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米開朗基羅不僅是位藝術家,還是一位愛國志士

2020-12-17 騰訊網

世界歷史:米開朗基羅不僅是位藝術家,還是一位愛國志士

他的作品《大衛》直到今天還是每一個學畫的人必須臨摹的教材。

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

他還是一位熱愛祖國、熱愛自由,反對專制、抗擊外族侵略的愛國志士和共和主義戰士。

1475年,米開朗基羅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他熱衷於藝術,不顧父親的反對,刻苦地學習繪畫和雕刻,為此他到過義大利的許多城鎮,精心臨攀與研究大師們的作品。

他早期的雕刻作品《哀悼基督》就已表現出他很高的藝術造詣。在這幅作品中,死去的基督安臥在母親的膝上,聖母俯視著兒子,充滿了憂思與愛憐。整個作品給人以既悲哀又優美的感覺,展出後便立即在羅馬全城引起了轟動,人們怎麼也沒想到,這是一位不足25歲的新秀雕刻的作品。米開朗基羅最有成就的雕塑還有《大衛》、《摩西》、《朝》、《夕》、《晝》、《夜》、《和被綁的奴隸》以及《垂死的奴隸》等。

《大衛》是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大衛》取材於《舊約》中的神話故事。古代以色列的大衛王,少年時曾是牧童。有一次他到前線給與敵人作戰的哥哥們送飯,遇到兇悍的敵方巨人哥利亞正在逞兇,在危急的時刻,大衛用甩石機殺死了哥利亞,挽球了民族。

米開朗基羅把大衛塑成一位健壯的青年,表情剛毅,目光炯炯有神,微低著頭,側目怒視前方,左手握著搭在肩頭的「甩石帶」,似乎隨時準備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雕像強烈地表現了一位正義戰士的無畏勇氣與力量。

為這座雕像米開朗基羅花去了大約3年的時間,使它幾乎達到了完美無缺的境界。《大衛》的成功,使米開朗基羅成為當時最偉大的雕塑家。《大衛》被當時的政府安放在佛羅倫斯市政廳前的廣場上,直到今天,你依然能在這裡欣賞到這一傑作。

《摩西》像是米開朗基羅用了4年時間為教皇陵墓而作的塑像。摩西是第一個率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出走,尋求建立自己國家的「先知」。在出走途中,有人因惡人引誘而成了叛徒,摩西聽說後,怒斥叛徒,一氣之下摔了法服。這個雕像表現的正是當摩西得知這一事變時,剎那間的神態反應。摩西坐在椅上,頭部左轉,怒視遠方,身體的動感表明他正要站起,給人以嫉惡如仇和大義凜然的正氣感。這幅作品作於佛羅倫斯遭受教皇勾結外國侵略者屠殺人民之際,作者借《摩西》像表達了對人民的熱愛和對叛國者的憤怒。

米開朗基羅的繪畫也像他的雕塑一樣,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他用神奇的筆塑造了眾多感人至深的形象。

為畫西斯廷的壁畫,米開朗基羅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氣,畫了4年零5個月,終於給世人留下了無與倫比的傑作——《創世紀》。《創世紀》共分《亞當的創造》、《夏娃的創造》、《逐出樂園》等九個場面。在這幾幅大畫的四周,又畫了基督祖先和其他有關的故事。當整個作品完成時,37歲的米開朗基羅已勞累得像個老人了。由於長期仰視,頭和眼長久不能低下,連讀信都要舉到頭頂。

米開朗基羅的另一個傑作是《最後的審判》。《聖經》上說,世界末日來臨時,基督要做一次最後的審判,以懲惡揚善。在這幅畫面中間,基督舉起右手即將發出最後的判決。他的左邊是一群為信仰而殉難的聖徒,他們各自拿著受害時的刑具向基督訴說著。這裡沒有慈悲和饒恕,有的只是鐵面無情的善惡報應。米開朗基羅還把反動的教皇畫到被判罪的一群人中去,讓他們準備去接受地獄的煎熬。

米開朗基羅用了將近6年的時間才最後完成了這幅畫,還曾從腳手架上摔下,跌斷了腳,可他仍以剛強的意志,完成了這幅氣勢雄偉的傑作。並借末日審判這個題材,痛快淋漓地發洩了對人間醜惡的疾恨。

米開朗基羅不僅是位熱情如火的藝術家,還是一位奮戰終生的愛國志士,他曾和佛羅倫斯人民一起投入到抵禦外國侵略者和教皇軍隊的戰鬥中,並擔任了城防工程建築的總領導。他堅守崗位,直到城市淪陷而成為敵人的階下囚。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無不洋溢著正義的激情。他創作的眾多的強健雄偉的藝術形象,都充滿了生氣與力量,但也包含了悲劇的色彩。這正表達了米開朗基羅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的精神,和在那個時代無法實現理想的悲劇性生涯。

1564年2月,89歲的藝術大師在自己的工作室裡與世長辭了。在他生命的最後20年,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建築事業中,設計並主持了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工作,擔任了教堂的建築總監,整個教堂的建築設計圖全部是由他制訂的,從而為聖彼得大教堂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建築上的精深造詣,使他成為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建築師。

相關焦點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無論是同時代的 藝術家還是後輩藝術家都受到他的巨大影響。藝術家花了兩年的時間,成功地解決了大型雕塑的諸種挑戰。首先是巨大的尺寸。在15世紀,藝術家所面對的這塊巨石是當時罕見的,即使是在完成之後,雕像仍然高達四米多,而且是當時最大的不需要支撐物的大理石雕塑。其次,米開朗基羅所用的石頭是別的藝術家用過留下的,因為無法駕馭,有藝術家已經知難而退。可是,米開朗基羅正是用這一塊被人擱置的石頭創造了一件引人入勝的傑作。
  • 看見藝術:孤獨的苦行者,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
    不過,在500年前,就有一位藝術家說過類似的話,那就是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這位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位畫家,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用一幅《創世紀》讓後代人頂禮膜拜。米開朗基羅原名為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出生於1475年3月6日,於1564年2月18日去世,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對於米開朗基羅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在世界藝術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人,他富有,卻過得一貧如洗,他執著,卻換得遍體鱗傷。他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一位著名的繪畫家,乃至一位著名的建築師和詩人,同時,他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人物。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
  • 米開朗基羅作品
    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的光芒是如此的閃耀,在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藝術家,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在文藝復興盛期的「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是一位集繪畫、雕塑、建築、詩歌於一身的偉大藝術家,特別是繪畫與雕塑方面成就巨大,雕塑上被稱為是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最高峰。
  • 熱愛創新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此次匯集了來自包括羅浮宮、烏菲齊和阿爾貝提納等在內的50家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的200餘件藝術品,呈現這位藝術巨匠的133幅繪畫、3座大理石雕塑、木質建築模型,以及大量其他藝術家的相關作品。展覽中的大部分作品為米開朗基羅的素描,在展廳中還安排了米開朗基羅當年所創作的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的複製品。此次展覽用數量龐大的作品講述了米開朗基羅非同凡響的藝術人生。
  •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小故事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和傑出的通才,不僅僅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還是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幅畫是他經歷了四年才完成的。在這期間米開朗基羅不要任何助手。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終日仰頭作畫。
  • 米開朗基羅作品欣賞
    建築設計有聖彼得大教堂拱頂﹝The doom of Saint Peter's Basilica﹞和康比託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行政建築群等,並有詩集傳世。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的米開朗基羅。他的才智是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活著的時候,人們就尊稱他為「神」。
  • 以米開朗基羅《大衛》為靈感,當代藝術家重新詮釋完美定義
    佛羅倫斯和墨爾本2019年7月4日 /美通社/ -- 本周,澳大利亞一項大型藝術項目在米開朗基羅《大衛》雕像一旁啟動,這是在佛羅倫斯舉行的全球揭幕儀式和網上展覽開幕式的一部分。澳大利亞五位藝術家在自動化、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重新構思了米開朗基羅作品《大衛》。 在名為 First Commissions 的展覽中,100位新興藝術家以當代視角重新審視了永恆的社會主題,創作了30幅作品。他們重新構思了歷史上一些具有標誌性的藝術作品,其中便包括弗裡達·卡羅弗的《與猴子一起的自畫像》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
  • 米開朗基羅作品全集(經典)
    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 【名畫賞析】米開朗基羅《創世紀》(下)
    不論如何,信仰虔誠如米開朗基羅者,他的一切創作泉源必定還是來自於神的啟發(注58)。西斯汀禮拜堂原本就是依照《列王紀》所描述的所羅門王聖殿的比例(60:20:30)所建,羅馬教廷藉此強調自身在宗教承繼上的正統性。而米開朗基羅繪製的《創世紀》,從神的開天闢地,神與人之間的誓約到人類的墮落與未來救贖,可說更為宏觀的註譯了宗教的意涵,並將與三十多年後完成的《最後的審判》結合,共同組成一首偉大的宇宙史詩。
  • Michelangelo 米開朗基羅經典作品全集
    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 米開朗基羅作品全集【子吟】
    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集(高清大圖)
    能夠創造出這樣一件優秀的作品,對於一位藝術家來說是其一生無上的榮耀。而在雕塑、繪畫、建築、詩歌等眾多藝術門類中能夠取得這樣輝煌成就的,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上,可以說只有一個人。他,就是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的米開朗基羅。他的才智是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活著的時候,人們就尊稱他為「神」。
  • 躺著畫畫的米開朗基羅
    當時,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已因創作了《哀悼基督》(1501年)和《大衛》(1504年)等大理石雕像而名聲大振。米開朗基羅自幼學畫,雕塑繪畫皆出類拔萃。但他更喜愛和擅長雕塑,因而對畫壁畫本不想從命。然而,教皇的意志是不可違抗的。米開朗基羅不得已只好勉強從命。
  • 世界美術之米開朗基羅《創世紀》
    《創世紀》的問世,使當世最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成為與達文西並峙的最偉大的畫家。在37歲時,他被世人尊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創作緣由:    作為雕刻家的米開朗基羅,全身心地投入朱理二世陵墓的雕刻,創造史無前例的雕刻藝術之宮,這使教皇的總建築師勃拉曼特深感不安,如此下去必將奪去他在教廷的地位。
  •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之摩西雕像
    全像高2.37米,摩西雙眼怒目而視,雙臂青筋暴露,一副嫉惡如仇的神態。這尊雕像深深打動著米開朗基羅,據說他曾拿著槌棒敲它的膝蓋要他開口說話。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裡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 歐洲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博斯、卡拉瓦喬
    歐洲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博斯、卡拉瓦喬 2020-09-22 15: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文藝復興三傑之米開朗基羅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又譯「米開朗基羅」、「米高安哲羅」。
  • 《崩壞3》米開朗基羅套裝選擇攻略 米開朗基羅套裝選擇推薦
    導 讀 崩壞3米開朗基羅套裝怎麼樣。米開朗基羅套裝攻略。米開朗基羅是遊戲裡的一套聖痕,那麼這個聖痕屬性如何?要怎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