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作品欣賞

2021-02-19 孟波工作室

                  米開朗基羅作品欣賞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 他的藝術創作在人文主義思想支配下,加上受薩伏那羅拉〔Savonrola﹞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方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奮鬥的精神。他的藝術創作在人文主義思想支配下,加上受薩伏那羅拉〔Savonrola﹞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方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奮鬥的精神。 

他曾說,他繪畫時「不是用手,而是用腦」。他曾說,他繪畫時「不是用手,而是用腦」。 他譏笑風景畫「只適用於修道士及一些缺乏真正和諧音樂感的紳士。」他以另一項原則─對男性美的崇拜─來反映他的柏拉圖主義思想,並肯定人是依上帝的形象來創造的。他譏笑風景畫「只適用於修道士及一些缺乏真正和諧音樂感的紳士。」他以另一項原則─對男性美的崇拜─來反映他的柏拉圖主義思想,並肯定人是依上帝的形象來創造的。

米開朗基羅在中年時所創作的《大衛》﹝David﹞雕像,被認為是象徵為正義而奮鬥的力量。米開朗基羅在中年時所創作的《大衛》﹝David﹞雕像,被認為是象徵為正義而奮鬥的力量。 他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800 方米的天花板上,連續工作4 年,獨力完成了《創世紀》﹝Genesis﹞的巨型天頂畫。他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800 方米的天花板上,連續工作4 年,獨力完成了《創世紀》﹝Genesis﹞的巨型天頂畫。 晚年所作梅迪西陵墓雕像《晨》﹝Night﹞、《暮》﹝Twilight﹞、《晝》﹝Dawn﹞、《夜》﹝Night﹞等。晚年所作梅迪西陵墓雕像《晨》﹝Night﹞、《暮》﹝Twilight﹞、《晝》﹝Dawn﹞、《夜》﹝Night﹞等。 具有冷靜而沉鬱的悲劇性質,顯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動與意志的矛盾。具有冷靜而沉鬱的悲劇性質,顯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動與意志的矛盾。 他的重要作品尚有壁畫《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雕塑《摩西》及《奴隸》等。他的重要作品尚有壁畫《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雕塑《摩西》及《奴隸》等。 建築設計有聖彼得大教堂拱頂﹝The doom of Saint Peter's Basilica﹞和康比託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行政建築群等,並有詩集傳世。建築設計有聖彼得大教堂拱頂﹝The doom of Saint Peter's Basilica﹞和康比託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行政建築群等,並有詩集傳世。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的米開朗基羅。他的才智是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活著的時候,人們就尊稱他為「神」。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於1475年3月6日誕生於文藝復興勝地佛羅倫斯附近的小城卡普裡斯。米開朗基羅出生後,體弱多病的母親弗朗西斯卡無力照料他,把他送到附近塞提雷諾小鎮由一位奶媽餵養。塞提雷諾鎮是一個林地茂盛、青石藍天的地方,盛產大理石。奶媽的丈夫是當地採石場的工人。米開朗基羅在這個山區小鎮度過了大部分的童年時光,整天與奶媽的石匠丈夫在一起,玩弄他的工具,觀看他砸石頭。藝術家日後回憶說:「如果我還有些值得稱道的東西,那是由於我出生在空氣清新的山區;正是奶媽乳汁的哺育,使我學會了用鑿子和錘頭來製作雕像。」
  米開朗基羅幼年喪母,10歲時隨再婚的父親搬到佛羅倫斯居住,並開始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此時的佛羅倫斯正在成為全歐洲藝術活動的中心。在文藝復興這樣一個藝術、智力和精力重生的時代,米開朗基羅被城市中豐富的藝術品深深觸動,執意要成為一名藝術家,即使父親的鞭打也未能使他放棄追求。最後父親拗不過他,在他13歲時,把他送到佛羅倫斯最受尊敬的藝術家吉蘭達約的作坊當學徒。米開朗基羅在此接受了在新鮮石膏上做壁畫的全面技術訓練。
  然而,這位年輕的藝術家很快就發現自己更喜歡用筆而不是用刷子來作畫。一年以後,他轉向著名雕塑家多納太羅的學生貝爾託爾多學習雕塑。米開朗基羅在14歲時正式嘗試雕塑作品,幾天之內就成功地完成了神話中牧神頭像的雕塑。他的才華引起了佛羅倫斯當時最有權勢的人物洛倫佐美第奇的注意。這位藝術和學術活動的慷慨資助人邀請14歲的少年到自己的宮殿居住。此後,米開朗基羅每天和洛倫佐及圍繞在他周圍的一些知名人士共進午餐,接觸到許多思想家、藝術家。在與他們的交往中,米開朗基羅深受人文主義價值觀的影響,他們所崇尚的世俗之美帶給他強烈的震撼。他的少年之作《階梯旁的聖母》以聖母懷抱嬰孩耶穌側身坐在梯旁的姿勢,表現了當時雕刻中罕見的粗樸壯實的形象,展現了非凡的創作技巧。

 

 

他在從事人像雕刻時,是從各個具有含意的角度去捕捉人體多樣的姿勢,這種創作觀念對於後世的藝術家有相當深的影響。

他認為雕刻就是將雕像從石頭這物質牢獄中解放出來,因此被認為是將肉體視為靈魂之牢獄,也就是反映了所謂的新柏拉圖主義思想,因此他的作品氣勢雄壯宏偉,充滿生命力。他認為雕刻就是將雕像從石頭這物質牢獄中解放出來,因此被認為是將肉體視為靈魂之牢獄,也就是反映了所謂的新柏拉圖主義思想,因此他的作品氣勢雄壯宏偉,充滿生命力。

米開朗基羅相信「美麗的人像」不只是表達觀念和引起感動,而應是視覺藝術中唯一能夠表現「真實」的主題。米開朗基羅相信「美麗的人像」不只是表達觀念和引起感動,而應是視覺藝術中唯一能夠表現「真實」的主題。 《大衛》﹝David﹞就是在這朝氣蓬勃的力量下,呈現最具體的「真實」。

---

孟波油畫工作室

感謝您的關注,歡迎您分享給朋友們;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可以添加我們;

我們的微信號;mengbo8858  謝謝您的支持。

聯繫方式;QQ;1034527062

 

 

相關焦點

  • 米開朗基羅作品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
  • 米開朗基羅作品全集(經典)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
  • Michelangelo 米開朗基羅經典作品全集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
  • 米開朗基羅作品全集【子吟】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
  •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集(高清大圖)
    一件藝術作品只有作為一種重要並且永恆的成就,才能躋身於傑作之列。能夠創造出這樣一件優秀的作品,對於一位藝術家來說是其一生無上的榮耀。他,就是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的米開朗基羅。他的才智是如此傑出,以至於在他活著的時候,人們就尊稱他為「神」。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且先從《大衛》開始吧米開朗基羅《大衛》(1504)大理石 高434cm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1501年米開朗基羅接受委託雕刻大衛像,而他面對的是一塊35年前已經動用過的大石頭。
  •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小故事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和傑出的通才,不僅僅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還是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幅畫是他經歷了四年才完成的。在這期間米開朗基羅不要任何助手。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終日仰頭作畫。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宏偉的作品其實是充滿了浪漫與悲劇性的,那是理想與現實碰撞後的結果。米開朗基羅對於完美的追求是偏執而極端的,他在持續不斷的興奮中活著,而興奮的來源,就是幾乎晝夜不停歇的創作。
  • 文藝復興三傑展: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來到南博
    在這一變革中,出現了不少偉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傑」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11月28日,「世界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拉開序幕。「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南京博物院獲悉,展覽中既可以看到達·文西的《美麗公主》,又可以看到米開朗基羅的代表雕塑作品《倚靠十字架的基督》,還可以看到拉斐爾的《聖家庭(拿書聖母)》。
  •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賞析 摩西雕像作品賞析
  • 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之摩西雕像
    全像高2.37米,摩西雙眼怒目而視,雙臂青筋暴露,一副嫉惡如仇的神態。這尊雕像深深打動著米開朗基羅,據說他曾拿著槌棒敲它的膝蓋要他開口說話。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裡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 熱愛創新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
    籌備此次展覽耗時八年,是迄今為止關於米開朗基羅藝術作品的最大規模的回顧展。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此次匯集了來自包括羅浮宮、烏菲齊和阿爾貝提納等在內的50家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的200餘件藝術品,呈現這位藝術巨匠的133幅繪畫、3座大理石雕塑、木質建築模型,以及大量其他藝術家的相關作品。展覽中的大部分作品為米開朗基羅的素描,在展廳中還安排了米開朗基羅當年所創作的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的複製品。
  • 躺著畫畫的米開朗基羅
    當時,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已因創作了《哀悼基督》(1501年)和《大衛》(1504年)等大理石雕像而名聲大振。米開朗基羅自幼學畫,雕塑繪畫皆出類拔萃。但他更喜愛和擅長雕塑,因而對畫壁畫本不想從命。然而,教皇的意志是不可違抗的。米開朗基羅不得已只好勉強從命。
  • ...真的發生了:在上海能欣賞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作品真跡
    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當這些藝術「男神」同時來到你面前,是不是一場「奇蹟」?「奇蹟:貝利尼家族與文藝復興特展」9月28日起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對公眾開放。這個國慶,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就可以欣賞重量級的世界經典藝術。
  • 世界歷史:米開朗基羅不僅是位藝術家,還是一位愛國志士
    世界歷史:米開朗基羅不僅是位藝術家,還是一位愛國志士 他的作品《大衛》直到今天還是每一個學畫的人必須臨摹的教材。 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
  • 宗教美術奇蹟西斯廷教堂,竟然是米開朗基羅賭氣的作品
    眾所周知,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偉大的雕塑家,在文藝復興時代他也是靠雕塑聞名,但梵蒂岡的教皇卻偏偏邀請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畫畫,他當然反對,但理由確實很誠懇,米開朗基羅說自己是一個雕塑家,並不想畫畫。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與壁畫繪畫上,我們熟知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耗費四年多所完成的曠世巨作,而後又耗時六年於西斯廷教堂住祭壇後面牆壁繪製了《最後的審判》,它們成為了他最重要的繪畫成就從下至上,根據視覺和距離,米開朗基羅讓上方的人物比下方的大,讓仰視的時候人物比例更加協調,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 看見藝術:孤獨的苦行者,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
    不過,在500年前,就有一位藝術家說過類似的話,那就是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這位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位畫家,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用一幅《創世紀》讓後代人頂禮膜拜。米開朗基羅原名為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出生於1475年3月6日,於1564年2月18日去世,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對於米開朗基羅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 《崩壞3》米開朗基羅套裝選擇攻略 米開朗基羅套裝選擇推薦
    導 讀 崩壞3米開朗基羅套裝怎麼樣。米開朗基羅套裝攻略。米開朗基羅是遊戲裡的一套聖痕,那麼這個聖痕屬性如何?要怎麼使用?
  • 【名畫賞析】米開朗基羅《創世紀》(下)
    不論如何,信仰虔誠如米開朗基羅者,他的一切創作泉源必定還是來自於神的啟發(注58)。西斯汀禮拜堂原本就是依照《列王紀》所描述的所羅門王聖殿的比例(60:20:30)所建,羅馬教廷藉此強調自身在宗教承繼上的正統性。而米開朗基羅繪製的《創世紀》,從神的開天闢地,神與人之間的誓約到人類的墮落與未來救贖,可說更為宏觀的註譯了宗教的意涵,並將與三十多年後完成的《最後的審判》結合,共同組成一首偉大的宇宙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