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
全國教育改革有了新動向和歷史性變革!家有正在上學孩子的父母們,趕緊看看吧,這個很重要,將關係到孩子的高考和未來前途!
對於讀書少
不讀書、不思考
少思考、寫字慢
語文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
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
而是審判
01 孩子現在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甩下了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著實讓在場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嚇了一跳!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自從全國小學和初中開始逐漸使用「統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主編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 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 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只看《讀者》和四大名著
只看所謂的課內教材
別說高考語文
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緊跟小學、初中教材的是接下來的高中語文教材的變臉!正在著手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曹文軒說:
「新的語文教材要對教師學生有制約作用,比如文章後提供書目。這個書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須看,因為要與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評估直接掛鈎,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現在你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對於閱讀少、不讀書、不思考、寫字慢、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顧眼前的苟且,看的遠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我們的家長真應該從孩子奧數題中、作業堆裡,趕緊抬起頭看看遠處,別走錯了方向,選錯了賽道,耽誤了孩子。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必須功夫在平時,而且是苦功夫。
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經開啟
初中生,還有救
小學生或者是更小的孩子
正當時!
02 教育改革不只是語文,所有科目都將考驗閱讀水平
這次的新教改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所以說,語文為王時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真的來臨了!
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原來可能所有的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後的題面閱讀量也許會有5000多字,甚至是9000+字。
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閱讀
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如果你依然說
自己的孩子沒時間讀書
等同於說要自己的孩子
放棄所有學科
有趣的是,據了解,在北京,原來通過奧數掐尖來的很多知名重點中學,正在前所未有地通過多種辦法去提高那些奧數牛的孩子的語文和人文素養。
03 抓住閱讀紅利期,你的孩子才會成為教改中的贏家!
瞬息萬變的社會,常常有人說到「紅利期」這個詞。有人抱怨,自己錯過了這個那個紅利期,錯失了很多機遇。那是因為,他們只顧一路狂奔,卻不會停下來看看方向。
前幾年,有人趕上了參加奧數競賽升名校的紅利期,於是,無數小學生家長拖著娃盲目地跟著「奧數」大軍一路狂奔,一面刷題、追分……一面抱怨沒有時間閱讀……
可是幾年以後,當你發現孩子因為閱讀能力的缺乏,連考試都沒法應付的時候,你是否又會抱怨錯過了閱讀的紅利期呢?
未來語文的地位
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
而且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
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
第一重要的習慣
並將持續下去!
得語文者得高考
得閱讀者得語文
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堅持大量閱讀。你要明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他的書房,讓孩子讀足夠的書,不僅能讓你省下萬金,更能給孩子一個通往「羅馬」的人生。
關於閱讀的內容問題
童書市場上書目魚龍混雜,有些並不適合孩子讀,家長們不能因為一時心急,把好的壞的內容一併給孩子,讓孩子自行分辨。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讀名著,因為新課標要求孩子閱讀的書目90%以上都是名著,而且名著考題更是全國各地中考乃至高考試卷中的座上客。
多讀名著既能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水平,又能讓孩子們在今後的考試中少失分,多得分。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說過,溫儒敏已經明確表示:「高考語文要讓15%的人做不完!」 「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0000字。」
很多老師聽到這一信息都嚇了一跳!
卷面字數達到1萬字以上——高考語文的考試時間是兩個半小時(150分鐘),刨除寫作文需要的45~60分鐘,意味著在90分鐘內完成1萬字的閱讀與答題,一分鐘過目文字至少100字以上!
其中包括:實用類文本(例如難懂的科技說明文)、文學類文本(例如答題要點很難把握的記敘文)、長篇文言文(例如《史記》中的人物傳記)、詩詞鑑賞(並不難,但你很陌生的詩詞)……還要包括思考、答題和填塗答題卡的時間!
其影響不僅僅是15%的考生做不完題,就算是85%能夠全完成的考生之中,又會有多少因為時間匆忙,來不及斟酌而出錯?!
如果閱讀量增大,閱讀板塊佔用太多時間,導致最後必須在30分鐘,甚至是25分鐘內完成800字的作文!對於構思難、寫作慢的同學,又會是極大的挑戰!
是的——再不閱讀,高分將與你無緣!
高考改革後的語文考試,不再是依靠解題技巧得高分的「技術活」了!卷面字數達到1萬字的高考試卷,不僅要你「讀得快」,還要「想得快」,信息把握準確,理解感悟到位;作文不僅要「寫得快」,而且要構思迅速,表達準確、深刻。
雖然截至現在,我們還沒有見到高中語文新教材,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已經公布!其中對於名著閱讀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掌握閱讀方法,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其實,不必把閱讀看作是一種負擔、一種任務,閱讀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在於日常積累,習慣成自然!
如果小學和初中階段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高中面對《彷徨》《吶喊》《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這些頗具深度的著作,也就不再覺得無從下手、手足無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