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改革——主編溫儒敏透露:「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2021-01-09 騰訊網

教育改革

全國教育改革有了新動向和歷史性變革!家有正在上學孩子的父母們,趕緊看看吧,這個很重要,將關係到孩子的高考和未來前途!

對於讀書少

不讀書、不思考

少思考、寫字慢

語文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

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

而是審判

01 孩子現在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甩下了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著實讓在場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嚇了一跳!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自從全國小學和初中開始逐漸使用「統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主編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 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 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只看《讀者》和四大名著

只看所謂的課內教材

別說高考語文

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緊跟小學、初中教材的是接下來的高中語文教材的變臉!正在著手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曹文軒說:

「新的語文教材要對教師學生有制約作用,比如文章後提供書目。這個書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須看,因為要與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評估直接掛鈎,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現在你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對於閱讀少、不讀書、不思考、寫字慢、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顧眼前的苟且,看的遠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我們的家長真應該從孩子奧數題中、作業堆裡,趕緊抬起頭看看遠處,別走錯了方向,選錯了賽道,耽誤了孩子。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必須功夫在平時,而且是苦功夫。

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經開啟

初中生,還有救

小學生或者是更小的孩子

正當時!

02 教育改革不只是語文,所有科目都將考驗閱讀水平

這次的新教改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所以說,語文為王時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真的來臨了!

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原來可能所有的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後的題面閱讀量也許會有5000多字,甚至是9000+字。

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閱讀

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如果你依然說

自己的孩子沒時間讀書

等同於說要自己的孩子

放棄所有學科

有趣的是,據了解,在北京,原來通過奧數掐尖來的很多知名重點中學,正在前所未有地通過多種辦法去提高那些奧數牛的孩子的語文和人文素養。

03 抓住閱讀紅利期,你的孩子才會成為教改中的贏家!

瞬息萬變的社會,常常有人說到「紅利期」這個詞。有人抱怨,自己錯過了這個那個紅利期,錯失了很多機遇。那是因為,他們只顧一路狂奔,卻不會停下來看看方向。

前幾年,有人趕上了參加奧數競賽升名校的紅利期,於是,無數小學生家長拖著娃盲目地跟著「奧數」大軍一路狂奔,一面刷題、追分……一面抱怨沒有時間閱讀……

可是幾年以後,當你發現孩子因為閱讀能力的缺乏,連考試都沒法應付的時候,你是否又會抱怨錯過了閱讀的紅利期呢?

未來語文的地位

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

而且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

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

第一重要的習慣

並將持續下去!

得語文者得高考

得閱讀者得語文

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堅持大量閱讀。你要明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他的書房,讓孩子讀足夠的書,不僅能讓你省下萬金,更能給孩子一個通往「羅馬」的人生。

關於閱讀的內容問題

童書市場上書目魚龍混雜,有些並不適合孩子讀,家長們不能因為一時心急,把好的壞的內容一併給孩子,讓孩子自行分辨。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讀名著,因為新課標要求孩子閱讀的書目90%以上都是名著,而且名著考題更是全國各地中考乃至高考試卷中的座上客。

多讀名著既能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水平,又能讓孩子們在今後的考試中少失分,多得分。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說過,溫儒敏已經明確表示:「高考語文要讓15%的人做不完!」 「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0000字。」

很多老師聽到這一信息都嚇了一跳!

卷面字數達到1萬字以上——高考語文的考試時間是兩個半小時(150分鐘),刨除寫作文需要的45~60分鐘,意味著在90分鐘內完成1萬字的閱讀與答題,一分鐘過目文字至少100字以上!

其中包括:實用類文本(例如難懂的科技說明文)、文學類文本(例如答題要點很難把握的記敘文)、長篇文言文(例如《史記》中的人物傳記)、詩詞鑑賞(並不難,但你很陌生的詩詞)……還要包括思考、答題和填塗答題卡的時間!

其影響不僅僅是15%的考生做不完題,就算是85%能夠全完成的考生之中,又會有多少因為時間匆忙,來不及斟酌而出錯?!

如果閱讀量增大,閱讀板塊佔用太多時間,導致最後必須在30分鐘,甚至是25分鐘內完成800字的作文!對於構思難、寫作慢的同學,又會是極大的挑戰!

是的——再不閱讀,高分將與你無緣!

高考改革後的語文考試,不再是依靠解題技巧得高分的「技術活」了!卷面字數達到1萬字的高考試卷,不僅要你「讀得快」,還要「想得快」,信息把握準確,理解感悟到位;作文不僅要「寫得快」,而且要構思迅速,表達準確、深刻。

雖然截至現在,我們還沒有見到高中語文新教材,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已經公布!其中對於名著閱讀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掌握閱讀方法,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其實,不必把閱讀看作是一種負擔、一種任務,閱讀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在於日常積累,習慣成自然!

如果小學和初中階段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高中面對《彷徨》《吶喊》《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這些頗具深度的著作,也就不再覺得無從下手、手足無措了!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9秋季啟用統一教材,高考語文15%的人做不完
    新教材中,小學六年的古詩詞篇數共計128篇,相比舊版增加了87%;初中階段則增加了51%;高考中要求的必背古詩詞也由原來的60篇增加到了70篇。且新教材中,在小學一年裡的語文課本裡就已經出現了背誦的《論語》選段!其次,語文課外閱讀的比重變大。名著成為了初中必考,且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和課外閱讀量都大大增加。二、未來中高考語文會難在哪裡?
  • 關於高考語文的那些事兒,看完後恍然大悟
    自從恢復高考以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至理名言,一直被無數考生和家長奉為高考黃金準則。 2017年,國家高考制度改革,語文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今年,有人建議教育部門要對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作出調整,語文比英語總分至少提高20%。
  • 大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從小學開始養成這2個習慣
    不知道從何時起,「大語文時代」這五個字無時無刻不在敲打著父母的心!面對語文教材的改革,高考語文卷面的字數已經從6000-7000字改為8000-10000字。教育部統編本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的一句:「以後高考語文就是要實現讓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
  • 從2020年高考題看閱讀的重要性:閱讀力就是學習力
    7月7日,2020年高考全國各地作文題一公布,立即在網上被刷屏了。很多人看了作文題目都感慨,沒有大量閱讀,真是連作文都沒法寫。要應對高考對閱讀能力的考查,僅僅是高三惡補課外閱讀是完全不可行的。閱讀能力培養,必須從小開始,從嬰兒出生開始,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持續不斷地培養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才能關鍵時刻獲得最佳發揮。實際上閱讀能力不僅能提高在高考應試能力,還能提高終身學習能力,可以讓一個人終身受用無窮。
  • 備戰藝考|聽聽溫儒敏、李中華等文化名家怎麼說……
    《中國哲學史通識讀本》的主編李中華老師,來聽聽他們的暖心寄語吧!主要著作有《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與錢理群、吳福輝合著)、《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溫儒敏論語文教育》《溫儒敏語文講習錄》等。
  • 著名現代文學史家吳福輝今晨病逝,老同學溫儒敏說「他的研究貼近...
    1月15日上午,著名學者溫儒敏在其微博上發文悼念。溫儒敏說,「他和吳福輝先生上次見面還是前年春節,知他身體不好,還要賣掉北京的房子去加拿大和兒子過,就挺感傷的,說這年紀還要折騰,你這是無退路了。他黯然。又一起去東四吃館子,他略有興致,說以後還會回來 。」吳福輝先生1939年生,浙江鎮海人。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續:閱卷組長疑利用職務講課賣書遭實名舉報
    文 | 每日人物劉珈辰編輯 | 鍾十五備受爭議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時隔多日後,為該文打滿分的閱卷組組長陳建新又因是否利用職權開辦培訓班講座、賣書而被人實名舉報。李未熟表示,如果陳建新在他的高考圈子裡打分,不讓社會知道,是他的權力,即使不對,也是程序正確。但在高考閱卷一結束,就給雜誌寫稿。「給雜誌營銷帶去炒作效應,則是我堅決反對的。」李未熟稱,自己主觀上對陳副教授沒有任何惡意。8月10日上午,每日人物致電《教學月刊》求證,對方稱不清楚,然後掛斷了電話。
  • 備戰藝考:聽聽溫儒敏、李中華等中傳文化名家怎麼說……
    編者按:當下,藝考生們依舊在緊張地備考中,在上期專家寄語中,我們傾聽了葛曉音和張帆老師的指點→備戰藝考|聽聽葛曉音、張帆等文化名家如何說……今天,傳傳請到了《中國現代文學通識讀本》的主編溫儒敏老師以及《中國哲學史通識讀本
  • 小學語文教材拼音被疑出錯 總主編有理有據的霸氣回應
    小學語文教材拼音被疑出錯 總主編有理有據的霸氣回應時間:2018-10-25 16:19   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學語文教材拼音被疑出錯 總主編有理有據的霸氣回應 近日有人發抖音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
  • 《生活在樹上》與去年滿分例文相似,高考作文閱卷組長「既當教練又...
    8月9日,有網友曬出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正在銷售,同時陳建新還在各處講課輔導高考作文。故而網友質疑: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一條龍」,恐有不妥。澎湃新聞就此事致電陳建新本人,其表示對參與編著高考作文書一事不清楚,隨即掛斷了電話。在這本上架銷售的高考作文書中,網友還發現《生活在樹上》與去年的一篇滿分例文與文風接近、語氣類似、引用名人的路數也非常相似。
  • 「哈利·波特」引進中國20年熱度不減 北大教授溫儒敏解讀原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7月31日是哈利·波特與該系列小說作者J.K.羅琳的生日,這一天,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部編本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哈利·波特」是流行讀物,但有高超的藝術品格「哈利·波特」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引入中國以後,多年持續榮登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其影響之大,為多年來翻譯文學中出版界所未見。
  • 市民在社交媒體上質疑小學教材出錯 主編霸氣回應
    而最近,小學語文教材也出現了爭議,而且,居然有很多人跟風在網絡上指責這本教材的主編。只是,事實有點出人意料。指著名字公然指責,語氣充滿挑釁,而類似「質疑小學語文教材出錯」的視頻在網絡上還有不少。「né」還比較好解釋,大家小時候都看過啊。但「chuā「確實有點生僻,不過,也有支持該教材總主編溫儒敏的人主動幫他在網上科普。
  • 總主編溫儒敏詳解十大...
    總主編溫儒敏詳解十大問題 | 特別關注民小編說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選擇性必修」即將投入使用,對於這套新教材,該如何進行「學習」與「研習」?對於學生閱讀、寫作、應對考試以及最關鍵的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等關鍵問題,新教材編寫意圖和考慮是什麼?一起來聽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榮譽所長溫儒敏先生的講解。
  • 字典教參打架,溫主編回復惹爭議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基礎學科中,語文教學是重中之重,而小學語文教學又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特別是漢字的書寫又是基礎中的基礎,每一筆每一畫都要準確,不能模稜兩可。有一網友發現「吞」字的第一筆是「橫」還是「撇」,教參和字典明顯不同,而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的解答更是惹得網友爭議不斷。
  • 語文教師跟教材主編爭鳴啥?有一個話題是:請問我們的母語貴姓?
    此前,看到一篇文章《「草根」與溫儒敏等爭鳴的實質一一接地氣的與形而上的語文觀爭鳴》。該文作者稱「我有23年語文教學經歷一一小學4年,中學19年。對語文素養是什麼、如何提高?我也有發言權」。看到作者的自我介紹,覺得蠻有勇氣。
  • 總主編溫儒敏詳解十大問題
    而「選擇性必修」,是給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修習的。理論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之後,要分流,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意願選擇是否還要升學,所以安排「選擇性必修」。實際上,不準備參加高考的高中生是極少的。所以我們不用糾結為何要分「必修」和「選擇性必修」,高一和高二語文都是必修,或者說高一是「必修」,高二是「必選」好了。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就要從小教他這2件事
    早在70多年前,葉聖陶老先生就曾說過:「所謂語文,語便是口頭語言,文便是書面文字」,說白了語文就是教孩子說話和寫話,知道現在也是這個樣子,尤其是最近兩年,大語文時代的到來,教材改革,高考語文難度提升,家長若是在不重視,那麼孩子遲早被淘汰。
  • 2020年高考將要實現「平安高考」「陽光高考」「公平高考」
    這可是教育部在高考前給廣大考生和家長的承諾。2020年高考將會是歷史以來最嚴格的一年,這裡的嚴格有幾種意思:一種是嚴格管理;一種是嚴格考風考紀;另一種是嚴格防疫。無論是哪一種嚴,都給廣大考生透露出一個強烈的信號:最嚴高考。
  • 貴州名師羅勇華解析高考語文|碰撞大語文時代
    綜合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對當前社會關注的話題,只要學生平時關注時事政治,國家重大事件等,另外掌握議論文、記敘文的寫作格式及要求即可。  天眼新聞:怎麼看溫儒敏所說的「高考語文作為選拔考試,有15%的考生做不完是正常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