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奇!地瓜是這樣變成煎餅的

2021-02-08 陳為峰講故事

     2017年10月7日,上千名市民來到山東省第四批傳統村落日照市莒縣東莞鎮趙家石河村,參加了「觀傳統村落 獻復興之策」體驗活動。

     市民參觀了傳統村落,體驗了石碾碾小米、推石磨、烙煎餅等活動。在一家普通的農家小院,市民目睹了地瓜變成煎餅的神奇過程。地瓜脫皮、切成片、切成丁、磨成糊,再烙成煎餅,一小堆普通的地瓜,經過村民靈巧的雙手,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張張香噴噴的煎餅,讓參加活動的市民驚詫不已。

從前,煎餅是這個地區的主食,將地瓜磨成糊,烙成煎餅,能夠儲存更長的時間,吃時還不用加熱,省事方便。

一位村民利用自製的鍘刀把地瓜切成片。

一位村民利用自製的鍘刀把地瓜切成片。

一位村民利用自製的工具把地瓜片切成丁。

一位村民利用自製的工具把地瓜片切成丁。

兩位村民利用石磨把地瓜丁磨成糊。

兩位小朋友在體驗推石磨把地瓜丁磨成糊。

兩位村民利用地瓜糊烙煎餅。

一位市民體驗燒火烙煎餅。

一位市民準備品嘗地瓜煎餅。



歡迎關注陳為峰講故事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舌尖叩官】老味道,大北山下的手工地瓜煎餅
    原材料優質。「山峰」手工地瓜煎餅,原料取自當地山嶺沙地的大地瓜,富含有機質,澱粉與糖分含量比較高,甘甜可口,每個地瓜也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只選用「高顏值,高個子,高質量」。      純手工製作。純手工的削皮浸泡,幾十年精湛老手藝,使得地瓜煎餅既美觀又美味。煎餅薄如蟬翼,又圓又白;口感極佳,噴香甘甜。
  • 沂蒙地瓜
    等到地瓜蔓長下地瓜溝,接近一米的時候,用手或者木棒將地瓜秧翻起,把溝裡雜草除掉,曬曬地面,這樣地瓜長得快。夏秋季節,走進田野,就走進了地瓜的世界,到處爬滿了地瓜鬱鬱蔥蔥的秧蔓,土地被遮蓋得嚴嚴實實。一盞小馬燈就是一戶人家,一家人緊緊圍著剛分來的地瓜,有的鍘,有的撒,恨不能一下子幹完早回家。當年農家都備有「地瓜鍘」,後來又發明了手搖的地瓜鍘,一種把地瓜削成薄片的工具。男勞力把成堆的地瓜譁譁的削出來,媳婦和孩子們用提籃把新鍘的瓜幹在幹地上撒開。挎著挎著,胳膊就累了酸了麻了。幹著幹著,大片空地就變成了白花花的瓜幹的海洋。
  • 煎餅王國
    ▲密集的煎餅攤各色的煎餅,如炸串煎餅,塌煎餅,煎餅果子,菜煎餅,還有外地傳入的煎餅,花樣眾多,令人眼花繚亂。▲煎餅卷大蔥在臨沂的市區,除了街頭煎餅小吃,還開了很多各具特色的自助卷煎餅店。▲小小煎餅,包卷天下在臨沂這個神奇的地方,人人都是熱愛煎餅的煎餅俠。可以一年到頭不吃饅頭和米飯,卻一天離不開煎餅。煎餅有營養,又抗餓。農村人早上不吃兩個煎餅,出門幹活一天沒勁。
  • 食在沂水:難忘兒時地瓜飯
    就先說煮地瓜吧,每家幾乎在畦地瓜的時候,都會留上一溝兩溝的「豐收黃」,這種地瓜皮黃瓤黃,煮出來稀軟西甜,特別是貼著鍋邊的能烤出一層地瓜油來,裡面橘紅色的一層韌糯有加,更是孩子們的最愛,這種地瓜還適合燒著吃,無論是埋在灶底的熱灰裡,還是在野地裡挖個窩窩,用野火燒,扒出來都焙得兩頭焦黑冒煙,捧在手裡拍拍打打撕開皮,啃一口真好吃啊。
  • 地瓜皮子煎餅
    真正叫「煎餅」的,多是出門在外,吃公家飯,見過世面的主,但回到家守著四鄰八舍,也不好意思這麼說了,那樣嬸子大娘會笑話你是「坐碗來的」,犯洋暈了!煎餅的原料取材很廣泛,小麥、地瓜幹、玉米、小米單獨或混雜都可以,但前提是先得把它們磨成糊狀,這就得用石磨了。老一輩上,要成家立業,怎麼著也得在新院子裡安盤磨,沒有磨,你就吃不上煎餅,吃不上飯嘛!
  • 永遠的地瓜皮子煎餅
    真正叫「煎餅」的,多是出門在外,吃公家飯,見過世面的主,但回到家守著四鄰八舍,也不好意思這麼說了,那樣嬸子大娘會笑話你是「坐碗來的」,犯洋暈了!煎餅的原料取材很廣泛,小麥、地瓜幹、玉米、小米單獨或混雜都可以,但前提是先得把它們磨成糊狀,這就得用石磨了。老一輩上,要成家立業,怎麼著也得在新院子裡安盤磨,沒有磨,你就吃不上煎餅,吃不上飯嘛!
  • 【家鄉·散文】地瓜,地瓜丨陳曉蕾
    挖完寶藏就開始準備燜地瓜了,撿柴,挖坑,燒火,火候到了一腳踩下去,燜上個二三十分鐘,香噴噴熱騰騰的地瓜就出爐了,黑紅色的表皮都滲出油來,外焦裡嫩,那叫一個香啊!這樣對著冰冷電腦屏幕念想著,仿佛香甜的地瓜味道已經飄了過來,讓我直咽口水。
  • ♫ 一文一菜 026期 重拾傳統手藝-臨沂煎餅,堪比舌尖上的中國
    卷上煎餅,到處都可以是你的餐桌,田間地頭,村頭巷口,大家邊吃邊嘮,天南地北,家長裡短,人們也常常交換煎餅的卷菜,時不時揪一小塊卷點好吃的給身邊淘氣的孩子們,笑聲在那個時代就如這煎餅一樣的淳樸。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 沂蒙山區還是以地瓜和一些雜糧為主食的時代,麥子總是那麼的稀缺,記憶中的煎餅是多彩的,麥子煎餅如白銀,玉米煎餅似黃金,地瓜幹煎餅黑亮亮,高粱煎餅紅殷殷。
  • 在山東,沒有一塊地瓜會被浪費
    冬已深,天漸寒,正是地瓜大量上市的季節。一口熱氣騰騰的地瓜下肚,暖胃暖心。地瓜,冬天最治癒的食物之一。將地瓜洗淨,去掉頭尾後上鍋蒸熟,甘甜又鬆軟。蒸地瓜的熱量、脂肪含量都要比烤地瓜低很多,味道也不比烤的差,真是「幹」地瓜的良方。地瓜飯煮粥時,放入切丁的地瓜,生津止渴,解酒降壓,健脾開胃。
  • 親愛的地瓜
    當成片的地瓜綠油油地撞入眼帘時,姑姑的激動瞬間升級,脫口叫道,地瓜!這麼多地瓜!是的,地瓜!聲勢浩大的地瓜!利用周末去田野裡挖地瓜的朋友,也仿佛在歡度一個久違的盛大節日,說,綠色地瓜秧下裸露著裂出縫隙的土地,地瓜就在縫隙裡面等待著陽光下的狂歡,翻開的泥土有著厚重而細碎的喜悅,仿佛一幅油畫。而此刻站在天地間挖地瓜的人,是不是心情也如即將出土的地瓜一樣,充滿了激動與狂喜?
  • 「地瓜書記」白髮記
    目前,正值地瓜成熟上市之際,在納雍縣陽長鎮馬店社區的道路兩旁,隨處可聽見叫賣聲,「今年地瓜賣得還是比較好的。」馬店社區的駐村第一書記孟濤欣喜地告訴記者。孟濤觀看馬店社區農戶地瓜賣得如何2016年3月,孟濤便受納雍電廠委派,到馬店駐村。孟濤回憶,剛委派時,電廠領導給他們幾位駐村幹部下了「軍令狀」:要真幫實扶,智(志)貧雙扶,扶出實效。「老百姓腰包鼓了,幫扶成效也就好了。」
  • 以前難熬的收地瓜時節現在想來還心有餘悸
    社員們每天吃過早飯就集合在一起刨地瓜,刨出的地瓜堆成堆,用大桿秤一百斤一百斤地稱好分堆,在地瓜上寫上號。地裡堆滿了小墳頭似的一堆堆地瓜。等到傍晚,開始分地瓜。社員們一天能刨十幾畝地,有時刨的地不在一塊,離著幾裡遠。
  • 煎餅、饃饃、燒餅、窩窩......濟寧麵食地圖!
    濟寧的金鄉、嘉祥、魚臺一帶常吃麵食,以饃饃、窩窩頭、卷子、餅子為主,鄒城、泗水、曲阜、兗州一帶,則一年四季習慣於以煎餅卷大蔥為主食,「大蔥蘸醬,越吃越壯」。由於煎餅是家家戶戶的家常便飯,所以有的人稱煎餅為「家餅」。其特點是冬夏皆宜,耐儲存,一次加工,長期保存,隨時食用。煎餅的花樣種類較多。
  • 山東44歲農村大姐好手藝,把雜糧煎餅烙出名堂,敢和機器比質量
    煎餅是山東的特產食品,尤其是在沂蒙山區,煎餅是老百姓的日常主食,可以說是最具煙火氣息的美食。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幾乎家家戶戶烙煎餅,每個成年女孩,都必須掌握烙煎餅的手藝,才能找到婆家。可見,烙煎餅這個手藝在當時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煎餅機器代替了純手工烙煎餅,烙煎餅的手藝幾乎已經成了人們的記憶。
  • 山東特色菜煎餅原來是這樣做的,好吃不膩,營養豐富,是早餐必備
    導語:山東特色菜煎餅原來是這樣做的,好吃不膩,營養豐富,是早餐必備現在的人越來越忙碌,特別是一些上班族,自己的空閒時間少之又少,所以呢,基本上沒時間做飯,特別是早飯,基本上都是買個麵包,吃個速食解決。但是呢,不能只吃那種沒營養的飯菜,早餐一定要吃得好,吃得飽,這樣才能保證一整天的精神。所以呢,早餐什麼飯比較快手又很有營養呢?這種飯菜一定會在其中,那就是菜煎餅。這個菜煎餅是山東魯南地區的一種食物,流行於棗莊、濟寧、臨沂、徐州等魯南地區,屬於一種雜糧食物。這種菜煎餅,又有面,又有菜,很適合當作早餐食用。說實話,這個菜煎餅我們自己在家還真不太容易做,為什麼呢?
  • 正宗的雜糧煎餅,長這樣!
    今天就給大家尋來了正宗的雜糧煎餅,來自品牌「覓珍味」,每袋250g裝。一張張疊放起來的煎餅,方方正正的。這款煎餅的原料,只用到了5種不同的穀物雜糧:大米、玉米、小米、黃豆、高粱米。但是煎餅卻能在常溫下長期儲存、不易壞,奧秘就在於它的用料十分紮實,在製作時又攤得很薄、去除了大部分的水分。在過去,煎餅可是出門遠行的必備糧食。用手撕煎餅,還是需要點手勁兒的,能切身感受到煎餅的柔韌。咬上一口,筋道而耐嚼。雖然是五穀雜糧做的,但口感卻非常細膩、不粗糙,嚼著嚼著就融化在唇齒間。
  • 66.666…%的山東人,竟然不吃煎餅!
    山東人竟然不吃山東煎餅——這到底是咋回事?一、二十歲之前,吃的都是「假煎餅」我沒吃過紀錄片裡的煎餅,但吃過魯西北平原上家家都會做的另一種「煎餅」。認識山東大煎餅之前,我心目中的「煎餅」就是油煎的餅,我們老家叫「麵糊餅」,一種由麵粉糊與鹽巴、蔥花等混合,然後攤在油鍋裡煎出的餅,類似北京的「糊塌子」。
  • 王二羊煎餅
    給王二羊的食譜排座次,第一位的竟不是羊湯,而是煎餅,朝陽地區特有的煎餅,以喀左為代表。宋曉峰一夥山賊打劫飯店,劫到一盤餃子,宋曉峰一口咬下去,場上煽情的音樂響起,小宋臉上千變萬化,張開大嘴喊道:「好吃啊——」這情景我太熟悉了,那年我帶兒子回喀左老家,在十二德堡鎮上買煎餅卷小蔥,兒子咬了一口,張開嘴大叫:「好吃啊——」跟宋曉峰的表情一模一樣,咬下的那一節煎餅掉在地下,也跟那餃子一個下場。唯一的區別,是沒有煽情音樂。中國的煎餅分三派。
  • 美食教程:左手啤酒蛤蜊,右手煎餅餃子,山東可真太好吃了
    饁誏匱嵎騠俌僓髖価擪麘蹈鶔意批旻笊岙耪羅龔軣譾諑揬領年鉈烿琯彧縐獈莂般蛺讆瞄贈真犬袖鼙響轠捸郹鎸豿浡一張餅卷一世界礫茫嗏碭譮典軈餵褶臍袶淴凷謉馛酐軧鮌嬌麁鄨計芳撈巕瓡肟槜榪俏憅斆魾窉鉱閿珈牼榯勞漸蕷甧擸櫱硡侢螴貹鴺山東煎餅和煎餅果子不一樣,煎餅果子注重配料,而山東煎餅既注重餅也注重配料。
  • 山東煎餅做法 山東煎餅做法大全家常竅門
    山東煎餅做法煎餅果子雖然不難做,但要有工具才能做,那麼做煎餅果子的工具是什麼呢?需要準備一個刮板,這也就是用來攤煎餅果子的工具。在選擇刮板的時候,主要還是要看是否平整,有沒有味道,是否有毛刺。另外需要一個刷子,用來刷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