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一,每晚十點多到家,我不用接他的日子,這個時間早就上床休息了,他到家第一時間都會過來,看我沒睡著,就聊個小天,說說今天的學習,討論下明早吃啥,然後他才洗澡睡覺,歲月靜好,母慈子孝。
回想三年前,卻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他剛從小學升入初中,不習慣老師的變化,不習慣初中的學習強度,承受不了學習的壓力,加上正好進入叛逆期,他厭學,還沉迷遊戲,他會以任何小事、任何一句話為由,馬上翻臉、爭吵、對抗。
那時的我,感覺生活一片黑暗,前路茫茫,深深的挫敗感與無力感。沒想到我盡心盡力,幾乎費了全部心血養大的孩子,眼看著就要毀了,現實是那樣殘酷,令人痛心與絕望。
家裡三天兩頭充滿火藥味,有時半夜三更也會吵上一架,以至還曾引起樓下鄰居的敲門投訴。
即使孩子上學了,我與愛人也常常唉聲嘆氣,相對無言,怎麼辦?無計可施,無法面對。
現在想來,那段日子就是生活的最低谷,工作無趣又無味,家裡煩惱又痛心。為了疏解心情,我開始學習心理學、畫畫、瑜珈,跑步、鍛鍊、打坐冥想,學各種各樣能讓我分散注意力、消耗體能的活動。
我每天寫日記發洩鬱悶難過,實在難受,找朋友出去逛街吃飯購物,聊以釋放壓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考證,學習,並且習得很多自娛自樂的技能,尤其是畫畫、跑步,佔據了大部分業餘時間,我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
一來可以減少與兒子發生矛盾、導致爭吵的機會;
二來自己真正全心投入,達到「福流」狀態,有滿足感與成就感;
第三點則意外之喜,不知不覺間我的學習,給兒子作了榜樣,榜樣的力量無窮。尤其是疫情期間,每天24小時待在一起,他看到我的時間安排、學習管理,也開始模仿我的方法,安排他的學習、生活。
漸漸地,家裡的爭吵少了,笑聲多了,開學後,他把精力回歸到了學習,我把心思大都放在了工作與愛好上,一切都回歸正軌。
回顧一路過來的路,看到道德經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短短20個字,我突然豁然開朗,原來,萬物生長,人也好,植物也好,他都會循環往復,任何事物的發展運動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在走,用弱反而能強,用強則反而變弱。
就象對於兒子的教育,一味逞強,一味指責打罵,居高臨下,當他開始有自己的思想,開始有反抗叛逆的心態,這些就都不奏效了。
反之,我不強制他,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有時候適當示弱,遇到問題向他求助,他反而會開始自我要求,開始向我積極靠攏。
**************************
大自然中,春夏秋冬,花開花謝,樹葉綠了又黃,黃了又掉,掉了又綠,循環往復,他不管世間百態,只管兀自生長、往復。
我們人也一樣,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自然法則;年輕時懵懂無知,稜角分明,然後在生活中歷練成長,稜角磨平,同樣是不可改變的自然規律。
年輕時的煩惱大都是理想無法實現,期望落空,前途迷惘,生活艱辛。
當一件件一樁樁經歷過來後,回首才發現,原來年輕時的那些煩惱,根本都不算什麼。
生活中的困難意外,常常會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在你面前展開,大概率是,大多數人,不管有多難,最終都會學著強大,跌跌撞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路披荊斬棘,走完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回首過往,曾經以為過不去的坎,最終都挺過去了;曾經以為渺茫的希望,有些居然實現了;曾經以為志在必得的愛情,最後竟然都失落遠去了;曾經不屑一顧的親情,最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抹溫情;曾經以為堅不可摧的友情,最終都雨打花落去……
不管現在你當下的狀態如何,你是心滿意足,還是想要逃離跳脫,你都要明白這樣的道理——萬事萬物,生生不息,循環往復。
如果你現在正處於低谷,不要氣餒,不要被生活打敗,要堅信,萬事萬物都會朝相反方向運動,我現在正處在最下方,已經退無可退,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改變方向,向上發展的,一定會有否極泰來的一天;
如果你現在正志得意滿,處於人生巔峰,那麼,也千萬要戒驕戒躁,居安思危,因為物極必反,總有一天會掉頭向下,那麼,你已經你作好準備了嗎,有沒有應對的萬全之策,有沒有想好要迎接未知的挑戰?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品讀道德經,雲端共說道!私聊加圈,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