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教授:怎麼才能樂得合適呢?做到這三點就很了不起了

2020-12-14 至聖聊國學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樂極生悲篇(3)

樂得合適

我們要樂,一定要記住。

第一個:要眾樂,不能獨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大家都不高興你一個人高興對你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因為你會引起他們的嫉妒。這種無形的力量會對你照成很大的傷害。

豫卦它的卦主是第四爻。就說總經理你在大家同樂的時候,你一定要做主嗎?你做主不是給大家很大的威脅嗎?大家快樂還要顧慮你。很多總經理平時同樂的時候根本不當主席,你們自己推一個就好了。而且他還經常早退。

因為只有他退了以後,底下的人才會比較自由的歡樂。總經理在場他要維持一個教化的作用,教化目的達成了他就可以退了。這才是懂得進退。

只顧一個人樂的人,他是不長久的。要有辦法使大家樂,而且在樂得當中能夠學習到東西。寓教於樂,才是真正懂得豫卦的。

嘻嘻哈哈最後什麼都沒有,那是浪費時間。使得老百姓在安居樂業當中,不斷提高他的品德修養。了不起。

年紀大的人都知道,公司有什麼年終會、周年慶。他都是讓大家在高高興興裡面進一步認識公司。這樣大家在一起才能學到一些真正的東西。

第二個:要適樂,不能過度。

現在都是感官的刺激,還要更刺激,到最後都麻木了。所以人到底是越來越幸福還是越來越不幸福你從這裡深刻地體會一下就知道了。

第三個:懂得真正的快樂。

我們為什麼要眾樂不能獨樂?為什麼要合適的樂?就是要預防樂極會生悲。

謝謝大家!

▲不忘初心,與君共勉

相關焦點

  • 求人如吞三尺劍!曾仕強:我們怎麼才能不求人呢?
    古話說,「求人如吞三尺劍,靠人如上九重天」。自古以來,求人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小孩子求人不要緊,比如家裡小孩說求爸爸媽媽買這個買那個,比如小朋友之間互相請求。這些都不算什麼,相反,這顯得小孩可愛會撒嬌。
  • 曾仕強 古人今人若流水,痛失文化指路人
    如果一定要一個帶路人,我想沒有人比曾仕強老師更合適。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979年,曾教授在新加坡講學,意氣風發,高瞻遠矚,他在長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過程中,結合中華道統文化精髓,首度提出「中國式管理」思想。
  • 曾仕良回憶:我的阿兄曾仕強
    《漢書》有云:「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易學橫穿上古、中古和下古時期,歷經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聖賢的傳承,才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樣子。但是千百年以來,歷朝歷代依然有無數仁人志士願意花時間和精力不斷地研究和發展易經。 曾仕強教授就是這樣一個人。
  • 曾仕強教授:除了當教授以外都沒有必要去讀博士
    在這人生當中最好的年華裡,選擇讀博更像一種苦行僧般的生活,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耐力、智慧還有經濟上的付出,因此博士生在每個國家都極其寶貴,西方發達國家的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科類基本上都是當教授的,經商或從政的人根本沒必要浪費那麼多的青春年華。
  • 曾仕強:不懂中庸,你就輸了
    縱觀世界,中國人是十分講道理的,但絕對不是西方人那種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而是含蓄地表達,這與中國腦子「拐彎」有很大關係。曾仕強教授說:中國人是講究中庸之道的國家。如果你的資歷比較老,居高臨下去指揮別人,他們可能會說:難怪中國創新意識這麼差,都是被這幫奸滑的老狐狸給毀掉的;假如你能力特別強,他們也會說:有我們了不起,搶了我們表現的機會,要是沒有我們,你算個啥呀。甚至他們會暗中給你搗鬼。在中國有一道鐵律,別管父母成就多高,兒子總是不服的。
  • 中國人不能管,只能理;道理是直的,但路經常是彎的——曾仕強
    這是很高的智慧。6、什麼叫養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叫養生,其他都是騙人的。7、中國人往往同時會講兩句非常矛盾的話。要想真正了解中國人,就要從這裡開始。他嘴上講「你看著辦」,心裡卻會告訴你「你敢看著辦?試試看!」他口口聲聲說「沒有關係」,心裡卻想「沒有關係才怪呢」。
  • 曾仕強:孩子從小要背誦這三本經典
    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2018年11月11日,曾仕強教授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先生主張孩子小時候讓他背三本書,一個是《易經》,一個是《道德經》,一個是《論語》,對孩子終生都有用。曾先生認為,《易經》《論語》《道德經》,就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中華大道,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核心的智慧。從小讓孩子背誦、學習、實踐其中的道理,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一輩子受用。
  • 曾仕強:中國人為什麼一定要祭天!老百姓也有祭天的機會了,你來嗎?曾仕強教授在臺北等您來!
  • 曾仕強:從你拿筷子就可以看出你的人品!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中國的國學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曾任職國立交通大學的教授,美國大學的管理學教授,專職研究中美日管理比較,還有易經管理。現任職臺灣智慧大學的校長,著有《易經的奧秘》、《胡雪巖的啟示》。曾在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中講《易經》和《胡雪巖的啟示》受到廣泛的好評。
  • 曾仕強:怎樣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壞心眼?只需要問他這一個問題
    但有個教授,他只要問對方一個問題就知道這個人是不是壞心眼。是不是很神奇?這位教授便是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的曾仕強教授。著有多本和管理相關的書籍,最讓人熟知的便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一位心懷善念的曾仕強教授,一生著書數部,在多個國家遊歷講授,由於多年積澱的豐富見聞,對許多事物的觀點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曾在函谷關現場講授《道德經》,當場就吸引了2000多人前來觀看。因為曾仕強常年研究中國與西方的管理之道,並經常將中西管理概念進行比較,以尋找差異及其背後的深層原因,所以,曾仕強教授在他的著作中,不僅包含了西方管理理念,而且還帶有了中國儒家思想。
  • 曾仕強《做最有效的總裁》 主題讀書分享會
    主講人:曾仕強教授主辦:總裁書院協辦:搜狐職場一言堂時間:9月23日14:00 —17:00地點:北京搜狐媒體大廈三層演播廳用《易經》的觀點解讀「領導中心」的奧秘,曾仕強教授教你如何成為無為而無不為的總裁。
  • 曾仕強:修己,安人,才是真本事!
    王向前在《管理者》中認為只有傳承中國管理文化,吸收西方管理學經驗,結合國人心理特性,進而才能完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任務。修己者應該講究一定 的方法。王纓在《管理的功夫》中總結了周易管理學所具備的三個特點:第一,權變管理思想。企業管理對於不同的組織環境運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 57 曾仕強 《易經的智慧》:57集-大畜卦-大畜德性
    不家食的意思就是,不要讓任何有才能的人在家吃閒飯,這就對了嘛。你沒有才能,那沒有辦法;你有才能,你就要出來,但是有條件的,就是社會要有一個很和諧,很安定,很有次序的大環境,大家都有正當的工作,都有工作機會,都能夠把自己的才能表現出來。你可以知道,這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它是蓬勃的,它是正常的,它是正當的。如果每個人都失業,只好呆在家裡,那這個社會怎麼會發展呢?
  • 曾仕強:一個很剛強的人,如果做到「柔中有剛」,人生少走彎路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大過卦下(4)做到「柔中有剛」,人生少走彎路九四爻辭「棟隆,吉;有它,吝」。這就表示它的功勞已經顯現出來了。九三和九四對比來看大家就會知道。一個很剛強的人,如果就變現出你的剛強,最後你是吃虧的。一個很剛強的人,如果能夠用柔來表現你的剛強。「柔中有剛」你是佔便宜的。九四雖然告訴你「吉」但是還是有疑慮。
  • 曾仕強:選對象或男女朋友要遵循這個原則,注意長得最漂亮的女生
    在很多人看來沒有愛情的大學是不完美的,很多人都想在大學裡能夠脫單,雖然說在大學裡脫單非常的簡單,但是如果真的想要找到能夠共度一生的人卻不是那麼得容易。因為人無完人,在婚戀觀方面,曾仕強有著很大的發言權,他曾發表過他自己對於婚戀觀的理解,引起很多人的熱議。曾仕強曾說過選對象或男女朋友要遵守這一個原則,注意長得最漂亮的女生。
  • 曾仕強: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戳中國人特性
    曾仕強曾說:如何才能擁有想我一樣的易經思維?只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也是含括易經精髓的三句話。到底是哪三句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話,吉無不利,自天佑之。現在我們理解的「自天佑之」是指來自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上天是公正的,不會保佑任何人。
  • 讀通這本書,你就掌握了人人都想了解的帝王學
    八年前,2010年7月20日,我們敬愛的曾仕強教授前往西安,做了《易經》在管理中的應用主題演講,本文根據相關報導內容整理而成。2010年7月20日下午,曾仕強教授為西安人民獻上了一場國學講座。曾仕強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化繁為簡的真功,生動活潑的事例,傳遞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被古人尊為群經之首的《易經》的真諦。講座當天西安眾多企業家、高校教授和專家以及國學愛好者共500餘人到場聆聽,並現場與曾仕強教授進行了互動。在演講中,曾仕強教授用通俗的故事,把《易經》中管理的奧秘是「我們無意探討對錯,只希望通過研究找到『合理』的方法並努力將其運用、發展下去。」
  • 【曾仕強教授】一個人多病幾次其實是好事情!
    31歲的時候曾國藩得唐鑑指點,「終日乾乾」。我在這裡順便說明一下,我為什麼要採用多少歲幹什麼事這種形式,就是為了讓你可以跟他進行對照。你想想自己31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做了什麼。如果你看了曾國藩的經歷之後,心裡告訴自己,「哦,還不會太晚」,這就對了。因為曾國藩就是慢慢地、一步一步才爬上去的,而且走得也並不容易。如果他很快、很順利地就上去了,那你還學他幹什麼呢?
  • |中國式管理|曾仕強|人格|明道_網易訂閱
    《中國式管理》是由中國式管理大師第一人、中國式管理之父之稱曾仕強教授開創,從管理與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國式管理理論的問世,對中國企業和經濟的發展,對中國管理界文化自信的提升,確有不可低估的貢獻。  所以我們要記住,儒家最了不起的那一個字,叫做推,一定要推。想完自己,推出去,想別人,一定要這樣。  將心比心  我要員工三個小時就把報告寫給我,這是為了我的方便。但是我一想站在他的立場,他三個小時根本做不出來的,他怎麼做得出來?他要找數據,還要加加減減,還要弄一個歸納的東西,三個小時怎麼夠?
  • 曾仕強:孩童時期萬萬不可學英語,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崇洋媚外
    作為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的演講幾乎走遍了世界。在中國,曾仕強擁有一眾擁護者,他也是家喻戶曉的演講大師。然而在文化交流的相關話題中,曾仕強的某些言論卻引起了巨大爭議。曾仕強曾經說:"在中國,我遇到和我講英文的中國人是不搭理的。"這其中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