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文):如何克服葫蘆絲舞臺表演時的緊張心理

2020-12-14 金葫蘆劉健論民族音樂

緊張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焦慮、心慌等症狀。造成緊張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具體的原因是什麼,才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克服,恢復平時的心理狀態。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緊張也常常伴隨著表演者,如果表演者控制得當,則有利於舞臺表演的正常發揮,否則可能造成表演失敗,下面筆者就談一談造成葫蘆絲舞臺表演時心理緊張的原因是什麼,以及如何更好地將緊張度降低到最低值,希望此文能夠對葫蘆絲表演者有所啟發。

一、造成葫蘆絲舞臺表演時心理緊張的原因

(一)對舞臺及觀眾的未知

葫蘆絲表演者在一生之中可能會參與無數次的演出,其演出場合和面對的觀眾也有所不同,所以表演者對舞臺與觀眾這些客觀情況估計不足,就會在潛意識中造成心理的緊張。我們姑且把演出場合分為聚會式、比賽式、音樂會式三種。聚會式指的是一般的小場合演出,面對的觀眾可能是與自己比較熟悉的親朋好友,在這種場合下演出放鬆程度較高,心理緊張度較低;比賽式和音樂會式則屬於專業性舞臺演出或者具有大型匯演、個人音樂會性質,所面對的觀眾也具有多重身份角色,可能包括業內的專家、學者以及業餘群眾,尤其是在面對業內專業人士演出,往往給表演者造成的壓力很大,緊張度也最高。

(二)表演者的功利性心理

任何一位表演者都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心理,都想把自己最好、最優秀的一面展現給觀眾,甚至希望自己在表演時能夠超常發揮,得到大家的讚許和認同。這種情況其實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但是偶然程度較大,但是表演者始終會抱有這樣一種心理,因此在無形之中給自己造成了壓力,也具有心理緊張的表現,這種表現會伴隨表演者臨場、在場和下場瞬間的整個過程。

(三)表演者自信心不足

對於初出茅廬的葫蘆絲表演者而言,在初次登場時往往心理緊張程度最大,其原因在於自信心不足,在臨場時常常會考慮很多問題,「自己如果在臺上出現錯誤怎麼辦」、「如果演奏的不好,觀眾會不會笑話」等等,當然,這些問題都會在每一位表演者的心理上產生,如果對這些問題考慮的過度,則緊張程度會更高。

二、克服葫蘆絲舞臺表演時心理緊張的途徑

對於葫蘆絲表演者的心理緊張問題,並不是沒有辦法克服,雖然完全克服緊張心理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諸多途徑將緊張度降到最低。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平時加強基本功訓練,多參與表演

通常說藝高人膽大,這裡的「藝高」實際上就是說表演者的基本功要紮實,在葫蘆絲演奏中,即使是高難度的技巧,仍然建立在基本功基礎上,因此表演者在平時要加強基本功練習,堅持這一良好習慣;其次就是尋找一切機會參與表演,無論場合大小,抓住機會鍛鍊自己,正所謂習慣成自然,表現次數多了,也會變得習以為常。

(二)把每一次吹奏都當作表演,做到臺下多演練

在臺下練習時,需要將每一次吹奏都按照舞臺規範進行,包括對上臺、在場、下臺都要按照規範練習,把周圍的一切客觀事物甚至包括自己都當作「觀眾」。可以用手機、鏡子等物件作為「參照」,觀察自己的表演。經過臺下的自我的演練,可以有效的降低心理緊張

(三)找機會彌補臺上出現的錯誤

有時候在臺上表演時,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會導致錯誤,這也屬於正常現象,對於老練的葫蘆絲表演者而言,他可以依靠自己的音樂修養及時的進行彌補,當然這種彌補不是重複演奏,而是順應音樂的進行及時的調整自我。對於演出經驗較淺的表演者而言,在臺上出現表演錯誤時,由於心理緊張,很容易出現忘譜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則需要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力」,在保持吹奏中釋放壓力,尋找合適機會回歸樂譜記憶。

綜上,在葫蘆絲舞臺表演中,心理緊張不能避免,但是能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使緊張度降低,希望以上建議能夠有助於表演者解決心理緊張的問題,也希望大家對如何克服表演時的心理緊張提出自己的見解。

相關焦點

  • 葫蘆絲初學者節奏掌握好,上臺表演那都不是事兒
    學樂器,學久了,我想大家都會在舞臺上表演,上臺緊張似乎是大多數樂器學習者都會面臨到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在演出前出現:手抖、總想是廁所、肚子痛等緊張的心理及生理反應這是非常正常的,這是人們自然的生理規律在起作用。它是隨著心理壓力的增大而隨之出現的。但要把它在演出前克服掉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更多的心理作用。習慣就好!
  • 如何克服恐懼心理與緊張狀態?
    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的方法多種多樣。下面,介紹幾種通過巧妙調整情緒來衝淡緊張和恐懼心理的有效辦法。 越掩飾,越緊張 緊張不安時,不妨笑著承認:我好緊張啊!即使心中很緊張,也絕不掩飾,公開地袒露心中的壓力狀態,這樣倒可以一點點釋放緊張的心情。
  • 舞臺表演過程中老是緊張、怯場怎麼辦?這裡為你支兩招
    不管做什麼事情,每個人都會緊張的心理,尤其是不自信的人更為明顯。表演更是如此,在舞臺上表演,很多演員都會有卻場合緊張的心理,那麼如何去克服呢?下面小編和大家說一說。怯場和緊張是每個演員,特別是初學者必然產生的一種自然心理現象,也是成為一名優秀演員成長過程的不可避免的心理現象。
  • 如何輕鬆應對上臺演出,消除舞臺上的緊張感?
    要想呈現一次完美的舞臺演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練習,如果因為緊張或是一些主觀因素沒發揮好,一定會成為孩子寶貝們的遺憾,也會間接導致孩子以後厭煩表演。如何克服上臺演出的緊張狀態?容易緊張的寶貝,如果家長不注意引導鍛鍊,也很容易造成心理素質問題。到了後面青春期,甚至成年都未必能克服幼年時的心理障礙,因而失去很多機會,非常可惜。其實,容易緊張的寶貝,大多都是比較認真的孩子,對人對事有股軸勁兒。他比別人更加重視、在意自己的事情,自然就更容易感到緊張。
  • 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
    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克服社交緊張的心理技巧, 我在拜訪客戶、接洽生意、參加家長會或宴會時,每當見到陌生人,與他們交談時,心跳都會加速,而極想在首次見面時便能順遂如意
  • 公務員面試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在面試中,廣大考生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則是「緊張」,甚至進入到考場之後,大腦一片空白,答題時之前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忘在了腦後,等到走出考場才後悔莫及,該說的要點一個也沒說,該表述的觀點一個也沒有呈現出來。如何克服緊張心理,坦然面對面試考官?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將從以下幾點進行解讀。
  • 劉健:如何辨識葫蘆絲音樂中的「板式」
    導入語:我們在聆聽任何一首音樂作品時,音樂音響給予我們的第一感官就是速度的快慢,不同情緒的音樂以不同的速度進行表現,歡欣鼓舞、激情昂揚的音樂一般速度較快;沉重壓抑、抒情悠揚的音樂往往以中、慢速呈現,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音樂中具有情緒表現的功能。
  • 成功的法則應該是放鬆而不是緊張!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小編: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與社會學院研究生,INFJ&INFP靈性成長同行者。心理學讀書會發起人,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成功的法則應該是放鬆而不是緊張。放棄你的責任感,放鬆你的緊張感,把你的命運交付於更高的力量,真正對命運的結果處之泰然。
  • 怎麼克服高考時的緊張心理
    也到了考驗心理素質的時候,有的學子平時學習很好,但考試時因為過度緊張,考試出現失誤,最終遺憾終身。而有的學子考試超常發揮,脫穎而出,爆出黑馬。那麼高考怎麼克服緊張心理呢?首先,考前要正視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行。放空心態,將自己所學在大腦中過一遍,遇到特產難得題或者比較偏門的題就略過。
  • 當眾演講是不是上臺緊張,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技巧克服緊張心理
    我們當眾講話的緊張是源於有需求沒把握而產生的,害怕心理,所以克服當眾講話的緊張,就要從這兩個方面來進行解決,首先,我們談一談需求,我們經常說,無欲無求則無敵,無欲則剛,需求沒了就不緊張了,需求低了,緊張程度就縮小了,但是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調節呢?
  • 和女神搭訕過程中,如何克服緊張心理
    為了克服緊張感,首先需要認識緊張的來源。按照心理動力學的方法,搭訕時的緊張可以分為兩種:開始前的緊張和開始後的緊張——開始前的緊張本質上是讓當事者逃避行動,而開始後的緊張其實是讓當事者迴避責任。但是,用「不自信」作為「緊張」的原因,其實等於什麼也沒說。對此其實有個更便於理解自身心理的解釋,「緊張」是一個自我保護心理過程的開始。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如果我都不像個成人了,那麼我就不必為眼下的尷尬、挫折、失敗承擔責任。
  • 如何克服發言時緊張、氣短、腦子空白和發抖的情況
    如何克服發言時緊張、氣短、腦子空白和第一,克服緊張,這一點比較容易,但自己要捨得臉皮。緊張是心理反應,主要是害怕失敗、害怕被別人看不起、害怕發言不好暴露弱點從此無緣提拔,心理反應投射到有關肌肉神經,緊張,焦慮,呼吸困難,冒汗,嚴重的會產生語言休克,就是大腦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一點,沒有好辦法,就是系統性脫敏,解脫這個心理敏感。平時,先從家人、朋友、同事開始練習,就是大膽講話,逐步脫敏。第二,緊張,還有來源於自己肚子裡沒有貨,不知道講什麼?
  • 說話緊張,如何克服?
    緊張不是一件壞事,它會隨著不同的講話對象和場合不一樣而有不同的緊張。緊張是一種情緒,不管是什麼情緒,都是具有能量的。俗話說:「有所欲必有所懼。」所以,只要有好的方法去調整和訓練,就會變成一種正能量,讓你慷慨陳詞暢所欲言。
  • 克服上臺演講時的緊張情緒,你需要知道的心理學知識
    上臺演講緊張是一種心理障礙,有的人把緊張看成是口才不好,特意去訓練口才,結果還是緊張。實際上,演講緊張跟口才關係不大,克服上臺演講緊張的情緒,需要從心理方面入手。我們先了解一下緊張是怎樣產生的。……想像著一大堆即將可能面對的不知道結果會如何的問題,而人類對未知會本能的產生緊張和恐懼,會把結果往壞處想,越想越緊張,甚至產生逃跑,退縮的衝動,這些反應是怯場的表現。演講怯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1.太過在意別人的評價。
  • 《修功力神通絲韻 發心聲悟徹天籟》——如何演奏好葫蘆絲
    葫蘆絲演奏是情感體驗與肢體表現相融合的表演藝術,演奏時的肢 體動作揭示著作品的「音勢」和「情勢」。因此,運用恰當的肢體語言 來表現音樂的意境也很重要。表演動作不僅要自然大方,與樂曲的意境 相協調,還要注意美感效果。具體要做到表情美:面部表情隨著樂曲的 情緒變化而變化,歡快時的愉悅,悲痛時的哀傷,遐想時的沉思,激情 時的激動等。
  • 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緊張的問題?
    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緊張的問題?以及過度的緊張。緊張到臺下的我都開始緊張擔心起來。如何克服上臺演講緊張的問題?所以請告訴自己,我是可以的,給自己點自信。別去想讓你緊張的點。小技巧:在大舞臺上特別緊張時,我們的目光可以平視遠方,找到對面牆的一個標識(比如時鐘),緩解情緒後再繼續眼神交流。其他你也可以運用手勢(如果可以的話)或道具來增加互動,轉移緊張。
  • 葫蘆絲吹奏中搶拍、拖拍的原因與解決辦法
    首先,從自由速度的角度看,在葫蘆絲音樂中,散板部分通常表現為自由節奏,如《侗鄉之夜》、《傣鄉情歌》中的「引子」部分就以自由節奏呈現,在吹奏這些部分時,由於缺少固定速度、節拍的指引,所以學生難以把握樂句的長短。
  • 劉健:葫蘆絲音樂中「快板」與「慢板」的情緒規律
    導入語:音樂是一種抒情的藝術,從創作、表演到欣賞都滲透著不同身份角色的內在情感,而這些內在情感外化於表時,則表現出了具體的情緒。音樂美學認為,情緒是音樂的內容之一,音樂音響隨時間的呈現既是外化過程,同時也是人們接受刺激和共鳴體驗的過程。
  • 劉健:阻塞、通道、送氣—正解葫蘆絲吹奏中的「TU」和「KU」
    一般在教授葫蘆絲吐音時,教師會告訴學生,單吐發音為「TU」、雙吐發音為「TUKU」,或者用漢字表示為「吐」和「吐庫」,在葫蘆絲樂譜中,簡寫為「T」和「K」。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於教師在解釋單吐與雙吐技巧要領時過於籠統化,抑或學生理解程度不夠,往往「不得其法」,所以造成了很多的吹奏困惑。
  • 劉健:音樂形態—判斷葫蘆絲音樂地域風格的依據
    當我們在判斷一首樂曲的地域風格時,如何能夠更為簡便地進行確定,實際上也有著一定的判斷方法。本文就以葫蘆絲音樂為例,從音樂形態的角度談談如何判斷一首樂曲的地域風格。現代漢語中,形態指的是形式或狀態,即事物存在的樣貌。