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蘇秦開始,燕國已經埋下滅亡的種子,子之篡國,內亂外患終亡國

2020-12-14 小智慧吧

每一段歷史都是一篇血淚史,身處歷史之中的第一個人都抱著自己的信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最終卻湮滅於歷史長河中。

是非對錯留給後世評說,戰國群雄紛爭,英雄輩出,傳奇也頗多,仔細讀過每個故事,就會感慨造化弄化,冥冥中一切仿佛都由天定。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是一位曾經在亂世之爭中非常有名的一位「謀士」——燕國的宰相。和張儀一樣,他也是鬼谷子老先生的弟子。

但是卻和張儀有著不一樣的政治主張,更服務於不同的國家、君主。但是在他的輔政下,雖然讓燕國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是卻為燕國埋下了一顆滅國的「種子」。

以至於隨後被人謀朝篡位,最後導致滅國。雖然不能說這都是蘇秦的過失,但是他還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那麼這顆「種子」到底是什麼?

盾走齊國,實際有說不出的秘密

燕國的故事從蘇秦說起,燕文公去世之後,燕易王繼續王位。蘇秦有一日找到燕易王主動請纓,要求去齊國做間諜去刺探情報。

他對燕易王說,面對齊國的侵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需要主動出擊,不如派我去做間諜吧。

燕易王十分感動,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任務,蘇秦卻捨身取義,隻身赴齊,就答應了他的自薦。而蘇秦去齊國的主要原因卻不僅僅是這個堂而皇之的理由。

蘇秦急急的準備奔赴齊國,實際上是怕自己的醜事暴露之後性命不保。因為燕易王在位時,蘇秦與燕文公也就是燕易王的父親的夫人私通

此事若是暴露,蘇秦的罪過不是一般的大。所以以蘇秦的聰明,他想出這麼一個計策,既可以堂而皇之地逃到齊國。

又可以為自己積累功勞,即使萬一東窗事發,以他的勞功也許能換一個平安。燕易王直到死了也沒發現,還是齊國人發現了蘇秦的計謀,蘇秦在齊國被齊國人所殺。

不過蘇秦還是留下了一個人際脈絡,因他生前就與子之很好,所以弟弟蘇代與子之也是交好,之後蘇代獻計後,子之便心思活絡,有了謀反之心,這才讓燕國陷入困局。

蘇代旁敲側擊

時間推移到燕王噲執政之時,這時候子之已經是燕國的丞相,並且早已經想篡奪國王的位置。

子之篡國,正是蘇代推動的結果,因為子之曾經悄悄地將自己想稱王的想法和蘇代說了,讓蘇代助他。

果然有一天機會來了,燕王噲問蘇代齊宣王怎麼樣,這一問其實是國事探討,但是卻被蘇代利用,最終成就了子之。

蘇代回答燕王說,齊王這個人特不怎麼樣,他對待自己的臣子從來都不信任,以至於許多人才都被埋沒了。

做君王的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才是胸懷。齊王沒有這樣的胸懷,一定不會成就大事的。

蘇代這些話果然側面起到了作用,燕王將這些當成金玉良言,所以當蘇代離開燕國以後,燕王全面信任子之,朝政大事都交給他處理,對他十分信任。所以說是蘇代成就了子之的下一步。

子之最終篡奪君位

子之一直的篡奪之心都沒有放棄,燕王如此信任他,他卻也不滿足,一心一意只想當上燕王。

於是他又用了另外一個計策,他派自己的親信鹿毛壽去燕王噲那裡遊說,而一套說辭果然又起到了作用,最終達到了子之想要的結果。

鹿毛壽是怎麼說的呢?他勸燕王禪讓,說這是堯帝都做過的美名之舉,不如也效仿一下,畢竟子之這麼有才能。

他還說,子之這麼一個賢能的臣子,肯定也不會接受禪讓的。所以不如做個樣子,既有了賢君的樣子,也得了百姓的人心。

燕王噲居然同意了,還真的將自己的位子讓出,而子之也只是假意的謙讓了一下,就直接登上了君位

為了能夠鞏固自己的定位,他接著遊說燕王噲,居然勸得燕噲收上來所有高等官吏的印信文書,讓子之管理。他想用此舉向子之表白自己對他的絕對信任。子之最終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燕王之位。

總結:如此計謀獲得了君位的子之,實際上並沒有治理之才,燕國在子之統治的短短三年間就已經發生了嚴重的內亂,百姓流離,國將不國。

燕國太子也開始了討伐子之地奪回王位之戰。齊國利用這個內亂的機會,趁機進攻燕國,燕國百姓對內亂已經恨之入骨,所以居然夾道歡迎齊國軍隊進入燕國。就這樣,齊國輕而易舉地佔領了燕國,燕國終被滅。子之的美夢也就做了幾年而已。

相關焦點

  • 蘇秦的復仇:燕國是如何布下大局,最後整垮齊國的?
    1.第一波外交攻勢:無果而終面對當時兵強馬壯、氣勢正盛的齊國,復國的燕國整體只能忍氣吞聲。為了扭轉燕國地理位置偏僻、和中原存在巨大信息差的事實,燕昭王通過為賢人建造宮殿的做法,吸引了齊、楚、趙的人才。在公元前311年燕昭王發布了求賢的公告之後,第一次求職失敗的蘇秦,用3年修行《太公陰符》和縱橫技術;在觀望之後,蘇秦選擇在前308年入燕。
  • 這個王很天真之燕國姬噲——搞笑的繼承者
    有一天這蘇秦實在忍受不了了,於是對姬易說:「你看,我在燕國也沒什麼用,不能加快你升級的速度,要不我去齊國放慢它升級的速度你看行嗎?」姬易聽後與蘇秦灑淚分別,讓蘇秦極為感動,所以蘇秦到了齊國之後,一直努力搞垮著齊國的經濟,為之後齊國的衰落埋下了種子。
  • 樂毅和蘇秦發起的五國聯軍攻齊,為何說最大的受益者不是燕國,而是...
    一次,魏國派樂毅出使燕國,他被胸懷大志的燕國君主燕昭王的誠心所打動,決心留在燕國,輔助燕昭王成就一番大業。 就這樣,樂毅又成了燕國的大臣:亞卿。 二、合縱攻齊 燕昭王決心中興自己的國家,就築起黃金臺,招攬天下賢才。燕國的衰落與子之之亂有關。
  • 蘇秦死間齊國,戰國時代的無間道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之機,發兵入侵燕國,並且攻破燕國都城,殺了燕王噲,子之逃跑後被處以醢刑,燕國幾乎亡國。但是齊軍在燕國燒殺掠奪,無惡不作,致使燕國臣民上下同心,群情激憤,誓死抵抗齊軍。最終齊軍撤退,趙武靈王護送在韓為質子的公子職回燕國即位,是為燕昭王。
  • 湖埠論道5:有822年輝煌歷史的燕國在王道與霸道之爭中掙扎著走向滅亡
    」燕王於是把國家囑託給了子之。子之從此集大權於一身。還有人對燕王說:「上古時禹推薦益為接班人,又任命兒子啟的屬下作益的官吏。到老時,禹說啟不能勝任治理天下的重責,把君位傳給益。然而啟勾結自己的黨羽攻擊益,很快奪取了君位。
  • 蘇秦與燕王之母私通,燕王不怒反喜:蘇秦已經被我利用了
    蘇秦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回去之後又用了一年的時間去研讀鬼谷子所傳授的遊說之術,等這個技能達到如火純青的地步,再次出門遊說其他國家。有了上一次的教訓,蘇秦改變了策略,開始遊說於其他六國合縱攻秦,所以一開始蘇秦就從實力相對較弱的國家開始,因為這些國家更加希望可以得到抱團取暖,使自己的國家不至於被其他的強國所吞併。
  • 燕國為何不能強大?固守王道放過齊國,實行禪讓制,咬住趙國不放
    ,燕國發生了一次令人不可思議的政治事件,從而導致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亡國危機,這件事情就是燕王噲實行的禪讓之事件。 從稱謂上看,燕王噲是沒有諡號的,在古代歷史上沒有諡號的君主只有兩種,一個是亡國之君,一個便是喪亂之君,很明顯燕國的亡國之君並不是燕王噲,而他卻並沒有得到諡號,只是因為這個燕王噲已經喪失了獲得諡號的宗廟條件。
  • 蘇秦是如何一步步毀掉齊國的?
    那麼蘇秦是如何在短短的4年時間裡,讓齊國就被攻佔的僅剩下莒和即墨兩座小城的呢?下面來分析一下蘇秦的滅齊步驟。 這就為後來的四處立敵埋下了伏筆。 在蘇秦的大力主張下,齊國發動了對宋國的大規模戰爭。經過三次的攻宋,齊國最後滅亡了宋國。這讓齊王志得意滿,並且對蘇秦更加的信任,卻不知此時的齊國已經成為了全民公敵了,特別是秦國,齊國的強大極大的影響到了秦國的地位。
  • 五國伐齊,樂毅率軍攻城七十餘座,燕國最輝煌的時刻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發兵攻打燕國,燕國都城被攻破,燕王噲被殺,子之逃跑後被抓住處以醢刑。齊軍在燕國境內燒殺搶奪,無惡不作,最終激起燕國臣民的奮死反抗,齊國這才撤退。後來趙武靈王護送當時在韓國為質子的公子職回燕國即位,是為燕昭王。
  • 曾帶六國相印的蘇秦,實則是燕國的臥底,原因竟是一個女人
    在這些縱橫家中,「並相六國」的蘇秦無疑是佼佼者。蘇秦的人生經歷還是比較勵志的。他早先跟隨鬼谷子學習,之後出山尋找機會,可惜四處碰壁,蹉跎了很多年。家裡的人都因此嘲笑蘇秦,於是他把自己關在屋裡,攻讀奇書《周書陰符》。一年以後學有所成,繼續週遊各國。
  • 六國衰亡之燕國篇:與周朝同歲的古老國度,誰該為其的滅亡負責?
    在周公旦著手制定周禮之時,召公奭出鎮成周之地,負責營造洛邑。周成王死後,召公奭又與畢公高輔佐周康王施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西周的「成康之治」,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要分給召公奭。這個幾乎與周王朝同歲的國度,是在哪任君王的手中走向衰敗,又是在哪任君王的手中滑入滅亡深淵的呢?
  • 燕國多悲歌
    只是蘇秦沒想到的是,他還是沒逃過誅殺,不久之後,他的間諜活動被發現,被齊國人誅殺,但奇怪的是,蘇秦死了之後,齊國並沒有怨恨蘇家人,反而還重用了蘇秦的弟弟蘇代。先前,蘇秦在燕國時,和燕相子之結為姻親。因此蘇代和子之也有交往。燕王噲三年。蘇代為了齊國出使燕國,燕王噲問他:「齊王這個人怎麼樣?」蘇代回答說:「齊王一定不會稱霸。」「為什麼呢?」燕王噲疑惑不解的接著發問。看來燕王有點二,問的問題都很突兀。
  • 犀首連齊魏以破合縱,蘇秦丟相位回燕絕齊,燕易王付出終得報
    看到自己的盟友齊國和魏國突然出兵攻打自己,趙肅候開始責備聯盟的盟長蘇秦,隨後蘇秦申請出使燕國,聲稱一定要滅亡齊國。而蘇秦離開趙國也成為了合縱聯盟瓦解的標誌性事件。蘇秦到了燕國之後,秦惠文王將女兒嫁給了燕太子,就在這一年燕文侯去世,燕太子易繼位,史稱燕易王。
  • 戰國時期的宋國有著怎樣的地位,為何齊國滅宋之後便險些亡國呢?
    那位窮兵黷武、貪婪無度的齊閔王趁此良機,聯合魏楚兩國,命大將韓聶與達子率軍大舉進攻宋國,因此前宋王偃暴虐驕縱,宋國民心離散,齊軍很快便攻入了宋國國都商丘,一舉滅亡了宋國。可就在兩年之後,齊國卻因此遭到了燕、趙、韓、魏、秦五國的圍攻,如果再算上打秋風的楚國,齊國可謂是遭到了天下列國的圍攻。
  • 才能突出的蘇秦,為什麼選擇最弱的燕國?最後,他又為什麼而死?
    不過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都受到了重用,不同的是張儀選擇的是實力強大的秦國,而蘇秦選擇的卻是最弱的燕國。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蘇秦這麼有實力的人,會選擇實力弱小的燕國。憑他的才能,到齊國、秦國等這樣的大國任職,也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為大國效力,自己的安全也會更有保障。
  • 燕國的亡國危機,燕王姬噲的禪讓鬧劇,燕國子之內亂事件的起始
    為了更加鞏固自己的權勢,國相子之首先派出自己的妹夫,著名國際大忽悠蘇秦的弟弟國際小忽悠蘇代去找燕王姬噲進行心靈對話。由於與齊國接壤,對齊國頗為擔心的燕王姬噲問蘇代:你剛從齊國來,你說齊國能稱霸嗎?蘇代說請大王放心,齊國不能。
  • 讀二十四史——《史記》161:蘇代的謀略,《蘇秦列傳》餘音
    齊國在燕國支持下攻打宋國,宋國形勢危急,於是蘇代就寫了一封信給燕昭王,信中說,燕國也是萬乘之國,卻向齊國送人質,派出軍隊幫助齊國攻打宋國,使得百姓勞困而消耗財力。齊國打敗宋國,又攻取楚國的淮北,只能壯大齊國,幫助仇敵而損害自己的國家,這是對燕國不利的事。大王以為這樣能取得齊國的信任,其實齊國只能加重對燕國的疑忌。
  • 戰國諜戰:燕昭王派間諜蘇秦出使齊國,竟隱藏著震動天下的密謀
    頂著「武安君」的尊號出使齊國的蘇秦就是燕昭王派來的「死間」,他的使命就是要滅亡齊國。派出「死間」前往齊國並最終將它拖入死亡的深淵,為了等待這一天,燕昭王已經臥薪嘗膽地準備了19年了。19年前,燕國發生了一次蹊蹺的「禪讓」事件。
  • 趙幽繆王:史上最標準的亡國之君,是如何亡國的?
    作者必看:採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著您:《閱讀悅讀》作者獎勵標準(2019年第一版)和徵稿選題趙幽繆王趙遷,是趙悼襄王的兒子,戰國時期趙國的亡國之君,被後人稱為最標準的亡國之君。趙遷,作為一個娼妓生的孩子,最後得以繼承王位,成為一國之君,令人有些不可思議。趙悼襄王的王后生有一個嫡子,叫趙嘉,即歷史上有名的公子嘉。
  • 從田單復國到齊國滅亡有58年,為何齊國在戰國晚期毫無存在感
    齊國齊國的命運轉折點就在於齊湣王,齊湣王期間,齊國四處出擊,非常活躍,不僅聯合秦國、韓國、魏國在垂沙之戰中擊敗了楚國,而且還聯合魏國、韓國一起攻破了被秦國視為天險的函谷關,這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主要就是齊湣王的窮兵黷武,再強大的國家,如果四處徵戰,四處樹敵,也會招致所有諸侯國的反對,而齊湣王又受到縱橫家蘇秦的欺騙,蘇秦實際上是燕國的間諜,包括齊國四面樹敵也有蘇秦的助攻,終於在齊國吞併宋國之後,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