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城鎮化步驟加快,鄉村完全中學如同老去的英雄,輝煌不在。有的高中沒生源了,乾脆就撤併了,如「舒城縣張母橋中學」、「舒城縣南港中學」等等。這些學校「番號」將永不存在,令往屆師生唏噓不已,扼腕嘆息。有的高中雖然沒有撤併,但舉步維艱,生存非常困難。
造成農村高級中學萎縮,看得見的原因是無生源,進而造成學校資源閒置。造成無生源不是因為之前計生政策而沒有學生,主要因素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社會的高速發展,導致城鎮化步驟加快。現在農村青壯年基本上在城市發展,一部分孩子隨其父母異地就讀。這些異地就讀對其升學影響甚微,他們只要在中考或高考時回鄉參加考試就行了。
其次、是私立學校的「圍剿」。由於民辦學校的異軍突起,外出務工的家長把孩子送往私立中學就讀成了首選。私立學校一般採取全封閉管理,家長把孩子送進去,剩下的全交給老師了。
對於私立學校的模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適合你的孩子就是好學校。但有一點是不爭的事實,很少有老師把自己的孩子送往私立學校就讀,至於原因嘛,誰知道呢?大概是交不起高昂學費吧。
最後、一些重點中學的「掐尖」行為,把這些農村高級中學推上了不歸路。這幾天,各地高考線相繼出爐,社會在佩服和驚嘆某個學校厲害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他們招去的學生都是初中階段的佼佼者?
「巧婦難無米之炊」,沒有優良的「原料」焉能生產出優質的商品?不能吧。有位教育「磚」家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學校和老師。稍微有點頭腦的人,對此「磚」家的話只能「呵呵」,因為他是「家」,他說什麼都是對的。
六安市舒城中學,2020年高考理科最高分為697,預估有8人上清北。社會在讚揚該中學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也充滿了期待,期待未來會更好!當然,社會給予該校的高度讚揚是理所當然的,但作為舒城中學自己就沒必要再擂一下了,什麼再創輝煌,再創新高就沒必要了吧。你要知道,如果把舒城師範學校(現改為舒城職業學校)裡的學生給你教三年,你也能出此成績?話說回來,有好生源,農村高中也行。把社會的認可化作不竭動力比這些「擂詞」宣傳效果要好的多。
舒城縣龍河中學,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名噪一時,那一二十年確實培養了不少人才,數不勝數。可現在,由於多方面客觀原因,生源大幅減少,師生處境艱難。儘管如此,舒城縣龍河中學2020年高考,區區四五六十人參加高考,有將近一半人達本科線,確實不容易。三年前,他們是被人挑剩下的,三年後他們在龍中依然出彩,佩服孩子們的同時更佩服龍中的老師們。
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只要你不斷努力在哪就讀都一樣的。過分強調擇校擇班的家長,也許爭的「面子」,但可能輸掉了孩子,因為有些環境你喜歡不代表孩子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