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節,大家有沒有啃粽子啊?吃了豆沙的還是大肉的?
南方人天生就愛吃糯米,什麼青團、餈飯糰、八寶飯,通通離不開糯米,糯米屬於主食,吃它容易變胖嗎?
今天不提米飯包子饅頭,我們在生活中還經常吃哪些「易胖主食」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一:易胖主食之糯米
說起糯米,大多數人會下意識聯想到甜食。
沒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鹹粽之外,我們接觸的往往都是糯米甜食,小編在開頭也列舉了幾種以糯米為原材料的點心,為啥吃糯米容易胖?主要是GI值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了影響。
我們常說,減肥要遠離高GI食物,而在主食裡,糯米的GI值幾乎是最高的。
我們以什麼都沒有添加的糯米飯作為參考:
每100g糯米飯含有碳水化合物26.1g,它的升糖指數(GI)為87,血糖負荷指數(GL)為22.7。
GI>70屬於高升糖的食物,GL>20屬於高血糖負荷的食物,用糯米做成的一切主食點心都屬於高升糖高血糖負荷的食物。
這樣的食物吃下去了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高升糖高血糖負荷的食物會使我們餐後血糖的大幅度波動,使胰島素分泌增加,胰島素再把多餘的血糖轉化為脂肪儲存在我們體內,進而使我們長胖。
最重要的一點,糯米除了讓人容易長胖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缺點,就是其中含有大量的糖類,食用過多還會造成高血糖,高胰島素等症狀,有些得不償失。
此外,糯米製品還並不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反而還有開胃、導致進食量增加的作用,香甜軟糯的糯米配上添加了大量糖分的餡料,或者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說它是熱量炸彈也不為過。
▲年糕也是糯米製品哦
還得提醒大家一句,都說吃雜糧飯好,但千萬別傻fufu地在飯裡加糯米,它可不屬於雜糧哦。
二:易胖主食之手抓餅
手抓餅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一種路邊早餐了,許多人早起後沒有時間做早飯,就會選擇花上個幾塊錢買一份手抓餅,好吃方便又不貴。
而且手抓餅裡可以加生菜、裡脊肉和雞蛋等食物,有葷有素有主食,所以在不少人眼中,這是一種非常營養的早餐。
在外面吃還不夠,大家還會在超市裡買速凍的手抓餅半成品,到了周末給孩子做一個,自己在家做肯定能加更多菜,吃起來也更營養更滿足了。
但小編提醒大家,手抓餅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健康。
參照某品牌手抓餅的營養成分表,每100克手抓餅的熱量為338大卡,含有17.5克脂肪,一般一個速凍手抓餅的重量為80-100克左右,這僅僅是未加油煎制前的熱量。
手抓餅這東西也比較「嬌氣」,如果在鍋中無油煎制或少油煎制,很容易煎糊,並且口感會大打折扣,所以一般需要添加比較多的油來烹飪。
還有,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手抓餅的口感那麼好?它和普通的餅有什麼區別?
答案就是手抓餅有一種「酥酥」的口感,吃起來更酥脆爽口。
▲煎制時 表面會鼓起氣泡 形成酥皮
之所以會有「酥」的口感,是因為和面時加入了起酥油,而這是一種氫化植物油,很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而接觸過健康知識人都知道,我們要儘量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一旦攝入過多,就會大大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那我們該如何判斷手抓餅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呢?
一般來說,可以在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找到相關數據,但如果你是直接在街邊店鋪購買做好的手抓餅就很難判斷了。
單單一張手抓餅,就有高達300大卡左右的熱量,再配上煎制時的油,夾在手抓餅中的雞蛋、火腿、肉鬆和醬料,這一頓早餐絕對是熱量攝入超標的。
▲早餐的好選擇——無薄脆的少醬雜糧煎餅
三:易胖主食之粉絲
粉絲有很多種,蒸菜中常放的龍口粉絲,還有酸辣粉、鴨血粉絲湯中的紅薯粉絲,有些人討厭粉絲的口感,但有些人卻特別愛吃,餐餐離不開。
每100克乾粉絲熱量大概為340大卡,一小捆龍口粉絲也就只有30克左右,也不算高GI主食,單看營養數據其實並不可怕,為什麼說它也是一種易胖主食呢?
是因為人們對它產生了錯誤認知——它明明是主食,大家卻往往把它當成菜來吃。
如果是做成蒸菜,粉絲吸收了湯汁裡調料的味道,只有配飯吃才不覺得鹹,更別提餐廳裡幾個著名的「粉絲菜」:肉末粉絲(螞蟻上樹)、茄子粉絲煲,每一根都均勻地裹上了油脂。
▲油汪汪的才好吃
再加上粉絲幾乎不能讓我們產生飽腹感,30克乾粉絲泡發後炒在菜中,幾筷子就夾沒了,在我們的胃中卻沒留下多大的存在感,只能繼續吃才夠滿足。
不過粉絲當然是可以吃的,前提是用食物秤測好份量,在清楚份量的前提下有節制的吃,千萬別傻吃傻喝,再把多油炒的烹飪方法改為蒸/涼拌,切記少鹽,真正把粉絲當作主食來吃。
好啦,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盤點了三種易胖主食,最後再提醒一下大家最好能清楚每一種食物屬於哪一類,比如豆腐、豆乾、腐竹屬於植物蛋白類食物,它們的熱量並不低,蓮藕、芋頭、土豆、菱角是薯類,也是主食,別再把它們當成吃不胖的蔬菜了。
健康和瘦,是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