入職了一家融完A輪的公司,制度比較健全,文化也比較先進,同事都是海歸,但年後回來就倒閉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很淡定,為什麼:在他們公司,公款報銷吃喝是公開的秘密,領導也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次次的開會提醒。所以,很多公司不是產品業務不行,而是掉進了管理的大坑。
有目標才能有的放矢
對於沒有航向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航向就是做事情的目標,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才能夠將事情做好。對於領導者來說,正確地做事情固然重要,但首先必須做正確的事情。明確目標,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全體員工。
許多領導者做工作沒有明確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一下子試試這個辦法,一下子用用那個辦法。做得不如意,就馬上換一個方向,運氣好時就能收到一些成效,運氣不好就會有損工作業績。其往往一聽說誰怎麼做好,就立刻學著人家做,這些領導者似乎永遠沒有固定的方向,因此工作業績也不盡如人意。其實,在旁人看來,這些領導者的問題很簡單,這就是其根本不知道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誠如一位成功學大師所說:「人的頭腦具有一種像飛彈一樣的自動導航功能,一旦人有了明確清楚的目標後,頭腦就會自動發揮它無限的能量,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並且能夠不斷地瞄準目標和修正你的行為,自然地引導我們向目標的方向前進。」對於領導者來說,在頭腦進行這種運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只是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而是要十分明確達成這個目標的「原因」,畢竟原因主導一切,也只有這個原因才是讓人持續朝目標前進的原動力。
瓦倫·本靈斯研究了90位美國最傑出的領導者,發現這些人有四種共有的能力:令人折服的遠見和目標意識;能清晰表達這一目標,使下屬明確理解;對這一目標的追求表現出一致性和全身心的投入;了解自己的實力並以此作為資本。
傳統模式鼓勵優秀員工跳槽,平庸員工留下!
一個企業留下的都是平庸員工,這個企業只能等待倒閉
解決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級的薪酬考核體系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考核指標,比如訪問量,跟蹤量,考核分值等,設置小額獎勵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40萬每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比如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偏中間值。
3)入職一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比如說可以設置50萬元每月,主要關注毛利,回款,培訓考核等,獎勵制度為常規值
4)高級業務員:一年平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級為高級業務員,薪酬可增加20%-30%,設置高值獎勵制度
二、建立業務經理晉升機制和年終獎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員可以升級為業務經理,業務經理則對其下屬採用不同的業績平衡點,等級薪酬也將進一步提高
1)業務經理:年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的業務員,均有機會成為業務經理
2)高級業務經理:一年團隊人均業績達到500萬以上,不包含本人業績,第二年晉升為高級經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釋:這種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礎上的,年終獎時可以額外獎勵優秀的員工。每年的獎勵分三年發放到位,如果員工離職,則不再發放獎金
三、建立更高級的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說,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都可以有機會成為內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業利潤紅利
個人建議: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最好。合伙人就是員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擁有公司股份,並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只需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就好了,說現實的一點,只要比員工把錢放在銀行的利潤高,那就可以。
合伙人模式分兩種
1.公司合伙人:作為合伙人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2.項目合伙人:只參與具體的項目的利潤分成與責任承擔
四、建立股份制與期權分配機制
高級業務經理培養年業績達500萬以上的的業務員超過10人的,就可以成為企業股東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給員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後,根據其貢獻,制定不同的合夥機制,可參考以下兩種
1.契約:測算公司的股本,籤訂股權代持合同,讓那個優秀的員工成為企業股東之一
2.期權激勵: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讓優秀的員工不斷增加公司股份
總結:現在很多企業很多採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勵政策,所以,沒有讓公司二婚員工成為利益共同體,所以就導致很多優秀的員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使用多元激勵模式,達到留住優秀人才,提升企業業績的能力。
五、PPV量化加薪方案
對於一些剛入職的業務員來說,前三個月比較難,因為業務不熟悉,銷售技巧也不熟,所以就很難賺到錢,壓力也比較大。再加上企業對員工的開單要求也比較高,所以,一些運氣不好的業務員,很難挺過這三個月。但是,如果延長考核周期,企業又容易賠錢。所以,必須要優化薪酬模式,讓員工在開單前,可以通過承擔其他工作來賺一些錢。
而所謂的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就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一種可以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利益分配,形成一種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
PPV模式讓那個業務員可以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比如:
1)跟單業務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作
2)市場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
3)信息統計員,協助統計和分析市場調研的數據
4)客服,對客戶進行回訪,收集客戶反饋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6)公司裡面的行政,後期,美工等工作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擔任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