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伍茲滑坡源於抑鬱焦慮

2021-02-0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伍茲現在必須接受他有心理疾病這個現實,他所患的心理疾病在心理學中稱為「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個疾病的特徵是會讓人過高的評估自己,過低的評估他們的配偶,為他們工作並且以高姿態的心理想要幫助身邊的人。


伍茲狀態下滑因心病?

  伍茲滑坡究竟源於何?昔日巨星為何沉淪兩年不見首?隨著圓石灘職業業餘配對賽的臨近,大家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伍茲的身上,老虎能否虎嘯圓石灘,眾說紛紜。著名資深心理學家傑拉爾德-斯考尼沃夫(Gerald Schoenewolf)認為老虎滑坡究其根源還在於心理,他認為抑鬱和焦慮這兩個因素在伍茲的一路滑坡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用心理學術語講叫自戀型人格障礙症,解鈴還須繫鈴人,伍茲想要捲土重來,必須靠自己走出他一手製造的陰霾,徹底治療心理疾病方能重振旗鼓。

  斯考尼沃夫運用心理學分析,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症體現在伍茲身上,就是他依舊沉溺在自己幻想中的理想世界裡,不敢直面現實,伍茲似乎期待著在性醜聞發生之後一切都還能保持原樣,他的妻子依然愛他,漢克-哈尼與威廉士依舊對他不離不棄,縱然是他背叛了他們在先,這一切都證明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伍茲沒有紮根於現實。但是現實中的不如意又讓他異常沮喪和憤怒,從而導致情緒失調,每每在比賽中獲得領先地位時,似乎都會暗示自己:「我現在不配。」導致接二連三的失敗。

  一切數據都顯示高爾夫巨星伍茲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可以瘋狂咆哮的老虎了,老虎最後一個勝利仍然定格在2008年的美國公開賽。2008年,老虎伍茲帶著顫巍巍的膝蓋在第19洞延長賽中戰勝洛克-梅迪亞特(Rocco Mediate),贏得第108屆美國公開賽。這是他第65次走上美巡賽的領獎臺,他的總冠軍數超越了高球偉人本-侯根。然而自此以後,老虎便再也沒能續寫勝利之章。

  伍茲的開球距離曾一度排在PGA的領先榜上,但是現在卻掉在了第69位。在今年參加的第一場比賽阿布達比錦標賽上,似乎能夠看到昔日老虎的影子,他在第三輪來到了並列領先的位置,但是最後卻仍然難逃厄運,功虧一簣,敗給了洛克。就差那麼一步,這位14次大滿貫冠軍得主就能夠走出由於傷痛和手術以及家庭破裂而造成的長達兩年的低迷了,然而事實證明,老虎的面前似乎依然樹立著一面巨大的牆要克服,面對來勢兇猛的後起之秀,例如24歲的愛爾蘭神童麥克羅伊,伍茲不得不奮起一搏了。

  伍茲絕對不是唯一一個呈現出滑坡趨勢的運動員,但是他的崩潰絕對是歷史上最引人矚目的。同樣,我們可以用分析運動員職業發展態勢的一般方法來研究一下伍茲的職業生涯,以及造成現在這種境況的根本原因。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我或許可以將運動員的滑坡現象定義為由於情緒的失調所造成的中心焦點的缺失感。通常意義上,情緒失調跟憂鬱和焦慮這兩個因素息息相關,憂鬱會導致一個人產生自我懷疑,焦慮則是由於得失心太強,也就是說運動員迫於獲勝的壓力太大。

  伍茲的滑坡,歸根到底也是心理的原因造成的,他的沮喪和焦慮無非來源於性醜聞的壓力和與前妻艾琳的分道揚鑣。總結起來有以下三個重要的因素:

  1.伍茲,原本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是極其純潔的,沒有任何緋聞,建立慈善基金會,並且被年輕人樹立為非裔美國人的代表和模範,然而伍茲多年來保持的高大形象在短短的幾個禮拜之內化為泡沫,被當做騙子甚至是好吃好喝好玩的惡徒。

  2.伍茲,應該是一個十分自戀的人,因此當他多年樹立起來的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被摧毀後,他自身的性格也遭到摧毀。

  3.這些負面新聞發生之後,伍茲沒能立即修復裂痕贏回公眾和前妻艾琳的心,加之沒能實現對公眾的諾言,不僅讓公眾對他失去了信心,更殘忍的是,連伍茲自己也失去了自信。

  除了以上列出的三點最重要的因素之外,揮桿教練漢克-哈尼以及球童威廉士的離開同樣加深了伍茲的抑鬱。伍茲似乎期待著在性醜聞發生之後一切都還能保持原樣,他的妻子依然愛他,漢克-哈尼與威廉士依舊對他不離不棄,縱然是他背叛了他們在先,這一切都證明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伍茲沒有紮根於現實。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地緩解焦慮、抑鬱情緒?心理學家:這三種方法值得嘗試
    如何有效地緩解焦慮、抑鬱情緒?心理學家:這三種方法值得嘗試1、體育鍛鍊,美國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指出,每天堅持一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極大地緩解、抑鬱情緒,運動可以讓身體產生內啡肽,讓焦慮、抑鬱情緒的人得到快速的放鬆。2、冥想,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對於焦慮、抑鬱的人可以在晚上睡前做15分鐘以上的冥想(觀察呼吸)。
  • 心理學家:掌握這六條「黃金法則」,你就能快速擺脫抑鬱和焦慮
    心理學家:掌握這六條「黃金法則」,你就能快速擺脫抑鬱和焦慮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逆境,都會感到心理壓力陡然增加,難免會產生焦慮、抑鬱情緒,只不過有的人能夠找到適當渠道進行排解。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克服焦慮、抑鬱情緒的根本宗旨,是允許、接納,是對當下的負面情緒不控制、不打壓,簡單來說,當我們不在和負面情緒抗爭時,負面的情緒就會逐漸的減弱到消失。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根據對現有證據的整理分析,大約每12個嘗試冥想的人中,就會有1個人產生並不想要的負面效果,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英國考文垂大學的米格爾·法裡亞斯(Miguel Farias)是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說:「對大多數人來說,正念冥想是非常好的舒緩壓力、對抗焦慮抑鬱的手段。但毫無疑問,它似乎有些被誇大了」冥想有很多種類型,但其中最流行的一種是正念,即引導人們關注當下的時刻,關注自己的思想、感受。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專家:抑鬱和焦慮其實是相伴而生的,抑鬱症一般會伴有焦慮的症狀,焦慮症也會伴有抑鬱的症狀。 焦慮症,是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的神經症,神經症表現為無明確對象的提心弔膽或運動性不安。抑鬱症是重型的精神疾病,以持續而顯著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失眠以及精神活動的全面抑制。
  • 焦慮的成年人,你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了嗎?
    那麼如何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便成為了一個我們面對的新的課題。你離抑鬱症到底有多遠?其實在這個社會普遍壓力較大的環境下,很多人都會面對來自家庭、工作、朋友、自我要求的壓力,這些壓力也會使得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出現一些問題。如果你有經常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精神狀態差、無法長期專注的問題,那麼就要注意了,這些都是抑鬱症的信號,我們需要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
  • 運動居然還能抗壓力、抗焦慮、抗抑鬱
    書裡面談到了壓力、焦慮、抑鬱,都是可以通過運動來解決的,運動就相當於是臨床的一種藥物一樣,對於壓力、焦慮、抑鬱情緒有改善的作用。運動個20分鐘,就相當給自己來一劑興奮劑這麼理解。可以說是免費,而且效果又好,還沒有任何副作用,順帶還鍛鍊了身體。真是焦慮症和抑鬱症人士的福音啊。
  • 為什麼一到晚上就抑鬱?心理學家:你們常說的抑鬱,有可能是假的
    針對問題中所提到的,一到晚上就開始抑鬱,這本身就是一個以偏概全的問題,因為抑鬱的心境在眾多數據統計背景下是呈晨重晚輕的特點的,正好與題中晚上加重抑鬱情緒背道而馳。另外,針對晚上出現抑鬱心境,要通過作息不規律引起的「夜抑鬱」、焦慮症、生理性改變三個方面來一一作答。
  • 慢性失眠伴焦慮抑鬱患者血清炎症相關標誌物研究進展
    如上文提到的,IL-1β同樣可以通過激活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從而降低5-HT的濃度[9],對焦慮抑鬱的發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焦慮抑鬱又會導致患者慢性失眠,因而慢性失眠,焦慮抑鬱,炎症過度激活三者相互影響,關係密切,IL-1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IL-1β在慢性失眠焦慮抑鬱患者的過度炎症激活反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保羅·喬治的出色發揮能不能治癒他的焦慮和抑鬱?
    在比賽結束後,喬治透露,他在NBA複賽時期一直在應對焦慮和抑鬱,從而導致他在球場上表現的很掙扎。ESPN記者大衛·薩姆森談到了喬治的言論,雖然他尊重喬治提及這個話題,但薩姆森不相信喬治會因為出色的表現而治癒他的焦慮和抑鬱。
  • 武漢心理學家曾奇峰:要相信自然痊癒的力量
    武漢封城的70多天裡,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的曾奇峰也曾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情緒波動,當被各種各樣的疫情信息裹挾著而難免抑鬱時,曾奇峰敏銳地感知到,他必須適可而止了。作為一位心理學家,他要打撈出自己在這些疫情新聞中惶惶不安的心靈。  身處疫區,曾奇峰和親朋好友是否安好,他的日常生活有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他帶領的心理諮詢師團隊,為普通人做了哪些心理援助工作?
  • 睡眠障礙可能是焦慮與抑鬱的預警信號
    但需重視,睡眠障礙通常是焦慮與抑鬱的預警信號。」12月20日,在廣州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南方睡眠障礙及精神心理疑難病診治學習班上,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豔表示,新時代下,睡眠障礙患者的情況更複雜,因此應重視睡眠障礙早期表現,中醫藥治療睡眠障礙更有優勢。
  • 減輕疼痛、焦慮、抑鬱……這個療法值得嘗試
    它可以促進放鬆,減輕焦慮、抑鬱、緊張等情緒,減輕疼痛,緩解身體不適及治療引起的相關症狀。此外,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給病人提供一個表達自我的機會,並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於病人身心的康復。為何聽音樂也能抗癌?音樂療法按照參與方式可分為主動音樂療法和被動音樂療法。
  • 緩解抑鬱和焦慮的小方法,一定要收藏轉發!
    在生活中,無論是抑鬱或者是焦慮的朋友,其實有一個特別有效的一個調整方法,我們將它稱之為「王道」——就是運動。 網絡|圖源 當你抑鬱或者是焦慮之後,你的腦會發生一點細微的變化。
  • 焦慮抑鬱?可曾想過與植物神經紊亂的關係
    你真的了解植物神經紊亂嗎?你可曾想過植物神經紊亂與焦慮、抑鬱的聯繫?下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焦慮症與抑鬱症。焦慮症:  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症,是以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其焦慮並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 北大六院專家:焦慮、抑鬱、精神病的人越來越多了!
    直到很多人發現家人、同事、朋友或自己有了精神問題,才意識到「抑鬱」「焦慮」等精神障礙離我們那麼近,且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介紹,2012~2014年進行的一項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研究,發現:我國12月患病率:心境障礙為4.06%(其中抑鬱障礙為3.59%),焦慮障礙為4.98%,高於我國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調查結果
  • 讀研抑鬱,痛苦異常,該不該休學?
    退學肯定不能徹底改善心理抑鬱,但如果抑鬱程度非常深,退學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退學行為說明了一個人的社會功能受到嚴重損傷。 然而退學休息,不但無法根治抑鬱症,還可能會加重抑鬱程度,退學意味著,要延遲畢業或者是半途而廢,辛辛苦苦得到的讀研機會,轉眼就沒了。
  •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
    毫無一技之長的中年打工人,如何應對焦慮甚至抑鬱?2020-12-22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清凇:人到中年,面對裁員危機,沒有一技之長,難免焦慮
  • 乳腺癌的副作用若長期不治療,會導致患者抑鬱、焦慮
    一項研究表明,當這些長期副作用得不到治療時,它們可能導致乳腺癌倖存者的焦慮和抑鬱。這種對潛在症狀缺乏關注會導致焦慮和抑鬱水平升高對於這些癌症倖存者。」在這項研究中,103名接受過乳腺癌治療並且至少被認為無病3年的女性完成了一項關於她們是否有19種副作用及其嚴重程度的調查。研究人員還評估了女性的焦慮和抑鬱情緒。大約70%的女性是白人。一半年齡超過63歲,一半年輕。大約78%的女性被診斷出患有I期或II期乳腺癌。
  • 認知行為矯正療法,解決焦慮、抑鬱、失眠、社恐等心理障礙
    您是否時常感到焦慮不安、情緒不寧、抑鬱或者是失眠,更不喜歡出去社交?是否在職場上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幹些什麼?是否經常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行?鄭州市精神病防治醫院提醒您:如果您有上述的單一症狀,您可能存在一些輕微的心理障礙;如果您有上述的多個症狀,您可能存在心理障礙問題。
  • 焦慮,抑鬱失眠來看看王育傑醫生怎麼說
    王育傑專家教授,知名臨床醫學科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屆研究生,著名中醫藥學權威專家、名中醫,首都醫科大中藥材院主任,北京市百草園中醫院主任醫生,從業中醫臨床、課堂教學、學科建設50多年,針對焦慮失眠有獨特的看法和豐富多彩的臨床治療工作經驗。焦慮抑鬱症的病人常常述說一直心神不安、莫明的緊張,心神不安,心煩意亂,並伴隨頭疼、失眠症、容易出汗、心慌氣短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