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職場危機感的中年人,都做對了1件事

2020-12-26 熒在江湖

感謝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支持!分享職場乾貨,感悟不惑人生------熒在江湖

職場中年人的話題從來都離不開:工作家庭、創業失業、健康賺錢。這也正是產生中年危機的壓力源。

如果諸多因素堆積在中年時發生,縱然一個人再強大,也會被生活壓折了腰。中年人,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到極度苦累和焦慮的情緒中。

而另一面,我們卻看到許多在中年取得成功的名人大咖,還有周圍一些並沒有危機感的普通中年人,他們又都是怎麼做到的呢?

化解危機,不等於目標的實現,而實現目標才是中年人的終極夢想。

我們來看看那些成功的中年人都是怎麼做的:

傅志綱,也許大家對這個名字並不十分熟悉,甚至有些陌生。他是一個名氣還沒大到誰人都知的名人。

他是一款江湖小酒「粱大俠」的創始人。

1982年,傅治綱出生於湖南衡陽的一個小山村,自幼是個「放牛娃」。放牛的時候沒事做,便迷戀上了武俠小說 ,也就是從那時起,催生了他的一顆江湖夢。

愛讀書的他,高中畢業,不負村裡眾望,考進了湖南湘潭大學。於是,開始了他的生涯追夢之旅。

2005年,懷揣著江湖夢,他來到了北京,憑藉著過人的天賦,很快就被當時國內素有「酒業黃埔軍校」之稱的金六福酒業公司選為管理培訓生。從最基礎的銷售業務做起,接連從事過集團品牌主管、品牌經理等職務,負責集團旗下多個品牌的戰略定位及市場推廣。

基於他不懈的努力及對於江湖夢的追求,1個半月,成功策劃新品上市,並取得銷量突破1000萬瓶的業界佳績。他的努力、他的出色,讓傅治綱短短5年便晉升為市場總監,成為當時最年輕的集團高管。

可以說,這時的他已經很成功了,風華正茂,年薪百萬。

然而,他並沒有為了眼前的光環而裹足不前。因為他心中的夢想還沒有實現。2017年,35歲的傅治綱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事情,他毅然放棄了百萬年薪的高管職位,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同年即誕生了「粱大俠」這款江湖小酒,3年做到市場估值超5億。

成功的人都是懂得自我規劃、自我營銷的高人。

傅治綱就是如此,正是因為他創業前就有了明確的規劃,通過12年白酒領域的經歷,無論是資金、人脈、項目都有了一定的積累,他才能在不到1年的時間就把自己的品牌創出來。

所以,成功的人生都是設計出來的。

中年人取得成功的秘密:生涯設計。

斯坦福有個非常火的生涯設計課,是由兩名產品設計師來擔任的,他們認為人生如產品,需要設計。中年人想要化解危機並取得成功,一定要提前設計生涯,美好人生在於設計。

比爾.博內特和戴夫.伊萬斯

生涯設計,須掌握2個設計要點:

清楚自己下一步想要什麼會玩棋類的夥伴,都知道,想要完贏一盤棋,不在於最後一步棋,而是過程中每走的一步都是在為最後幾步棋做出布局。

當你開始設計下一步方向之前,你需要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知道你現在正奮力解決的人生設計問題是什麼?而不要讓自己掉入「重力陷阱」。

兩位設計師告訴我們,有些職業問題會像地球重力一樣,你無法解決。

比如,你想重新開始一份新的職業,但是你又無法承受經濟的窘境,該怎麼辦?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重力問題,因為經濟的現狀讓你根本無法重新開啟一段零起點的職業,這樣的設計過程再美好,也根本無從實現。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轉行或創業前:

提前規劃好下一步想要做什麼?通過什麼計劃去實施?提前需要學習或儲備的能量是什麼?

為接下來的目標做好儲備當我們想要轉行或創業或開始一段新的職業前,都必經一段低谷時期。在這段低谷期裡,我們需要找到「破局點」。

它不同於職業天花板,是由下而上的一個翻轉點,就是新職業實現突破的重要關口。

如果能提前做好準備及儲備,就會有效化解這段低谷時期帶來的危機,就如同傅志綱的案例一樣,他選擇在職業的巔峰期開始創業,而他的創業想法卻是很早就開始的籌劃設計。

找到「破局點」後,你需要全力all in 。

不給後浪追趕輾壓的機會,才是中年人的發展之道。

吳曉波就曾說:他從來不懼怕後浪,因為他和後浪不是在同一」圈層「上。當然,能做到這一點,一定是提前做好準備的人。

大多數中年人都處於被」後浪「趕超的風險中,不要死揪著最初的想法不變,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做好下一步充足的準備才是明智的選擇,適時地轉換跑道,才能更好地奔跑。

沒有規劃的人生是拼圖,有規劃的人生是藍圖。職場危機不分年齡,更不是中年人的特權,想擁有沒有危機的中年,只有轉換思維,做到未雨綢繆。因為,美好的職業、成功的人生都是被設計出來的!

我是熒在江湖 ,職場奮鬥路上的同行者。關注我,用生涯規劃的思維,闖蕩職場,贏在江湖!

相關焦點

  • 中年人喜歡做的5件事,雖然不怎麼賺錢,但是卻很有意義
    中年人喜歡做的5件事,雖然不怎麼賺錢,但是卻很有意義 人到了中年,很多東西都不能夠和從前年輕時候的自己比較了。這時候的中年人,無論男女都是差不多的情況。人到中年,喜歡做的五件事情,雖然不怎麼賺錢,但是卻很有意義。
  • 職場上從不怕淘汰的人,都做對了哪些事?
    現今,商業環境日益複雜,企業的一切行為都必將圍繞著生存與發展來運轉,在職場上,不進則退、優勝劣汰,已成為最基本的遊戲規則,產業升級、組織變革,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能力和效率,持續加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以擁抱變革,不懼淘汰,成為了我們非常重要的課題。我認為,那些在職場上從不怕被淘汰的人,做對了以下三件事。
  • 奇葩說,中年人的職場危機,並沒有完全被東北英語姐解讀出來
    這個在純正英語和搞笑東北話之間,自由切換的中年大媽,講述了來自中年人的職場危機。但她的闡述,並沒有完全解讀中年人的職場危機。2東北英語姐講述的,是自身經歷的故事,她原本是一個政府的英語翻譯。但是如今她放棄了二十年的鐵飯碗,選擇再就業。
  • 在職場,越記仇的人越喜歡做這3件事!希望你身邊沒有
    在職場,越記仇的人越喜歡做這3件事!希望你身邊沒有在職場,我們都有著社交的需求。因為我們需要和職場同事,有來往、有溝通。這也在一定層面上來說,是對我們的要求。因為我們在職場,不可能不和同事社交。因為我們在職場,是一個團隊在工作。不是孤立的個體,所以我們需要和同事溝通。但是在職場,並不是每一個同事,都能夠和我們好好溝通的。因為有些同事,不好溝通。特別是一些記仇的同事,他們平時就愛記仇。我們在職場中,就要遠離這一類員工。越記仇的人,就越喜歡做這三件事,希望你的身邊沒有。
  • 職場禁忌:中年人儘量避免這3個坑,否則下一個被裁員的就是你!
    在職場上,一般到了年紀的中年人都是待在公司多年的「老人」了,但是與那些年輕的職場人相比,他們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一種擔憂。如果自己不注意,想做什麼做什麼也會惹得領導不開心,因此要儘可能避免這三個「坑」,否則下一個被解僱的將是你!
  • 這三份清閒工作,適合選擇安逸的中年人,沒有什麼壓力
    現如今,在進入社會找工作時,相信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份非常清閒或者安逸的工作,即便是收入並不高,他們也認為在公司裡沒有太大壓力,也不用跟同事或者領導競爭,那麼他們就能夠在團隊中有更穩定的工作,其實筆者也是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以下這三份比較清閒的工作,適合那些選擇安逸的中年人
  • 中年人慢跑正確起步5件事
    御行君沒有查到有權威的機構給出一個明確的速度值。實際上,平時不運動或偶爾運動的人,無論跑得有多慢,只要是跑步,都算是一項激烈的運動。因此,對於這些新手來說,其實慢跑的速度具體該是多少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為體能水平已經決定了以剛好能夠跑起來的速度、維持相當一段距離(比如1公裡)或時間(比如15分鐘),或許已經是極限了。由於沒有速度選擇的空間,那麼能剛好跑起來的那個速度,就是慢跑的速度。
  • 這三種不求上進的同事,一點危機感都沒有,難怪會被辭退
    在職場打拼,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同事,都有過被辭退的經歷,這些被辭退的人,通常是觸碰了公司的底線造成的;而且能夠讓公司辭退的人,通常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根本沒有任何危機意識;要想自己擁有穩定的工作,大家就應該始終保持危機感意識;擁有危機感的人,通常懂得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能夠讓大家保持最好的工作狀態;可能有些人會說,自己在公司裡待著
  • 職場培訓師最容易上錯的一堂課:給中年人講中年職場危機
    80後的我,步入了中年,卻沒有遭遇中年職場危機。原因是畢業時,我就提前上了一堂職場課:如何預防中年職場危機。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打過預防針,為什麼要打預防針?因為打了就不會染上對應的病毒,染上了病毒再打預防針就無效了。
  • 暌違三年重返螢屏變失意職場大叔趙又廷:我渴望危機感
    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都市職場劇,這部新劇既有懸念反轉的設定,又有職場奮鬥的氛圍,還有輕鬆詼諧的時刻,更重要的是:沒有感情戲,專心搞事業!  「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他形容那時非常懵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同時也是信念感最強的時期,「沒有時間和經驗去分析剛剛演得怎麼樣,表演成怎樣就怎樣。隨著表演經驗的豐富,現在更多學會了所謂的表演,但也喪失了一些純粹的東西」。
  • 人到中年,生活中少做這3件事,給自己一些後路
    人到中年,生活中少做這3件事,給自己一些後路歲月時間的流逝很快,時間如白駒過隙,人一旦過了30歲就很容易感覺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已經力不從心了。特別是這之後的時間,就會讓自己感覺到不容易和難受。每個中年人背後都有自己的家庭和責任。生活一直忙碌一直付出。但是事情還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到了中年,更多的是打破以前生活的常規,不能再按照以前的習慣行為做事。所以在這個年齡段,守住我們的本心是很重要的。到了這個年紀就不要再做這三件事了。不然可能會被身邊的人嫌棄。
  • 職場漫長,中年人再苦再難也不要做這三類工作
    壓力人人都有,但是不能為了自己的不思考,而尋找理由和藉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身邊總是會有這樣的例子,他根本不去考慮長遠打算,總是去做一些人人都能幹的事兒,掙取一些辛苦錢。這樣的操作簡直就是拿未來換取現在的金錢,因為沒有技術含量,只要有膀子力氣就能幹,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說的第一類工作。
  • 人到中年,比家庭更加重要的3件事,希望你還在做
    人到中年不得已啊,總是會有很多的生活重擔壓在你的身上,有父母的需要贍養父母,父母駕鶴西去的,自己受到委屈可能沒有可傾訴的對象了,小孩失意傷心時總會有家裡大人安撫,但大人失意傷心已經沒有比他們更大的達人可以安慰了,所有的生活委屈與重擔只能一個人承受住,既然肩負起了如此重擔,更加需要做好這三件事,家庭更加重要,但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家庭。
  • 考研成功的人,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都做對了這幾件事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考研成功的人,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都做對了這幾件事。一、優先選擇科研實力較強的學科本科的時候,大家接觸實驗的機會也不是很多,每天都在教室裡聽老師講理論,但是,研究生不同,應該聽前輩的話,研究生院之間每天都在實驗室醃製,我們在做實驗,寫論文,這時,科學研究實力強的學校的優點浮出水面,科學研究實力強的話,實驗室設備先進,能做的實驗也更多,只有在這樣的大學裡,綜合實力和專業素養才能大大提高。
  • 40歲中年人不想打工,又想賺錢怎麼辦?這3種小生意門檻低還賺錢
    40歲中年人不想打工,又想賺錢怎麼辦?這3種小生意門檻低還賺錢人到中年,你最愁的是什麼?很多人愁的終究還是錢。錢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沒有錢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而中年人在職場,面對的就是失業危機,而失業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危機感,因為失業意味著自己賺不到錢了。
  • 暌違三年重返螢屏變失意職場大叔 趙又廷:我渴望危機感
    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都市職場劇,這部新劇既有懸念反轉的設定,又有職場奮鬥的氛圍,還有輕鬆詼諧的時刻,更重要的是:沒有感情戲,專心搞事業!   「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久違小螢屏的趙又廷,此番憑藉邋遢失意的職場大叔形象回歸,希望給觀眾呈現一些新鮮的東西。
  • 沒有想減肥,體重卻在下降,醫生:不知不覺你已經做對了幾件事
    體重是現在人們比較關注的一件事,大家想盡了方法來減肥,希望自己的體重不要太胖,一旦體重不理想就會馬上減著減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為了減肥晚上不吃飯的,這種只能減一陣子對身體非常有害的,恢復飲食後,反彈的後果你可能接受不了。
  • 「好心沒好報」:在職場,這3件事別再做了,別人不會感激你的
    「好心沒好報」:在職場,這3件事別再做了,別人不會感激你的每個人對待職場上的態度不同,在為人處事上也就不盡相同,有些員工覺得職場就是一個「名利場」,在公司裡面沒有純友誼,只有利益和前途,當他們和同事、領導接觸的時候,也都是帶有目的性的,不會在意其他人的話語,也不會和其他人交心。
  • 職場高手常做的3件事,難怪他們能夠受到領導重用,不得不服
    除了某些「關係戶」的存在,每個人進入一家新的公司,大家都是從同一條起跑線上出發的。然而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會發現有的人遙遙領先,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深受領導的喜愛與重用;有的人還是在原地踏步,沒有什麼長進,落後於大部分人。為什麼職場上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呢?
  • 職場新人,必須要學會的4件事,否則吃虧的總是你(建議收藏)
    人們常說:職場就是戰場。可見職場中競爭的慘烈程度,雖然沒有戰場那麼血雨腥風,但是一定是異常殘酷。尤其是對於職場新人更是如此,剛從校園的象牙塔進入職場,曾經交往的大多數都是同齡人,成績雖然不同,但是經歷不會相差太大,而進入職場後,有些同時可能年齡都和父輩一樣了,經歷豐富,但有同在一個環境正爭奪有限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