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廣告費稅前抵扣比例30%」將再延5年!

2020-12-23 C2CC傳媒

12月9日,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顯示:

化妝品製造或銷售、醫藥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而新通知將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執行。

簡單說來,2021年起,化妝品企業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的抵扣比例為30%,這遠高於一般企業15%的抵扣比例。

事實上,化妝品行業一直是個例外。

依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bai的通知》(財稅〔2017〕41號)規定,現行的化妝品行業廣告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抵扣比例仍是30%,但生效日期為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也就是說,這一規定又再延續了5年!

一直以來,化妝品行業都是廣告行業的支柱投放產業。在這個營銷無處不在的時代,各種新產品、新概念充斥著人們的眼球,消費者選擇過多,於是,在集中度本就並不高的化妝品行業,各公司就需要不斷投廣告刷存在感,否則就會極易被消費者忘卻。同時,不少消費者亦表示,日常購買化妝品時通常會選擇知名度較高的品牌。

這就愈發促使化妝品企業倍加重視營銷投入,其中廣告是極大投入版塊,其餘還包括業務宣傳費、門店和貨架鋪設等等。

據逸仙電商招股書顯示,僅2020年三季度的市場營銷費用就達20.3億元,佔營收比重為62.16%,近半收入都用來做市場推廣,而2019年該公司營銷費用為12.51億,佔營收的41.28%,這在當時比例已頗高。另外2019年同期,上海家化的銷售費用32.0億元佔總營收的42.1%(廣告費約3成),珀萊雅12.2億元佔39.1%(廣告費約2成),曾被指以高毛利、高額廣告費堆砌起「中國化妝品市值第一股」的丸美股份銷售費用5.4億元僅佔30%……

幾乎整個化妝品行業都是如此。

如此看來,化妝品行業廣告費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抵扣比例越高,就越能減輕企業的稅負,同時也能為相對低迷的廣告業打下了一針強心劑,但另一方面,這也極易帶來企業過於注重營銷的弊端。

從另一維度看,不少企業的營銷費用超研發費用10倍以上,更甚者達幾十倍之多。例如,丸美股份、資生堂、雅詩蘭黛、珀萊雅、上海家化、御泥坊的這一倍率為12.0、12.3、14.9、16.4、18.5、23.7倍,而逸仙電商的銷售費用甚至達研發費用的54.0倍!

有人認為,化妝品廣告費稅前抵扣比例30%的延期政策或與疫情影響有關,是為提振廣告行業納稅而生。之於化妝品企業而言,銷售費用的佔比提升確能自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銷量,但企業也切忌貪小失大。

相關焦點

  • 解讀丨「廣告費計入成本政策」再延5年,廣告行業迎政策東風
    這意味著,以上三類行業企業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有30%的營收可以用來進行成本扣除,即代表廣告費可計入成本中。此通知將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執行。簡單來說,化妝品製造或銷售企業、醫藥製造企業及飲料製造企業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的抵扣比例為30%,而這遠遠高於一般企業15%的抵扣比例。
  • 廣告費計入成本再延5年!入帳時忽略這點將暴露企業稅務風險!
    11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將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再延續5年!新政說了什麼?企業在利用這個優惠的時候要關注哪些風險?相關證據鏈條應該如何保存?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化妝品醫藥飲料廣告費稅前扣除政策延續至2015年
    困擾化妝品、醫藥和飲料企業一年有餘的廣告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終於明確。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下發通知,對化妝品製造與銷售、醫藥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扣除再延長,扣除比例你清楚嗎?
    最近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將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繼續延續5年,那到底有哪些扣除比例?又有什麼注意的地方呢?今天一起來學習吧!一、什麼是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 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
    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3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現就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 對化妝品製造或銷售、醫藥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
  • 兩部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
    兩部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財政部網站2020-12-10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3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現就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對化妝品製造或銷售、醫藥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 廣告費可以計入成本
    MICU設計 舉報   最近,米醋在網上看到一條重磅消息  在2020年12
  • 兩部門發布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規定
    【兩部門發布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規定】12月9日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
  • 這是我最新的稅前扣除標準
    日前,財政部發布最新公告,對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的支出稅前扣除,這些行業可以稅前扣除30%,政策延長5年! 二、對籤訂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分攤協議(以下簡稱分攤協議)的關聯企業,其中一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稅前扣除限額比例內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可以在本企業扣除,也可以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攤協議歸集至另一方扣除。另一方在計算本企業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限額時,可將按照上述辦法歸集至本企業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不計算在內。
  • 趙老師講稅務-公司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稅務扣除規定問題
    現在很多公司的老闆和財務人員一定要知道,2020年12月9日發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第43號文件,明確了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具體情況我們整理下,給大家做個額參考。
  • 輔導| 會計人員要知道,業務宣傳費和廣告費一樣嗎?
    相同點1、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都是為了達到促銷之目的進行宣傳而支付的費用。2、在企業所得稅上對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均規定實行合併扣除,因此再從屬性上對二者進行區分已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企業無論是取得廣告業專用發票通過廣告公司發布廣告,還是通過各類印刷、製作單位製作如購物袋、遮陽傘、各類紀念品等印有企業標誌的宣傳物品,所支付的費用均可合併在規定比例內予以扣除。
  • 關聯企業分攤的廣告宣傳費如何稅前扣除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3號)規定:對籤訂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分攤協議(以下簡稱分攤協議)的關聯企業,其中一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稅前扣除限額比例內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可以在本企業扣除,也可以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攤協議歸集至另一方扣除。
  • 註冊稅務師考試知識點分享:企業所得稅常考的納稅調整和限扣比例
    2、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比例:15%)  (1)一般企業: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2)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化妝品製造、醫藥製造和飲料製造(不含酒類製造):30%  (3)菸草企業的菸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一律不得在稅前扣除。
  • 彙算清繳12項費用扣除比例,最新!最全
    5、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支出扣除比例:5%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僱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
  • 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如何籌劃?會計不知道,小心多交稅!
    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有哪些扣除比例?不是只有15%這一個比例哦,有三類企業扣除比例有30%呢,比別人多扣一倍!而且今年政策又延長了5年哦,詳見下圖。四、關聯企業廣宣費能分攤扣除能節稅是怎麼回事?例如,如果A、B兩家公司是關聯公司,2020年A公司收入為4000萬元,但花的廣宣費為400萬元,低於當年的扣除限額600萬元,只能扣400萬元。
  • 【漲知識】這兩種情況也屬於廣告費,也可以稅前扣除,你知道嗎?
    【漲知識】這兩種情況也屬於廣告費,也可以稅前扣除,你知道嗎? 稅前扣除?年底將至,不少企業已經開始了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的前期準備工作,一些企業發生的廣告費支出,在稅法規定的限額內扣除,並以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其實,一些支出雖然發票品目不為「廣告費」,只要屬於廣告費支出,並符合法定條件,也可以按照廣告費支出稅前扣除。
  • 【收藏】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小提醒來啦!一文了解
    【收藏】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小提醒來啦!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02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
  • 稅前工資稅後能拿到多少——降低公積金繳存比例真的好嗎?
    目前還未到月底,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北京的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為(京社保發〔2019〕7號) :養老保險:3613~23565元(數據來自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失業保險:3613~23565元(數據來自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傷保險:4713~23565元(數據來自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生育保險:5557~27786
  • 會計頭條:為高鐵員工購買意外保險可以抵扣進項可以稅前扣除嗎?
    問:企業為高鐵乘務員購買的意外保險,所得稅能稅前扣除嗎?增值稅能抵扣進項嗎?答:可以扣除和抵扣進項。企業發生的保險費扣除範圍和標準如下圖所示:同時,《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責任保險費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2號)規定,企業參加僱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 這三類保險也能抵扣個人所得稅,操作流程在這裡!
    近幾個月以來,全國各地都在開展個稅年度彙算,身邊很多人都將「吃了嗎?」的日常打招呼用語換成了「你退稅了嗎?」。退稅成功的人肯定是開心的,畢竟相當於突然擁有了一筆額外的收入。不過,在開心之餘,不少人也有了一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