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
通訊員:趙潔
凝血指標高出正常值160倍,肝功能指標高出150倍,心率40次/分,血壓幾乎測不到,全身臟器快速衰竭,各項指標急速惡化……當患者自己都陷入絕望「不想活」時,當家屬承受不了這一切,連續兩次想要放棄時,是醫生用堅定的信念和過硬的技術給予患者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在蛛絲馬跡中尋找「真兇」
7月的一天,61歲的王女士因為病情危重轉入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治療。
她精神萎靡,心率40次/分,口唇紫紺,周身溼冷,靠大劑量升壓藥才能維持住血壓,閉著眼睛,有氣無力地嘟囔著:「我想死,我想回家!」……看到回報的各項指標結果,王超主任更加確定了患者病情的嚴重性:轉氨酶達到150倍,貧血嚴重,D-二聚體達到正常值的100多倍,肝、腎、心、凝血、消化道等多臟器衰竭。
患者是老年女性,心臟超聲顯示室壁運動不協調,胸悶為首發症狀,高敏肌鈣蛋白大於10000,心衰測定大於35000,種種跡象都指向急性心梗導致的心力衰竭!
但王主任還是發現了一些蹊蹺,在蛛絲馬跡中尋找真相的職業敏感讓他一直保持著謹慎。結合患者各方面的病例資料和整個病情演變過程,王主任避開假象,冷靜分析,認為導致患者病情危重的原因並不是心梗,而是暴發性心肌炎。真兇在患者轉入CCU後第一時間原形畢露!
暴發性心肌炎極其兇險,生存率極低,誤診率高,在最快的時間內進行明確診斷,是拯救生命的關鍵。CCU第一時間作出正確診斷,為劉女士的後續搶救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多科協作與死神搶生命
超聲醫生為患者做床旁超聲檢查
確定為暴發性心肌炎,立即組織全院會診!腎臟內科、超聲科、ICU、消化科、營養科等科室專家迅速到位,明確下一步治療方案。
王超主任感慨道,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作為救治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平臺,得到醫院各相關科室全力以赴的支持,雖然患者非常危重,大家還是積極地共同承擔起了搶救患者的責任,與時間賽跑,哪怕只有一絲希望。這是中心醫院實力的體現,更是患者最期盼的事。
超聲科高磊副主任會診時,親自為患者再次進行超聲複查,為下一步治療方案提供更加精準的依據。ICU安輝副主任詳細分析了該患者進行更高強度心肺支持的可行性。腎臟內科李曉東副主任明確表態:患者雖然生命體徵不穩定,床旁血濾存在較高風險,我們一定不放棄任何機會挽救她!
血液淨化中心苑磊副主任安排專人認真評估病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為患者連夜進行床旁透析,第一次透析治療就整整進行了20多個小時,透析室人員時刻守在患者身邊,監測生命體徵變化,每兩個小時抽血化驗,根據反饋不斷調整方案和用藥。
在絕望中帶來希望
出院前,患者和醫護開心交流
確診之後的第二天,患者病情出現轉機!維持血壓、心率的藥物劑量開始下降,肝腎功能指標、心功能指指標都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就在看到一線生機時,再次出現險情:凝血指標異常增高,從高於正常值的50倍激增到160倍。
就這樣相持著,曲折前進著……
一周後,雖然各項監測指標整體趨勢慢慢好轉,但患者相應的臨床表現卻沒有那麼明顯,狀態依然很差,她需要很大劑量的藥物支持,才能渡過每一天。
患者家屬在整個過程中屢次想要放棄,心中的希望被一點點耗盡。而醫生卻懷揣著一顆對生命的尊重之心,通過細緻的分析觀察,始終堅信一切還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值得努力一搏。
十幾天後的一個早上,CCU護士長郭杏然第一次聽到了王女士響亮的說話聲:「我今天喝了一碗片兒湯!」這簡直成了她聽到的最美的聲音,面前這位連日來沒有一絲生氣的王女士,竟然開口主動跟大家交流,眼睛裡閃爍著點點亮光。
出院前醫生囑咐患者回家後的注意事項
終於,像過山車一樣的各項指標基本接近正常了。「我就像做了一個長長的噩夢,現在終於回到現實啦!感謝醫生護士們幫我撿回了一條命。」近一個月後,7月24日,王女士開心地康復出院。
王超主任為此頗有感觸:「暴發性心肌炎極易誤診,致死率非常高,這次真的挺不容易把她挽救回來,而且恢復得很好,預期將來的生活質量也有保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醫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